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霞  王卫强 《光明中医》2022,(12):2206-2208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疗法对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疗法,2周治疗一次,共3次;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每日1次,10 mg/次。2组均治疗6周。计算2组治疗前后鼻眼症状评分、RQLQ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差异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鼻眼症状评分、RQLQ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8.57%(31/35),超过对照组的71.43%(25/35),P<0.05。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药物治疗。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鼻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鼻敏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及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RQL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24/26),高于对照组的73.0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85%(1/26),低于对照组30.7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鼻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相关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FN-γ的影响。探讨该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将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FN-γ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IL-4含量低于对照组,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疗效,可通过调节IL-4、IFN-γ含量的变化能控制变应性鼻炎的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伏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分别采用三伏穴位敷贴疗法加药物和仅使用药物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次数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穴位敷贴疗法能减轻变应性鼻炎发作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中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71.9%,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穴位埋线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线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培土生金穴位埋线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穴位埋线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诊断为脾肺气虚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2例,以培土生金的治疗原则辨证取穴,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观察治疗1个疗程及巩固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患者鼻部症状及其总分经观察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巩固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治疗后有效率68.75%,巩固治疗后有效率90.63%,巩固治疗后与观察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土生金穴位埋线法治疗能有效缓解或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巩固治疗后远期疗效更明显,且操作简便、维持治疗时间长、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埋线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将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穴位埋线配合自血疗法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6.7%(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疗效显著,方法独特,经济方便,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及原理。方法:60名变应性鼻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另采用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66.7%,治疗组显效时间22.4d,对照组显效时间28.7d,各项观察指标,治疗组均优对照组(P<0.05)。结论: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该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于该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针灸治疗,观察组用穴位埋线及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经穴位埋线+针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微创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埋线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喷鼻剂喷鼻,埋线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创埋线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及症状体征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埋线组鼻塞、流涕症状改善及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埋线组非鼻/眼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1)。结论微创埋线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变应性鼻炎患者行自血穴位注射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氯雷他定片联合中医自血穴位注射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定量进行记录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gE定量、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时及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IgE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中医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降低患者IgE定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耳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穴位埋线结合耳压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耳压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的差别。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优于对照组67.5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效率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6.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配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简称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和疼痛的变化.结果:①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②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上优于对照组.结论:2种治疗方法都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疼痛情况,但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该病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用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与对照组88.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较好,且较针刺组疗法方便,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取双侧肺俞、足三里、大椎、风府等穴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每周治疗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并于治疗前后及2个月后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鼻症状评分、鼻伴随症发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两组评分下降幅度相当(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鼻症状评、鼻伴随症发评分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2)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相当(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P0.01)。结论:自血疗法同氯雷他定均能在短期内减轻患者鼻部症状,但自血疗法效果持久,远期疗效更好,有较大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10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各50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从肝论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针刺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体征评分,鼻部总体症状和分类症状VAS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鼻部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症状和分类症状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鼻部症状体征评分、总体症状和分类症状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从肝论治是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