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少阳主骨”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藏象理论提出了“肾藏精”“肾生骨髓”“胆主决断”“精血同源”等著名理论,后世医家基于这些理论进一步研究,用之阐释中医病因病机指导临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少阳主骨”理论,历代医家研究较少,“少阳主骨”理论从经脉功能角度出发,对于阐述疾病病机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于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此文对中医经典中有关“少阳主骨”的条文进行梳理,对“少阳主骨”理论内涵进行追根溯源,探讨“少阳主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对治疗筋骨疾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提出少阳主枢和少阳主骨。文章简析少阳病理论及内涵,以及少阳主枢和少阳主骨理论。概述少阳为枢与少阳主骨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少阳生骨方、针刺少阳经穴治疗膝骨关节炎、颈腰痛、软组织疾患及骨质疏松症等方面的确切临床效果和实验证据。以期挖掘和推广少阳主骨理论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沈波  杨鸫祥 《国医论坛》2022,37(3):14-16
“少阳主骨”出自《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完善,已形成一套防治骨病的中医理论体系。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代谢性骨病,以全身骨量减少、骨内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属“骨痿”“骨痹”“骨繇”等中医骨病范畴,但现代医家罕有从少阳论治者。文章整理总结“少阳主骨”的涵义及少阳与OP的联系,探究从少阳论治OP的机理,是“少阳主骨”理论的传承应用,对指导OP的中医药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足少阳主骨所生病为少阳主筋,软组织损伤为筋伤,筋伤为少阳枢机不利,从少阳论治筋伤,以期在临床为某些软组织损伤疾病从足少阳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少阳主骨”理论源于《灵枢》,经后代各家发展,成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经脉主病理论之一,广泛运用于骨关节疾病及运动障碍的诊治中。近年,“胆源性骨病”引起医学界对足少阳胆经与穴位对骨的特异性调节作用,特别是对抗骨质疏松效应的关注。少阳主骨类方剂治疗骨病与足少阳胆经穴位镇痛、抗骨质疏松、改善运动障碍的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证明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对痛觉及骨量的调控参与其中。因此,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切入,探索“少阳主骨”与脑神经之间的联系,或能赋予该理论一个现代的科学解读。  相似文献   

6.
"少阳主骨"出自<灵枢·经脉>.手足少阳经的循行涉及全身绝大部分骨、关节,少阳胆、三焦在脏腑功能上与骨也有着密切联系系;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偏于骨之体,少阳为枢,流通畅迭,不郁不结,主骨之用.通过阐释少阳胆与三焦及其所属经脉与骨的联系,以及现代医家对此的认识,探讨"少阳主骨"理论在治疗骨疾病方面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少阳主枢” “三焦气化”理论的溯源与思考, 探讨“疏利少阳三焦”学术思想内涵, 总结“疏利少阳法”的确立及临床实践进展, 并结合“三焦辨证”理论拓展“少阳三焦”的含义, 临证以“疏利三焦法”“疏利三焦针法”辨治肾脏病, 关注疾病的传变规律, 以期为中医药在肾脏病辨证体系中的传承与发展寻找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震 《天津中医药》2014,31(1):20-22
通过分析"肾主骨"与"少阳主骨"的本质及其生理与病理,探讨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两者与肝之间的关系,以明确"肾主骨"与"少阳主骨"各自在骨之体用中发挥的作用,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舟 《光明中医》2004,19(6):1-2
本文从<伤寒论>中的"支节烦疼"一词切入,进而以<内经>中的"少阳主骨"立论,分析了"少阳主骨"的具体内涵,将内涵合理延伸,并临床证明从少阳论治现代骨病、骨髓造血系统疾病,甚至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内经》中"少阳主骨"理论近年研究颇多,但缺乏系统性总结和回顾。对"少阳主骨"古义进行考析,整理分析"少阳主骨"相关文献,发现当今学者对少阳主骨所主病的阐释主要分为筋痹与骨痿两方面,并试述"少阳主骨"与胆源性骨病可能存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少阳学说”是对“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小儿体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关系。“少阳为枢”是少阳学说的理论核心。小儿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以阳气为主导的阴阳枢转平衡,并呈现出动态的螺旋上升特点。此文结合临床实践对小儿少阳体质特点进行探讨,望对儿科疾病诊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姚廷周 《新中医》1991,23(1):51-52
小柴胡汤作为少阳病的主方,这个观点千百年来一直无争议,现行高等院校的教材也写得明白。笔者经过反复玩味原文,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现冒陈管见,以抛砖引玉。一、寒热往来不是少阳病主症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主方的最大理由是寒热往来。因为266条有“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往来寒热。”(条文号依宋本,下同。)纵观《伤寒论》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导致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医家多从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失条达等方面分析其病因病机。本文认为《内经》的"少阳主骨"学说和OP具有内在统一性,从"少阳主骨"探讨OP的发病机制,可为科研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机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在《伤寒论》少阳病篇对少阳柴胡证进行辨证时,提出了“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原则,而究其原由仲师并未明言,后世医家的解释亦见仁见智。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少阳所系脏腑的特殊性、少阳经所在部位的特殊性以及少阳主枢之特点决定着柴胡证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孔窍类疾病从少阳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所提出的孔窍病多从少阳论治的观点,收集李春红教授从少阳论治孔窍类疾病的典型案例,总结分析从少阳论治孔窍病这一思路的正确性.结果:通过2则验案的举例分析,证明孔窍病从少阳论治的确疗效显著.结论:胡希恕先生所提出的孔窍病多从少阳论治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于临证之时凡遇孔窍类疾病首当从这一观点出发去进行思考和处理.  相似文献   

16.
少阳病是外感病邪不解,由太阳传经而来,或少阳本经自感所致;也有从厥阴转出少阳而成。少阳位于太阳阳明之中,少阳为枢机。《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少阳为枢”少阳病的主证为: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如《伤寒论》原文264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98条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既有别于太阳病的口中和,又有别于阳明病的口燥渴。太阳病的口中和是邪在肤表,未入里化燥伤阴之征,而阳明病的口燥渴是热盛于里,灼伤津液之见,然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是由于胆火上炎,热迫清窍所致,邪入  相似文献   

17.
"少阳主骨"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对进一步探索其现代物质基础提出了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少阳主骨"理论的核心物质基础应具备4种属性:根源性,主要来源于中医学"少阳"概念的核心脏腑;沟通性,同时存在于"少阳"与"骨"(骨关节)中,起到联系两者的媒介作用;多元性,除了能从"少阳"调控骨关节,起到重要的生理、病理作用以外,同时还能调控其他"少阳"相关脏腑组织;效应性,能反映"少阳主骨"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对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肝X受体α(LXRα)来源于肝脏,也大量存在于骨中,同时对"少阳"相关脏腑的治疗产生影响。但是目前仍欠缺"少阳主骨"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经LXRα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尚无法得出结论。因此,本课题组拟按照此思路展开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少阳病证与针灸辨治215003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欧阳八四一、少阳生理: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与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相表里。手少阳之经脉,由手上肘,循月需外上肩,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属三焦。三焦主决渎而通调不道,故名“中渎之腑”,又为水...  相似文献   

19.
“少阳为枢”指少阳经定位及其经腑的生理功能;突出少阳升转阳气,是胆主疏泄功能的深化。文中既有理论阐述,又展示了临床运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我们认为少阳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关系密切。少阳之经络循行于本病的发病部位。少阳之生理,包括少阳主春生之气、少阳为枢、少阳主骨的功能正常,则气血通畅,筋骨协调;少阳及其脏腑功能失常则气血不畅,痰瘀内生,脑窍失于清明。基于以上理论则可从少阳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可采用针刺、推拿、中药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