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氏药厂宣布其依米珠单抗(emicizumab)治疗有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剂的A型血友病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终点,用药组一段时间内出血次数明显少于非用药组.最常见副作用是注射部位反应.该药是双特性单克隆抗体,含有激活自然凝血过程需要的凝血因子Ⅸ(FⅨ)和Ⅹ(FⅩ)蛋白.每周皮下注射1次.Ⅲ期临床HAVEN 1试验是随机、多中心、开放研究,评价用该药预防组与无药预防组的药效学、疗效及安全性.共入选109名≥12岁曾按需或预防性使用过旁路作用药物的A型血友病(有FⅧ抑制剂)患者.患者分为用该药预防组(Arm A),非用药预防组(Arm B)和曾用旁路作用药物者再使用该药预防组(Arm C).主终点是用药预防组和非用药预防组的一段时间内出血量比较.次终点是总出血率、关节出血率、自发出血率、靶向关节出血率、生活质量,Arm C组还与先前用旁路作用药物时的出血率和安全性比较.A型血友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凝血障碍,导致不可控制和自发性出血.患者缺乏足够的FⅧ,不能带来凝血所需的FⅨ和FⅩ蛋白,因而不能形成凝血块和止血.若用替代FⅧ药治疗,可使身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即FⅧ抑制剂,从而使身体不可能获得控制出血所需的足够水平的FⅧ.  相似文献   

2.
礼来公司宣布其口服细胞周期抑制剂abemaciclib,即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治疗早期乳腺癌的Ⅱ期临床试验达到主终点,细胞增殖的生物标志物Ki67表达降低.Ⅱ期临床neoMONARCH试验是随机、多中心、开放研究,入选224名乳腺肿瘤测定≥1 cm,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绩效状况量表≤1.共分3组:该药150 mg单药,2次/日组、150 mg 2次/日+阿那曲唑(anastrozole)1 mg,1次/日组、阿那曲唑1 mg单药,1次/日组,各组均给药2周.患者在基线时和治疗2周时肿瘤活检测定Ki67表达变化.2周后,患者均转用该药150 mg 2次/日,阿那曲唑1 mg 1次/日组,再治疗14~22周.  相似文献   

3.
默克公司宣布letermovir用于骨髓移植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终点.在骨髓移植后24周,试验未检出巨细胞病毒.关键的Ⅲ期临床试验入选>18岁、血浆中未能检出巨细胞病毒DNA者,按2:1随机分到letermovir 480 mg/d组或安慰剂组,每日1次,直到骨髓移植后100 d.14~24周,每周1次确定主终点,即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主终点显示,495名给药受试者中letermovir组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37.5%(n=122/325),安慰剂组为60.6%(n=103/170),两组差异显著.用药组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为9.8%,安慰剂组为15.9%,给药组死亡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默克和辉瑞公司宣布其阿维单抗(avelumab)的首个关键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此次Ⅱ期临床JAVE?LIN Merkel 200试验是多国、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入选88名转移性梅克尔细胞癌患者,平均年龄72.5岁,先前至少用过1种化疗,10 mg/kg静脉注射阿维单抗,每2周1次,持续6个月。主终点是由独立评定委员会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确定的最佳疗效。次终点是有效反应持续时间、无病情加重存活率、总存活率、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反应状态,以及该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作为转移性梅克尔细胞癌的二线治疗,该药显示客观有效反应率为31.8%,8名患者(9.1%)获得完全有效,20名(22.7%)部分有效,具可控安全性。78.6%患者在7周内出现有效反应,82.1%患者6个月时仍有效。6个月时无病情加重存活率为40%,总存活率为69%。最常见不良反应有疲乏(23.9%)和注射部位反应(17.0%),均为轻度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礼来公司宣布abemaciclibⅢ期临床MONARCH 2试验治疗晚期或复发乳腺癌达到主终点,无病情加重,存活改善.abemaciclib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和6抑制剂,与氟维司群(fulvestrant)伍用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女性患者,即内分泌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晚期或复发性乳腺癌.结果证实,与安慰剂组和单药氟维司群组比,伍用abemaciclib组无病情加重,存活明显改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2012年世界新诊断患者达到170万人,同年美国新增病例252710,其中40610名患者死亡.早期乳腺癌中30%将发生转移性乳腺癌.此次Ⅲ期临床试验是双盲研究,入选接受内分泌治疗后12个月内意向治疗的669名晚期或复发性乳腺癌患者(用化疗者除外),随机分到安慰剂组和氟维司群组,每天口服2次,直到出现病情加重.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恶心和疲乏.  相似文献   

6.
默克和辉瑞公司宣布口服钠离子-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埃格列净(ertugliflozin)2次关键的Ⅲ期临床试验治疗2型糖尿病达到主终点。结果显示,该药5 mg/d和15 mg/d组的平均血糖测量A1C降低呈显著统计学差异,2016年6月第76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会议上进行首次报道。26周的临床VERTIS Mono试验是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461名基线时单独饮食和运动不能恰当控制血糖,肾小球滤过率≥55 ml/(min·1.73m2),A1C 7.0%~10.5%的患者,以1∶1∶1比例分到上述两用药组及安慰剂组。主终点,26周时血糖控制改善,两用药组A1C分别降低0.99%和1.16%(与安慰剂组比,P<0.01)。次终点A1C<7.0%,用药组均可达到。另一项26周临床VERTIS Factorial试验,评价该药加默克公司西格列汀(sitagliptin)治疗的效果,伍用组A1C降低1.5%,单药组则<1.1%,伍用组均优于单药组(P<0.01)。  相似文献   

7.
Juniper制药公司宣布COL-1077利多卡因阴道凝胶剂治疗子宫内膜活检疼痛的Ⅱb期临床试验未能达到其试验主终点和次终点。该试验设计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价该药10%利多卡因阴道生物黏附凝胶剂,与安慰剂生物黏附凝胶剂的安全性,以及187名妇女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时疼痛度减轻的效果。主终点是用0~10分数字疼痛得分量表测定的活检时疼痛度。次终点是术后24 h疼痛减轻情况。此药在术前6h阴道内给药。  相似文献   

8.
9.
柳青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4):3101-3101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常见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复发-缓解的特点,大多数患者最终都会发展至继发进展期,出现严重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背景:尽管二线化疗常常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但其疗效和治疗所获得的益处却并未被证实。患者与方法:在未经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Ⅱ期随机临床研究中,已经对单独应用奥沙利铂(O XA)、单独注射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联合5-FU(OXFU)治疗的疗效进行过评价。该研究对接受单药治疗后病情仍进展的患者采用OXFU方案进行二线治疗。化疗方案为:OX A130m g/m2静脉注射(i.v.)2h,联合5-FU(1000m g/(m2·d),持续i.v.,第1~4天),每3周1次。结果:在32例接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有18例(男性12例,中位年龄57岁)接受了OXFU联合方案二线化疗。其中6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帕博利珠单抗与新辅助化疗联合用于Ⅱ、Ⅲ期食管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白蛋白结合型紫衫醇联合奈达铂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新辅助化疗基础上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对比两组化疗期间药物使用情况、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总生存期(OS)。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化疗周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SF)使用人数和化疗药物剂量减少次数均明显减少(均P<0.05);完全缓解(CR)、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明显增大(均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S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Ⅱ、Ⅲ期食管癌新辅助化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能有效缩短化疗周期,减少骨髓抑制,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OncoMed 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其靶向肿瘤干细胞的他瑞妥单抗(tarextumab)对40名转移性胰腺癌治疗的临床Ⅰb期安全性、药效及生物标记的资料。此药是完全人源性,靶向Notch2和Notch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临床前研究提示具有2种作用机制:①下调Notch通道信号,有抗肿瘤干细胞作用;②影响毛细血管周皮细胞,使基质细胞和肿瘤细胞微环境改变。此药耐受性良好,与吉西他滨紫杉醇蛋白质结合颗粒伍用,38%患者有部分有效治疗反应,35%患者病情稳定,故临床有益患者为73%。无病情进展存活期和总存活期平均值分别为5.6个月和11.6个月。资料表明,肿瘤Notch3水平较高者(占70%患者)有治疗反应者较多,无病情进展存活期和总存活期平均值较长,分别为6.6和14.6个月。每2周调整1次剂量,从2.5增加到15 mg/kg。最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疲乏和贫血。将在36个临床点开始Ⅱ期临床试验,2016年上半年可获得对肿瘤Notch3生物标记阳性患者和有意向治疗患者的治疗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13.
Aeterna Zentaris公司的合成肽载体和多柔比星组成的杂交分子药(Zoptrex)在Ⅲ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癌未能达到主终点.Ⅲ期临床ZoptEC试验是招募512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开放、随机研究,比较该复方和多柔比星单药的疗效.患者随机按1:1分到该复方(267 mg/m2)组和多柔比星(60 mg/m2)组,每3周静脉注射1次,共9个疗程.每3个疗程评价有效反应1次,直到病情加重.主终点是平均总存活时间显著增加,次终点是无病情加重存活时间、客观有效反应率和得益率.试验按与FDA达成的专门协议进行.结果与多柔比星组比,该复方组平均总存活时间无显著增加,分别为10.9个月和10.8个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剂量替吉奥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和复发性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1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或术后复发患者,应用15 MV直线加速器,肿瘤大体靶区(GTV)为肿瘤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临床靶区(CTV)=GTV,淋巴引流区不行预防性照射.计划靶区(PTV)=GTV+1.0 cm,95%PTV接受总放疗剂量50.4 Gy·28次-1·5.5周-1(单次剂量为1.8 Gy)外放疗.同时予替吉奥40 mg/次,每天1次,治疗前2.5~3.5 h(中位数为3 h)口服,1周5 d.放疗结束4周后复查CT测量病灶体积改变,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用实体瘤疗效反应的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价治疗效果,根据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 CTCAE 3.0)评价毒副反应.结果 共人组16例患者,均完成放化疗.治疗有效率为3/16,肿瘤控制率为12/16.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恶心(13/16).无3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所有毒副反应均属能够耐受范围.结论 对局部晚期和复发胰腺癌,低剂量替吉奥同步放疗增敏是一种安全的同步选择.其毒副反应少,局控效果较好,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比较单味体外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治疗疖肿的临床疗效,以更客观地评价体外培育牛黄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共进行63例疖肿的临床观察,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8.5%,显效率为15.2%;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40.0%,显效率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表明,单味体外培育牛黄及单味天然牛黄对患者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绝经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各20例,采用双模拟阳性对照.A组依西美坦25mg,加来曲唑模拟片,早餐后口服,每日1次;B组来曲唑2.5mg,加依西美坦模拟片,早餐后口服,每日1次.两组疗前2周内及治疗每4周后检测血中雌二醇(E2)水平,治疗4~12周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分析.A,B组均无CR者;A组和B组部分缓解(PR)分别为4例(缓解率为20%)和2例(缓解率为10%);稳定(SD)分别为8例和10例;软组织疗效稍高于内脏转移,治疗第8周E2抑制率分别为21.4%和11.8%;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潮热、头晕、浮肿,一般较轻,可以耐受.结论依西美坦作为一种新的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对血清E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一种有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河南医学研究》2007,16(4):343-343
美国一项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结果称,对于铂类敏感的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采用trabectedin单药治疗有一定疗效(BrJ Cancer2007,97:1618)。新型化疗药物trabectedin主要作用于双链DNA,通过抑制DNA复制达到抗肿瘤效果。为了明确铂类敏感、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对trabectedi  相似文献   

18.
比较单味体外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治疗疖肿的临床疗效,以更客观地评价体外培育牛黄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共进行63例疖肿的临床观察,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8.5%,显效率为15.2%,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40.0%,显效率为23.3%。  相似文献   

19.
马冬 《循证医学》2004,4(3):129-129
本期的快讯,选自刚刚结束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第40届年会新设的一项特殊论坛:“late-breakingabstracts”,意即这些论文的结果是新鲜出炉且具有高影响力。详细的评价,将会在本刊后续的“循证评价”中陆续推出,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20.
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Ⅱ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绝经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各20例,采用双模拟阳性对照。A组:依西美坦25mg,加来曲唑模拟片,早餐后口服,每日1次;B组:来曲唑2.5mg,加依西量模拟片,早餐后口服,每日1次。两组疗前2周内及治疗每4周后检测血中雌二醇(E2)水平,治疗4-12周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分析。A,B组均无CR者;A组和B组部分缓解(PR)分别为4例(缓解率为20%)和2例(缓解率为10%);稳定(SD)分别为8例和10例;软组织疗效稍高于内脏转移,治疗第8周E2抑制率分别为21.4%和11.8%;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潮热、头晕、浮肿,一解较轻,可以耐受。结论:依西美坦作为一种新的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对血清E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一种有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