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桂成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擅治妇科疑难病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治疗独具匠心。本文将夏师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1辨证与辨病结合,阐发病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中医文献无此病的专门记载,散见于“无子”、“痛经”、“症瘕”等有关资料中。早...  相似文献   

2.
任静  姜敏 《光明中医》2021,36(2):201-203
姜敏教授师从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在中医体质学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姜敏教授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种体质性变化,强调从整体和本质上把握疾病,根据肿瘤患者的体质特征,寻找恶性肿瘤的发病规律,注意要以"人"为背景,"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具有一定的优势。云南省名中医李琦教授从事慢性肾脏疾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30余年,在CRF的治疗中,认为体质为本,病证为标。辨体是辨病辨证的基础,辨病与辨证紧密联系,辨证是选方用药的关键,在临床中运用辨体-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1辨体《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1]将人的体质分为平和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三辨模式”是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相关与传统的中医辨治相结合而构建的一种诊疗模式,即“辨病-辨体-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通过系统整理吴洋教授运用辨病-辨体-辨证诊疗模式诊断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主张临证时首先辨病确定其中西医病名,把握其病因病机;其次辨体预估疾病发展方向,指导临床组方用药;然后辨证确立具体证型,随势辨证。从“三辨”诊疗模式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癌症从外科疮疡论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丹  牟重临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859-861
癌症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按其不同的表现,散见于中医各科,如内科的“症积”、“肠覃”,妇科的“症瘕”,外科的“乳岩”、“马刀挟瘿”等。癌症的中医治疗,临床报道虽然很多,但大都采用经验方辨病用药,或辨病结合辨证以改善症状。由于缺乏整体的系统性理论指导,采用药物品种与处方种类极为庞杂,难以使后学者继承与发扬。近来不少文献提出辨证分型用药,处方也很少有辨证与辨病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6.
谈勇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多年来工作于临床第一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疑难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子宫腺肌病等,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本人有幸跟随老师学习,现将谈勇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利  张静  黄曾  郑玉英 《中国中医急症》2022,(12):2170-2172
目的 对5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中医体质分类及证型的分布规律,探讨LDH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LDH“辨体质-辨病-辨证”三辨诊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王琦体质九分法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LDH的中医证候分类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体质分类和辨证分型。结果 患者的中医偏颇体质以血瘀质(28.84%)、阳虚质(18.60%)和湿热质(15.87%)为主;中医辨证分型以血瘀证(36.01%)和湿热证(26.11%)为主;对中医证型分布和体质分类进行Fisher确切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 <0.01),提示LDH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证型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LDH患者主要偏颇体质为血瘀质、阳虚质和湿热质,主要证型为血瘀证和湿热证,体质和证型之间有相关性,临床治疗时需“辨体质-辨病-辨证”三辨诊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医体质学学科的创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经过50多年的临床实践与临床经验,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该模式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医师在临床诊疗中以人为本、突出个体差异的诊疗思想。本文以过敏体质为主题,从辨体-辨病-辨证,过敏体质治疗原则与要点及方药应用3个方面,归纳总结王琦教授治疗过敏体质相关疾病经验和过敏体质研究现状,重点对过敏体质的干预调体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的临床过程中,对于体质因素越来越重视。相同的病、相同的证给予相同的法,相同的方药治疗未必获得相同的预期疗效。原因何在?既多源于不同类型的体质,故应针对个体“辨质论治”,它与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在临床医疗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慢性病、疑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病因尚无定论,临床治疗相当棘手,主要常见症状是痛经,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中医属"痛经、癥瘕、不孕"范畴。胡国华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病因主要是气滞血瘀,冲任失调。治疗上常根据月经周期、不同体质、病程,分期论治、辨证施治、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为思路。用药精而不杂,丝丝入扣,在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多汗症是中医临床常见疾病,气虚体质表虚失固是多汗症的主要病因。王琦教授运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注重调理体质治疗多汗症。对于气虚体质表虚不固多汗,用玉屏风散调体,结合辨病辨证施治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2.
<正>李淑萍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常州市名中医,孟河医派传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和经方名家黄煌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各类妇科疑难疾病。笔者师从李师三载,现将李师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子宫腺肌病归属于中医痛经、月经过多、癥瘕、不孕等范畴。  相似文献   

13.
王琦教授基于“辨体论治”的三辨诊疗模式临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琦教授是中医体质学说的创始人,其创建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复杂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发挥着中医治疗优势。其"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主要有盆腔疼痛、痛经、不孕等症状,现发病率持续上升,属于中医“癥瘕”、“不孕”及“痛经”等范畴。王萍教授长期从事妇科疑难疾病的治疗,结合40多年的临床经验,从其病机病位入手,深入分析。主张从肝论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将疏肝与活血并用,又兼顾整体,从肝论治同时还配合心、脾、肾三脏的治疗,达到了主次分明、整体协调的系统治疗目的,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三辨诊疗模式”是王琦教授根据“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建立的一种新型诊疗模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本文主要探讨三辨诊疗模式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中的指导作用,要求医者察色按脉以辨患者体质、体格检查以辨病变阶段,切按循摄以辨经络异常,在全面收集疾病信息的基础之上进行辨证施治,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盆腔炎包括子宫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属中医“热入血室”、“带下病”、“症瘕”、“腹痛”等范畴。慢性盆腔炎多有急性盆腔炎发作病史或由急性盆腔炎失治,误治迁延而来,病情顽固,缠绵难愈。笔者应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泽  韩旭 《中医临床研究》2023,(22):120-124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也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中医体质学说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特征及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学说。现代医家对中医体质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还是以《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基础,分类较全且具有代表性的是王琦的体质九分法。总体来说,中医体质学说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利于明确疾病的类型及传变趋势,从而有效治疗各种疾病。南京中医药大学韩旭教授在长期研究体质学说的基础上,将辨证论治与辨体质论治相结合治疗多种内科疾病,效果显著。韩旭教授认为,虽然汗证是由机体阴阳失调导致的,但不能盲从阴虚或者阳虚论,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及临床表现论治,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文章通过案例介绍韩旭教授辨体质论治汗证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现代医学主张微创切除治疗,但难以解决大肠息肉易发病、可癌变、多复发等问题。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大肠息肉的诊疗新策略,临床可在“辨病-辨证-辨体”的“三辨”诊疗模式基础上,指导患者规避危险因素、阻断癌变风险及调理偏颇体质,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内镜检查及治疗手段,实现大肠息肉的中西医结合精准预防、高效治疗。  相似文献   

19.
梁惠陶  韦芳宁 《新中医》2017,49(5):156-158
<正>韦芳宁是广东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韦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师从中医体质学创始人、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及广东省肾病名中医杨霓芝教授。她善于把中医体质思想理论与中医肾脏病的诊治融为一体,特别是对血尿的治疗及善后调理有其独到之处。现将其辨体-辨病-辨证理论在肾脏病中的应用介绍如下。1辨体-辨病-辨证的概念"体",即体质,在70年代,王琦在继承古人有关体质  相似文献   

20.
<正>张小龙教授是苏州名老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且于冬令进补之时结合患者体质定制膏方,补治结合,深受患者的欢迎。笔者有幸师从张教授多时,管窥一二,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病证结合病证结合,即辨病辨证相结合,是一种在临床诊疗中既重视对病的诊断、又注重辨证论治,包含了多种形式及治疗措施的临床诊疗体系。[1]在心系疾病的治疗中,张教授注重运用"病证结合"思维,在辨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