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2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6例, 女性6例;年龄31~83岁, 平均57岁。12例患者中, 2例未行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体重指数、瘤体侧别、瘤体最大径, 以及手术患者的瘤体分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体重指数为17.19~29.07 kg/m2, 平均(24.05±3.95) kg/m2。左侧4例, 右侧6例, 双侧2例。肿瘤最大径为1.7~8.7 cm, 平均(4.05±1.89)cm。2例双侧肿瘤患者中, 1例患者在9个月内分期切除, 1例仅切除较大侧瘤体。共1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有切除的肿瘤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副神经节瘤。平均手术时间为(164.73±74.39) min, 平均出血量为341.82 mL。引流时间为1~3 d, 平均(1.73±0.65) d, 累计引流量为22~237 mL, 平均(77.18±57.47) mL。手术切除的11例瘤体Shamb...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外科手术经验, 分析手术风险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2005年11月至2019年4月完成手术的133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142侧瘤体均成功实施手术切除, 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单纯瘤体切除33侧(23.2%), 瘤体切除联合颈外动脉断扎82侧(57.8%), 颈内动脉重建13侧(9.2%), 颈总或颈外动脉修补10例(7.0%), 颈总或颈内动脉结扎4侧(2.8%)。手术并发症53例, 其中颅神经损伤43例。平均手术时间161 min(60~500 min), 平均出血量308 ml(20~3 000 ml)。随访时间1~162个月, 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颈动脉体瘤大小及Shamblin分型是影响手术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ShamblinⅠ型多可单纯瘤体切除, Ⅱ型、Ⅲ型往往需要断扎颈外动脉甚至重建颈内动脉, 大隐静脉重建具有较好的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 25%~30%的缺血性卒中与颈动脉狭窄有关。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及最佳药物治疗。近年来, 关于颈动脉狭窄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不断涌现, 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争论与共识。另外, 伴随手术技术的创新与腔内器具的改革也延伸出了新的手术技术与手术器材。本文就近年来颈动脉狭窄治疗的最新循证及技术进展进行总结论述, 以期为颈动脉狭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鉴定和精准评估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及风险分层, 不仅对建立可靠的预后模型和制定完善的随访计划至关重要, 而且对选择潜在的新辅助治疗获益人群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多个风险分层模型, 但是精准评估患者复发风险仍具有挑战性, 且这些预测模型的性能仍需提高。本文综述了GIST患者复发风险评估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结了肿瘤相关特征参数、新型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征象及分子病理学特征相关的潜在的复发风险预测标志物及模型, 以期为GIST患者的精准风险分层和个体化靶向治疗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膜后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 PG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5例腹膜后PGL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功能性PGL患者较非功能性PGL患者入院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更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0 mmHg比140 mmHg, Z=-4.807, P<0.001;100 mmHg比82 mmHg, Z=-4.495, P<0.001), 术中更易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χ2=8.188, P=0.004)。6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1例行下腔静脉离断, 其余患者无重要血管重建。术后共随访62例患者, 因病情进展死亡4例, 5年生存率为92%。G3级肿瘤和肿瘤远处转移患者预后更差(χ2=4.259, P=0.039;χ2=13.061, P<0.001)。肿瘤直径和肿瘤功能状态与患者预后无关(χ2=0.519, P=0.472;χ2=0.010, P=0.920)。结论腹膜后PGL较少见, 部分可累及腹部大血管;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后预后较好;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G3级别...  相似文献   

6.
遗传性结直肠癌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5%, 主要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林奇综合征这两类。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直肠吻合术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主要术式, 但两种术式的肿瘤学疗效以及对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仍不明确, 结论各异。部分结肠切除术和全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术是林奇综合征的主要术式, 不同术式各有优劣, 研究同质化较低, 以回顾性研究为主, 缺乏充分证据支持。本文将对遗传性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43卷第9期发表的文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高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第一作者单位更正为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石河子 832008。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等资料。结果 39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中男19例, 女20例, 功能型11例(28%), 无功能型28例(72%)。19例行CT血管造影提示肿瘤多分布于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周围。3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优于开放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5±66)min比(194±67)min, t=-2.529, P=0.016;(6.6±2.2)d比(9.6±4.8)d, t=-2.096, P=0.043]。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2±151)ml比(361±608)ml, t=-1.169, P=0.250]。腹腔镜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开放组术后1例发生肺部感染, 1例发生肠梗阻。36例获有效随访, 失访3例, 随访时间为2~115个月, 腹腔镜组1例患者术后1年因肿瘤原位复发合并肝脏转移而死亡, 开放组1例术后2年肿瘤原位复发, 经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2年5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32例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 探讨其临床特点、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 32例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中无明显临床症状17例, 腹胀、腹痛7例, 腰背部疼痛6例, 腹部包块2例。18例位于肾上腺及肾区附近, 11例位于肾下方脊柱两侧, 3例位于盆腔。28例为单发肿瘤, 4例为多发肿瘤, 12例包绕大血管。手术R0或R1切除共27例, R2切除5例, 联合脏器切除6例, 采用分块切除8例。肿瘤平均最大直径(13.2±4.9)cm, 术中中位出血量为500 ml(50~6 000 ml), 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包绕血管的肿瘤组与未包绕血管的肿瘤组在年龄、出血量、R2切除率、分块切除比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 P=0.021;Z=2.37, P=0.018;χ2=4.57, P=0.033;χ2=11.38, P=0.001)。R0或R1切除的患者无复发。结论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完整切除的患者预后良好, 包绕血管的肿瘤手术难度大, 导致不能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10.
新生题录     
本文以平行病历的形式, 记录了医护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后, 患者却因心理问题拒绝治疗, 后来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帮助下, 积极接受治疗, 重新融入社会的感人故事。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疾病, 更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意外瘤(AI)中的乏脂腺瘤、嗜铬细胞瘤(PHEO)、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目前临床最关注的问题, 正确认识它们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了解相关检查方法, 有助于正确选择其处理方法。本文就AI的管理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43卷第10期发表的文章"GSTM1表达在亚低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关系", 通信作者单位更正为:1南京医科大学青岛临床医学院, 青岛 266071;2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 青岛 266071。  相似文献   

13.
氢氟酸是一种高度危险、有剧毒的无机酸, 在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氢氟酸烧伤的危险性与氢氟酸质量分数、接触氢氟酸的持续时间、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和烧伤部位等有关。氢氟酸的毒性及组织穿透能力强, 即使小面积氢氟酸烧伤, 短时间内也可导致死亡。因此, 提高对氢氟酸烧伤机制的认识, 学习不同部位氢氟酸烧伤的治疗, 可进一步提高氢氟酸烧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在我国发病率不断上升, 其发生发展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与焦点。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研究显示外泌体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近年来, 有关外泌体在甲状腺癌中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对外泌体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及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推荐以手术治疗、放化疗等多方式的综合性治疗, 但总体预后较差, 临床上迫切需要更有效的药物, 而溶瘤病毒为此提供了新的契机。溶瘤病毒代表了一种尖端且具有潜力的癌症免疫治疗方法。它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感染和破坏肿瘤细胞的病毒, 杀伤力大并且可同时避免伤害正常细胞的特点。目前溶瘤病毒对于膀胱癌的治疗尤其是在非浸润性膀胱癌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 并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表达出了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将对几种应用广泛的溶瘤病毒的种类, 改造方法, 抑癌机制及相关的信号表达通路在膀胱癌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肝癌是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根治性方法。然而术后高复发率, 导致了较差的预后。新辅助治疗是指对于可切除的肝癌, 在手术前进行抗肿瘤治疗, 以达到降低肿瘤负荷、减少术后复发的作用。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新辅助治疗能为肝癌患者带来生存益处。但是新辅助治疗的指征、适用人群、治疗方式、治疗周期、安全性等还存在争议。在此, 本文就以上问题, 以及新辅助治疗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切除的I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7例获得完整随访, 最终纳入本研究中。截止至2022年4月30日, 中位随访时间14(1~60)个月, 53例(79.1%)肿瘤复发, 52例(77.6%)死亡, 其中49例(73.1%)死于肿瘤复发, 全组1、2、3年累积的无瘤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5.6%、19.6%、16.8%和53.7%、32.4%、20.8%。无微血管侵犯组总体生存率显著优于有微血管侵犯组(χ2=5.916, P=0.015)。CA19-9≥1 000 U/ml是影响ICC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CA19-9≥1 000 U/ml、术中失血量≥600 ml、微血管侵犯和肿瘤复发是影响ICC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单发ICC肿瘤, 当肿瘤直径≤5 cm且考虑无微血管侵犯时, 可积极推荐手术切除, 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 女性对自身外生殖器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外生殖器整形手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大阴唇作为女性外生殖器最明显的结构之一, 占据外生殖器审美的重要部分。经查阅文献发现, 关于大阴唇整形的报道较少, 该文就这方面作一综述, 阐述大阴唇的解剖、大阴唇萎缩、肥大的治疗方式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健康, 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于慢性PJI, 二期人工关节翻修术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然而, 该术式亦存在其局限性, 如:患者短期内可能需要接受至少2次手术、出现骨水泥间隔器相关并发症或在二期翻修取出骨水泥间隔器时可能造成更多的骨质破坏, 从而增加手术难度等。因此, 目前一期人工关节翻修术在慢性人工关节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学者的关注。本期特邀曹力教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和观点输出, 通过从感染控制率、术后功能康复、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适应证多个方面分析论证, 他认为一期翻修或许终将替代二期翻修。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常发生于下肢深静脉或髂股段近端静脉, 血栓形成后脱落可引起肺栓塞, DVT与肺栓塞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在没有任何治疗的30 d内有相当高的死亡风险, DVT为3%, 肺栓塞为31%。因此, DVT的防治越来越受重视。本刊于2012年发布了"中国骨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专家共识", 2013年发布了"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与治疗的专家共识", 2021年更是发布了"中国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21)", 以上共识与指南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DVT的发生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骨折部位及类型不同, DVT的发生率也不同。近年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红会医院张堃教授研究团队针对下肢骨折患者DVT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列研究, 本期特邀请张堃教授撰写了"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时间、部位规律研究及药物防治效果评价"一文, 重点阐述了下肢骨折患者DVT的发生时间与部位规律、药物防治效果评价, 其结论不仅可为创伤骨科医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预防DV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