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入院的15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8 h/次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连续≥16 h的传统蓝光照射方法进行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和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7%与对照组的9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72,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明显低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96 h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连续蓝光照射法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的治疗效果均较显著,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清胆红素浓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63-65
目的观察双面蓝光治疗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两年间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双面蓝光照射,对照组采用单面蓝光照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蓝光照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72 h、5 d后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以及两组经过治疗后出现各种副作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相似,经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后,双面蓝光照射的实验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相对于单面蓝光照射的对照组患儿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时间更短,疗效显著。从并发症上看,双面蓝光照射患儿出现的副作用例数比单面蓝光照射病例增多。结论采用双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比单面蓝光照射的临床效果明显,蓝光照射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秋芳 《中外医疗》2016,(18):28-29
目的:对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接受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长时连续蓝光照射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72 h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良发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有着和长时连续蓝光照射同样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可以显著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和不良发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住院的150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5例采用8 h/次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连续≥16 h的传统蓝光照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9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6 h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连续蓝光照射法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的治疗效果均较显著,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清胆红素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88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短时多次的间歇性蓝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73%与对照组95.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55%比对照组的18.18%低(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5 d时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短时多次的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蓝光照射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选取160例,分别以传统蓝光(对照组)、冷光源蓝光(观察组)采用间歇照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冷光源组)总治疗有效率(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蓝光组)(77.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冷光源蓝光间歇照射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新生儿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1例新生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7.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热、皮疹、血钙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模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光疗时间及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每天光疗8h,休息2h后再次光疗8h,然后休息6h,连用3d;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24 h.观察2组患儿胆红素下降情况及光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光疗方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均有效,但是间歇蓝光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冯惠蓝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267-2268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中采用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抽取恩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40例患儿给予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经皮胆红素水平,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经皮胆红素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5、9.08、11.75,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可观,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305-308
目的:探讨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服抗生素、吸入氧气、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等,并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每次照射3~5 h,停止2~4 h后继续照射,连续治疗4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转铁蛋白、胆红素、黄疸消退时间、生长发育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退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vs.82.22%,P<0.05);观察组血清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1.97±0.28)g/L vs.(1.63±0.25)g/L,P<0.05];观察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93.28±15.70)μmol/L vs.(115.74±20.08)μmol/L],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2.74±0.83)d vs.(4.36±1.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明显,有助于促进黄疸消退,改善血清转铁蛋白、胆红素的表达及预后,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予持续和间歇蓝光治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丽琼 《海南医学》2008,19(10):75-76
目的 比较持续蓝光及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工艺血症符合光疗指征而无光疗禁忌证,剔除9例家长不配合的患儿.201例中98例予持续光疗24h为对照组,103例间歇光疗8h×3d为观察组,两组均用白蛋白、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蓝光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有显著差异,观察组蓝光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亦有显著差异,两组光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持续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均显著,但间歇光疗有便于母乳喂养、不良反应少、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故间歇光疗较持续光疗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蓝光照射及中药配合蓝光照射治疗难治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本文对难治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光疗基础上予中药治疗为治疗组,并与单独持续光疗为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胆红素第1天下降时间即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配合蓝光照射治疗难治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7%(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BiL及I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更有效降低患儿血清TBiL及IBiL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有效性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出生的新生儿10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每次照射8 h再间断4 h, 2次/d,重复3~4 d的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长时间16 h连续蓝光照射,重复3~4 d照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96小时采静脉血,测定胆红素值.针对不同照射方法导致患儿的舒适度及顺从性的差异,调整相应的护理要点.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能更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光疗间歇期护理人员给予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提供母乳喂养及母婴情感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母亲及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并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李香梅 《吉林医学》2014,(24):5413-5414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进行治疗。结果:治疗3 d,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HS-CRP、TBIL、γ-GT、AKP以及FF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有效性及护理方法。 方法 对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0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每次照射8 h再间断4 h, 2次/d,重复3~4 d的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长时间16 h连续蓝光照射,重复3~4 d照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96小时采静脉血,测定胆红素值。针对不同照射方法导致患儿的舒适度及顺从性的差异,调整相应的护理要点。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能更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光疗间歇期护理人员给予进行各项基础护理,也可以提供母乳喂养及母婴情感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母亲及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并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对新生儿褪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正常新生儿脐动脉血清标本为对照组,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股静脉血清标本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患儿蓝光照射后有无不良反应,又分为有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褪黑素值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褪黑素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光照射后有不良反应组褪黑素值与无不良反应组患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对新生儿褪黑素水平无影响,蓝光照射时患儿出现的腹泻、哭闹、皮疹与褪黑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服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蓝光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妈咪爱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儿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蓝光照射及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d),分3次口服.观察组同时加以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茵栀黄颗粒,2g/次,3次/d.2组均以治疗3-4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第2d、3d、4d的血清胆红素下降速度均比对照组快,平均退黄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疗效更好.结论口服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值,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蓝光间歇照射辅助三联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及对听觉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65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在对照组1的基础上应用蓝光长时间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1的基础上应用蓝光间歇照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CRP)以及载脂蛋白M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研究组波间反应阈、潜伏期波Ⅰ值均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潜伏期波Ⅱ、Ⅲ以及波间期波Ⅰ、Ⅱ、Ⅲ与对照组1、对照组2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蓝光间歇照射辅助三联法治疗效果确切,能降低患儿听觉波间反应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