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观察组儿童于接种前详细记录基本资料后接种疫苗;对照组儿童直接接种疫苗。观察两组儿童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前做好科学规划,强化接种培训,仔细观察疫苗质量,掌握科学的疫苗接种方法,以减少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预防接种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百白破疫苗接种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在此基础上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将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300例儿童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对实验组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处理,对照组实行常规预防接种处理,根据接种后不同参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针疫苗接种之后,对照组出现18例弱反应,13例中度热反应,8例重度热反应,总发热率为26%;实验组出现8例弱反应,3例中度热反应,1例重度热反应,总发热率为8%,对比两组发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局部出现硬结为28例,硬结发生率为18.67%,实验组局部出现硬结5例,硬结发生率为3.33%。比较两组局部硬结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有效预防百白破接种产生的不良反应,在百白破接种之前将各类儿童身体状况实行评估,接种过程必须注意选择注射部位、注射深度、接种技巧等的掌控,如果做到以上几点,可使百白破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降低,确保有效实施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胎龄儿童出生24月龄内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和及时性,分析与疫苗接种延迟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出生儿童24月龄以内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比较早期早产儿(<34周)、晚期早产儿(34~36+6周)和足月儿(≥37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19月龄和24月龄疫苗接种覆盖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早期早产儿乙型肝炎疫苗(简称“乙肝疫苗”)第1、3针,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第3、4针,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简称“甲肝疫苗”)接种及时率均落后于足月儿(χ2=617.598、21.381、118.555、113.345、26.853、7.853、18.659、7.285,P<0.05)。晚期早产儿乙肝疫苗第1针和第3针、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第3针和第4针、乙脑疫苗和甲肝疫苗接种及时率均低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632、7.375、5.743、7.234、7.008、9.215、1.137,P<0.05)。早产儿在19月龄和24月龄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防疫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来我院接受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儿童6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疫苗接种,观察组儿童则是严格把握各个接种程序,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而后对这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接种百白破疫苗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对接种程序进行合理优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儿童接种有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张利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4012-4013
目的:探讨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方法选取到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62例,从接种操作、儿童预检、接种部位等进行预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发生率为4.8%。结论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存在不良反应情况,可从接种操作、部位选择等方面进行预防,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儿童疫苗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强化常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接受疫苗接种的1774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7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强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儿童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调查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1774名儿童接种疫苗后发生因接种疫苗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儿童体质与状态,也不排除疫苗质量与接种时间的因素;接种疫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与态度的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常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儿童接受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了儿童家长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策略。方法按照顺序编号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200例儿童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前一组按照常规流程完成疫苗接种,后一组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对比两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更低,家长总满意度(99.00%)更高(P0.05)。结论提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能够减少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性的参考意见。方法:将东海县黄川镇2011-2013年期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400例儿童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其接种后的临床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结论:在百白破疫苗接种前后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干预,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以有效的加强儿童免疫力,全面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0~12月,通过“问卷星”对唐山市某社区18岁以上居民独立完成的110份问卷进行分析。问卷调查了居民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对疫苗接种知晓情况及接种意愿。结果 是否患有慢性病、COVID-19疫苗了解程度和COVID-19疫苗自认不良反应3项指标在居民接种意愿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患有慢性病、COVID-19疫苗了解程度高、无不良反应是COVID-19疫苗有接种意愿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深居民对疫苗了解程度,减少疫苗的不良反应、加大对于疫苗知识的普及有助于提高居民COVID-19疫苗加强针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国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了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所有儿童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 共观察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7 038名,总发生率为0.55%(39/7 038).其中基础免疫组的发生率为0.42%;加强免疫组的发生率为1.04%,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季节(炎热季节与其他季节)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时要注意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确保注入肌内,要严格消毒接种部位,并做好接种前后的卫生保健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3-01~2013-12间在我院计免门诊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干预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接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家长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许俊 《中外医疗》2012,31(28):58+60
目的对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该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286例,将其按照接种次数进行分组,进行接种后随访,并对随访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月龄大的儿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月龄小的儿童(P<0.05),并且接种针次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接种针次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在接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应根据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6月在本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470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5名,其中A组儿童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百白破疫苗,共接种516剂次;B组儿童在臀部外上1/4处肌内注射百白破疫苗,共接种508剂次;观察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儿童发生不良反应38例,发生率为7.36%;B组儿童发生不良反应19例,发生率为3.74%,由此得出臀部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上臂三角肌接种疫苗者。结论:臀部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苏州市吴中区社区的150名婴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评分及掌握情况、两组婴儿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观察组婴儿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流脑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率,提高婴儿疫苗接种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和分析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原因以及预防对策的探讨。方法调查在我院接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69例儿童的接种疫苗情况,并对所有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在5247例疫苗接种儿童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69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69/5247)。其中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21/1243);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8/716);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10/799);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39);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14/1226);麻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9/624)。在发生不良反应的69例儿童中,发热占36例,发生率为52.17%(36/69);局部红肿占10例,发生率14.49%(10/69);皮疹9例,发生率13.04%(9/69);其他(异常哭闹、不明原因等)占14例,发生率为20.29%(14/69)。结论导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相对复杂多样,所以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相关的处理和预防对策,最大限度减少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2010年儿童疫苗接种率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适龄儿童各种疫苗免疫接种率和未种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PS抽样法抽取调查单位,调查适龄儿童管理情况及各疫苗接种率。白喉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定量检测,估算接种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天津市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均〉99%,卡证符合率为93.75%;各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95%。本市儿童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儿童接种率高于农村儿童。疫苗未种原因中64.15%为因儿童患病而未种。预约方式是影响五苗全程接种率的因素。百白破疫苗估算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津市通过疫苗免疫获得的免疫屏障已经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水平,但流动儿童和农村地区的免疫规划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同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与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反应差异.方法 2007年1~8月在广州市天河区中医院接种门诊接种的3个月以上、2岁以内的儿童1230名,向家长介绍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让家长自愿选择其中一种疫苗接种.接种后24~48 h观察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结果 725名接种国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有局部反应84例,反应率为11.59%;全身反应108例,反应率为14.90%.505名接种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有局部反应29例,反应率为5.74%;全身反应41例,反应率为8.12%.其中两组的第一、二、三针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第四针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种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四针的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均明显低于国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结论 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具有接种反应轻微、安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原因进行调查,并对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黄平县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所有疫苗接种疑似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收集,调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对相应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中注射脊灰疫苗1例,注射百白破疫苗的3例,注射A群流脑疫苗的1例,乙脑疫苗1例,狂犬疫苗3例,其中有8例患儿为一般反应,有1例患儿为异常反应,无偶合症、心因性反应病例。结论:疫苗接种会给部分儿童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4月龄加强免疫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含局部反应发生率、全身反应发生率)高于3~6月龄基础免疫组儿童(P<0.01),夏秋季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冬春季(P<0.01),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P<0.01)。结论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时要注意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严格消毒接种部位,并做好接种前后的卫生保健宣教工作;遇高温天气应适当推迟接种;推荐使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引发原因,分析可行的预防干预方案。结果:3 215例百白破疫苗接种小儿中,发生不良反应58例,占比1.81%,其中以局部反应(主要为接种部位)占比最高(44.83%),全身性反应次之(31.03%),循环及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多发于接种后当日,且随接种剂次的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导致小儿接种百白破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疫苗性质、小儿个体因素、接种方法、接种时间不合理,占比分别为37.93%、18.96%、15.52%、12.07%。结论: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可能引发局部反应、全身性反应以及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且多发于接种当日;随着接种剂次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随之升高。在小儿百白破接种期间需详细询问小儿既往接种史,严格遵循接种流程接种,并在接种当日注意观察小儿情况,指导小儿充分休息,预防百白破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