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治经过。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因多,常见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者两。三种并存,诱因多发以肺部感染。劳累。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常见,并发症多。结论:由于大部分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诱因多发,并发症多,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综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小儿心脏病种,说明先天性心脏病为通渭地区小儿心脏病的主要病种,提示民众共同关注,积极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方法:对可疑心脏病患儿,在相关辅助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检查出254例心脏病患者,其中223例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为通渭地区小儿心脏病的主要病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78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患病病种多,引起老年患者心力衰竭前3位病因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痛,风湿性心脏病常与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等2~3种疾病并存;心功能Ⅲ级者最常见,共38例占48.7%,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原发病常多种病因并存,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发病诱因是呼吸道感染,劳累、心律失常,心衰程度重,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诊病例临床特点、抢救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11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急诊的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和转归。结果:以感染为急诊症状患儿79例,缺氧发作11例,心力衰竭10例,以其他症状就诊13例;死亡6例,其中4例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急症首发症状,另2例分别以咯血、惊厥为急诊首发症状,经过治疗后107例患儿急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伴发感染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急诊就诊最常见的原因;伴发喘憋者异丙托溴铵雾化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心力衰竭的患儿可应用米力农,肺动脉压高致缺氧发作不缓解,应用前列地尔可以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治经过.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因多,常见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者两.三种并存,诱因多发以肺部感染.劳累.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常见,并发症多。结论:由于大部分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诱因多发,并发症多,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综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误诊情况及原因,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5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的疾病和原因。结果: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结核性心包炎、抑郁症及痴呆症。误诊主要原因主要是:老年人就诊首发症状为心脏病的症状且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化;缺乏对老年人心电图改变的正确认识。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缺乏对该病的鉴别意识。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的首诊症状表现多样,低代谢症候群不明显,常常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系统问诊、查体、综合分析病情、及时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晶莹  李丹  张艳琦 《吉林医学》2008,29(10):812-813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症状、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要点的阐述,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的相互协作,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对手术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瑞云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185-186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的误诊情况及原因,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对48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本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种类及原因。结果: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最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主要原因:①老年人就诊首发症状为心脏症状;②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化;③缺乏对房颤病因的正确认识。结论:老年甲亢患者心血管症状表现多样,系统问诊、查体、正确分析病情、检测血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服西地那非片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5例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口服西地那非片可以明显改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西地那非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左心衰竭的发生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访随访了70例患者的预后。结果:120例中,116例(96.7%)为有基础心脏病患者,其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22例,4例为无明确的基础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LVEF<40%者13例,≥40%者107例,随访70例,半年内死亡9例(7.5%)。结论: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大部分为有明显的基础心脏病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为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严重损害,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选择素的表达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患者分为非紫绀组32例、紫绀组9例、健康对照组12例.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紫绀组和紫绀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选择素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紫绀组尤为显著。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存在血小板的活化状态,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更明显,这可能是引起这些患者止血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对近3年收治的本地区老年人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96例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肺心病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90例患者好转,无效2例,死亡4例。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方法,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增强了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恐惧心理消失,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何影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182-182
目的:总结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对1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漏误诊情况心电图表现总结分析。结果:阐述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注意要点。结论:本组10例均为老年患者,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无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症状隐匿多样,多种心脏病并存等特点,临床医生对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做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分析98例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其临床特点为:多无风湿活动史;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见,并对发病率及治疗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全麻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2006,10~2007,5我科共接诊10例先天性唇腭裂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过术前认真检查,4例患者心功能在正常范围,在全麻插管下安全实施手术。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并非绝对手术禁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kx2-5基因在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方法:应用PCR-SSCP方法和NDA测序技术在58个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核心家系183名成员中检测Nkx2-5基因的突变情况;以β-actin作为内对照对11个室间隔缺损患者心肌标本和2个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正常对照)心肌标本进行RT-PCR扩增和定量分析,观察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Nkx2-5基因同源结构域中(CCA)三碱基缺失;与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正常对照)相比,室间隔缺损患者的Nkx2-5基因基因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Nkx2-5基因与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其同源结构域内的基因突变可能是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重要遗传基础。Nkx2-5基因转录水平的异常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形成的另一种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是甲亢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其常以呼吸困难、心绞痛和心房纤颤为首发症状而就诊,极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而延误诊治。我院1985年~1993年收治老年人甲亢性心脏病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Sideris法与Amplatzer法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Sideris法和Amplatzer法在不同类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和特点,对护理观点进行探讨。方法 对104例不同类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护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24例发热,传导阻滞13例,胸痛、出血及血肿各8例,低血压3例,股动脉栓塞1例,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术后注意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护,加强对术侧肢体的观察护理,是降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常见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1例成人先心病确诊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31例成人先心病患者中曾被误诊28例,漏诊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诊断成人心脏病,懂得心脏超声知识的临床医师和懂得临床知识的超声医师是减少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误诊漏诊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抗感染治疗及疾病转归。方法:对12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础病因中,非风湿性瓣膜心脏病最多,54例,占43.5%;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25例,占18.4%;再次是风湿性瓣膜心脏病,18例,占14.5%。在大多数患者(80.6%)疾病早期,IE的经典临床特征已不常见。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56.1%)。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占72.6%,住院死亡率为1.6%。结论:IE常见的基础病因前3位分别为非风湿性瓣膜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瓣膜心脏病;IE通常是一种急性以链球菌感染率高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