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毒"的含义进行探讨,并就"气"与"毒"的关系进行辨证思考,在人体的生理状态("气-管道-脏腑"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体病理状态("毒-管道-脏腑"理论),临证时应分别从调理脏腑(以权求平、补虚为本、体用兼调)、通调管道(因势利导、截断扭转、人工管道、调理三焦)、抵御邪毒(避毒、防毒,解毒、化毒,攻毒、排毒,清除伏毒)来诊疗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关于“气”含义的争论 ,已经持续了将近 2 0年。综合而言大致有两种意见 :一方认为“气”的含义有二 :一指流动着的微小难见的物质 ,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 ;一是指人体脏器组织的活动能力 ,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持此论点的被称为“两义说” ;而另一方则认为中医领域中 ,“气”始终是一个物质的概念 ,“气”不能既是物质 ,又是机能。为了叙述方便 ,本文称之为“一义说”。近年学术界似乎更倾向接受“一义说”的观点 ,但笔者认为 ,“一义说”存在诸多不足 ,值得商榷。1 “一词反义”有“逻辑错误”吗 ?“一义说”者认为 ,“…  相似文献   

3.
脏腑精气阴阳生理学体系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脏腑精气阴阳生理学体系作了简要讨论。指出脏腑精气阴阳生理学体系是以脏腑之精气阴阳阐释脏腑生理的解释性模型。脏腑之精是藏于脏腑中而具有滋润濡养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脏腑之气是分布于不同脏腑的无形而运动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极细微物质。脏腑之阴阳是脏腑之气的两种不同属性的部分:脏腑之阳是脏腑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脏腑之阴是脏腑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可以其精、气、阴、阳的不同作用诠释。  相似文献   

4.
论气机升降与脏腑生理,病理及治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起  包立振 《江苏中医》1997,18(8):35-37
升降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的生理特性、相互联系、平衡协调、病理变化及治疗匀与气机升降有密切联系。本文从气机升降的角度来探讨脏腑的生理特性及内脏间的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指出明辨气机失常在脏腑病变的辨证和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提出明辨脏腑气机的升降特性,顺应其规律,合理用药,调和气机,使之升降有度有序,是中医治疗脏腑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赵琪  张佳佳  王军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09-2311
一氧化氮(NO)属于中医学气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体的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均由元气所派生。脏腑之气如心主血脉、脾胃升降、肾主生长发育、肺主气、肝主疏泄;经络之气如穴位经气的激发、针灸疗病和保健、以及太极拳、气功运气,均与N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升降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的生理特性、相互联系、平衡协调、病理变化及治疗均与气机升降有密切联系。本文从气机升降的角度来探讨脏腑的生理特性及内脏间的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指出明辨气机升降失常在脏腑病变的辨证和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提出明辨脏腑气机的升降特性,顺应其规律,合理用药,调和气机,使之升降有度有序,是中医治疗脏腑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四象硅腑论形成主要依据中央之太极心和两仪之阴阳偏差原理,根据太极(心)、两仪(心身)及四象(事心身物)原理,设定肺脾肝肾四脏,呼吸出纳的生理机能,归纳胃脘、胃、小肠、大肠等四腑、前后四海、皮筋肉骨、耳目鼻口等形成四党,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苗凌娜 《河南中医》2003,23(10):3-3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升降出入是新陈代谢的必然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脏腑功能活动来实现的。脏腑的功能是气化作用的结果。气化的具体表现为升降出入。本文就脏腑气机升降这一祖国医学独特理论进行探讨。1 气机升降的生理现象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 ,早已认识到了世界物质的运动性 ,如天地的运转 ,日月的升起与降落 ,郧雨的变化等 ,并总结出升降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表现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气之升降 ,天地之更用也。”天气下降 ,气流于地 ,地气上升 ,气腾于天。这就进一步说明升降运动是事物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10.
<素问·气厥论>论述了脏腑间的寒热相移问题,原文如下: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相似文献   

11.
刘晓燕  崔亚东  田合禄 《世界中医药》2021,16(1):121-124,129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根本大法.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参考《医学启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等相关著作,探讨了四气五味与脏腑补泻的关系,并系统总结了各种气味搭配对脏腑功能影响的规律.本文发现中医四气五味的补泻理论与中医脏腑的生理特性是一脉贯通的.因此,对四气、五味影响脏腑气血阴阳...  相似文献   

12.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祖国医学的理论核心,经脉与脏腑的复杂联系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通过分析、总结相关文献,从实验研究与机理研究等方面对经脉和脏腑的联系及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俞"穴命名的源流反复推经求义,结合现代经络俞穴的研究成果,深入地阐述了"俞"有应答、对应之意,"俞"穴的实质可能是人体的脏腑、器官和组织在所对应的距离该脏腑、器官和组织最近的局部体表的对应点.据此提出所有穴位的本质,可能是人体的脏腑、器官和组织在所对应的距离该脏腑、器官和组织最近的局部体表的"投影"点区这一假说.并对经络腧穴的实质探讨和研究的现况进行了深刻地反思.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脏腑辨证的基本规律,并结合有关内容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气推动血行的理论是古代把粗简的循环系统的解剖知识与哲学上的气的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心推动血行的理论是近代对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认识较为充分后所产生的理论。后者经过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磨合后成为中医的基础理论,并应用于临床。这是解剖学推动中医理论发展的例证。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目前心推动血行与气推动血行的生理意义趋于相同。  相似文献   

16.
1经络脏腑与"梦"的由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对梦的一种基本解释。然而许多梦与白天的思与不思毫不相关,尤其是那些预见性的梦,未曾发生过的事和未曾见过的场景,会提前在梦中有所反映,现代生理学对这个现象是难以解释的。而我们认为人处于睡眠状态时,无形物质出入机体的闸门———穴位最大限度的开启,体内所产生的浊气在排出体外的同时,环境中各种各样的无形物质也会影响或进入机体,从而在潜意识中产生应有的反应。不同机体或相同机体的不同状态,对环境中不同的无形物质的接受程度是不等的,这就导致了你梦他不梦,今日梦而明日不梦的差异。梦有预见性好似俗语之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在眼跳时,财和灾并未降临,总是在跳后的某个时段出现,据说很多人都灵验,这两种现象在于人所处的环境和经历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不寐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志疾病,且近年来失眠的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津沽脏腑推拿秉承“神可御气通脉,气顺脉通则神安”的理论思想,将“通脉调气”作为津沽脏腑推拿的核心方法指导神志疾病的治疗,运用推拿手法作用冲、任、督、带脉以通畅经脉气机,恢复各经所主作用,调和脏腑气化功能,理气血,交阴阳,从而达到神调寐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出现的循环功能障碍已有较为完善的认识,中医学对心衰病机的相关研究多从宏观脏腑着眼,而结合"玄府气液说"—中医学对病机的微观认识,试以探窥心衰形、气、神同病的中医病机。"脏腑—气液—玄府"以"气液"介质联系宏观之脏腑、微观之玄府,以丰富中医药对心衰基础与临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气机变化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仁斋直指方论》记载:“人以气为主……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津沽脏腑推拿十分重视对人体气的调节,认为“百病皆生于气”。经脉或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失常是很多疾病的根本病机所在,气机平调是中庸之道,亦是治疗大法。奇经八脉是津沽脏腑推拿的主要作用对象及其作用发挥的主要传播者。通过特定的手法如层按法、捺法、拨按法、捺扫法等,对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脉进行调节,从而调畅全身经络之气及脏腑之气,达到以脉调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