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徐东卫  袁振奋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26(4):337-338,F003
目的:探讨休克期切痂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依据休克期切痂植皮的临床指标,对11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在休克期行切痂植皮。结果:11例全部平稳渡过休克期,仅1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后期因重度营养不良伴感染,自动出院,余10例整个治疗过程平稳,感染及并发症明显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结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在休克期行切痂植皮是可行的,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对伤后高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烧伤休克期切痂对高代谢的影响。方法:切痂前、后监测血神经内分泌激素,内毒素(LPS)、TNF-α、痂下组织细菌定量及体重变化。结果:休克期切痂不会引发分解代谢激素增加,但LPS,TNF-α水平明显降低。结论:休克期切痂可降低烧伤后高代谢应用,优于常规的切痂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严重烧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伤病之一,部分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该类患者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切痂植皮,并根据不同创面选择不同的切痂深度和植皮方法,将对患者生存及预后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从早期切痂植皮的时机、禁忌证范围及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颜面部煤尘燃爆深度烧伤后严重毁容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煤尘燃爆颜面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采用保守磨削痂、延期植皮和双眼睑早期减张、扩张创面立即植皮的处置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于伤后3周内创面全部愈合。随诊3个月,未发现明显瘢痕增生和畸形,面部表情自然,情绪表达充分。结论应用早期保守磨削痂延期植皮的方法,可促进全颜面创面尽快修复,减少瘢痕增生和颜面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990年10月~1998年10月,我院采用早期削痂一期整张中厚皮片移植的方法治疗手部深度烧伤,较好地避免了瘢痕增生畸形,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手部功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颜面部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 对16例面部深Ⅱ度、Ⅲ度为烧伤患者于伤后3 ̄7d内行切痂,移植厚中厚皮片修复创面。结果 除2例有所植皮片的5%以内皮片坏死外,余均成活良好。结论早期切痂植皮疗程短,术中出血较少,所植皮片回缩小,颜色及质地均接近正常,大大减轻了面部畸形,近远期效果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足背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手术切削痂植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999~2005年度烧伤病例,选择其中手背深Ⅱ度烧伤早期行切削痂自体中厚皮移植术者120例138只手、足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2年,功能优为83%,良占12%,差占4%。结论手、足背烧伤早期手术切削痂植皮是治疗手足烧伤、减少残疾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梁洪勋 《河北医学》1996,2(1):86-87
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配合(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梁洪勋我院自1991~1995年11月,共实施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112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38例;成人67例,小儿45例。烧伤面积18~76%;烧伤深度为深Ⅱ°~Ⅲ°度。1...  相似文献   

10.
休克期切痂植皮对烧伤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伤后不同时期切痂对烧伤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雄性大鼠,采用30%TBSA三度烫伤模型,分为5组:伤前正常对照组、单纯烫伤对照组、伤后8h、24h、96h切痂植皮治疗组,于烫伤后168h处死大鼠。结果:①烫伤后大鼠血清TNFα、花生四烯酸水平显著高于伤前,切痂后降低,其中8h、24h切痂组TNFα水平及8h切痂组花生四烯酸水平显著低于单纯烫伤组。各组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水平的改变均不具显著性。②烫伤后骨骼肌ATP含量显著降低而ADP含量显著升高,EC水平略下降;切痂后ATP、EC水平均有恢复,其中8h、24h切痂组ATP含量及8h切痂组E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烫伤组。肝脏ATP含量于烫伤后亦显著低于伤前,切痂后略回升;切痂后肝脏EC水平升高,其中24h切痂组E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烫伤组。结论:严重烧伤后组织ATP、能荷水平的降低是高代谢重要表现之一,该现象与细胞因子、脂类介质水平升高有关,及早切痂植皮可促进组织能量代谢水平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1.
Ma T  Jia CY  Jiao DK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4):1000-1003
目的 探讨自体刃厚皮、中厚皮及全厚皮覆盖SD大鼠深Ⅱ°烧伤创面对创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每只大鼠制作10%体表面积的深Ⅱ°烧伤模型,伤后即刻削痂并采用自体刃厚皮、中厚皮及全厚皮覆盖创面,同体相同对照创面伤后不做任何覆盖,A组于植皮后48 h取材,B组于植皮后7 d取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创基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定量检测肌成纤维细胞(α-SMA阳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α-SMA阴性细胞)的数量,计算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率.结果 植皮后48 h取材组对照创面、刃厚皮移植创面、中厚皮移植创面和全厚皮移植创面创基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率分别为(76.3±3.3)%、(69.8±1.6)%、(57.5±1.6)%、(44.7±1.7)%;植皮后7 d取材组上述4种创面创基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率分别为(72.9±6.1)%、(63.6±4.7)%、(50.2±1.6)%、(32.3±1.2)%.对照创面创基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各实验创面(均P<0.01);刃厚皮、中厚皮及全厚皮移植创面两两比较,创基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D大鼠深Ⅱ°烧伤创面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率与其创面的覆盖方式直接相关,这可能对远期瘢痕收缩的程度有直接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in split-thickness skin, inter-mediate thickness skin and full-thickness skin autograft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fibroblasts into myofibroblasts in rats after deep partial thickness burn. Methods A total of 40 SD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 Group B, n =20 each). In Group A, tissu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Day 2 after skin-grafting while Day 7in Group B. In each group, every rat was scalded to cause deep partial thickness wound with an area of 10% of total body surface. The wounds received eschar shaving instantly coupled with skin-autograft, covering with thin split-thickness skin, inter-mediate thickness skin and full-thickness skin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control wound on the same rat was scalded only. Then the expression of α-SMA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each wound. And the numbers of myofibroblasts (α-SMA positive cells ) and fibroblasts (negative cells) were counted to calculate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myofibroblasts. Results In Group A, the conversion ratios of myofibroblasts of control, thin split-thickness skin autograft, inter-mediate thickness skin and full-thickness skin groups were (76. 3 ±3. 3)%, (69. 8 ± 1.6)%, (57.5 ± 1.6)% and (44. 7 ± 1.7 ) % respectively. In Group B, the ratios were (72. 9 ± 6. 1 ) %, ( 63.6 ± 4. 7 ) %, ( 50. 2 ±1.6)% and (32. 3 ± 1.2)% respectively. The ratio was higher in control group than that in any other one (P <0. 01 ). There was statis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in split-thickness skin, inter-mediate thickness skin and full-thickness skin autograft groups ( P < 0. 05 ). Conclusion A direct association may exist between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myofibroblas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kin-grafting in rats after deep partial thickness scalding. It is probably related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scar contracture in the long-term.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解决手部深度烧伤的难题,探讨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性回顾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施行切痂植皮手术手部深度烧伤患者100例,分析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早期切痂植皮组和延迟切痂植皮组,早期切痂植皮组50例患者,延迟切痂植皮组50例患者,观察两组恢复的效果,针对患者术后出现功能障碍感染、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不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手术后,早期切痂植皮组患者功能障碍感染出现例数6例,感染率12%,创面愈合时间为(12±5.5)d,植皮成活例数为49例,成活率为98.%,这三项数据均优于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实施早期切痂植皮手术治疗,可减少瘢痕增生,可有效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保护手功能,重视按摩、理疗等综合性康复治疗,减少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患者早期康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戴军  陈玉林 《广东医学》1998,19(3):170-171
目的:通过阻断烫伤早期大鼠中枢和下丘脑室旁核γ-氨基丁酸的作用,观察大鼠心血管指标和存活时间的改变。方法:制备大鼠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借助脑立体定向仪行中枢内注射;运用四导生理仪记录血压和心肌力学指标。结果:烫伤早期大鼠中枢和下丘脑室旁核γ-氨基丁酸作用的阻断可明显回升其血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和延长存活时间。结论:提示中枢γ-氨基丁酸对大鼠烫伤早期心血管功能有影响,部  相似文献   

14.
[ 摘要 ] 目的 观察负压伤口疗法(NPWT)联合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在烧伤植皮创面床术前准备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6年3月—2019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烧伤创面的患者107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患者意愿分为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组36例、单纯NPWT治疗组36例、联合治疗组35例。入院后患者创面均常规清洁消毒,尽量去除创面坏死组织及渗出物。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组患者创面外敷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涂布单层纱布行半暴露治疗,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直至肉芽组织基本覆盖创面床。单纯NPWT治疗组患者采用持续式负压吸引模式,负压值为-16.6kPa,持续负压治疗13~15天。联合治疗组患者创面外敷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涂布单层纱布后联合持续式负压吸引,治疗9~10天。单纯NPWT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负压引流堵塞情况则及时更换负压材料。于清创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学培养,统计细菌清除情况;记录3组患者植皮创面床术前准备时间、更换负压材料次数或者换药次数。之后3组患者均行植皮手术,记录3组患者创面移植皮片成活率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对数据行χ2检验、方差分析。 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植皮创面床术前准备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分别为(9.7±1.2)、(23.1±1.8)d,均明显短于单纯NPWT组的(13.9±1.1)、(27.8±2.0)d和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的(21.3±2.4)、(37.1±3.7)d,P值均小于0.01。联合治疗组患者更换负压材料次数明显少于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患者换药次数及单纯NPWT组患者更换负压材料次数(P值均小于0.01)。联合治疗组患者移植皮片成活率为(90.0±2.9)%,明显高于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的(84.2±4.2)%,P <0.01,与单纯NPWT组(90.9±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清创前,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单纯NPWT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有36、36、35处创面检出细菌;治疗后,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单纯NPWT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有18、5、5处创面检出细菌。单纯NPWT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效果明显优于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P值均小于0.01),联合治疗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效果与单纯NPWT组相近(P >0.05)。 结论 NPWT联合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可快速清除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和细菌,负压引流堵塞发生率低,缩短植皮创面床术前准备时间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优于单纯NPWT或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是一种较佳的准备植皮创面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烧伤切痂植皮术中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行切痂植皮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18~ 60岁,ASA Ⅰ~Ⅱ级,受区面积1%~30%,所有患者均使用七氟烷吸入、4 ng/ml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n=30)麻醉诱导开始时给予0.3 mg/kg负荷量,之后以3μg/(kg·min)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n=30)注射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术中生命体征、术后7h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通过病人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ump,PCA)输注的吗啡用量.结果 氯胺酮组术后3h内VAS评分、2h内吗啡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在烧伤切痂植皮手术中以瑞芬太尼作为麻醉性镇痛药时,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氯胺酮有助于减轻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休克期切痂对严重烧伤后凝血和纤溶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犬40% TBSA Ⅲ度烫伤模型,分为休克期切痂组(E组,于伤后 3 h切痂)和非切痂组(C组),分别检测血浆中TM、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 伤后3 h两组TM、D-二聚体均显著高于伤前(P<0.05),24 h后E组TM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D-二聚体也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休克期切痂可减轻内皮细胞损伤,预防或减少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总结救治1例合并休克期呼吸心跳骤停的大面积烧伤的成功救治经验。方法:对1例火焰烧伤总面积96%TBsA(深Ⅱ度4%;Ⅲ、Ⅳ度92%)合并吸入性损伤、休克期(伤后27h)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早期重要治疗包括合理的补液治疗,早期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治疗;早期切痂手术,自体微粒皮、异体大张皮覆盖创面;此外,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也贯穿了治疗整个过程。结果:患者在休克期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过及时、成功的心肺复苏治疗,在密切监测生命指标的前提下,采取早期分二次切痂自体微粒皮、异体大张皮移植;由于自体皮源的缺乏,后期分11次手术自体皮移植封闭创面,经过128天创面愈合,治愈出院。结论:对于休克期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患者,个体化的补液治疗、及时有效地心肺复苏是救治成功的前提;在心肺复苏之后,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重视围手术期的治疗,早期切痂手术,自体微粒皮、异体大张皮覆盖创面仍然是可行的,并且对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同时,积极营养治疗并且尽早向肠内营养过度,防治感染,及时有效利用有限的自体皮源封闭创面同样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