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以全身小血管中广泛存在琉璃样血栓,致使小血管阻塞,病情发展快,病死率极高的疾病.本文以我院应用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成功救治一例,展开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以透明血栓广泛分布于全身小血管中致使小血管阻塞为其典型病理变化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亚型,为临床少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极高。Moschcowitz在1924年首先报道了此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损害和发热,称为"五联征",仅有前三项为"三联征",病死率极高。国外报道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马国瑞  杨慧敏  郭春燕 《医学综述》2008,14(8):1278-1279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现对本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小血管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为特征,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现将我院1992年~1999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时期常见出血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26例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治愈,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又称为Mosehrowtz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五大主要症状;典型病理改变为小血管中广泛存在玻璃样血栓,致使小血管阻塞,引起相应供血组织器官缺血性改变。该病临床症状及体征易变,容易误诊或漏诊,且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血小板减少的综合症.紫癜多数由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引起,所以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致死率却非常高.近年来研究证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机体免疫反应有关,故也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的血液学特征是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表面结合有抗血小板抗体[1].目前,临床上采用排除法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该病的治疗目标是提高血小板计数到安全水平.研究表明ITP是异质性疾病,其发病过程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血小板生成障碍[2].  相似文献   

8.
紫癜症     
紫癜症在临床工作中相当常见。本文结合有关资料作一简单复习。一、概念紫癜是出血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体征。它的病因很多,症状也不一致,但有其一共同表现就是皮下、粘膜、内脏或其他组织内出血。一般按血小板是否减少而分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大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肥尔候夫氏病Werlhofs Disease)和继发性(症状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分为过敏性紫癜(许兰一  相似文献   

9.
师晓东 《中国医刊》2007,42(12):67-68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血液系统常见病。其发病原因、机制及治疗均与成人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区别,治疗中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难度,本文对于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治疗做一解答。1问: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是什么?答:发病在春夏季有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0.
血友病、坏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多吃鱼,因为鱼肉中有一种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孙晓燕  张燕 《中国病案》2004,5(1):29-30
我院使用ICD - 10国际疾病分类将近一年了 ,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碰到了一些编码困难和易出现错误编码的情况 ,下面报告六种疾病编码 ,并对其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CD - 10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编码为D6 9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编码为D6 9 3。经查阅书籍得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 ,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所以病案上出院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特发性血…  相似文献   

12.
大剂量静脉滴注维生素C加服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隋光,宁涛,王翔毅,贾瑞萍(包头市第二医院血液科,包头014040,包钢医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血小板自身抗体作用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临床多用激素治疗,但血小...  相似文献   

13.
梁晓林  徐忠华 《北京医学》2004,26(4):274-274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可能为某些疾病导致血小板聚集能力过强,形成血小板栓子附着于血管内皮上.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有血小板聚集因子、钙激活胱氨酸蛋白酶、大分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等.血小板聚集也可因血小板聚集天然抑制物如前列腺素、正常分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某些保护性IgG等分子减少而引发.我们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为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临床应用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一定的进展,因其疗效高且毒副作用小而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亦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rimary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或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血小板破坏过多,伴有血小板生成减少。  相似文献   

16.
徐晓美  卢志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1045-104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生,血小板更新率加速。主要表现为出血、血小板检查异常。我科于2006年1月-2008年5月,收治48例特发性血小板紫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GTP),有时临床上不易区分,我院于1994年至1999年收治31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病中的一种常见病。有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是指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药物中毒等其它疾病引起者,本文不加讨论。这里仅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祖国医学虽没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个病名,但类似症状的叙述,可散见于历代医学文献中。《诸病源候论》中载有“斑毒之  相似文献   

19.
小儿紫癜性肾炎中血小板参数与肾间质血管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紫癜性肾炎中血小板参数与肾间质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39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进行检测,并行肾活检观察肾间质血管损害情况。结果紫癜性肾炎肾间质血管损害中~重度组BPC和MPV均明显高于无~轻度损害组(P<0.05)。结论血小板参与过敏性紫癜肾间质血管损害的过程,联合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有可能延缓或减轻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20.
王海燕  王华  耿少怡 《中外医疗》2016,(18):193-19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减少、生存时间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发育障碍以及广泛性皮肤、黏膜以及内脏出血等症状,在患儿的各个年龄周期内均可能发生,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耿少怡教授从事小儿血液病治疗30多年,对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治疗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耿教授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致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热盛动血、迫血妄行,再加之患者脾肾亏虚以及外邪侵入而诱发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本研究就耿少怡教授治疗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经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