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对因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156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MVR)5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50例,MVR AVR54例;术中同时行DeVega或Kay氏三尖瓣成形术89例,左房折叠术 MVR43例,术中保留二尖瓣后瓣65例,保留全部二尖瓣装置23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AVR同时行左乳内动脉和左前降支吻合2例,术中平均搭桥(1.8±0.9)根。结果:156例患者中有8例早期死亡。存活的148例患者中有112例经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晚期死亡,心功能I~Ⅲ级。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206例65岁以上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从1994年1月至2006年7月,我院共为206例65岁以上(65~80岁)老年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MVR)9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58例,三尖瓣置换术(TVR)3例,二尖瓣及主动脉双瓣置换术(DVR)43例,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换术(MVR TVR)1例,主动脉带瓣人造血管置换4例,同期行二尖瓣整形(MVP)21例,三尖瓣整形(TVP)6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2例,左心房血栓清除26例,左心耳接扎34例。其中采用人工机械瓣23枚,生物瓣227枚。结果:本组早期死亡16例(7.8%),其余190例痊愈出院。结论:随着手术技巧和围术期处理的成熟和完善,高龄老年瓣膜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高龄老年换瓣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关键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12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再次急诊换瓣及围术期急救处理经验.方法 对2005-03~2011-01瓣膜置换后行急诊再次瓣膜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9例,Ⅳ级1例.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MVR)9例,瓣膜置换+三尖瓣成形(TVP)1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DVR)1例.结果 无一例住院死亡,随访存活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急诊再次换瓣手术应恰当掌握手术时机,及时、准确诊断,果断抉择手术时机;急诊手术是解决人工瓣膜急性功能障碍的最有效手段,合理选择术式及良好围术期处理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三尖瓣置换术的特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共施行三尖瓣置换术31例.其中风湿性病变2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外伤1例,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良1例.31例中植入双叶机械瓣24例,生物瓣7例.同期施行二尖瓣置换术(MVR)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例,MVR+AVR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肺动脉瓣切开术1例.1例合并预激综合症患者术前于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病死率9.68%(3/31).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25例随访生存惠者中,心功能(NYHA)Ⅰ级16例,Ⅱ级7例,Ⅲ级2例.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精细的手术技巧、避免传导柬损伤、选择合适的瓣膜、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施行三尖瓣置换术是安全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经验及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7月267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男145例,女122例,年龄20~74岁(50.8±11.1)岁.单纯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MVR)96例、生物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辩机械瓣置换术(AVR)69例、生物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机械瓣置换术(BVR)91例;二尖瓣三尖瓣联合机械瓣置换术(MVR+TVR)2例:三尖瓣置换术(TVR)1例;带瓣升主动脉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术(Bentall)6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45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LAT)34例,左心房折叠术(LAP)1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0例.结果:围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9.36%:严重心律失常10例(3.75%)、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7例(2.62%)、低氧血症3例(1.12%)、肺部感染2例(0.75%)、肾功能不全2例(0.75%)、肝功能不全1例(0.38%).早期死亡5例(1.87%),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肾功能衰竭1例、左心室后壁破裂1例、心肌风湿复发并瓣周漏1例.电话、门诊随访235例,随访时间1~54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51例、Ⅱ级164例、Ⅲ级19例、Ⅳ级1例.结论:加强围术期处理,选择适当手术时机,良好术中心肌保护,改进手术方法是提高人工瓣膜置换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瓣膜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因重症心脏瓣膜病变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48例行瓣膜置换术,术中视三尖瓣病变情况和左心房大小行三尖瓣成形术和左心房折叠术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同时行搭桥术。结果 因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而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有8例早期死亡,其中因左心室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4例,心律失常死亡3例,左心室后壁破裂死亡1例。因冠状动脉病变,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无早期死亡。2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术后6个月和20个月因瓣周漏而再次行瓣膜置换术。术后生存的患者112例随访6—12个月.心功能Ⅰ-Ⅲ级。结论 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是治疗重症瓣膜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1997-2002年间18例同期行风湿型心脏联合瓣膜病二尖瓣 主动瓣双瓣置换术经验,讨论降低双瓣置换术早期并发症及病死率的有关问题。方法 全组均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不停跳下同期行二尖瓣 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均置换机械瓣。结果 全组1例因出现低心排,于术后第3天死亡。1例术后急性肾衰。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有1例发生慢性心包填塞,为术后第5天,予再次行心包腔引流。术后切口感染1例。伤口行Ⅱ期缝合。随访17例,随访时间2月-5年,心功能Ⅰ级12例,Ⅱ级4例。结论 双瓣膜置换术在积极处理手术前、术中、术后有关问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手术早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人工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手段。我院自1987年12月至1990年12月,选用沪产侧倾型机械瓣,共手术12例。其中男、女各6例,年龄20~42岁。二尖瓣置换(MVR)7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例,三尖瓣置换(TVR)1例,双瓣置换(DVP)1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6年10月~1988年7月共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31例,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DVR)3例,单纯二尖瓣置换术(MVR)2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4例,三尖瓣置换术(TVR)1例,伴左房内血栓清除术和三尖瓣缩环术各1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无晚期死亡者。 临床资料 男12例,女19例,年龄18~45岁,平均34.8岁,病程2~20年,平均11.1年。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三尖瓣返流(TR)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方法和疗效,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1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三尖瓣返流的患者在我院接受单纯再次三尖瓣手术,行三尖瓣成形术10例,包括单纯DeVega成形术1例、瓣叶成形+人工瓣环成形9例;行三尖瓣置换术7例,其中置换生物瓣4例,双叶机械瓣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5.88%,1/17),死于术后左心功能衰竭。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肾功能不全2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均成功救治。随访14例,随访时间3~9年,心功能I级2例,Ⅱ级8例,Ⅲ级4例。失访2例。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患者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合理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并心脏恶病质瓣膜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提高对其外科治疗的成功率。方法:收集1992~2001年间符合心脏恶病质综合征诊断标准的风心瓣膜病24例。结果:二尖瓣置换术15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9例,同时三尖瓣成形术24例。术后并发症13例,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17%)。结论:手术成功关键在于重视围手术期处理:调整全身及心功能达最佳状态,术中重视心肌保护及三尖瓣功能纠正,术后积极防治低心排血量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2.
再次心脏瓣膜替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既往进行过心脏瓣膜闭式分离术、直视成形术或瓣膜替换术,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原来瓣膜病变复发,人造瓣膜功能障碍,继发瓣膜或人造瓣膜心内膜炎,或者由于原有病变的进展,引起其他心脏瓣膜的病变,统称为术后复发性瓣膜病。如须采用手术予以纠正者,称再次瓣膜手术。一旦出现心脏杂音,心功能不全症状,应引起充分重视,多见于生物瓣钙化、机械瓣失灵等情况。研究表明,对于瓣膜机械功能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总结重症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恶病质患者围术期处理经验和特点,提高外科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54例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二尖瓣置换术1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35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换术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52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7.4%)。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围术期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好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处理,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急诊手术救治危重心脏瓣膜病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27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接受了体外循环急诊手术,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重度狭窄5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重度关闭不全6例,左房室辩置换术后机械辩功能障碍6例,左房室辫置换术后辫周漏2例。术前肾功能不全7例,肝功能不全9例,急性肺水肿5例,心跳骤停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结果 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无手术死亡病例,全组存活25例,早期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室性心律失常(1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存活者随访3—60个月,无晚期死亡,心功能Ⅰ-Ⅱ级,效果满意。结论 提高危重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急诊手术疗效的方法是尽早诊断,及时手术,加强围术期处理及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外科治疗时机和围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年间感染性心内膜炎69例,其中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1例,二尖瓣置换术22例,双瓣换术7例;三尖瓣成形术5例,重建术1例;肺动脉瓣成形术2例,重建术1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4例(5.8%),余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恢复时间16.3d,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无晚期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胸腔镜再次心脏房室瓣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再次心脏房室瓣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资料。所有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经皮上腔静脉插管联合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结果本组患者25例,其中2例为第3次心脏手术。再次二尖瓣置换术11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2例及左房血栓清除术1例;再次三尖瓣置换术10例;再次三尖瓣成形术4例。手术时间(3.3±1.6)h,体外循环时间(96.5±26.9)min,最低体温(32.4±1.5)℃。20例患者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5例患者室颤下完成手术,心脏切口缝合完毕后仍室颤者体外电除颤复跳。术后机械通气时间(55.9±114.0)h,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105.3±158.6)h,住院时间(9.5±6.3)d。全组患者发生围术期并发症6例(24.0%),术后院内死亡3例(12.0%)。结论胸腔镜下再次房室瓣手术能够避免正中开胸的风险,麻醉处理的重点包括术前评估、单肺通气、建立外周体外循环、注意心肌保护、避免体循环进气等。  相似文献   

17.
患者既往进行过心脏瓣膜闭式分离术、直视成形术或瓣膜替换术,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原来瓣膜病变复发,人造瓣膜功能障碍,继发瓣膜或人造瓣膜心内膜炎,或者由于原有病变的进展,引起其他心脏瓣膜的病变,统称为术后复发性瓣膜病.如须采用手术予以纠正者,称再次瓣膜手术[1].一旦出现心脏杂音,心功能不全症状,应引起充分重视,多见于生物瓣钙化、机械瓣失灵等情况.研究表明,对于瓣膜机械功能障碍,血栓栓塞,严重瓣周漏,心功能呈进行恶化时,应该在短时期准备后,限期再次手术或急症手术.因此,再次瓣膜替换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然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恢复影响较大,有其特殊性.我科1992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17例再次瓣膜替换手术患者,疗效尚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03例心脏机械瓣替换术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91年来共对 1 0 3例病人实行心脏机械瓣替换术 ,近期无 1例死亡 ,取得较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1 0 3例 ,男性 42例 ,女性 6 1例 ,年龄 1 4~ 6 1岁 ,病程 2~ 2 0a ,其中风心二窄 1 1例 ,二窄合并二闭 6 5例 ,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窄伴关闭不全 1 0例 ,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1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病变 1 0例 ,二尖瓣退行性病 6例 ,二尖瓣腱索断裂伴急性二闭 2例 ,全组合并有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6 7例。术前心脏彩超示右室舒张末径 39~ 76mm ,平均 56mm ,EF 45~ 73% ,术前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62例高龄患者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及结果。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心脏大血管外科施行的〉60岁高龄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的病例,其中行二尖瓣置换31例,主动脉瓣置换23例,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置换8例。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24例,左房血栓清除15例,三尖瓣成形术29例,左房折叠31例。共置换瓣膜70枚,生物瓣59枚、机械瓣11枚。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3.22%(2/62)。术后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呼吸功能不全8例,心律失常19例,急性肾功能不全8例,精神症状3例,无并发脑血管意外、切口愈合不良、精神症状,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对其中52例患者随访3至8个月。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指证,细致的手术操作,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高龄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心脏瓣膜置换术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处理,以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例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11例,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病变2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主动脉瓣脱垂1例,退行性变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2例。术前心功能Ⅲ级12例,心功能Ⅳ级4例。术前平均心胸比0.82,左室射血分数(EF)0.46,左室舒张末期直径(EDD)71min。二尖瓣置换术(MVR)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例,双瓣置换术(DVR)2例,室缺修补术加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占本组31%,其中低心排4例,心律失常1例。死亡2例,占本组13.5%,1例为术后顽固性低心排,1例为术后心律失常、室颤。术后半年复查,心胸比、EDD较术前明显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大心脏瓣膜置换术应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术后应防治低心排及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