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肠造口的相关技术是结直肠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肠造口的早期并发症包括造口回缩、造口缺血坏死、造口水肿和周围皮肤炎等;远期并发症包括造口旁疝、造口狭窄和造口脱垂等。另外, 少见或者容易忽视的造口癌、造口还纳困难和社会心理障碍等相关并发症也应该引起外科医生重视。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 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也是结直肠外科医生对"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理念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2.
为防治和减轻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临床医生往往在手术过程中选择做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学界对预防性造口手术的争议颇多, 包括造口适应证、造口并发症、造口还纳时机和还纳方式以及还纳技巧等。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及自身经验, 从预防性造口的还纳时机、还纳方式和还纳相关并发症三个方面对还纳技巧进行详细探讨, 以提高我们对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手术的诊疗水平, 改善患者还纳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对于结直肠外科医生来说, 造口手术应该是在术前规划好的手术, 至少应该在术前有充分讨论的预案。被动实施的造口手术会欠缺许多关键的技术环节, 包括术前造口位置的规划以及患者的心理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1982年Heald教授提出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是直肠癌治疗的重要里程碑。该技术强调在直肠脏层和壁层筋膜之间的无血管区进行锐性游离, 保证直肠系膜的完整性, 有效降低了复发率;同时, 沿解剖间隙的游离减少了盆腔神经的损伤。随着直肠癌手术技术提高和微创技术发展, 盆腔神经保护日益受到重视。1991年日本的Hojo教授证实, 对盆腔神经的保  相似文献   

5.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43卷第9期发表的文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高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第一作者单位更正为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石河子 832008。  相似文献   

6.
新生题录     
本文以平行病历的形式, 记录了医护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后, 患者却因心理问题拒绝治疗, 后来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帮助下, 积极接受治疗, 重新融入社会的感人故事。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疾病, 更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7.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43卷第10期发表的文章"GSTM1表达在亚低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关系", 通信作者单位更正为:1南京医科大学青岛临床医学院, 青岛 266071;2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 青岛 266071。  相似文献   

8.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肆虐大背景下,通过完善供者和受者感染状态评估、提高移植后感染的诊断水平、挖掘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进一步提高移植受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肩肘损伤涉及创伤骨科和运动医学两大学科, 治疗技术和理念更新迭代非常快, 对于肩肘外科医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在熟练掌握传统术式的基础上, 将逐渐普及的关节镜技术、三维导航和骨科机器人等应用于肩肘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期特邀蒋协远教授组织一期"肩肘关节损伤"重点刊, 旨在针对我国该领域目前最新的理念与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以期进一步深化骨科医生对各类肩肘损伤特点的正确认识、掌握最新的诊疗技术和辅助工具,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民众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减重代谢外科发展迅猛, 并在治疗肥胖症及代谢综合症等方面获得广泛肯定。本期重点选题为"减重代谢外科", 旨在探讨和分享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医学、解剖学、外科手术技术及材料学研究的进步, 疝与腹壁外科发展迅速。为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本期重点选题为"疝和腹壁外科", 旨在总结和分享相关临床经验和成果, 以期规范和推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序二题录     
中国肝癌发生率高、预后差,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出"到2030年我国总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提高15%", 因此, 肝癌免疫临床治疗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自体骨移植一直被认为是骨移植的"金标准"。然而, 供区的医源性二次损伤、来源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存在免疫原性和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 来源也受到较大限制。异种骨(即动物骨)来源广, 避免了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的缺点, 且具有与人骨相似的物理结构, 目前已在口腔科领域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免疫原性、供体体积及结构差异等原因, 异种骨移植在骨科领域的临床应用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期特邀请罗卓荆教授撰写"骨损伤的异种组织修复现状与展望"一文, 详细阐述了异种骨移植的临床意义与历史沿革、异种骨移植的骨科临床研究及效果分析、异种骨移植临床转化的障碍与前景展望等, 为实现异种骨移植的大规模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骨科快速康复的难点之一即术后负重的时机、力量等问题, 但是骨科下肢术后如何进行合理负重?目前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 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形成真正可操作的科学、细化的指南及操作规范。本期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专家组成员联合制定的"中国下肢骨折术后负重专家共识(2023)"总结了术后负重临床存在的普遍问题, 形成了8条下肢骨折术后合理负重基本原则及专家建议, 目前该共识对创伤骨科术后下肢合理负重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 可以规范临床研究及相关技术发展, 为骨折下肢创伤患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2022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 强调了防治患者术前贫血、降低手术出血的危险因素、减少手术相关的出血和失血等。由于创伤骨科患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等5家组织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着眼于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液管理, 在上述指南基础上邀请全国多位创伤骨科知名专家进行讨论研究, 最终形成"中国创伤骨科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临床指南(2023)"。该指南根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进行分级推荐, 主要从术前血液管理、术中血液管理及术后血液管理三部分给出具体的推荐或建议, 为创伤骨科医生规范、合理地进行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能力是临床诊治水平提高的源泉和动力, 人工智能、互联网诊疗等新的医疗形式的变革, 加速推动了骨科创新发展。本期特别邀请张英泽院士组织了"创伤骨科自主创新"重点刊, 旨在展示部分创伤骨科医生新颖的治疗理念与自主设计的医疗器械, 希望以点带面, 激发广大创伤骨科医生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参与, 将新理念、新技术与临床实践深入结合, 以推动我国创伤骨科整体诊疗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23年第29卷第5期401页《睑袋修复联合眶隔脂肪团游离移植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一文, 应作者要求, 更换通讯作者, 原通讯作者夏正义更换为母文海, 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20.
发表于我刊2023年第5期, 第一作者为孙萌的文章, 原目录中论文题目更正为《青少年减重与代谢手术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作者贡献声明中, 更正为"刘洋、刘佳: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