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角菜酸酯对大鼠直肠黏膜急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3%乙酸制作240只SD大鼠直肠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每只经肛门置入复方角菜酸酯栓20mg,2/d,对照组不用药;之后,每组分别在30min和24、72、120h各处死30只大鼠。观察直肠黏膜损伤和病理变化情况,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该药对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8(IL-8)、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用药后24、72、120h,实验组大鼠直肠黏膜损伤计分和充血、水肿、腺体破坏、炎症细胞浸润病理现象明显较对照组轻,修复速度较对照组快,且没有明显的瘢痕形成。损伤后24h,实验组MMP9、VEGF的表达显著降低,损伤后72、120h,6种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新生血管形成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角菜酸酯栓可明显减轻3%乙酸造成的直肠黏膜损伤,促进损伤愈合,且能减轻瘢痕形成;其降低MMP9、VEGF、IL-8、PCNA、iNOS、HIF-1α基因的表达,是直肠黏膜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2002年3~7月,我们在全国5家医院肛肠科对248例痔切除病人应用直肠黏膜保护剂一复方角菜酸酯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痔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复方角菜酸酯栓剂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对比的研究方法,将25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和复方角菜酸酯栓剂,在用药后30min至6d量化评价两组疼痛、出血、水肿、脱出等情况。结果用药后在疼痛以外的其他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疗效均显著,有效率分别为87.3%和94.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各时间点,治疗组患者疼痛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后30min和3h,止痛起效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30min和3h总起效患者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用于混合痔的治疗,在缓解疼痛和起效时间上有优势;在改善疼痛以外的症状方面,与复方角菜酸酯栓相似。  相似文献   

4.
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急性放射性结直肠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黏膜保护剂-复方角菜酸酯栓在结直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对放射性肠炎产生的鲜血便、黏液便、腹泻和里急后重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学改变等客观依据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将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因盆腔放疗而出现鲜血便、黏液便、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痔疾洗液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性肛窦炎的疗效。方法 91名肛窦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4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痔疾洗液熏洗,然后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塞肛;46例对照患者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然后给予复方角菜酸酯栓塞肛。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7.78%,总有效率91.11%,均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30.43%及总有效率7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疾洗液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肛窦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外搽,每日3次,对照组使用卤米松软膏,配合使用尿素软膏,比较两组在4周、8周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及8周时痊愈率分别为41.02%和79.4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能较快改善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定,且该药副作用极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复方角菜酸酯栓对肛肠术后伤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门部疾病术后伤口疼痛、出血和尿潴留等并发症是临床比较难解决的三大难题。近期研究证实,复方角菜酸酯对直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可以阻断肠内容物对伤口的刺激,减轻术后的疼痛,加快创面的修复,促进伤口的愈合。我科自2003年6月至2005年4月,对采用激光治疗肛门部疾病术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8.
黎小平  黄宗海  胡立春  楼彩霞 《骨科》2015,34(6):733-736
目的 检测壳聚糖凝胶对醋酸诱导的大鼠直肠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麻醉,以4%醋酸棉签经大鼠肛门置入直肠1 min,深度3 cm,制备大鼠直肠损伤模型36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药物组经肛门给予壳聚糖凝胶 1 575 mg.kg-1,阳性对照组给予痔疮膏1 575 mg.kg-1,连续6 d,给药后30 min,1,4,6 d,各组分别处死大鼠3只,解剖大鼠,肉眼观察大鼠直肠损伤情况,观察各组之间在给药各时间段的直肠病理学形态差异。结果 给药组用药30 min,1,4,6 d后,大鼠直肠黏膜损伤计分较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低,上皮组织坏死、间质充血、出血、水肿、腺体破坏、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现象明显较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轻,修复速度较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快,并且没有较明显的瘢痕出现。结论 壳聚糖凝胶可明显减轻4%醋酸造成的直肠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对照组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照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3、7d疼痛、出血、肛缘水肿、渗液等症状积分两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愈合时间相比,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可明显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锡类散对肥皂液灌肠造成的兔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各20只,分别用肥皂液(A组)、肥皂液+锡类散(B组)灌肠。观测各组灌肠前后血钾水平变化以及粪便涂片肠黏膜细胞脱落情况;在腹腔麻醉下取直肠、结肠远心回、结肠近心回肠壁制作病理切片,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细胞亚显微结构变化;光镜观察肠黏膜充血、水肿情况。结果A组灌肠后血钾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直肠部位肠黏膜损伤最重,结肠远心回其次,结肠近心回最轻;A组直肠部位以及结肠远心回肠黏膜损伤程度较B组严重(均P<0.01)。A组可见肠黏膜细胞损伤较严重,线粒体、内质网肿胀,细胞连接增宽,见大量凋亡、坏死细胞。B组肠黏膜细胞亚显微结构基本无改变或轻度损伤,细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结构未见异常,细胞连接紧密,固有层腺体结构正常。A组肠黏膜细胞脱落情况较B组严重。结论锡类散对碱性灌肠液造成的兔肠黏膜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在环状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运用马应龙痔疮膏换药,治疗组术后加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在大便便血、疼痛指数、创缘水肿、便秘次数、愈合时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大便便血、疼痛指数、创缘水肿、便秘次数、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状混合痔术后换药加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能明显减轻患者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婴幼儿肛裂的临床疗效,对125例婴幼儿肛裂患儿分别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62例(观察组)和红霉素软膏63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1周和2周后,观察组患儿治愈率、好转率及总有效率(67.7%、25.8%、93.5%、98.4%、1.61%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42.9%、22.2%、65.1%、50.8%、17.5%和68.3%)(P均〈0.01)。结果表明.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婴幼儿肛裂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观察内括约肌侧切术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对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应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术后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肛门给药,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用药后疼痛反应明显减轻,愈合时间缩短。疼痛积分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63,P〈0.01)。两组患者均一次全部治愈。两组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和长期门诊随访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内括约肌侧切术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慢性肛裂,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锡类散预防酸性灌肠液灌肠所致兔肠黏膜损伤的效果。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各20只,对照组采用食醋灌肠,观察组采用食醋加锡类散灌肠。观测两组灌肠前后血钾水平变化及粪便涂片肠黏膜细胞脱落情况;将动物腹腔麻醉下取直肠、结肠肠壁制作病理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细胞亚显微结构变化,光镜观察肠黏膜充血、水肿情况。结果对照组灌肠后血钾下降水平较观察组更为显著(P<0.01);病理切片及粪便涂片显示,对照组肠黏膜损伤及肠黏膜细胞脱落情况较观察组严重。结论锡类散可降低酸性灌肠液对兔肠黏膜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复方角菜酸酯(TITANOREINE)栓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痔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肛管疾病,发病率高达46.2%。痔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针对痔本身.而是出血、局部不适、脱出等症状,加之肛门直肠的解剖生理功能十分复杂,所以非手术疗法应是治疗的首选。复方角菜酸酯栓是由法国JeanPaulMartin实验室研制开发的一种治疗痔疮的局部用药,其复方成分有利于迅速减轻痔疮引起的各种症状。由于其成分不被人体吸收,所以对人无毒无副作用。该药品1979年在法国被批准上市以后,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到医生及患者的好评。之后,复方角菜酸酯栓陆续在奥地利、瑞士、德国、比利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缓解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后患者早期不适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行PPH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角菜酸酯栓组,42例)和对照组(常规处理组,38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h和第6及第12天时的症状改善情况、术后24h有无尿潴留情况、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试验结束时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停药及停药的原因以及伴随用药情况。结果术后24h治疗组患者症状总得分(4.4)较对照组(6.1)低,P<0.05。但至术后第6和第12天时,两组症状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症状得分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出现尿潴留的比率和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角菜酸酯栓对于缓解PPH术后早期的不适症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肛瘘肛周脓肿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脂乳膏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脂乳膏对肛瘘和肛周脓肿术后治疗的效果,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换药药物.方法:将188例后位单纯性肛瘘或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后患者,分为复方角菜酸脂乳膏治疗组和中药换药对照组,对其愈合时间和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复方角菜酸脂乳膏在肛瘘或肛周脓肿术后伤口的促进愈合和减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优于传统中药换药(P<0.01).结论:复方角菜酸脂乳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肛瘘和肛周脓肿术后换药药物,尤其在纤维增殖期(中期)、上皮覆盖期(后期)作用明显,具有明显的镇痛、促进愈合作用,并有效防止湿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内镜下胶圈套扎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内痔Ⅱ、Ⅲ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2年11月期间东莞市石排医院60例愿意接受胶圈套扎治疗的内痔Ⅱ、Ⅲ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胶圈套扎治疗,观察组给予胶圈套扎术后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同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内痔Ⅱ、Ⅲ期患者实施内镜下胶圈套扎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保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亚甲蓝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复方角菜酸酯软膏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亚甲蓝组、NSAIDs加复方角菜酸酯软膏组、多模式镇痛组),每组20例。观察多模式镇痛对术后疼痛评分、局部组织水肿、创口愈合时间及其他全身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影响。结果多模式镇痛组可显著降低术后平均静息痛及肛门排便痛的VAS评分.提高镇痛满意度的评分.而且可降低术后局部软组织水肿的评分.缩短创口愈合时间(P〈0.01)。术后局部渗血及其他全身不良反应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Allen法将64只SD大鼠制成脊髓中度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组)、MP(MP组)、二药联合应用(联合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动物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评分、斜板试验和体感诱发电位,并定量观察受损伤脊髓组织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阳性细胞数目变化.结果从伤后3周起,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斜板试验角度以及体感诱发电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联合治疗组与丹参组及激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伤后1周起,丹参组和对照组比较,胶质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目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有治疗作用,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MP治疗脊髓损伤具有协同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胶质细胞凋亡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