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不同中鼻甲处理方法与慢性鼻窦炎手术疗效及鼻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 :为 16 2例、30 2侧慢性鼻窦炎和 (或 )鼻息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鼻甲病变包括肥厚及息肉样变。依中鼻甲切除与否分为中鼻甲切除组与保留组 ,按分层抽样、摒弃Ⅰ型和Ⅱ型 1期病例的原则分组。结果 :(1)中鼻甲保留组治愈、好转及无效分别为 72 % (36 /50 )、2 8% (14/50 )和 0 ;中鼻甲切除组治愈、好转及无效分别为 76 % (38/50 )、2 4 % (12 /50 )和 0。经 χ2 检验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2 )中鼻甲保留组术后平均清理时间 12 2d ,中鼻甲切除组术后平均清理时间 10 8d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t=5 0 9,P <0 0 1) ,(3)术后随访 6月~ 1年 ,中鼻甲保留组出现黏连 6例 (12 % ) ,中鼻甲切除组则无黏连。结论 :保留病变中鼻甲可延长术后鼻腔清理时间 ,增加术后鼻腔黏连机会。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时应酌情切除病变部分的鼻甲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手术病变中鼻甲不同处理方法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病变中鼻甲不同处理方法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疗效及鼻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为60例慢性鼻窦炎和(或)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对不同病变的中鼻甲进行适当的处理。分为中鼻甲成形术组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术后对中鼻甲形态、术后清理时间、鼻腔粘连情况、手术前后嗅觉变化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6个月中鼻甲成形术组中鼻甲形态恢复正常27例(90.0%),水肿或息肉样变2例(6.7%),发生粘连1例(3.3%),术后嗅觉明显改善24例(80.0%),无变化6例(20.0%),术后清理时间为6~10天,平均(7.1±0.3)天。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中鼻甲形态恢复正常20例(66.7%),水肿或息肉样变4例(13.3%),发生粘连6例(20.0%),术后嗅觉明显改善23例(76.7%),无变化7例(23.3%),术后清理时间为8~12天,平均(9.4±1.1)天。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对病变中鼻甲进行成形术比对中鼻甲进行部分切除术可以缩短术后鼻腔清理时间,促使鼻腔尽快上皮化,对防止术后粘连及提高临床治愈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窥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1例,2003年以前40例保留了中鼻甲为A组,2003年以后41例切除了部分中鼻甲为B组.结果 术后6~10个月复查鼻腔粘连情况,A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地粘连10例,占25%,粘连部位在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之间,B组患者无一例出现鼻腔粘连.结论 鼻内镜手术可在术毕有选择性针对中鼻甲病变程度不同行中鼻甲成形术,对防止粘连有一定作用,且使术后清理工作变得简单、方便,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中鼻甲处理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华  陈合新 《广东医学》2005,26(11):1546-1547
目的 探讨鼻窦炎和(或)鼻息肉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切除和保留中鼻甲与预后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双侧全组鼻窦炎的病例,随机分为中鼻甲保留侧和中鼻甲切除侧,观察术后中隔结节和筛窦术腔闭塞发生率和嗅觉的变化。结果 中鼻甲保留侧和中鼻甲切除侧中隔结节出现率分别为15%和55%,筛窦术腔粘连和闭塞率分别为8.8%和25.0%(P〈0.01),中隔甲保留侧和中鼻甲切除侧嗅觉差异无显著性。中鼻甲切除侧反射性头痛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保留中鼻甲有利于术后术腔恢复和提高临床治愈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性中鼻甲部分切除在鼻内镜手术中的适应证、切除范围及临床意义。方法35例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选择性中鼻甲部分切除。结果中鼻甲切除侧上颌窦口通畅为48侧(48/50),无鼻腔粘连;保留侧上颌窦口通畅为12侧(12/20),鼻腔粘连10侧(10/20)。结论选择性中鼻甲切除对防止窦口闭锁、鼻腔粘连,改善术野,术后恢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选择性中鼻甲部分切除在鼻内镜手术中的适应证、切除范围及临床意义。方法 35例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选择性中鼻甲部分切除。结果 中鼻甲切除侧上颌窦口通畅为48侧(48/50),无鼻腔粘连;保留侧上颌窦口通畅为12侧(12/20),鼻腔粘连10侧(10/20)。结论 选择性中鼻甲切除对防止窦口闭锁、鼻腔粘连,改善术野,术后恢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冠状位和水平位扫描,对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0.5~1年。结果:治愈98例(81.7%),好转15例(12.5%),无效7例(5.8%),总有效率94.2%。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鼻腔粘连,大部分鼻腔粘连与中鼻甲有关。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楚、病变清除彻底,较好地保留鼻腔生理功能、组织损伤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鼻息肉手术是一个常规多见的手术 ,临床医生多以中鼻甲为标志中心进行鼻息肉手术 ,对中鼻甲的处理一直存在争论。现就 1 50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对中鼻甲切除或保留的观察 ,探讨其对鼻息肉术后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1 50例 ( 1 999-2 0 0 2年 ) ,男 90例、女 60例 ,年龄 1 4 -71岁 ,平均 2 8岁。分 70例 1 3 0侧和 80例 1 4 0侧两组 ,前组切除 ,后组保留。1 .2 手术方式局麻下常规鼻息肉摘除 +内窥镜检查清理。①切除方法 :自中鼻甲根端彻底切除。②保留方法 :水肿型完全保留 ,息肉样变息肉形成型 ,…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连的原因,探讨防治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本科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136例238侧随访6个月,观察鼻腔黏连的情况,并回顾性分析病史资料。结果术后1个月发生30侧(12.6%)鼻腔粘连,25侧(10.5%)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16侧(6.7%)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1侧(0.42%)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予以鼻内镜下分离,部分使用微型电动切割器,解除鼻腔异常解剖结构,切除残余钩突。术后6个月观察鼻腔粘连下降到12侧(5.0%),其中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7侧(2.94%),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3侧(1.3%),筛窦腔闭塞2侧(0.84%)。结论围手术期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钩突的完整切除,中鼻甲的恰当处理,鼻腔异常解剖结构的解除,微型电动切割器的使用,合适的填塞材料选择及较长的中鼻道填塞的时间,术后定期术腔清理,粘连的及时处理可降低鼻内镜术后鼻腔的粘连率。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尚有争议 ,如手术中是否保留中鼻甲等[1-3 ] ,对既保留中鼻甲的形态和功能 ,又避免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的粘连 ,并保持术后中鼻道及鼻窦窦口的通畅引流 ,也有不同的见解。临床发现 ,中鼻甲存在肥厚及息肉样变等病变时 ,易导致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术后鼻腔粘连 ,术后疗效也差。我们对 12 3例慢性鼻窦炎和 /或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 ,根据中鼻甲病变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探讨了不同中鼻甲处理方法与手术疗效及鼻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息肉伴嗅觉障碍患者鼻内窥镜手术前后嗅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84例伴嗅觉障碍的鼻息肉患者的分为中鼻甲切除组和中鼻甲未切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用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检查嗅觉功能变化。比较术后两组嗅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中鼻甲未切除组患者嗅觉改善率为61.9%,中鼻甲切除组改善率为8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嗅裂阻塞与否对患者术后嗅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结论鼻内镜手术切除中鼻甲对患者术后嗅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影响,嗅裂阻塞与否对术后嗅觉恢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鼻甲部分切除对预防内窥镜鼻窦术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的意义。方法:对2002年1月-2002年11月间内窥镜鼻窦手术的87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随访。其中施行中鼻甲前1/3部分切除者38例,并与49例保留者进行比较。结果:全体病例I型1期两组均未发生粘连,但I型2期、3期,Ⅱ型,Ⅲ型中,B组(保留组)术后粘连发生率为53%,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A组(切除组)术后无粘连发生,随访未发现有干燥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嗅觉也未见有明显的减退。结论:建议采用中鼻甲部分切除来避免中鼻甲与中鼻道外侧壁粘连时,应视是否有利于疾病治愈和最大可能维持鼻腔和鼻窦的生理状态而定。并且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应尽可能防止中鼻甲失去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造成患者在鼻内窥镜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对我院耳鼻喉科自2005年8月2011年8月收诊的276例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接受鼻内窥镜术的276例患者(共计294侧患病鼻腔)出现鼻腔粘连的有29例,共计31侧鼻腔,鼻腔粘连的发生率为10.54%;手术后2-6周出现粘连的患侧为28侧,占90.32%,其余2侧分别在第8周和第10周发生鼻腔粘连;粘连的部位分别为:鼻中隔与中鼻甲粘连者13侧,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者9例,鼻中隔与鼻腔的外侧壁粘连者6例,中鼻甲肥大或者弯曲造成粘连者3例.结论 鼻内窥镜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的原因复杂,术中清除干净鼻腔病变部位,尽量减少损伤鼻腔黏膜,正确处理中鼻甲,术后及时换药,预防鼻腔感染,换药动作轻柔,防止中鼻甲漂移,可以减少鼻腔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下中鼻甲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中鼻甲成形和保留中鼻甲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6 0例 ,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 1侧行中鼻甲成形术 ,另 1侧保留中鼻甲 ,观察术后鼻腔黏连情况。结果 :中鼻甲保留侧术后发生鼻腔黏连 13例 ,中鼻甲成形侧仅 2例发生黏连。结论 :内窥镜下中鼻甲成形术能保持良好的中鼻甲形态 ,恢复鼻腔生理功能 ,防止术后黏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方法 .方法 对156例(248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a. 结果 治愈104例(66.7%),好转39例(25%),无效13例(8.3 %),总有效率91.7%,术后并发症主要有鼻出血,鼻腔粘连. 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操作熟练准确,彻底清除病灶,正确处理中鼻甲,术后定期随访处理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中鼻甲存在畸形、肥厚及息肉样变等病变时 ,易导致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术后鼻腔粘连 ,术后疗效也差[1] 。我们对112例 (16 1侧 )慢性鼻窦炎和 /或鼻息肉并发中鼻甲肥厚患者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根据中鼻甲病变情况采取适当处理方法 ,探讨了自身异常的中鼻甲处理与否与手术疗效及鼻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我科 2 0 0 1— 2 0 0 3年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中选择有中鼻甲病变的患者共 112例 ,随机分成二组 :①A组为中鼻甲矫形组 5 0例 (76侧 )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7~ 6 9岁 ,Ⅱ型 2期 2 5侧 …  相似文献   

17.
佘新泽 《吉林医学》2014,(20):4463-4464
目的:分析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及策略。方法:选择42例鼻内镜手术后发生的鼻腔粘连患者,检查鼻腔粘连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42例患者中发现鼻腔粘连前10天~9年有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史,其中2例鼻中隔偏曲矫正不彻底及8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前次未行矫正,7例中鼻甲下缘过长或中鼻甲肥大,4例钩突切除不彻底,6例下鼻甲骨质高拱型,2例患者术后未及时鼻腔清理换药。行鼻腔粘连松解术后,随访6个月~1年,42例术腔粘连均成功解除。结论:分析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后尽量避免,鼻腔粘连松解术可以很好的改善鼻腔粘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使用鼻窦内窥镜行鼻息肉摘除、中下鼻甲切除等术。结果 103例在术后均获良好鼻通气,62例患者嗅觉改善,7l例头痛缓解。结论 用鼻窦内窥镜实施手术,视野清楚,对病变切除彻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行鼻内镜手术的同时对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进行处理与术后鼻腔粘连的关系.方法 对156例(260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其中79例(132侧)行单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对照组),另77例(128侧)行鼻内镜手术的同时对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进行处理(处理组).术后对两组的鼻腔粘连等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随访6~24个月,处理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为18%,中鼻道粘连发生率为15.6%,窦口粘连发生率为23.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7.8%,51.5%和48.0%.处理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同时处理结构变异的中下鼻甲与鼻中隔,对减少鼻腔粘连、改善鼻腔通气引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鼻甲成形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2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中72例行中鼻甲成形,102例行部分切除未成形或中鼻甲全切,48例未处理中鼻甲。术后观察中鼻甲形态、粘连情况、术腔上皮化情况等。结果中鼻甲成形组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发生率为20.8%(15/72),未成形组52.5%(21/40),保留中鼻甲组86.3%(19/22)(p<0.01)。术后鼻腔结痂干燥感发生率:成形组13.7%(10/72),未成形组30.0%(12/40),保留中鼻甲组9.1%(2/22)(p<0.01)。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成形组6.5周,未成形组10周,保留中鼻甲组6周。结论中鼻甲成形术既保留了中鼻甲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又开放了窦口鼻道复合体,可以缩短术后鼻腔清理时间,促使术腔尽快上皮化,防止术后粘连,对提高鼻内镜的疗效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