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中引入X射线、CT与MRI的临床价值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以不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2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探究每组诊断效果.X射线组(40例):应用X射线诊断;CT组(40例):应用CT诊断;MRI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4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均行X线、CT和MRI检查,比较三者的诊断率和影像学表现。结果MRI的诊断率为100.00%,显著高于X线、CT的62.96%、79.63%(P<0.05)。MRI的各项影像学表现显示率均高于X线和CT(P<0.05)。结论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玉学 《现代保健》2011,(14):115-116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所致骶髂关节改变的x线与cT表现,探讨早期影像学特征,比较x线片与CT对早期AS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确诊的40例AS患者,摄取骶髂关节正侧位平片,其中30例做骶髂关节至腰椎CT扫描,总结其影像学的表现、病理改变及临床分期,并对X线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s早期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表现为:x线I级2例,仅表现为关节面不清,间隙存在;II级(诊断为早期病变)9例,表现为髂骨侧关节中下部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破坏。CTI级2例,双侧骶髂关节面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轻度糜烂;II级12例,软骨下局限性硬化,骨质模糊不清,斑块脱钙侵蚀及微小囊变,骨质硬化。对Ⅲ-Ⅳ级AS病变,x线与CT诊断基本相同,但对AS早期病变CT明显优于X线平片,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论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糜烂,斑片脱钙侵蚀、小囊变、骨质硬化是As早期征象。CT更能准确清楚的显示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CT、X线、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作用。方法:将83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三组,A组行CT检查,B组行X线检查,C组行MEI检查。结果:A、B、C三组病变关节发生率分别为78.57%、35.71%、96.30%,A组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检出率分别为28.57%、25.00%、46.43%、0%、0%,B组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检出率分别为53.57%、7.14%、39.29%、0%、0%,C组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检出率分别为3.70%、44.44%、51.85%、0%、0%。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CT、X线、MRI各有优缺点,其中CT、MRI诊断敏感性较高,诊断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早期改变应用X线、CT、MRI检查意义。方法本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3例早期受累骶骼关节采用X线、CT、MRI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检出病变关节25侧,CT检出病变关节61侧,MRI检查病变关节76侧;MRI和CT骶骼关节数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骶骼关节数检出率显著高于C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者结合能够准确反映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早期改变,MRI可显示X线和CT检查观察不到的细微病变,且可进行准确分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CT组和MRI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CT组患者中表现异常者44例,检出率为88.0%;MRI组患者中表现异常者50例,检出率为100.0%;MRI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P<0.05)。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间隙变化、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和关节软骨肿胀等;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以及关节面下骨质硬化的检出率中,MRI组明显高于CT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病变的诊断中,MRI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MRI检查的应用价值高于CT检查,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和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12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RI与CT对上述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率。结果:观察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两种方法皆诊断为阳性64例,皆诊断为阴性22例,皆诊断为可疑5例;CT诊断为阳性、NRI诊断为阴性8例,MRI诊断为阳性、CT诊断为阴性16例,MRI诊断为阳性、CT诊断为可疑7例,MRI诊断为阴性、CT诊断为可疑2例。经优势性检验发现两种诊断方法的总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诊断阳性结果高于CT。结论:CT诊断的假阳性率较低,MRI假阳性率偏高且价格昂贵,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曾德更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86-258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及活动期的MRI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AS患者的骶髂关节及脊柱26例MRI的表现特点。[结果]本组12例病人均有双侧骶髂关节滑膜软骨MRI信号改变,其中5例还有骨髓信号改变。13例病人23个骨突关节出现关节突骨髓及周围软组织水肿,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6例病人17个椎体可见椎缘炎。2例前纵韧带水肿。3例棘间韧带水肿。2例脊柱呈后弓驼背畸形,并可见伴脊肌萎缩。[结论]MRI检查可对未确诊早期AS的诊断能提供重要的影像信息;对已确诊AS的临床活动性期判断及病情分期评估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通X线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5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采用普通X线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X线检查显示,早期仅椎体上角或下角骨皮质局部消失;病变进展,椎体出现方椎或桶状椎改变,前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及横突间韧带骨化,形成竹节样外观。结论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患者,普通X线能够准确地进行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316-1317
目的探讨X线与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X线与CT两种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分级诊断结果及对病变征象的检出率。结果对0~Ⅱ级骶髂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中,CT扫描的诊断率要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1);对Ⅲ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中,X线检查的诊断率要显著高于CT扫描(P<0.01);在Ⅳ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中,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X线在关节面模糊的诊断方面,效果优于CT扫描(P<0.05);CT在骨侵蚀方面,效果优于X线检查(P<0.01)。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中,CT扫描的效果要明显优于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晚期诊断中,二者效果相当。CT扫描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X线与CT的诊断效果,分析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择东莞市东城医院2016年4月-2021年11月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6例,均先后利用X线、CT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CT检查准确率、病变征象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P<0.05);整体上看,CT影像的清晰度、直观性优于X线。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CT的诊断准确率、图像清晰度明显优于X线,更有利于早期检出该疾病。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07-1008
目的探讨MRI与CT用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S患者94例,分别进行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病变程度与骨质异常情况的诊断结果。结果 MRI对Ⅰ级骶髂病变的检出率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Ⅱ级以上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CT对骨质异常的检出率高于MRI(P<0.05)。结论 CT与MRI诊断AS骶髂关节病变各有优势,CT诊断骨质异常敏感性较高,MRI有利于早期Ⅰ级病变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螺旋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进行研究,分别给予患者螺旋CT检查与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MRI的准确率明显较螺旋CT高,其关节结构与骨质异常检出率与螺旋CT比较,P<0.05.结论 :螺旋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均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MRI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田艳 《中国卫生产业》2014,(30):166-167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的CT及MRI影像表现,并比较其诊断价值,以指导早期诊断。方法以2013年1-12月收治的48例髋关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行CT连续扫描、中场强MRI检验,分别将诊断结果归入CT组和MRI组,总结影像学特征;最后行骶髂关节病理学检查,以其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案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 1MRI可显示骨结构改变,且能发现急性炎症反应;2病理诊断阳性患者31例;MRI诊断阳性31例,其中真阳性29例,敏感度93.5%,特异度88.2%,约登指数0.817;CT诊断阳性28例,其中真阳性23例,敏感度74.2%,特异度70.6%,约登指数0.448。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髋关节的炎症反应,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满足一般诊断需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炎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性脊柱关节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男性,男女比例约5:1,有明显的家族性发病倾向。因为A3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早期治疗疗效好等特点,所以其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目前通用的AS诊断标准,均必须具备肯定的放射学骶髂关节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R与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诊断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CR与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R、CT不同程度显示了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部位、形态改变和受累关节范围,CT可显示受累关节面的细微变化。结论:CR平片作为首选方法,对有可疑病例,结合CT扫描可提高病变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17.
张巍立 《健康必读》2008,7(4):143-143
我科对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行X线计算机摄影术(CR)骨盆正位片和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民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346-4347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几乎全部患者均累及,是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和特征性改变,并被认为是强直性脊柱炎最早期改变[1]。本文通过回顾分析40例强直性脊柱炎早期MSCT影像学表现特征,探讨MSCT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集符合1984年修订的强直  相似文献   

19.
曹会  薛小霞 《现代保健》2011,(23):110-1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评价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2例临床综合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 本组无0级表现病例;Ⅰ级5例,占1562%;Ⅱ级11例,占3438%;Ⅲ级13例,占4062%;Ⅳ级3例,占938%.临床早期对应CTⅠ~Ⅱ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中断消失,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对应CT Ⅲ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临床晚期对应CT Ⅳ级,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 CT能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不同阶段表现,作出正确分级,对临床诊断、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钼靶X线、超声、MRI检查,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准确率及检出率。结果 MRI检出率高于超声和钼靶X线,误诊率低于超声和钼靶X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能够及时快速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乳腺癌并给予诊断结果,为后续医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