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建琳  王健  胡晔  王鑫  李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44-3047
目的构建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探讨柴胡皂苷D(SS-d)抗模型鼠肝纤维化的药理学活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猪血清免疫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SS-d用药组(20、10、5mg/kg)及秋水仙素(Col,0.1mg/kg)用药组。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和III型前胶原(PCIII)的水平。分光分析法检测标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的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中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鼠中血清HA、LN和PCII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S-d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模型组血清中HA、LN和PCIII肝纤维化指标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S-d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减低肝组织中Hyp和MDA的含量,同时也剂量依赖性地升高SOD的活性(P﹤0.05)。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SS-d可以剂量依赖性地下调模型鼠肝组织中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SS-d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抑制TGF-β1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没食子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没食子酸对大鼠肝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L-羟脯氨酸(Hyp)、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HPCIII)含量影响,观察肝脏显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342.07±28.03)U/L]、谷草转氨酶(AST)[(532.88±115.55)U/L]、M DA含量[(35.07±11.43)nmol/m L]升高,SOD活力[(147.18±32.27)U/m L]下降,血清中Hyp、HA、LN及HPCIII含量[分别为(49.23±10.87)μg/m L、(161.82±35.24)ng/m L、(46.90±24.52)ng/L、(8.47±1.10)ng/m L]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没食子酸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力[分别为(280.63±119.50)、(229.82±51.22)U/L]明显下降,MDA含量[(10.32±3.88)nmol/m L]下降、SOD活力[(230.30±17.56)U/m L]升高,血清中Hyp、HA、LN及HPCIII含量[分别为(26.83±8.23)μg/m L、(103.26±7.16)ng/m L、(11.74±3.69)ng/L、(6.00±0.53)ng/m L]明显下降(P0.05);病理切片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对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没食子酸具有明显的保肝、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芹菜素纳米乳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90只SD大鼠经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正常组以2 mL/kg橄榄油皮下注射;模型组以25%CCl4橄榄油为造模剂,按2 mL/kg皮下注射;治疗组分3组,在皮下注射25%CCl4橄榄油的同时灌胃给予芹菜素纳米乳25、50、100 mg/kg,1次/d;阳性对照组给予造模剂的同时给予水飞蓟宾100 mg/kg.每周造模2次(间隔2d),连续8周.末次给药后24 h,取大鼠血清和肝脏,观察芹菜素纳米乳对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和AST,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转化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 芹菜素纳米乳能显著降低ALT、AST、LN、PCⅢ、Ⅳ-C水平(F=13.851、6.877、5.352、7.469、20.874,P均<0.01),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Hyp含量(F=5.470、20.734、195.76,P均<0.01),显著降低TIMP-1、TGF-β1和α-SMA的表达(F=82.281、72.359和91.226,P<0.01).结论 芹菜素纳米乳对CC14致肝纤维化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TGF-β1、TIMP-1、α-SM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水飞蓟宾组、姜黄素组(每组8只),模型组、水飞蓟宾和姜黄素组采用皮下注射体积分数40%CCl4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姜黄素组以姜黄素200 mg/kg、水飞蓟宾组给予水飞蓟宾150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体积2 m L,连续8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进行肝纤维化分级;测定肝匀浆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肝组织肝小叶内胶原纤维减少;模型组Hyp、MDA、SOD含量分别为(1.16±0.19)μg/mgprot、(79.50±14.60)U/mgprot、(8.38±0.84)nmol/mgprot,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Hyp和MDA含量[分别为(0.87±0.21)μg/mgprot、(3.95±0.30)nmol/mgprot]降低,SOD活性[(117.74±17.80)U/mgprot)]增加(P<0.01)。结论姜黄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具有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能力增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糖尿病肝病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糖尿病肝病组(n=8,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0.2 mL/100 g)及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n=9,灌胃给予15、30、60 mg/kgα-硫辛酸,连续12周),检测血糖和肝组织中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肝病组大鼠血糖[(25.45±3.24) mmol/L]和丙二醛[(11.90 ±3.38) μg/mg·pro]含量均升高,SOD、GSH-Px活性[(38.45 ±6.73)、(19.54 ±2.24)μg/mg·pro]均降低,MMP-9和TIMP-1蛋白表达量及MMP-9/TIMP-1比值均降低(P<0.01);与糖尿病肝病组比较,α-硫辛酸中剂量组大鼠血糖[(14.25 ±3.23) mmol/L]及丙二醛含量[(8.05 ±2.13) μg/mg·pro]均降低,SOD、GSH-Px活性[(46.95 ±6.13)、(25.14 ±3.23) μg/mg·pro]均升高(P<0.01),MMP-9和TIMP-1蛋白表达量及MMP-9/TIMP-1比值均升高(P<0.01).结论 α-硫辛酸对糖尿病肝病大鼠肝脏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猪血清所致的免疫性大鼠肝组织纤维化中作用及蓝莓影响。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蓝莓原浆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0.25、0.50、1.00 mL/100 g)及复方鳖甲软肝片组(每天灌胃0.054 g/100 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每周二、五腹腔注射猪血清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12周;测定大鼠肝脏指数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kt1、磷酸化Akt1(p-Akt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0.58±0.02)明显升高(P0.01),肝纤维化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蓝莓高剂量组大鼠肝指数(0.37±0.06)明显降低(P0.01),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Akt1、p-Akt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99±0.09)、(0.81±0.06)]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蓝莓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Akt1、p-Akt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9±0.13)、(0.42±0.15)与(0.44±0.06)、(0.43±0.12)]明显下调(P0.01)。结论蓝莓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具有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藿烯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25mg/kg)和高剂量(50mg/kg)阿藿烯组,用40%CCl4皮下注射制作肝纤维化模型,阿藿烯按低和高剂量分别连续灌胃6w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含量、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DBIL)及肝纤维化的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MDA)水平;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低、高剂量组阿藿烯均可显著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TBIL、DBIL、HA和LN水平(P<0.01或P<0.05);增加ALB含量(P<0.05);提高肝脏SOD活性和减少MDA含量(P<0.01);并明显改善肝脏的纤维化程度(P<0.01或P<0.05)。结论阿藿烯能够减轻CCl4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猛老虎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通过观察肝组织Ⅰ、Ⅲ型胶原、TGF-β1、Hyp、MMP-1和TIMP-1含量,血清PCⅢ、LN、HA、IFN-γ、TNF-α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对猛老虎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溶4个部位进行抗肝纤维化药效学试验筛选,以判断猛老虎具有抗肝纤维化活性作用的部位。结果猛老虎乙酸乙酯部位能减少大鼠血清PCⅢ、LN、HA和TNF-α含量,提高IFN-γ水平;减少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TGF-β1相对表达和Hyp、TIMP-1含量,促进MMP-1生成,效果与秋水仙碱相当。结论猛老虎具有抗肝纤维化活性的有效部位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肝纤维化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复制大鼠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以高、中、低剂量姜黄素处理,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和四型胶原(Ⅵ.C)水平,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RNA表达.结果:CCl4成功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姜黄素治疗能够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姜黄素可以抑制CCl4诱导的MMP-2和TIMP-2mRNA表达,并能恢复MMP-2/TIMP-2的动态平衡.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减少MMP-2及其抑制因子表达抑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复合因素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对其肝脏纤维化病变和相关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大鼠每周2次乙醇灌胃、猪血清腹腔注射、CCl4葵花仔油溶液皮下注射,同时每日喂饲高脂饲料进行联合造模。分别在造模后第2、4、6、7、8、9、10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MP-13)及其抑制物(TIMP1、TIMP-2)水平,并观察肝脏病理病变。结果:从第2周起,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开始升高,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别;血清HA和LN水平逐渐增高,第7~10周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别;血清MMP-2水平逐步升高,第4、6~10周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别;血清MMP-13水平从第6周起逐渐降低,第9和10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1和TIMP-2水平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步升高,TIMP-1在第4,6~10周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别,TIMP-2在第7~10周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第6周时,模型组大鼠肝脏细胞广泛性空泡变性,汇管区成纤维细胞增生,肝小叶间隔可见胶原纤维沉积,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改变;到第8周时,形成典型的假小叶,肝硬化形成。结论:采用酒精灌胃,猪血清腹腔注射,喂饲高脂饲料,并结合CCl4皮下注射6周后,可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HA、LN、TGF-β1、MMP-2、TIMP-1和TIMP-2等可作为较好反映大鼠肝纤维化病变的无创伤化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