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精细动作及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患儿给予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研究组患儿完成治疗情况;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分评定两组患儿日常精细动作(包括抓握能力评分及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发育商数(DQ)评定两组患儿认知功能发育情况(包括个人-社交能区、适应性能区、语言能区、精细运动能区、大运动能区DQ)。结果 研究组患儿均完成经颅磁刺激术,少数患儿开始治疗时出现哭闹,2~3次后可安静接受治疗,脑电图复查均未见异常;治疗过程中无患儿出现头疼、头晕、异常病理反射。 治疗前两组患儿抓握能力及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抓握能力及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个人-社交能区、适应性能区、语言能区、精细运动能区、大运动能区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语言能区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个人-社交能区、适应性能区、精细运动能区、大运动能区DQ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精细动作及认知功能发育,简单易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杨青  韦艳  王娇 《海南医学》2022,(22):2958-2961
目的 研究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渐进性康复护理对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榆林市第二医院就诊的70例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渐进性康复护理,每周1次,每次30 min,来院连续训练3个月。训练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选择Gesell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评患儿的发育商,华东师范大学监制的启音博士仪器评定患儿的口面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的适应性、言语能力、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与个人社交行为的发育商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的适应性、言语能力、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与个人社交行为的发育商指标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患儿分别为(65.24±5.43)分,(85.54±3.91)分,(82.65±4.21)分,(81...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格赛尔(Gesell)发育量表分析孤独症(ASD)儿童的早期行为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云浮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诊治的ASD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将精神发育迟滞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Gesell发育量表进行测试,比较两组儿童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儿童粗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语言、个人-社会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平均发育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sell发育量表在ASD患儿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与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进行鉴别诊断,为ASD儿童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在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神经发育评分、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和适应行为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运动、个人与社会、语言、手眼协调、视觉表现等神经发育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颌运动、唇部运动、舌部运动等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独立、认知、社会自制等适应行为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可提高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神经发育评分、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和适应行为评分,其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铅对幼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用Gesell发育量表分别对33例高血铅儿童和33例对照儿童进行测试。结果不同血铅水平与儿童适应性行为发育商、大运动发育商、精细动作发育商、语言发育商和个人-社交行为发育商呈明显的负相关(均P<0.01);高血铅组适应性行为发育商、大运动发育商、精细动作发育商、语言发育商和个人-社交行为发育商比对照组分别落后19.36、12.12、17.76、20.88和14.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高血铅影响幼儿智力发育,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郝新征  刘欣 《包头医学》2017,41(4):12-15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疗效.方法:对74例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1.5~3岁为观察组(n=41),3岁以上至6岁为对照组(n=33),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Gesell发育量表及儿童孤独症量表(ABC)检查,两组患儿均进行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同时指导家属开展心理干预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及ABC量表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AB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Gesell发育量表语言、社交及适应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粗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评分与对照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ABC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两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适应性、语言及社交以及观察患儿大运动及精细动作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大运动及精细动作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ABC及Gesell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年龄越小,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轻,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有效,年龄越小疗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21-24
目的分析超早期规范化智力训练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4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分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及接受超早期规范化智力训练的观察组各22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Gesell发育商(社会适应、精细运动、大运动、个人社交、语言)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各指标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规范化智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脑损伤综合征患儿智力发育效果,可作为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鲁旭文  何莉丽 《浙江医学》2024,46(2):187-190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语言发育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在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语言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行为和大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和参加集体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HIE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观察组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采用神经行为发育测定表(Gesell检查量表)对患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Gesell检查量表中大运动能区、精细运动能区、语言能区、个人社交能区、社会适应能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联合GM1治疗HIE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症状,减少损伤,有助于患儿神经系统远期发育。  相似文献   

10.
采用1∶1配对法获取试验组与对照组,将样本中正常者列为发展性研究组(242对),将边缘与轻度发育迟缓者列为征兆性研究组(156对),通过为期10个月的团体式和个案式干预,从考察Gesell测试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言语、个人-社交5个能区的发育商在组内、组间比较的差异显著性水平决断干预的有效性.无论是发展性干预组还是征兆性干预组,其试验组的发育商在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言语、个人-社交5个能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水平也优于干预前的自我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余诚 《广州医药》2013,44(4):45-46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的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并分析各能区与患儿智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修订过的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方法对4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测试,并比较各能区的发育商及各能区发育商与社会适应发育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组脑瘫患儿的平均发育商为49.28±15.57.远低于正常水平.智力障碍的发生率为91.84%.社会适应的发育商、精细动作的发育商DQ、语言的发育商DQ、个人社交的发育商DQ均为正态性分布,但大动作的发育商DQ并非为正态性分布.经过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以及等级分析可以看到社会适应与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及社交均有直线相关的关系.结论 脑性瘫痪的患儿的智力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痉挛型脑瘫患儿.在针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可通过体能运动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等等,从而促进患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早期干预对脑瘫高风险儿神经和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出生并诊断为脑瘫高风险新生儿53例纳入观察组,再将同期至浙江康复医院就诊的脑瘫高风险儿(3~5月龄)46例纳入对照组,另将同期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0例纳入健康组。观察组患儿在诊断后(出生后7 d内)进行干预,重点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NDT);对照组患儿在诊断后(3~5月龄)接受干预的措施和流程与观察组相同。比较3组间各月龄期发育商(DQ)、GESELL发育量表(GDS)评分的变化,以及随访至24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达到正常化、进展为脑瘫和全面性发育落后的比例。结果:在基线、3月龄时,观察组各能区DQ、总DQ、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在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时,3组间各功能区DQ、总DQ、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功能区DQ、总DQ、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常化率高于对照组,脑瘫和全面性发育落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干预可改善脑瘫高风险儿的生活质量,提高脑瘫高风险儿正常化率,降低脑瘫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中医院84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语言、社交行为等发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语言、社交行为与适应能力等发育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细运动、大运动等发育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语言及沟通能力,促进其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性发育落后(GDD)患儿应用目标-活动-运动环境(GAME)方案干预的效果及其对智力水平、运动功能及发育商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3例GD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57例增加GAME方案,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治疗前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的变化],发育商(DQ)[治疗前后DQ总分与各区评分],智力水平[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结果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TMQ、GMQ及FM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语言、个人社交、精细运动、粗大运动、适应性评分及D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常规康复训练的GAME疗法应用于GDD患儿效果明显,可显著增强患儿运动功能,促进认知功能及智力水平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范华军  韩永才  宋存红 《当代医学》2021,27(17):113-114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联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在小儿精神发育迟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小儿精神发育迟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GM1联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esell评分、S-M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S-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M1联用认知知觉障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升社会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康复的效果.方法 4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康复护理教育、家庭康复训练教育和指导,定期随访.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半年后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儿的语言、社交行为发育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适应能力也有提高(P<0.05),显示明显的追赶效应;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发育商,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语言水平和沟通能力,改善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训练治疗对脑瘫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照组43例给予营养脑细胞治疗,观察组43例在营养脑细胞治疗的基础上做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语言训练,疗程结束后1岁时通过临床评估和Gesell发育量表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9.77%;观察组在粗大运动行为能区、精细动作行为能区、适应行为能区、语言和个人社交行为能区的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疑脑瘫高危儿童早期干预训练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曾燕  刘小芸  郭洁  徐开渝 《西部医学》2011,23(10):1943-1944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儿体格、智能发育的作用。方法 100名新生儿分为早教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婴儿的体重及身长,在6、9、12个月时对两组婴儿应用Gesell发育量表和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进行测试。结果两组婴儿体格发育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Gesell发育指标评定,两组婴儿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个人交往能区发育商差异显著(P〈0.05)。早教组各能区智力发育商数(MDI)和运动发育商数(PDI)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儿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认知发展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12月间我院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早期综合干预措施,评估两组患儿认知发展水平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与适应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明显提高早产患儿认知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预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治疗中应用穴位注射联合语言康复训练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康复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注射治疗,比对两组患儿康复治疗前后的发育商、语言商和个人-社交商以及治疗后患儿的理解和表达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发育商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发生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以及社会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语言商和个人-社交商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理解水平和表达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治疗中应用穴位注射与语言康复训练可以进一步加快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的恢复,有利于患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