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传统痔疮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PPH组45例和外剥内扎术组42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PPH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短,伤口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但住院费用相对高(P0.05)。结论 PPH术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时具有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少等显著特点,是环状混合痔的较好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改良外剥内扎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探讨治疗混合痔的新方法。方法将121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608例,传统组608例,观察比较两组病例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改良组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改良组与传统组相比,具有除痔彻底、且无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优点,有望成为混合痔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60岁以上老年人环状混合痔的治疗中,根据老年人环状混合痔病史长、伴随症多、治疗难度大、功能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采用齿形分段外剥内扎术、内痔注射术、侧位内括约肌潜行切开扩肛术等治疗方法治疗老年人混合痔9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各类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5例各类型环状混合痔采用PPH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治愈,无肛门狭窄、肛门溢气溢液等并发证。结论两种术式的联合,互补了单一术式的不足,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在保护肛门功能方面有较强优势,是一种治疗环状混合痔较好的方法,且拓展了PPH术的适应证,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6.
7.
为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肛门疼痛、出血、肛门坠胀感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术后肛门疼痛、... 相似文献
8.
李在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6):624-625
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存在术后肛门疼痛剧烈、水肿、残留皮赘和痔核的缺点,并可发生肛门狭窄和大便失禁等并发症。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采用外剥内扎皮桥减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Ⅲ期以上内痔环状混合痔共60例,男36例,女24例;按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均在两年以上,排除伴有肛瘘、肛裂或肛乳头状瘤及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环切(PPH)术与传统的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效果。方法 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PPH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进行PPH术和痔外剥内扎术,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学的变化。结果 PPH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0.11±3.46)ml、手术时间(19.31±5.23)分钟,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2.5±1.6)分,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5.7±2.1)分;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6.32±8.12)ml、手术时间(38.32±8.12)分钟,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3.2±1.9)分,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7.4±3.1)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4天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 G(13.94±1.89)g/L,PCT(222.32±167.32)mg/d L;PPH术后4天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 G(9.41±2.78)g/L,PCT(56.8±13.7)mg/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痔PPH术治疗环形混合痔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对患者术后免疫系统影响小,优于传统的痔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环状混合痔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混合痔207例,随机分治疗组106例,对照组101例,分别采用三段式治疗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疼痛分级,术后肛缘水肿、尿潴留例数各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术后半年至2年随访,两组痊愈、好转率无显著性差异;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三段式治疗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1.
15.
简介腹部疝可能是原发疝或者切口疝,并可分类为中线腹疝或者非中线腹疝。非中线腹疝比较罕见,并且由于其可变的解剖学位置、手术时不同患者姿势的差异以及缺少足够补片固定的侧方空间,通过内镜治疗非中线腹疝还存在许多技术性问题。本文对临床中进行的非中线腹疝手术进行了回顾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际骨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4,35(6)
9月12~13日,《国际骨科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金春林所长主持了会议并致欢迎辞,杂志历任主编/名誉主编戴尅戎院士、曾炳芳教授、杨庆铭教授、张长青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编委参加了会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张勘处长、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丁汉升书记作为嘉宾到会并致辞.会议回顾了杂志创刊至今50周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7.
<正>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骨科医师常采用的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方法。然而,作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骨折内固定的感染率为5%~20%,是骨科医师亟待解决的难题[1]。钢板、髓内钉、螺钉等骨科植入物需行外科手术放入体内,患者体表或是空气中的病原体可经手术带入体内以及术后切口、其他部位的感染等引发一过性菌血症,粘附于植入物的表面。而骨科植入物对于人体来说是异物,局部可因免疫抑制作用形成纤维炎症区, 相似文献
18.
2015年《骨科》杂志为双月刊,新增骨科康复和骨科护理栏目,欢迎各位读者登陆http://oj.chmed.net投稿。投稿均采用word格式的文件,稿件要求语言通顺,无明显语法、语病和错别字,用语规范、专业,避免口语化。1.文题文题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总结和高度概括,应准确概括全文的重点内容,包含关键的术式、研究的病种等信息,避免出现大而泛、重点不突出的标题,如两种术式……的比较,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观察,四肢骨折内固定断裂的分析等标题均不符合本刊要求。同理,如文内出现分组研究,组名请以采用的方法或术式直接命名,不宜采用A/B/C分组。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2014-08诊治关节镜下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峰撞击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
1 病例报道
患者,女,77岁,主诉以左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活动受限3个月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不慎摔倒,即感左肩关节明显疼痛伴活动受限,于本院行X线检查提示左肱骨外科颈骨折伴大结节撕脱骨折,在本院行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3个月定期复查时发现左肩关节外展活动明显受限,门诊以“左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收入院.查体:左肩关节无明显肿胀,三角肌略有萎缩,关节间隙、肩峰及肱二头肌腱沟处轻度按压痛,关节活动时未触及弹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