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动机访谈联合多样性护理模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舞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0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动机访谈联合多样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血糖(FBG)]水平、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2 h PBG、FBG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2 h PBG、F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遵医率为92.31%(48/52),高于对照组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机访谈联合多样性护理模式有助于控制血糖,提高患者遵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6年1月我院门诊接收的11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体重指数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心理健康、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干预后6个月对2组患者依从性、心理状态、血压等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心理行为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有效治疗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焦虑缓解、健康知识教育等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的水平变化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使血糖和血脂水平更加趋于稳定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眼底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01),CLV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01);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而术后眼底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降低术后眼底并发症,提高对护理满意度,进而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3年期间接收的所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随机抽样出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生存质量优良率(62.0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0%),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含量(主要是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其显效率(22.00%)、总体有效率(78.00%)都比对照组(36.00%;88.00%)高,故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治疗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生存质量优于没有心理干预的普通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糖波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为干预血糖波动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提供依据。方法:对18例进展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其血糖波动指标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进展组血糖波动指标大部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血糖波动加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科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眼科整体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视力水平、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者治疗后视力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眼科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促进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行为干预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社区糖尿病患者22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在社区门诊进行一般性糖尿病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观察组进行社区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治疗干预。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施社区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满意度有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下降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行为干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有提高,可以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2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护理前后利用相应评价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78.12±5.03),对照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94.69±4.91),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完全依从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66.00%,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1.
孙婴 《吉林医学》2023,(12):3579-3582
目的:分析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靖江市中医院2020年5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SDSCA评分)、生活质量(DMQLS评分)。结果:干预12 w后,观察组血糖水平、DMQL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经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后,不仅能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还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还能促使其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评价患者出院后服药相关信念及服药依从性。方法:在山西省某心血管专科医院选取12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并进行3个月的电话随访。在干预前,出院后1、3个月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评估动机性访谈对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药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提高冠心病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积极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积极心理干预组在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结果: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血糖水平在治疗后第1、2周无显著性差异,4周后有显著性差异,且干预组比对照组血糖水平下降显著。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症状、FPG、2hPG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7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40例,均进行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弥可保0.5 mg/次口服治疗,3次/d;治疗组给予运动、饮食、足疗等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干预、宣教等针对性护理,并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3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降低程度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联合运动、饮食、足疗等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干预、宣教等针对性护理方式干预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以降低临床上患者的焦虑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5.
《右江医学》2017,(6):678-682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采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血糖监测知识和技能得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两组的血糖监测保护动机进行评分,并分别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评分量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对两组护理干预后12个月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血糖监测知识和技能评分、血糖监测保护动机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好22例(88.0%),差3例(12.0%),对照组药依从性好15例(60.0%),差10例(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好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糖尿病病人对血糖监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显著增强血糖监测保护动机,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提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康复的作用价值。方法将110例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心理状态。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CL-90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M2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4例老年TM2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常规联合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负性情绪情况及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动机性访谈应用于老年TM2D患者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疾病相关性知识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龙丹 《中国医学创新》2023,(33):112-116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性访谈的认知心理干预对门诊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行化疗的癌症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对照组化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化疗期间实施基于动机性访谈的认知心理干预。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不良情绪、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感总评分和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动机性访谈的认知心理干预可减轻门诊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化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初次诊断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初诊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延伸护理,并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饮食、运动、药物的治疗依从性高,血糖控制水平好,再住院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能明显提高初诊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合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合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12)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BG、2 hPB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评分及SDSCA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评分及SDSCA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心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