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起搏器单纯囊袋感染患者经静脉导线拔除术后48 h行新器械再植入的安全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因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单纯囊袋感染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经静脉导线拔除术并行CIED再植入术的患者, 并进行随访。根据导线拔除术与新器械再植入术的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48 h再植入组与对照组(≥72 h再植入), 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相关再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共纳入541例患者, 年龄(66.32±14.63)岁, 其中男421例, 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48 h再植入组227例, 其中2例患者发生再感染, 6例患者死亡;对照组314例, 3例患者发生再感染, 12例患者死亡, 两组再感染发生率[0.88%(2/227)对0.96%(3/314), P=0.920]及全因死亡率[2.6%(6/227)对3.8%(12/314), P=0.5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囊袋感染患者如导线拔除术后无发热等全身感染表现, 术后48 h行新器械再植入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起搏系统感染问题备受关注, 完全拔除整套起搏系统对于起搏器依赖并感染患者难度更大,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同时拔除感染的起搏系统可能是解决这个难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拔除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观察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因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拔除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分析术中起搏器阈值、感知、阻抗,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曝光量,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过程中的临床疗效。结果 共计6例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1.8岁,其中起搏器囊袋感染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其中双腔起搏器5例,单腔起搏器1例,植入起搏器导线4个月到13年不等,共拔除11根电极导线。所有患者均顺利拔除起搏器装置并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均植入右室间隔部。术中起搏器参数为:阈值(0.46±0.12)V/0.24ms,感知(8.48±2.46)m V,阻抗(753.3±131.4)Ω,随访3个月起搏器各项参数稳定。拔除及重新植入围手术期及3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心脏穿孔、静脉血栓、血管损伤、装置功能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心律植入装置感染后拔除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移除感染起搏装置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患者,回顾性分析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起搏电学参数(阈值、R波振幅、阻抗)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入选1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因一侧起搏器囊袋感染而在对侧植入新系统的患者中,仅拔除原有感染侧起搏器及电极导线而保留非感染系统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因一侧囊袋感染而在对侧植入新起搏系统的患者。根据治疗策略,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仅拔除单纯囊袋感染侧的原有系统,保留新植入的非感染系统;对照组:完全拔除两侧起搏系统。随访一年,对比两组原位囊袋感染复发及新增对侧感染情况。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本中心,因单纯囊袋感染而在对侧植入新起搏器系统的患者共45例。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手术前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在性别(男性60.8%vs.54.5%,p0.05),年龄(54.6±10.7 vs.57.1±8.9,p0.05),首次植入时间(5.7±1.7年vs.6.4±2.2年,p0.05),感染时间(13.4±4.2月vs.12.1±3.8月,p0.05),新系统植入时间(7.4±2.9月vs.9.1±3.7月,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单侧及双侧起搏器电极导线拔除术,观察组拔除方法(上腔静脉途径19例,下腔静脉途径4例)与对照组(上腔静脉途径9例,下腔静脉13例)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一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原位囊袋感染复发及对新增侧囊袋感染。结论因单纯囊袋感染而在对侧植入新起搏系统的患者中,仅拔除原有感染侧起搏器及电极导线而保留新植入非感染系统是一种可行的新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起搏器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评价起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选择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所有因“起搏系统相关感染”入院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起搏器相关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共58例起搏器相关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单纯起搏器囊袋局部感染52例,合并全身感染6例.与同期住院的所有起搏器患者相比较,起搏器感染的发生率为0.93%,其中起搏器首次植入感染的发生率为0.69%,更换后的感染发生率为1.96%( P<0.01).治疗上,6例仅静脉使用抗生素及局部换药;其余52例患者,38例行局部清创(清创组);14例行整个起搏系统移除与清创(导线拔除组).结果发现清创组21例(55.2%)感染复发,导线拔除组仅1例(7.7%)复发,(P<0.001).40例患者在起搏器移除后再次评价,其中16例(40%)未再植入新的起搏器.结论 起搏系统相关感染是起搏器植入的严重并发症,起搏器更换为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单纯局部清创感染复发风险很高,导线拔除并移除整个起搏系统是最佳的治疗方法.术后须进一步评价患者的起搏器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植入及随访结果。方法 15例连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70.13±10.62)岁,全部完成半年随访,分析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手术及随访数据。结果 15例患者全部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与前10例相比,后5例的手术时间显著减少[(48.4±22.56)min vs (23±5.10)min,P=0.03];1例患者术中发生动静脉瘘,至今未发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半年,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表现良好。结论无导线起搏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5岁。因"起搏器囊袋感染"行起搏系统移除术及囊袋清创术。采用直接拔除法拔除电极,心室电极顺利拔除;心房电极与心肌组织粘连明显,难以拔除。穿刺右股静脉,经静脉鞘置入射频消融电极导管,钩挂心房电极,协助拔除心房电极成功。术后1周在对侧重新植入起搏器。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11例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随访监测起搏器参数和并发症。结果 11例患者,年龄(80.6±8.6)岁均于局麻下成功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3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伴长停搏,7例为病窦综合征。2例为双腔起搏器植入后出现囊袋反复感染,移除传统起搏器。随访1~6个月,起搏器参数无明显变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Micra无导线起搏器安全有效,适宜于特定人群安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经导管植入无导线Micra起搏器系统(Medtronic)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符合无导线起搏推荐意见适应证的患者植入无导线Micra起搏器系统。观察和评估手术持续时间(从股静脉穿刺到静脉通路闭合)、X线透视时间、器械回收重新释放次数、围手术期起搏器程控检测(感知、阈值和阻抗)以及住院期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在术后1、3、6个月随访检测起搏器参数,观察手术相关的中长期不良事件。结果 入选20例患者,均经导管均成功植入无导线Micra无导线起搏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38.5±3.3)min,平均X线透视时间(10.8±6.1)min,平均Micra起搏器释放次数(1.56±0.75)次,其中14例患者1次释放成功,3例患者2次释放成功,1例患者3次释放成功,2例患者回收释放次数大于5次。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部位首选在右中位室间隔成功植入14例,高位间隔4例,低位间隔2例。术中平均起搏阈值(0.50±0.21)V,心室感知(8.87±1.52)mV,阻抗为(758.9±187.9)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感染患者经内科外科途径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的适应证及外科处理z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02-01至2014-04住院治疗的起搏器装置感染病例共59例。其中,10例患者行外科开胸手术取出起搏器心内电极导线及永久起搏器装置(开胸组),49例选择经静脉拔除起搏器心内电极导线(经静脉组),清除心外起搏器装置。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开胸组和经静脉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未见明显差异。经静脉组以单纯囊袋感染为主(41/49例),开胸组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赘生物形成为主(7/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时间较经静脉组患者长[(12.1±7.3)年比(9.2±6.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6/10例)患者同期行其它心外科手术,2例同期行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术。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开胸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三尖瓣反流均低于经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经静脉途径已能有效地拔除多数起搏器电极导线,首选内科途径。外科开胸手术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适用于下列患者:①赘生物过大,易导致肺栓塞者;②经静脉途径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困难者;③合并其它心脏疾病,需要同期行心脏外科手术;④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三尖瓣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器械联合运用在经静脉途径拔除植入心律起搏装置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17-08-2019-05就诊于我院,应用多器械、综合管理成功治愈植入心律起搏装置感染或导线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植入心律起搏装置患者的18根导线(导线断裂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感染9例)经静脉途径成功拔除,其中3根导线徒手拔除,15根导线运用锁定钢丝和扩张鞘拔除。4例患者运用Evolution机械鞘拔除,1例经下腔静脉途径拔除,2例患者经囊袋清创,加强抗感染后好转;6例患者于对侧植入新的心律起搏装置,3例患者无植入新的起搏装置指征。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植入心律起搏装置科学管理至关重要,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关键。综合运用多种器械,个体化制定拔除策略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观察2020年1月到2022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22例患者,通过观察术中、术后起搏参数、心电图特点及并发症情况,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共22例患者均完成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成功率100%,其中男性17例,年龄14~85岁,随访3~31个月。其中三度房室阻滞8例、二度Ⅱ型房室阻滞2例、高度房室阻滞2例、心房颤动伴长间期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例。其中5例起搏器囊袋感染、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起搏器装置拔除后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术者起搏器阈值为:0.68±0.26V/0.24ms,感知为8.67±2.63m V,阻抗为780±154Ω,术后随访3个月感知及阈值均平稳,分别为:0.52±0.32V/0.24ms,10.23±3.13m V,690±112Ω。术前心电图QRS时限78~143ms、电轴-62°~118°,术后心电图QRS时限87-182ms、电轴-70°~70°。术后1例出现腹股沟穿刺点皮下血肿,未见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成功率高,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23岁,“起搏器植入术后14年,突发晕厥2 h”入院。既往曾行室间隔修补术、三尖瓣成型手术及Glenn手术。14年前曾植入心内膜双腔起搏器,5年前因心内膜起搏器起搏不良行传统心外膜途径起搏电极植入。此次入院后经检查显示原心外膜起搏导线脱位。入院后首先选择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失败,最后通过全麻下左侧腋下小切口入路应用3830电极代替传统心外膜电极植入到患者左室肌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伴有右心耳切除术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中使用心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适应性和稳定性。方法入选85例病窦综合征或Ⅱ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并且分为,切除组(n=22)行右心耳切除术且植入双腔起搏器,保留组(n=63)未行心外科手术即右心耳保留患者行双腔起搏器。分别于植入时(0天)、1天;3、6、12、24和36个月进行起搏参数测定(起搏阈值、P/R振幅和阻抗)、植入时以及每年一次X线摄片、心脏超声检查以及电极导线植入术中和术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随访。结果所有电极导线植入位置均保持稳定。两组患者心房、心室电极导线的初始感知灵敏度相当(P0.05)且长期保持稳定。从植入术时至1个月,电极导线阻抗轻微下降(前后比较,P0.05),且随后保持稳定。心房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从植入时至术后3个月随访时有降低趋势(P0.05),在随后的随访中保持稳定,心室起搏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在随访全程中保持稳定,且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自身比较可见左、右心房直径、左室舒张/收缩末内径有缩小,射血分数值有一定降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全程两组患者未发现电极导线穿孔、移位等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心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可成功地植入到行右心耳切除术后患者的心耳基底部,在长期随访中起搏器电极导线参数满意且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机械切割鞘拔除导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因起搏系统感染在鼓楼医院就诊,行起搏系统移除及导线拔除术的患者,分别采用套叠式扩张鞘及机械切割鞘(Evolution,美国Bloomington公司)拔除导线,比较2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24例患者入选,拔除导线47根,其中心房导线16根,心室导线31根.24例患者中采用机械切割鞘拔除的6例.同传统的套叠式扩张鞘相比,采用机械切割鞘的6例患者手术时间[(2.1±1.2)h对(1.5±0.9)h,P=0.04]及X线曝光时间[(16.5±6.2) min对(8.7±4.2) min,P=0.04]均明显缩短,14根导线均成功拔除.传统的套叠式扩张鞘拔除的33根导线中,1根因植入时间较长未能完全移除,心腔内有部分导线头端残留.结论 与传统的套叠式扩张鞘相比,机械切割鞘缩短了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临床应用的初步经验认为该技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纳入2005年8月~2013年3月植入心脏起搏器[包括双腔及三腔起博器(CRT)]后发生感染的患者12例,分析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同时比较不同抗感染治疗(包括抗生素+局部换药;抗生素+原囊袋清创消毒+起搏器原侧换位植入;起搏器及导线拔除+抗生素+起搏器对侧植入)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12例患者中植入双腔起搏器11例(91.6%),CRT 1例(8.3%),感染出现的中位时间为4.5个月,平均随访(33.0±19.0)个月。12例患者中有10例(83.3%)患者合并1种或以上其他疾病(包括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结缔组织病等),4例(33.3%)患者体内有2根以上的电极导线。10例首选保守治疗(应用抗生素+局部换药,或抗生素+原囊袋清创消毒+起搏器原侧换位置入)中有8例感染复发,其中6例通过去除整个起搏系统治愈,1例起搏器消毒后重新置入治愈,1例形成窦道持续换药;2例首选去除起搏系统的患者均痊愈。结论起搏器感染多发生在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一旦感染累及起搏系统,去除整个起搏系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常规使用的经上腔静脉途径拔除导线工具不能处理无腔实心导线。本文报道了1例植入9年的起搏器感染患者, 术中使用"编织"延长方法改良现有经上腔静脉拔除工具, 成功拔除导线, 为拔除这类导线提供1种可供选择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无导线起搏器已成为传统经静脉起搏器植入术以外的新选择, 常规首选入路为股静脉, 在部分下腔静脉闭塞的患者需要改用颈静脉方式植入。本文报道1例下腔静脉先天闭塞患者成功行颈静脉入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  相似文献   

20.
传统经静脉植入起搏器在人群中的应用越发广泛,随之是无法避免的并发症,如起搏器囊袋、导线感染等。而无导线起搏器因体积小、经股静脉植入、不留导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随着技术不断更新,针对不同适应证的无导线起搏器应用均获得了临床进展,新一代无导线起搏系统即将进入临床。本文就无导线起搏器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