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验证平衡针灸特定穴位膝痛穴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单侧或双侧小腿后侧腓肠肌痉挛患者,取主穴膝痛穴,疼痛严重者或频发者加踝痛穴,采用一步到位快速针刺不留针。结果:总有效率94.5%。结论:平衡针灸是治疗腓肠肌痉挛简便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密 《新中医》2007,39(12):44-44
笔者采用"阿是"穴针刺法配合按摩手法,治疗近万例痛症,包括各种急慢性扭伤、头痛、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腕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病、腰肌劳损及髋、膝关节痛、足跟痛、痛风等,病程从几小时至20多年不等,均获得显著疗效。选穴针刺息部压痛点及周围压痛敏感点等,每次取3~5穴。急性扭伤者(4小时以内)避开肿胀部位。近侧或循经远侧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膝四穴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符合纳入标准)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针刺"膝四穴"对照组,针刺"膝四穴"配合"膝痛方"外敷治疗组,每组各50例,7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PSS评分、VAS评分、患者的血清白介素6含量的变化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18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78%,治疗组VAS评分、PSS评分以及白介素6含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过程中,安全性评价较高,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膝四穴"加外敷"膝痛方"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变疗效稳定,可有效缓解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痛12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痛120例山东省定陶县人民医院(274100)张连记桑爱芹马丽英关键词:膝关节痛/外治法@膝痛穴针刺疗法运动疗法笔者于1991年6月~1995年6月期间,远道取“膝痛穴”,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痛120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膝痛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选择平衡针刺膝痛穴结合常规针刺(腧穴选择为内部与外部血海穴、膝眼穴、阳陵泉穴、梁丘穴、阴陵泉穴)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 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骨关节炎WOMAC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与WOMAC评分均明显减少(P均0.05),且观察组VAS与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膝痛穴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刺手膝痛穴治疗膝骨关节炎膝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手膝痛穴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针刺手膝痛穴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在两组患者初次治疗前后即刻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比较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初次治疗前后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手膝痛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肘缝穴结合雷火灸治疗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肘缝穴结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附桂骨痛胶囊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肘缝穴结合雷火灸治疗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面口合谷收"理论为指导,运用痛阈测定方法,观察针刺合谷穴对正常人面部痛阈的影响,探索合谷穴与面口部之间的特异性联系。方法:运用SPSS软件编程的方法,将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合谷穴组、后溪穴组、外关穴组,分别针刺健康受试者合谷穴、后溪穴、外关穴,运用钾离子测痛法观测针刺前后受试者面部痛阈,比较研究针刺合谷穴、后溪穴、外关穴对健康受试者面部痛阈的影响。结果:针刺健康受试者合谷穴对其面口部下颌区痛阈有明显影响(P<0.05);针刺健康受试者合谷穴对其面口部额区、颊区、下颌区痛阈变化率的影响明显强于针刺后溪穴、外关穴(P<0.05)。结论:针刺合谷穴对正常人面部痛阈有明显影响,其影响程度明显强于针刺后溪穴、外关穴,提示正常人合谷穴与面口部感觉功能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犊鼻一穴,文献记载一般治膝关节局部病变。我在临床实践中,用此穴以毫针针刺为主,根据需要分别采用不同补泻手法或配合用灸,治疗多种疾患50例,包括:腹部手术后腹胀,痢疾,胆道蛔虫症,头额痛,乳房痛,背脊痛,肛痔痛,股膝痛,滞产腹痛,呃逆,心悸胸闷等,有45例获得了程度不同疗效,仅5例无效(症状无变化)。证明此穴对远隔部病变,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发英 《四川中医》2011,(6):117-118
目的:观察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运用平衡针刺腰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结果:3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针刺"后三里"穴对小鼠热水、冰水甩尾痛阈的影响.方法 手针针刺小鼠"后三里"穴,以50℃热水和0℃冰水浸鼠尾测量小鼠甩尾潜伏期,并进行对比.结果 热水浴组针刺前痛阈(4.02±1.07)s、针刺后痛阈(10.03±5.33)s,针刺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3.822,P=0.031<0.05);冰水浴组针刺前痛阈(64.14±54.65)s,针刺后痛阈(108.86±83.58)s,针刺前后配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1.185,P=0.076>0.05);两组痛阈变化百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P=0.083>0.05).结论 针刺镇痛,热水甩尾痛阈测定方法优于冰水.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关节炎,是一种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中老年人多发[1]. 近2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曲池为主穴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杜鑫  王舒 《吉林中医药》2012,32(6):630-631
前斜角肌综合征乃积累性劳损或感受风寒而诱发,使经络受阻,气血不行,为肿为痛.治疗以就近取穴为原则,通过针刺疏通经气,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天鼎穴为手阳明经穴,针刺天鼎穴可使针感沿经脉下传至手指,使经脉得以疏通,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以治疗前臂和手尺侧痛.这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在有效的针刺手法基础上,得气感传导的循经特异性,即经穴效应的循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对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法操作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经筋理论,运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轻重程度评分、VAS疼痛测定量表评分、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分值。结果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苍龟探穴针法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效果、对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结论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是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离子导入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正清风痛宁针离子导入并针刺犊鼻等穴。结幕痊愈48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74%。结论离子导入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病人痛苦小,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6.
苍龟探穴是催发经气中具有代表性的复式手法,治疗顽疾疗效确切;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以干针"灭活"触发点为效用,治疗各种痛症和各科疑难杂症.尽管两者理论不同,但两者的针刺方法、刺激方式高度相似.临床中,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手法多用"苍龟探穴"之法治疗疾病.以此可见,"苍龟探穴"针法结合现代针法直接精准定位肌筋膜触发点,有利于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用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对照组37例用单纯针刺特定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髌下脂肪垫损伤是指髌骨下脂肪垫的无菌性炎症病变引起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的临床症候群,是膝痛证中最多的病种之一.笔者近年来采用温针灸局部4穴治疗本病,并与单纯针刺治疗作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电针膝关、委中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膝内侧痛的可行性。方法:膝关与委中穴所处的解剖位置与膝关节膝内侧位置相近,推测该二穴有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膝内侧痛的可能。通过文献整理、研究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膝关与委中穴的特性以及电针法的作用,探讨电针膝关、委中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膝内侧痛的有效性。结果:从理论及临床证据均表明电针膝关、委中可以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膝内侧痛。结论:电针膝关、委中可以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膝内侧痛,但在今后应加强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针刺心门穴治疗尾椎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心门穴治疗尾椎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尾椎痛的患者分为2组,针刺心门穴组30例(治疗组),红外线和外用药物组30例(对照组),观察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2组从疗效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从治疗时间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针刺心门穴治疗尾骨痛起效快,治疗时间短,是一种快捷、有效、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