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OTU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分别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OTUB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该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OTU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6.7%(52/7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30.0% (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1,P=0.001).OTUB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x2=5.029,P=0.025)、术后分期(x2=4.478,P=0.034)、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x2=8.775,P=0.003)、P53表达(x2 =4.708,P=0.030)、雌激素受体(ER)表达(,=10.364,P=0.001)、分子分型(x2=10.934,P=0.012)有关,而与年龄(x2=2.194,P=0.139)、绝经状态(x2=1.843,P=0.175)、肿瘤大小(x2=0.643,P=0.423)、组织学分级(x2=3.580,P =0.167)、孕激素受体(PR)表达(x2=3.371,P=0.066)及Ki-67表达(x2=1.345,P=0.246)无关.结论 OTUB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淋巴结转移、术后TNM分期、HER-2、P53、ER表达及分子分型有关,提示OTUB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MBT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30例乳腺癌旁增生组织和30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中DMBT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60例乳腺癌组织中44例DMBT1基因mRNA表达低下或完全不表达(73.3%),16例表达正常(26.7%),癌旁正常组织和乳腺癌组织相比、癌旁增生组织与乳腺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2,P=0.00062;x2 =15.99,P=0.000 06).乳腺癌中DMBT1基因mRNA的低表达与患者年龄(x2=1.733,P=0.188)、肿瘤大小(x2=0.776,P=0.378)、组织病理分级(x2=1.000,P=0.316)无显著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和临床Ⅲ期患者癌组织中DMBT1基因mRNA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x2=4.885,P=0.026)和临床Ⅰ、Ⅱ期患者(x2 =4.600,P=0.032).结论 DMBT1基因mRNA表达降低与乳腺癌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10orf10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从2007年5月到2013年3月解放军第161医院存档的200例乳腺癌组织和121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包括30例乳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RT-PCR、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C10orf10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C10orf10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10orf1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C10orf1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平均表达量为(2.57±1.24),低于正常组织中的平均表达量(4.82±1.49)(t=14.629,P=0.046);并且对于其中的30例配对癌和癌旁组织,C10orf10在癌组织中表达为(2.71±1.44),也显著低于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4.94±1.86)(t=6.120,P0.001)。在乳腺癌组织中C10orf10蛋白表达量为(2.00±1.81),也明显低于对应癌旁组织(4.83±2.27)(t=3.782,P=0.002)。乳腺癌组织中C10orf10表达与患者临床TNM分期(Z=-2.143,P=0.032)、淋巴结转移(χ~2=5.337,P=0.021)和HER-2表达(χ~2=7.466,P=0.006)有关,但是与患者年龄(χ~2=1.449,P=0.229)、组织学分级(Z=-1.963,P=0.050)、肿瘤大小(χ~2=0.359,P=0.549)、肿瘤位置(χ~2=2.912,P=0.088)、ER(χ~2=0.016,P=0.898)和PR表达情况(χ~2=0.953,P=0.329)无关。结论 C10orf10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进程,是一个重要的乳腺癌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胃癌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147和EGFR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胃癌组织中CD147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 (49/63)和42.9%(27/63),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5.0%和0(x2 =27.851,P =0.000;x2=23.233,P=0.000).在胃癌组织中,CD147和EGFR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x2=5.992,P=0.014;x2=13.148,P =0.000)、TNM分期(x2=8.481,P=0.004;x2=14.589,P=0.000)、淋巴结转移(x2=5.270,P=0.022;x2 =20.261,P =0.000)和患者预后(x2=5.606,P =0.018;x2 =4.982,P=0.026)密切相关;CD147表达还与Ki-67增殖指数(x2=10.481,P=0.001)相关.CD147与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9,P=0.014).结论 CD147和EGFR表达与胃癌发生、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检测CD147和EGFR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碳酸酐酶9(CA9)在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和CA9在5种不同乳腺癌亚型(共803例)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HIF-1α和CA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43.96%∶3.86%,x2=354.858,P<0.001;19.80%∶4.61%,x2=86.495,P<0.001).管腔A型、管腔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普通乳腺样型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97%、25.00%、56.06%、77.89%和55.76%,CA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8%、5.56%、60.61%、40.00%和27.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628,P<0.001;x2=147.128,P<0.001);HIF-1α和CA9在雌激素受体(ER)阴性的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和普通乳腺样型中的表达明显高于ER阳性的管腔A型和管腔B型(均P< 0.005).HIF-1α和CA9的表达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x2=4.542,P=0.033;x2=7.025,P =0.008)、pTNM分期(x2=5.390,P=0.020x2=10.179,P=0.001)及不良预后有关(x2 =4.353,P=0.037x2=6.056,P=0.014),且二者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C=0.315,P=0.001).结论 HIF-1α和CA9过表达可能与ER阴性乳腺癌关系更密切,二者可能协同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HIF-1α和CA9过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中PKM2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PKM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开放性的基于基因芯片检测的基因表达数据库,比较PKM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与乳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PKM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PKM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 05)。PKM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KM2高表达者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HR=1.897,95%CI:1.117~3.221, P<0.05),PKM2高表达者较PKM2低表达者具有较短的无病生存时间(HR=1.605,95%CI:1.050~2.451,P=0.029)和无复发生存时间(HR=7.377,95%CI:1.906~28.548, P=0.004)。结论 PKM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对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激活转录因子3(ATF3)和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F3和Runx2在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ATF3和Run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 (85/105)和69.52% (73/105),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的11.43%(12/105)和8.57%(9/1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097,P=0.000;x2=11.595,P=0.001).ATF3和Runx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x2=14.623,P=0.001;x2=24.891,P=0.000)、淋巴结转移(x2 =7.059,P=0.008;x2=6.358,P=0.012)及pTNM分期相关(x2=5.807,P=0.016;x2 =4.902,P=0.027),而与患者年龄(x2=0.274,P=0.601;x2=1.554,P=0.213)及肿瘤大小(x2=2.476,P=0.290;x2=5.261,P=0.072)无关.ATF3和Run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C =0.498,P=0.000).结论 ATF3和Runx2可能协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而且ATF3和Runx2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提示二者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恶性程度和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non-muscular myosin heavy chain 9,MYH-9)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预后差.检测胃癌组织MYH-9的表达及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M)技术特异性,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中MYH-9的表达对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探讨在胃癌治疗中将MYH-9作为基因治疗靶点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9-06-01-2010-01-0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利用RNAi技术将MYH-9 siRNA转染到胃癌SGC-7901细胞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YH-9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MYH-9 mRNA的表达;运用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MYH-9 siRNA下调胃癌SGC-7901细胞中MYH-9的表达对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 MYH-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x2=77.83,P<0.001.胃癌MYH-9蛋白表达与肿瘤Lauren分型(x2=5.296,P=0.020)、肿瘤分化程度(x2=14.39,P=0.002)、肿瘤浸润深度(x2=5.296,P=0.026)、肿瘤淋巴结转移数(x2=11.15,P=0.003)、脉管癌栓(x2=5.255,P=0.022)、肿瘤远处转移状态(x2=6.683,P=0.009)和TNM分期(x2=10.73,P=0.002)密切相关.MYH-9蛋白表达(HR=2.825,95%CI=1.104~3.706,P=0.041)、胃癌远处转移状态(HR=1.749,95%CI=0.983~3.503,P=0.035)和胃癌淋巴结转移数(HR=3.235,95%CI=1.579~5.358,P<0.001)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特异性siRNA可以高效抑制SGC-7901细胞MYH-9基因的表达,在mRNA水平其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7.5%(t=48.22,P<0.001)和86.9%(t=57.30,P<0.001);在蛋白质水平其表达抑制率分别为52.9%(t=11.01,P<0.001)和60.1%(t=15.53,P<0.001).在侵袭实验中,实验组细胞数为(49.5±13.8)个,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112±4.34)个(t=15.53,P<0.001)和空白对照组(116±5.57)个(t=28.12,P<0.001).在迁移实验中,实验组细胞数为(81.5±7.26)个,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185±7.33)个(t=47.29,P<0.001)和空白对照组(189±3.46)个,t=46.40,P<0.001.结论 MYH-9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MYH-9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51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PCNA的表达情况,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Ki67、PCNA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不同分子类型中Ki67与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分别与原发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采用生存分析法,分析Ki67、PCNA对乳腺癌预后的意义。结果Luminal型、HER-2型及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67、PCNA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722,P=0.155;)(X^2=5.135,P=0.077)。Ki67与PCNA总体呈正相关(r1=0.348,P=0.000),在Luminal型中呈正相关(r3=0.467,P=0.000),而在HER-2型、三阴性乳腺癌中无相关性(P〉0.05)。Ki67表达强度与原发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在Luminal型乳腺癌呈正相关性(r1=0.180,P:0.017;rs=0.236,P=0.002;0=0.156,P=0.039),而在HER-2型及三阴性乳腺癌中无相关性(P〉0.05)。PCNA表达强度与Luminal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r1=0.166,P=0.028),与HER-2型乳腺癌的原发肿瘤直径呈负相关性(r1=-0.342,P=0.020),与其他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对乳腺癌患者无瘤生存有影响(HR=4.431,95%CI:1.787~10.984;HR=2.492,95%C,:1.032~6.018),亚组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PCNA对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无瘤生存有影响(HR=3.930,95%C1:1.343~11.501;HR=2.401,95%C1:1.044—5.52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是总体和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3.780,95%CI:1.461—9.775;HR=3.403,95%CI:1.150~10.075)。结论Ki67和PCNA对评估Luminal型乳腺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而对HER-2型和三阴性乳腺癌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MAGE-A9和MAGE-A11在贲门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MAGE-A9和MAGE-A11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贲门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09-15-2010-11-15住院手术切除的贲门腺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且外观正常的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60例,同时选取5例该院同期前列腺癌住院患者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表达.结果 贲门腺癌组织中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24/60)和51.7%(31/60),而相应的癌旁组织未发现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表达.MAGE-A9蛋白表达与贲门腺癌患者的性别(x2=0.062,P=0.803)、年龄(x2=0.179,P=0.673)、临床分期(x2=2.791,P=0.248)、肿瘤大小(x2=0.014,P=0.993)和淋巴转移(x2=0.128,P=0.721)均无相关性,但与组织学分级相关(x2=10.437,P=0.005).MAGE-A11蛋白表达与贲门腺癌患者的性别(x2=0.020,P=0.887)、年龄(x2=2.530,P=0.190)、肿瘤大小(x2=2.550,P=0.279)和淋巴转移(x2=2.550,P=0.110)均无相关性,但与临床分期(x2=15.095,P=0.001)和组织学分级(x2=13.424,P=0.001)呈正相关.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MAGE-A9和MAGE-A11蛋白表达阳性的贲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表达阴性的患者,x2值分别为5.317和6.082,P值分别为0.021和0.014.Cox多因素分析提示,MAGE-A9蛋白表达(HR=3.304,P=0.015)、MAGE-A11蛋白表达(HR=2.933,P=0.006)、组织学分级(HR=2.018,P=0.034)及临床分期(HR=2.532,P=0.004)可作为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AGE-A9和MAGE-A11蛋白是贲门腺癌的特异性抗原.MAGE-A9和MAGE-A11蛋白可作为贲门腺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簇集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增生和10例乳腺癌旁组织(距癌组织≥4 cm,组织学结构正常)标本中簇集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簇集蛋白在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乳腺增生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0.0 %(4/20)及71.4 %(50/7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簇集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乳腺增生(χ2=17.143,P<0.05)及乳腺癌旁正常组织(χ2=19.048,P<0.05);簇集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χ2=4.667,P<0.05)且与组织学分级(χ2=5.233,P<0.05)及淋巴结转移情况(χ2=4.667,P<0.05)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关(χ2值分别为0.024、0.406、0.091,均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簇集蛋白与ER、PR的表达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2、-0.290,均P<0.05),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r=0.129,P>0.05)。结论 簇集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可能成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标志物,并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脑锌指结构1 (zinc finger protein of the cerebellum1,ZIC1)基因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取肿瘤组织及相应的距原发灶边缘2 cm以上的癌旁黏膜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ring及RT-PCR法检测43例子宫内膜癌原发灶组织及癌旁黏膜组织中ZIC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5年生存情况分析评价其预后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ZIC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ZIC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72.1%(31/43),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9.5%(17/43).ZIC1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有关(P<0.01或P<0.05).ZIC1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66.7% vs 38.7%,P<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ZIC1(高表达VS低表达)风险比(HR)为2.66,95%CI:1.07-5.89,P=-0.047;经多因素分析调整后,HR=2.25,95%CI:1.36-3.71,P=0.002,说明高水平的ZIC1与子宫内膜癌术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结论:ZIC1表达水平的升高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治疗和预后测评的一个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拟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Long non-coding RNA Exocyst complex component 7,LncRNA EXOC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ncer,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01-01-2016-12-30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及妇产科行手术及穿刺活检的98例SCC患者组织标本,其中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 cm)58例;同期收集该院40例正常宫颈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S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Ln-cRNA EXOC7的表达,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ncRNA EXOC7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EXOC7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 SCC组织中lncRNA EXOC7的平均表达量为(6.805±1.4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510±0.860)及正常宫颈组织(1.476±0.33)的平均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3,P<0.001.LncRNA EXOC7高表达与患者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表达组LncRNA EXOC7患者PFS为(12.00±1.55)个月,较低表达组(27.35±2.25)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50,P<0.001;高表达组LncRNA EXOC7患者OS为(25.08±3.32)个月,较低表达组(44.80±2.92)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3,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LncRNA EXOC7的表达是S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3.750,95%CI为1.530~7.97,P<0.001.结论 高表达LncRNA EXOC7 SCC患者的预后差,LncRNA EXOC7可能作为潜在的SCC治疗靶点及新预后评估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LR是否<150,将患者分为低PLR组(<150)125例和高PLR组(≥150)5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1、2、5年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低PLR组相比,高PLR组的肿瘤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白蛋白低(P<0.05)。高PLR组和低PLR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74.6%、54.2%、37.3% 和89.6%、77.6%、5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高PLR组和低PLR组1、2、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2.56%、42.4%、23.7% 和84.8%、72.0%、4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PLR、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年龄及白蛋白与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6.344,95%CI:4.125~9.757,P<0001);TNM分期、PLR和白蛋白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4.600,95%CI:3.272~6.468,P<0.001;HR=1.630,95%CI:1.070~2.483,P=0.023;HR=0.470,95%CI:0.259~0.853,P=0.013)。结论 术前PLR是影响胃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OS的预后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T富集结构域蛋白1B(ARID1B)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ARID1B在TNBC、非TNB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RID1B在120 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69/120)、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ID1B在90例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1%(55/90),在30例非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3%(10/3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7)。TNBC患者ARID1B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p53表达均无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ARID1B高表达TNB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27.9个月(95%CI:25.1~30.8个月),显著低于低表达者的49.1个月(95%CI:40.2~5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ARID1B在TNBC中高表达且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Ki-67指数及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其有可能是TNBC预后评估和治疗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神经纤毛蛋白质1(NRP-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51例HCC组织和89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中NRP-1蛋白的表达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NRP-1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以生存分析比较不同NRP-1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失访或随访期间因非HCC疾病死亡的病例共11例,最终进入研究的有效病例为140例.NRP-1在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0%、3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43,P<0.001).按照NRP-1的表达水平,将140例HCC患者分为阴性表达组49例,阳性表达组9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RP-1在HCC中的表达与肿瘤数目(x22=8.025,P=0.005)、TNM分期(x2=26.467,P <0.001)、分化程度(x2=15.296,P <0.001)、门脉侵袭(x2=9.054,P=0.003)以及肝静脉侵袭(x2=5.928,P=0.015)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OR=1.392,95% CI为1.121 ~1.730,x2=8.950,P=0.003)、分化程度(OR=1.469,95% CI为1.102 ~1.958,x2 =6.862,P =0.009)、门脉侵袭(OR=1.829,95% CI为1.157 ~ 2.893,x2=6.665,P=0.010)及肝静脉侵袭(OR =2.161,95% CI为1.172 ~3.987,x2=6.084,P=0.014)是NRP-1表达的影响因素.NRP-1阴性组HC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阳性组患者(44个月∶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22,P<0.001).结论 NRP-1在HCC组织中呈过表达趋势,与HCC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其表达增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ULK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45例胃癌组织和50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ULK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ULK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16/145)和16%(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LK1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侵犯、TNM分期和复发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脉管侵犯、HER 2和p53无关(P>0.05)。ULK1无表达、低表达和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4.8个月(95%CI:40.5~49.2个月)、427个月(95%CI:39.9~45.6个月)和37.7个月(95%CI:33.0~4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局部晚期未手术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按纳入标准搜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未手术、局部晚期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162例.对相关预后因素分别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中位年龄73.6岁,总体中位生存期为19.4个月,1年生存率为71.0%,2年生存率为35.9%.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示:年龄(x2=7.94,P=0.00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x2=42.12,P=0.000)、放化疗联合与否(x2=14.99,P=0.000)是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示:ECOG评分(HR=0.30,95% CI为0.19 ~0.46,P=0.000)、N分期(HR =0.65,95%CI为0.44 ~0.95,P =0.026)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ECOG评分和N分期是影响未手术、局部晚期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