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9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疗法。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4%,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确切,且应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川芎嗪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96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应用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疗程均为14d;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3.47%),两组相比较x2=1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川芎嗪辅助治疗急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依从性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用血栓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基础治疗相同,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和参麦注射液联用血栓通治疗(治疗组)2组,每组23例,2组疗程均为1O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联用血栓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将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两组随访观察6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率及脑梗死进展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率及进展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有效治疗和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诊治经验,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2004—2007年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临床控制42例,好转21例,无效3例,加重发展为脑梗死2例,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分型,采用不同的措施诊治。  相似文献   

6.
田宁 《江西中医药》2011,42(1):39-40
目的:研究热敏灸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对照组,以1个月为一疗程,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热敏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敏灸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黄爱洁 《中医药研究》2013,(12):1474-1475
目的探讨糖尿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8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95例)和无糖尿病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再发TIA和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病率,分析综合治疗条件下糖尿病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较无糖尿病患者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发病率高(P<0.05).结论糖尿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是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少英 《北京中医》2006,25(4):200-201
目的观察自拟息风丸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卒中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73例。治疗组服用自拟息风丸,对照组服用拜阿斯匹林,以3个月为1个单位观察,共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例数。结果年卒中发病率治疗组为1.6%,对照组为10.9%;两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息风丸防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功效优于拜阿斯匹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与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以期防控该病发作及进展为脑梗死。方法:选取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且对发作原因和治疗方法及效果等进行观察,同时将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本次观察发现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进展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颈动脉斑块、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及发作时间、发作频率等且此次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加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危因素干预与防控以及积极治疗对降低该病发作及防止进展为脑梗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阿司匹林用于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近期我科66例频发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对照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联合巴曲酶与阿司匹林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而TIA发作停止时间(41.1±16.5)h,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疗效确切,起效快,且不会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2至2007年本院确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对中青年(≤45岁)患者及老年(≥60岁)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肥胖、高脂血症、睡眠障碍及血管病在中青年组发生率高,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在两组均占较高比例,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中青组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老年患者比较有不同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均治疗21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脑心通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脑心通治疗组27例和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20例,前者给予脑心通胶囊4粒,每日3次,后者给肠溶阿司匹林75nag,每日1次,两组疗程皆为30d。治疗后观察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1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应用通窍活血汤联合基础方法治疗,对照组65例仅应用基础方法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6%,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基础方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8例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71.1%(27/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对应用银杏叶片对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治疗纽采用尼莫地平与银杏叶片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纽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银杏叶片对惠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二根龙蛭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TIA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吡拉西坦片、吡拉西坦片+复方丹参片、吡拉西坦片+二根龙蛭汤进行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脱落病例5例,对照组脱落病例3例,基础组脱落病例4例.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CoMA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及基础组CoMA评分提高(P<0.05).结论 二根龙蛭汤用于对TIA患者的治疗,治疗后CoMA评分明显提高,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通脉胶囊临床疗效。方法:选门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风阳上扰型、痰瘀互阻型共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60例,用西药加丹双通脉胶囊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83.3%。结论:丹参通脉胶囊可提高临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 ,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无论在总有效率及降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作用上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同时能明显改善症状。结论 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TCD、血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蛭龙活血通瘀胶囊4粒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对比TCD、血脂、血流变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有着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TC、TG和LDL—C显著降低(P〈0.01),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1),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经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平均峰流速(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两组患者的BA、VA及治疗组MCA的VM改善较为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组基底动脉的VM、椎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P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疗效较为满意,能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改善大脑主要动脉的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