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阳痿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痿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多表现为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 ,常令患者苦恼不堪。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本病 6 9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9例患者中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5 8岁 ;病程最长 7年 ,最短 6个月 ;惊恐伤肾型 19例 ,湿热下注型 16例 ,心脾损伤型 19例 ,命门火衰型 15例。2 治疗方法(1)针刺治疗 :针刺时选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等穴。命门火衰者配太溪、心俞穴 ;心脾受损者配厥阴俞、脾俞穴 ;恐惧伤肾者配心俞、大陵穴 ;湿热下注者配间使、胆俞穴。治疗时均采用补法 ,待进针得…  相似文献   

2.
3.
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接脊柱炎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以毫针采用温通法在脊柱局部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在背俞穴针刺,配合中药膏剂在脊柱局部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扶正固本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偏头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治疗同时穴位贴敷治疗10d。结果治疗80例,治愈44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偏头痛不仅镇痛效果明显,而且还可以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风池、颈夹脊,辨证加减其它穴位,并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为93.2%。结论:针刺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烧山火针刺法加穴位贴敷治疗休息痢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全 《中国针灸》2006,26(2):128-128
笔者近年来应用烧山火针刺法合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休息痢9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临床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贴敷对难治性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穴位贴敷组和针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比较有显著差异。针刺加穴位贴敷组每搏心输出量和每分心输出量明显增加(P<0.05),外周血管阻力平均降低0.08 kPa.S/m l(P<0.05),动脉顺应性平均增加5.03 m l/kPa(P<0.05);针刺对照组每搏心输出量和每分心输出量均有增加(P<0.05),外周血管阻力平均降低0.07 kPa.S/m l(P<0.05),而动脉顺应性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提示针刺加穴位贴敷疗法对难治性高血压病有良好的疗效,其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小动脉的外周阻力和改善大中动脉的顺应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与对照组30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缓解胶囊),观察治疗3、6、12个月的疗效,及治疗3个月疼痛积分情况及治疗过程中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疼痛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解胶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是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为有效的方法,止痛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刘桂琴  薛峰 《四川中医》2011,(12):109-11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69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上星、印堂、迎香、鼻通、合谷、足三里穴);穴位贴敷背部腧穴(大椎、风门、肺俞、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膻中、命门穴)。结果:总有效率为91.3%。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术后肠梗阻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观察指标缓解情况,以及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2.16±0.75)d、腹胀缓解时间(3.43±0.56)d、肠鸣音恢复时间(5.17±1.92)d,以及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2.45±1.14)d均短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术后肠梗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但能够提高肠道的自我修复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1.
刘红莉 《光明中医》2016,(3):385-386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术后穴位贴敷的疗效。方法将115例胆囊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支持治疗及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以穴位贴敷治疗,3天后、6天后、3个月后分别观察病情变化。结果对照组3天、6天、3个月治愈率分别为:42.3%、50%、80.7%;治疗组3天、6天、3个月治愈率分别为:58.7%、82.5%、96.8%。结论胆囊结石术后穴位贴敷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胡玉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43-4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针刺对照组64例,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组64例,分别应用传统针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来治疗中风偏瘫。结果:各组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肌力,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针刺与穴位贴敷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顽固性神经痛 ,我们自 1 995~ 1 999年采用第二掌骨桡侧针法与中药穴位贴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2 8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均经神经内科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痛 ,其中女 1 9例 ,男 9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80岁 ,平均年龄 47.50± 5.65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 5年 ;第 1支痛为主者 3例 ,第 2支痛为主者 1 0例 ,第 3支痛为主者 8例 ,第 2、3支痛者 5例 ,3支均累及者 2例。每日发作次数 5~ 2 5次。属第 1次发病者 1 8例 ,复发者 1 0例。 2 2例曾服用卡马西平 ,2例作过无水酒精封闭 ,1 6例服用过中…  相似文献   

14.
冯润枝 《河南中医》2010,30(3):293-29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确诊病例采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疗法,针刺疗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穴位贴敷睡前敷药,次日晨取下,10次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23例,显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7%。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电热针加穴位贴敷与口服西药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121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针刺穴贴组(80例)和西布曲明组(41例)。针刺穴贴组采用电热针和穴位贴敷治疗,选择带脉、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选取神阙、中脘、关元等穴位进行药物贴敷。西布曲明组采用口服西药盐酸西布曲明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针刺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7.5%(78/80),西布曲明组总有效率为70.7%(29/4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针加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盐酸西布曲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与传统针刺配合TDP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配合TDP治疗。治疗前后通过对Mc Gill疼痛量表分值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同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1%(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1%(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PRI、VAS、P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PRI、VAS、P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RI、VAS、PPI数值明显减小。结论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可以改善痛经的症状,减少患者痛苦,疗效优于传统针刺配合TDP治疗。  相似文献   

17.
针刺与穴位贴敷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而引发的一组症候群。笔者采用针刺与穴位贴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2 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 5 4岁 ,最小 42岁 ;经期紊乱 77例 ,已停经 2 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 0例和对照组 6 0例。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为肾阳虚型 :表现为心悸心烦 ,失眠多梦 ,多疑多虑 ,自汗肢冷 ;肾阴虚型 :表现为心烦易怒 ,烘热汗出 ,失眠心悸 ,头晕目眩 ;痰气郁结型 :表现为形体肥胖 ,潮热汗出 ,烦躁失眠 ,胸闷心慌。2 治疗方法治疗组 针刺取穴 :百会、风池、大陵、神门、三阴交。肾阳虚型加肾俞、心俞、…  相似文献   

18.
胡家才  任开明  吴凡 《中医杂志》2001,42(9):536-536,538
我科于2000年6月~2000年8月间采用红外止咳贴穴位贴敷治疗咳嗽30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引起,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恶寒、发热、喘息、哮鸣音。中医辨证分型:本组病例属中医风寒型或痰湿型。风寒型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清稀,或喘息动则气喘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5月—2020年7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接收的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股骨颈、腰椎L2~L4骨密度明显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骨密度,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