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塞因塞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因塞用”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其“虚”乃为“气”虚而致气机不畅,气化不行,因虚致塞。本文广例诸窍、皮毛、腠理闭阻不通;脏腑虚损闭阻不通的证型与治疗,以开拓“塞因塞用”的应用思路。并指出塞法的运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塞因塞用为中医反治法之一,即以补开塞,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法治疗闭经、便秘等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六则临床验案为例,探讨《黄帝内经》反治法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通过温习《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中相关反治法条文,爰举,临床实践验案,如通经利水法治疗经期过长、疏风解表药治疗经期盗汗、攻下法治疗带下、健脾法治疗妊娠消食、补气法治疗妊娠便秘、温热药治疗咽喉疼痛等。同时总结反治法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规律。瞄果]妇科疾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可以使用反治法,如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热因热用法等,经实践证明,临床疗效佳。[结论]以经文奥旨“反治法”治疗妇科疾病,是治病求本的体现,应当深入挖掘、继承、发扬,使之更好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何谓反治?歧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开。”反治,又叫从治。它是根据“甚者从之”的原则制定  相似文献   

5.
"反治"是《伤寒杂病论》中的重要治则,从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4方面分别进行系统总结及说明"反治"在《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当代著名"火神派"医家张存悌教授,善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灵活应用"塞因塞用"之法治疗慢性便秘,治疗上以补益脾气、温扶肾气、舒理肝气、摄纳浮火为主,用药独特,以补法达到大便通泄的目的,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塞因塞用治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出口梗塞性便秘中的直肠粘膜内套叠、直肠前壁粘膜内脱垂,使用通下之法只会加剧直肠粘膜脱垂导致症状加重,单纯补中益气并不能明显改善病情。只有运用中医塞因塞用反治之法,使用固涩收敛之剂治疗松弛下脱之粘膜,提升清阳治疗下陷之中气,解除排便时直肠粘膜过度下垂形成的堵塞,治疗才能取得满意之疗效。  相似文献   

8.
"塞因塞用"意指应用补虚类药物,治疗因脾虚阳气不足而导致的胀满痞塞等证候,属于反治法之一。今择验案3则,将应用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反治法的一般认识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一般认为,当人身阴阳、寒热、虚实失去平衡,致寒盛患者见“热盛”证侯,热盛患者见“盛寒”证候,虚寒患者见“实热”证候,用反治法旨在调整人身阴阳的偏差。从《素向·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  相似文献   

10.
反治反佐辨     
反治,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反治法是顺从疾病证候的假象进行治疗的方法。《内经》提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所以,反治法也叫从治法。它虽是与正治法相对而言,然本质仍属正治,严格地说,只不过是正治的一个变法。常用的反治法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如热深厥深之用白虎,下利谵语之用承气等。反佐,与反治截然有别。反治在辨证基础上,确定了对疾病的治疗原则;而反佐,则是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所遣药组方,煎用服用的方法。运用反佐,主要是使方药或产生新的作用,或监制主药的偏性,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其目的是充分利用药物配伍、煎服方法上的  相似文献   

11.
甘温除热法是重要的中医治法,是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即运用性味甘温的方药治疗脾胃阳虚、水火气机升降失调或气虚、阳虚等所致的阳损及阴,出现发热表现的一种治疗方法.甘温除热法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脾胃论》.甘温除热法为后世的内伤发热治疗提供了广阔思路,在此基础之上推衍出补脾胃清湿热法、益中气除余热法、健脾清肝治疗脾虚肝郁之热证法等,使发热的病机理论更趋完善与实用.  相似文献   

12.
反治法是中医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使用与病情性质一致的治法。《黄帝内经》指出,“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唐代医家王冰注释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与“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或“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正治法相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果过量使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的寒凉药,都会使患者出现或腹泻,或咳嗽,或久咳不愈症状。这是因为一味地使用凉药,遏制了局部的气机通畅和正常肺气的宣发,邪气反而闭而不出的缘故。如果加上荆芥、苏梗等辛温发散药,可有效避免和解决一些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小儿体属纯阳,所患温热病最多,如肺炎喘嗽、暑温、麻疹等疾病。温病为感受温热阳邪所致,疾病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变过程中易伤阴液,致出现津枯液涸之变,故贯穿于温病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治疗,无不以救阴为要义。然而小儿体质娇嫩,稚阴稚阳,病理变化多端,往往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现就“热因热用”在小儿温病治疗中之运用,探讨如下。l阳气郁闭、阳气虚衰是应用温热药的病理基础 温热之邪性属阳,具有亢奋、宣泄、炎上的特点,但又易阻遏人体气血阴阳之流通,导致阳热佛郁,气机不畅。清·杨栗山在《温疫论评注》中指出:“杂…  相似文献   

14.
反治,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反治法是顺从疾病证候的假象进行治疗的方法,<内经>指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所以,反治法也叫从治法,它虽与正治法相对而言,然本质仍属正治.常用反治法,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如热深厥深之用白虎,下利谵语之用承气等.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一些老年性疾病运用塞因塞用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该法常用于脾肾阳虚、肾不纳气的咳喘 ,脾肾不足、气化不行的腹胀癃闭及老人病后中气虚弱或气血不足的便秘等 ,临床体会如下。1 病例分析例 1 便 秘 患者男性 ,72岁 ,直肠癌手术后大便一直不能自解 ,每次需服番泻叶、玄明粉等泻下药或开塞露灌肠方能通便 ,但泻药一用 ,大便日行 4~ 6次 ,呈稀水便 ,神疲乏力。用开塞露灌肠 ,1次需 6只 ,需用肛管直接注入到直肠 2 0 cm处。证见 :消瘦、乏力、纳差、腹胀、舌质淡、胖、苔白腻。拟诊中气虚弱、肠燥津枯。治拟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方…  相似文献   

16.
我科采用纱布浸泡药物塞肛给药方法治疗 1例溃疡性结肠炎便血 1年有余的患者 ,疗效显著。现将其塞肛给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胡某 ,女 ,4 7岁 ,于 1年前始出现鲜血便 ,伴有粘液 ,排便次数每日 10次以上。经多方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 ,因病情加重 2个月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临床灵活运用反治法治疗疑难杂证,收到理想效果。现举例以证之。1阑尾术后粘连塞因塞用王某,男,70岁。40年前行阑尾手术,术后经常腹痛腹胀,便秘,逐年加重。常因感冒着凉,进食不当,劳累,生气等诱发。经某大医院诊为阑尾术后粘连,十二指肠瘀积症。每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脏介入治疗中急性心脏压塞的原因、临床表现,评价早期识别、及时处理的意义。方法1334例接受介入治疗和心脏病患者中,5例患者因心脏穿孔引起急性心脏压塞(3例术中出现,2例术后出现),4例症状明显者接受心包穿刺引流,1例症状较轻者住院观察。结果4例接受心包穿刺引流者症状很快缓解,所有病人3周后做心脏超声均未发现心包积液。结论及时发现及处理介入治疗中急性心脏压塞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心包穿刺引流是治疗急性心脏压塞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浅谈“甘温除热”刘妍,沈玲(江西省抚州地区人民医院34400),(中国中医研究广安门医院100034)关键词甘温除热法,涵义,临床应用1甘温除热法的涵义“甘温除热”法就是运用甘温的药物补气升阳以治疗内伤发热中的气虚发热症。它是属于反治法的内容,即热因...  相似文献   

20.
中医“通因通用”源出于《索问——至真要大论》。一般而言中医对通泄的病症采用固涩的方法治疗,但对某些现象是“通”而本质是瘀热的病症不但不能采用温补固涩的方法治疗,相反要用通利泄热的方法,这种治法中医称“通因通用”。“通”可去滞.“通”可泄热.这就是中医的反治法。本人在临床中运用“通因通用”之理论指导,采用方便、快捷的西药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收效甚佳。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