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灸治疗梅尼埃病(MD)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0月针灸治疗MD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建立针灸穴位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及Rversion 3.6.1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对纳入的142条针灸处方进行分析,穴位频数分析得百会、风池、内关、太冲、足三里使用频率较高;最常选用的经脉为督脉和胆经;特定穴以交会穴为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次≥15的穴位可聚为四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百会和风池的支持度最高,内关、足三里和丰隆的提升度最高。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发现针灸治疗MD临床选穴具有重视局部选穴、阳经选穴、交会穴,配合远端选穴等特点,可为临床针灸选穴用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运用趋势,探讨其处方选穴特点。方法:用回顾性临床文献研究方式,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3—2013年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FD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针灸治疗FD的临床运用率逐年递增,尤其是近4年关注度明显提高。针灸治疗FD选穴紧扣本病病机,分经选穴以胃经穴及任脉上与胃腑相关的腧穴最为多用,配伍脾经穴,重在和胃健脾;分类选穴多用特定穴,近取俞募穴调节脏腑功能,远取合穴、八脉交会穴等疏调经气,远近相配,协同增效;使用频次居前三位的腧穴为足三里、中脘、内关。  相似文献   

3.
详细论述了脏腑病针灸处方的选配穴原则,认为脏腑病宜主选相应的俞募穴,脏病远端配原穴,腑病远端配下合穴。若出现疼痛症状则再配相应的郄穴;若脏腑病为实证或虚证,则配五输穴“本经子母补泻”或“异经子母补泻”的“子穴”或“母穴”以对证治疗。若疾病过程中出现特殊症状则选取有特殊作用的腧穴以对症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慢性腰痛针灸处方古今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针灸治疗慢性腰痛的古代处方及近10年的临床针灸处方进行数据整合,找出针灸治疗规律。方法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整理出穴位处方,建立Excel数据库,分析古今文献中针灸处方特点。结果古代文献针灸处方取穴以远道取穴、单穴为主;近代文献以远近配穴、多穴为主。穴位归经上二者均集中在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足少阳胆经,以五输穴、交会穴和背俞穴应用较多。结论慢性腰痛针灸处方重视"远道取穴"的应用,"远近配穴"原则是重要内容,可指导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严洁教授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经验,主要从结合脏腑经络,注重辨证论治,重视特定穴位、局部选穴和多法并用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失眠近现代著作类文献的针灸处方选穴及配伍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针灸治疗失眠的数据进行挖掘。结果共纳入735本著作类文献,发现神门、百会、安眠穴是最常用腧穴;腧穴所属经脉主要集中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阳明胃经等,主要采用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神门穴与三阴交穴运用频次最高,且配伍最为常用。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有着局部取穴、循经取穴、特定穴选穴的特点,配穴有着上下配穴、子母配穴、原络配穴、原俞配穴的取穴规律,可为针灸治疗失眠的科研和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现代RCT文献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近十五年现代RCT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现代RCT文献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分析,提炼出针灸治疗抑郁症中,重视循经选穴,以督脉经络腧穴选用最多,常用腧穴主要分布在头面颈项部位,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其中督脉的百会穴使用频次最多,交会穴、五输穴等特定穴运用广泛.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关联分析发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现代RCT研究以循经取穴为重要原则,尤其重视特定穴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于针灸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的分析是可行的,其结果可用于指导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近10年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分析2006至2016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针灸治疗为主或者针灸联合其他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文献,得到相关文献83篇,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腧穴是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太溪和脾俞;腧穴所属经脉主要集中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腧穴主要分布位置在下肢及背腰部;特定穴类型广泛,以五输穴、交会穴及背俞穴为多。结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有循经选穴、分部选穴、辨证选穴和特定穴选穴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选穴处方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旨在总结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腧穴运用规律、配伍规律以及特定穴的运用规律,以期为临床选穴组方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在检索1978—2011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解析针灸处方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所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其使用频次、配伍组合、分部和特定穴分类等。结果:选穴频次最多的为合谷、足三里、曲池、肩髃等手足阳明经穴,并且以曲池、合谷、足三里、肩髃、阳陵泉等相互配伍最为常见。涉及的主要经脉为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太阳经、手少阳经、足太阴、督脉等。分部取穴以下肢部和上肢部穴位使用频次最多。选穴以特定穴的选取为主,其中以五输穴为多,交会穴次之。结论:中风偏瘫治疗规律为多选阳经腧穴,首选阳明经穴;局部取穴多选上下肢部腧穴;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并以五输穴和交会穴为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查阅针灸治疗泄泻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针灸治疗泄泻的临床用穴规律,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针灸处方大辞典》及现代权威文献中针灸治疗泄泻的处方,对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种类、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泄泻的选穴规律。结果纳入的136首处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位腧穴为天枢、足三里、中脘、大肠俞、脾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神阙、气海;穴位配伍方面,出现频率最多的对穴配伍有足三里、天枢,中脘、天枢,大肠俞、天枢,脾俞、天枢,足三里、中脘,三穴配伍有中脘、天枢、足三里,足三里、天枢、神阙,足三里、天枢、脾俞配伍;足阳明胃经为针灸治疗泄泻的首选经脉,胃经腧穴选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以下肢和胸腹部穴位为主,且常用五输穴、募穴和背俞穴。结论临床必须坚持针灸局部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的重要原则;高频次的选用能代表治疗思路;针灸治疗泄泻以天枢、足三里、中脘、大肠俞、脾俞、关元等为主要穴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内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20.0、SPSSModeler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81篇文献,涉及81个针灸处方、66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549次。其中,百会使用频次最高,常选用经脉为督脉、胆经、胃经、肝经,腹部、下肢和背部腧穴使用较多,特定穴多使用交会穴,最常用的腧穴组合为风池-头维。结论 国内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重视调节气机,通络止痛;重视特定穴使用,尤其是交会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眩晕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眩晕的古代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古代针灸治疗眩晕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提炼出风池、神庭、合谷、头临泣、上星、天柱为古代针灸治疗眩晕最常用腧穴。同时合谷配风池、上星配风池、解溪配合谷是最常用的腧穴配伍。膀胱经、胆经为最常用经络。特定穴方面,以交会穴使用最频繁。此外头面部腧穴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论:古代针灸治疗眩晕多使用局部选穴,特定穴是处方的组成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内外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对腧穴、经脉进行频数统计,并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经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182篇文献,包括308个针灸处方、96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为1 928次。其中,主要选取的经脉为督脉及足三阳经;腧穴主要分布于头面、下肢和上肢;累计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百会、四神聪、足三里;特定穴多使用交会穴;腧穴配伍以大椎→百会最为常见。结论 国内外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重视督脉及足三阳经的使用;取穴以近部取穴及远近配穴为主;重视特定穴使用,尤其是交会穴。  相似文献   

14.
针灸整体美容思想是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指导下产生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人体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重视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同时注重辨证论治的诊治原则。背俞穴足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可调节各脏腑功能,笔者临床中体会到,在针灸整体美容思想指导下,运用背俞穴配合治疗美容疾病及美容保健,可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现就背俞穴应用与针灸整体美容思想的关系作些探讨,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唐以前至清代150本针灸古籍进行挖掘分析,总结不同朝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处方用穴特点。方法 抽取古籍中符合脑卒中中风病病症、腧穴、经络、刺灸法等相关语句,形成病症、腧穴、刺灸法、经络数据,分为中风病处方与含有中风病症的腧穴主治两类,人工审核结果并予以规范,通过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以支持度和置信度的方式,实现对不同朝代古籍中风病针灸处方规律的多层分析。结果 共得中风病针灸腧穴处方536首;百会穴在各朝代的使用频率最高;百会、曲池配伍在宋、明、清最为频繁,地仓、颊车配伍在元代使用频率最高;经脉的选用除了清代选取手厥阴心包经为阴经外,其他各朝代所取经脉的前5位均为阳经。宋、元选取频率最高的经脉为督脉、足少阳胆经,明、清以手阳明大肠经居首。各朝代中,均以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少阳胆经组合支持度最高;特定穴均以交会穴为首,除清外,均以交会穴与合穴的配伍最为频繁。结论 针灸古籍中治疗中风病首取诸阳之会百会穴,重视阳经和特定穴的应用,古代用穴少而精,后世取穴渐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相关临床、实验研究文献的研究,探寻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的常用腧穴,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合理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及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归纳总结出针灸治疗该病的选穴规律。结果收集研究可信文献66篇,共整理到有效针灸处方总数为68个,收录44个穴位。用穴频次居于前六位的为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百会、肾俞和神门;主要分布在胃经、心包经和脾经;被运用于治疗穴位中的特定穴主要是五腧穴,其次是交会穴以及下合穴。结论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的选穴规律研究,为临床合理配穴、选经提供依据,对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根据已制定的文献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自建库起至2020年2月29日所有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腧穴处方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针灸治疗抑郁症选穴前5位为百会、太冲、内关、神门、印堂;选穴所属归经以督脉、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选穴中特定穴的应用以交会穴、五输穴、原穴为主,特定穴的应用频次前5位是百会(302次)、太冲(208次)、内关(185次)、神门(166次)、三阴交(145次)。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重视局部取穴及对大脑功能区的刺激,多采用"局部-远端-辨证"相结合的取穴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丰乳的疗效评价与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疗效与选穴信息, 建立现代针灸丰乳临床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对针灸丰乳疗效及选穴情况进行分析,筛选出使用频次最高的腧 穴、腧穴部位及所属经脉,探索并总结现代针灸丰乳的选经用穴的潜在规律。结果纳入的10篇针灸丰乳的临床文献中,针 灸丰乳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涉及腧穴36个,总取穴频次102次,以三阴交、足三里、膻中、乳根、太冲为主要穴位 ,穴位多位于下肢及胸部,选经主要以胃经、脾经为主,常选用交会穴、募穴、输穴和原穴。结论针灸丰乳具有一定疗效 ,取穴以循经选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上的腧穴为主,重视对交会穴、募穴、输穴和原穴的运用,远近配穴为其重要 选穴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用穴规律.方法 通过电脑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PubMed及Ovid Lww数据库收集1999年1月至2016年7月所有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的文献,并建立文献分析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402条针灸处方,共运用十四经穴62个,经外奇穴33个,总应用频次1981次,头颈和四肢部腧穴使用率分别为79.30%(1571/1981)和20.04%(397/1981),阳、阴经使用率分别约为47.15%(934/1981)和28.42%(563/1981);特定穴占71.02%(1407/1981).结论 局部选穴是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重要原则;重视特定穴使用,其中交会穴的用穴个数及使用频次均为最多,尤以任脉与阴维脉之交会穴廉泉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明清时期针灸文献治疗中风后失语的处方选穴规律及配伍意义。[方法]收集明清时期针灸文献,利用Excel建立中风后失语针灸治疗处方数据库,用IBM SPSS modeler18.0、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中风后失语针灸处方108条,涉及经络14条,穴位111个,总频次494次,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合谷、百会、哑门,使用最多的经络为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部位集中在头面颈、上肢、下肢,特定穴频次最高的为五输穴、交会穴,配伍关联结果显示,排在前五的为然谷→阴谷、阴谷→然谷、复溜→灵道、阴谷→灵道、然谷→鱼际。[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处方选穴规律遵循:局部选穴、远端取穴、辨证取穴,远近配穴、同名经配穴、上下配穴法,注重特定穴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