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哨兵淋巴结位置分布及其转移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YL  Yu JX  Gao SL  Yan HC  Xia Q  Huang CP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0):1240-1243
目的 探讨胃癌哨兵淋巴结位置分布规律以及导致其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2 7例单个转移淋巴结、80例单组转移淋巴结的位置分布 ,比较单个转移淋巴结和 111例无转移淋巴结病人的临床病理参数。结果  2 7个单个转移淋巴结中有 2 5个位于第 1站 ,跳跃转移 2个 ;2 1例胃下区、胃中区癌哨兵淋巴结中 16个在第 3、4组 ,6例胃上区癌哨兵淋巴结中 3个位于第 1组。pT3 期胃癌哨兵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高于pT1胃癌 ,比数比 (OR)为 4 92 6 (P <0 0 1) ,胃上区癌比胃下区癌哨兵淋巴结更易发生转移 (OR =4 381,P <0 0 5 ) ,早期胃癌哨兵淋巴结的转移危险性低于BorrmannⅠ型胃癌 (OR =0 0 82 ,P <0 0 5 )。结论 胃癌哨兵淋巴结多位于肿瘤附近 ,跳跃转移少见 ;肿瘤侵犯深度以及所在部位与哨兵淋巴结发生转移有关 ,利用胃癌哨兵淋巴结可以指导胃癌淋巴结切除范围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比较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 (palliativegastrectomy ,PG)与非切除手术 (unresectableoperation ,UO)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探究姑息性胃切除治疗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共有 95例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患者施行了手术 ,其中 6 4例行姑息性胃切除 ,31例行姑息性非切除手术 ,比较姑息性胃切除与非切除组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瘤体较大、浸润度为T4 以及TNM分期较晚所占比例在UO组高于PG组 (P <0 0 1) ,腹膜播散、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G组 1、2年生存率为48 1%、2 3 1% ,UO组 1年生存率为 13 5 % (P <0 0 1)。 结论 对于晚期不能根治的胃癌患者 ,即使存在有腹膜播散、肝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周围脏器侵犯等 ,姑息性胃切除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因素对 pT1-4aN0M0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纳入2008年1月—9月期间pT1-4aN0M0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者45例849枚HE染色阴性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这些淋巴结中CK19表达,观察其淋巴结发生微转移情况,并分析发生微转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微转移的发生对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849枚HE常规染色阴性淋巴结中CK19阳性表达率为8.13%(69/849);有31.11%(14/45)患者的淋巴结CK19表达阳性。术后随访时间13~6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5.08个月),淋巴结中CK19阴性表达、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87%、42.86%;两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2,P=0.003)。淋巴结CK19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P=0.007)、浸润胃壁深度(P=0.032)有关,5年无瘤生存率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为独立预后因素,14例患者被检测出微转移,建议重新分期,重新分期率为31.11%(14/45)。 结论:胃癌pT1-4aN0M0期患者,免疫组化染色能检出常规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的微转移,有助于细化分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淋巴结清扫与脾切除在残胃癌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远端残胃癌患者63例,行D_2行淋巴结切除23例,非D_2淋巴结切除40例,并行脾切除30例,未行脾切除33例。观察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率,分析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和长期预后。结果D_2淋巴结清扫术和非D_2淋巴结清扫术切除淋巴结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6.5±1.5)枚和(7.7±1.4)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1/pT2肿瘤患者脾门区域无淋巴结转移,pT3/pT4肿瘤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4例;浸润深度为pT3/pT4肿瘤患者切脾组生存率高于保脾组(P0.01),而pT1/pT2肿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深度为pT3/pT4肿瘤患者D_2淋巴清扫术组生存率高于非D_2组(P0.01),而pT1/pT2肿瘤患者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淋巴结清扫与脾切除对晚期(pT3/pT4)残胃癌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4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50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T4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患者预后构成情况等计数资料计算采用n(%)描述,行χ~2检验;采用K-M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0例患者随访期间,无事件生存31例,占62.0%;复发5例,占10.0%;死亡14例,占28.0%。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OR=1.269, 95%CI=1.136~1.547)及血小板计数≥400×10~9/L(OR=3.927,95%CI=1.537~2.658)是T4期胃癌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及血小板计数≥400×10~9/L是T4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贫血发生率和治疗现状, 并分析术前贫血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至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7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879例胃癌患者的术前贫血发生率为35.6%, 术后贫血发生率为63.5%。术前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为17.3%, 术后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为17.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T分期、M分期、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与胃癌患者术前贫血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3、肿瘤T3-4期及M1期是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贫血发生率较高, 胃癌贫血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较低。营养风险高、高龄、较晚的肿瘤T分期及肿瘤远处转移是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221例施行D2根治术、术后经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5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221例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3.5%.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相同浸润深度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有随淋巴结清扫数目的 增加而增高的趋势(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pT1.2期≥15枚、pT3期≥20枚时,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P<0.05).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淋巴结清扫数目是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应积极争取清扫足够的淋巴结,以提高疗效;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胃腺癌53例,胃黏液腺癌30例,胃印戒细胞癌15例,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1)3种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神经侵犯及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手术根治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癌栓、侵犯深度及p 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腺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手术根治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及p TNM分期有关(P0.05),胃黏液腺癌患者的预后与手术根治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及p TNM分期有关(P0.05),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与区域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及p TNM分期有关(P0.05)。(3)将与3种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有关的因素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P=0.016)、区域淋巴结转移(P=0.042)、侵犯深度(P=0.021)及p TNM分期(P=0.009)是影响胃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黏液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肿瘤侵犯深度(P=0.032)及区域淋巴结转移(P=0.002)是影响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随访时间60个月,胃腺癌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胃黏液腺癌患者为43个月,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为23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胃腺癌患者为30.2%,胃黏液腺癌患者为23.3%,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为26.7%。三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13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也不同,但是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3种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共同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pT1~3N0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因素对pT1~3N0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pT1~3N0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者120例2 106枚淋巴结,每例患者淋巴结9~28枚,平均18枚,所有淋巴结经HE染色均为阴性.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淋巴结中CK20表达,并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胃癌淋巴结中CK20表达对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经免疫组化染色,有9.07%(191/2 106)的淋巴结出现CK20阳性表达;有26.67%(32/120)患者的淋巴结中出现CK20阳性表达,其中11例(9.17%)为微转移,21例(17.50%)为孤立肿瘤细胞巢(ITC).术后随访24~121个月(平均66.35个月).淋巴结中CK20阴性表达、ITC和微转移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4%、78.3%和40.9%.5年无瘤生存率在淋巴结CK20出现微转移者中明显低于CK20阴性表达者(P=0.000)和以ITC为特征者(P=0.046),而仅以ITC为特征者与CK20阴性表达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淋巴结中CK20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P=0.011)、浸润胃壁深度(P=0.043)和是否有淋巴管浸润(P=0.002)有关.所有临床病理因素对5年无瘤生存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11例胃癌患者被检测出微转移,应划分为pN1(Mi)期,本组重新分期率9.17%.而88例胃癌患者淋巴结CK20(-)和21例表达为ITC,分别被记为pN0(I-)和pN0(I+),不建议重新分期,仍为pN0期.结论 对于pT1~3N0期胃癌,若淋巴结中检测出微转移,其预后较差,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较低,建议术后应予以积极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癌结节对胃癌患者预后及淋巴结分期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至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90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根据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癌结节阳性组(121例)和癌结节阴性组(786例), 分析癌结节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907例患者中有癌结节12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 癌结节与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肿瘤直径、神经受侵、脉管受侵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pT分期(P<0.001)、pN分期(P=0.002)、pTNM分期(P=0.001)、肿瘤直径(P=0.033)、神经受侵(P=0.017)、脉管受侵(P=0.011)是癌结节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癌结节阳性胃癌患者的预后显著差于癌结节阴性患者(χ2=77.869, 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直径、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脉管癌栓、神经受侵、有无癌结节及癌结节数量均影响患者预后(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神经受侵、脉管受侵、癌结节数量是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nodes ratio,MLR)对各pT分期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5例接受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LR与UICC/AJCC pN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进行比较,确定MLR分期方法的特点及优势.分层分析MLR对各个pT分期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结果 单因素生存分析方法将MLR分为4期:MLR0(0)、MLR1(1% ~9%)、MLR2(10% ~ 20%)、MLR3(>20%),各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9.7%、63.5%、31.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LR分期越高预后越差.单因素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MLR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LR是胃癌患者预后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MLR预测胃癌患者术后5年死亡与否的ROC曲线下面积与pN分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LR对pT2和pT3期胃癌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LR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较pN分期系统更为可靠,特别是对pT2-p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8例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5年间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13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胃切除方式、Lauren分型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浸润浆膜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与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胃癌患者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1年经手术治疗的345例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及Cox回归分析胃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结果同时性卵巢癌患者22例,转移率为6.4%;根治术后卵巢转移的患者24例,2年累计卵巢转移率为8.9%(24/271)。淋巴结转移数目大于7个(相对危险度9.186,95%可信区间3.773~22.365,P<0.001)、年龄小于50岁(相对危险度6.713,95%可信区间2.633~17.115,P<0.001)是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35例患者行手术切除,其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切除是患者生存的独立相关因素(相对危险度0.056,95%可信区间0.015~0.215,P<0.001)。结论年轻患者更容易出现卵巢转移,年龄小于50岁和淋巴结转移数目超过7个是胃癌卵巢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其预后取决于病变是否可获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4.
自1960年Jinnai提出扩大的淋巴结切除以改善胃癌手术后效果,淋巴系统在胃癌的扩散中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淋巴结转移是一独立的预后因素并与腹膜和肝转移密切相关。有淋巴结扩散的胃癌增生活性较高且具远处器官转移的倾向。而对有些无明显淋巴结转移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则少有受到关注。作者对淋巴结阴性胃癌资料,用COX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的预后因素。方法1965~1990年1797例原发性进展期胃癌,标准胃切除,镜下局限性癌距切缘3cm、浸润性癌6cm,根2(D2)以上淋巴结清扫。在无不可切除因素如腹膜种植、肝转移和淋巴结侵及时,被…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诸因素,为合理制定根治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554例胃癌切除术患者的病史、手术记录和病理检测结果资料.应用BMDP软件包计算不同部位淋巴结转移者术后逐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者和无转移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1.04%和90.9%.单因素分析发现,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原发部位及肿瘤大小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则发现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大小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临床随访调查1985年1月1日~1990年12月31日行胃癌切除术的患者,共193例。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19种临床病理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经最大似然估计法检验,手术性质(Wald值30.6346)、淋巴结转移水平(Wald值19.6216)、肿瘤长径(Wald值11.8646)、生长方式(Wald值11.5861)、浸润深度(Wald值5.7872)及组织学类型(Wald值5.3883)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性预后因素。结果表明: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可供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式及预测患者远期生存状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行外科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及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收治的253例新辅助化疗后行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男性195例, 女性58例, 年龄(60.3±10.0)岁(范围:27~75岁)。根据术后是否达到TO分为TO组(168例)和非TO组(8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O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将TO组和非TO组按1∶1行倾向性评分匹配, 对匹配后的资料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结果 25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 达到TO的比例为66.4%(168/2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OR=0.488, 95%CI:0.278~0.856, P=0.012)和ypN分期(OR=0.626, 95%CI:0.488~0.805, P<0.01)是TO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 TO是总...  相似文献   

18.
胃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很差,因为胃癌肝转移患者常出现肝脏多发转移和其他病变,包括严重的淋巴结转移和(或)腹膜转移。回顾性分析1995年和2010年间共77例来自Kurume大学附属医院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2例同时性转移患者,5例异时性转移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为腹膜转移、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胃大部切除术、全身化疗、转移结节数(小于3个)和肝动脉栓塞化疗(HAI)。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型、化疗和肝动脉侵犯是影响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例异时性转移患者中有3例患者行肝切除后生存时间超过5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对当前残胃癌外科治疗进行再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经内镜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残胃癌并行外科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疾病为良性的残胃癌(RGCB)者14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癌(RGCC)者12例,对其临床发病、HP感染、手术方式、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RGCB距第1次胃切除术后的发病时间为15~44年(中位时间为26.3年),RGCC距第1次胃切除术后的发病时间为1~10.5年(中位时间为4.0年),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测残胃癌的HP感染率为73.1%(19/26),其中RGCB的HP感染率为71.4%(10/14),RGCC的HP感染率为75.0%(9/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均再次进行了手术治疗,其残胃癌手术根治率为46.2%(12/26),其中RGCB根治切除率为57.1%(8/14),RGCC根治切除率为33.3%(4/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根治性切除的12例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以小弯淋巴结转移率最高(83.3%,10/12),其次为空肠系膜淋巴结(33.3%,4/12)和脾门淋巴结(33.3%,4/12)。26例残胃癌术后病理分期:Ⅰ期3例,Ⅱ期2例,Ⅲ期14例,Ⅳ期7例。18例手术切除者术后病理报告提示有13例(72.2%)发生淋巴结转移;明确肿瘤侵犯胰腺或横结肠或脾脏者13例(50.0%);8例有腹膜转移(30.8%),其中RGCB的腹膜转移率为14.3%(2/14),明显低于RGCC的腹膜转移率(50.0%,6/12),P<0.05。全组病例累积1年总体生存率为54.5%,3年生存率为38.5%,生存时间为2~6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的病理分期与是否接受根治性手术为残胃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P<0.01),而患者年龄、性别、第1次疾病、病理分化程度以及HP感染均不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是否接受根治性手术为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根治手术是改善残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腹腔镜探查可减少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创伤。胃癌术后残胃癌与良性疾病后残胃癌在临床特点上不同,临床处理仍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对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5例胃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病理确诊行根治手术治疗。依照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分组,91例患者纳入未转移组,34例纳入转移组。将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整理分析,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的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首先将P<0.05各项指标进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后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病灶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脉管侵犯以及有无神经侵犯等因素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有无脉管侵犯以及有无神经侵犯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结果表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胃癌患者中,肿瘤大小、脉管侵犯、神经侵犯以及肿瘤的浸润深度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其生存时间以及生存率均有明显降低,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