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纯疱疹系病毒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成簇性疱疹,多发于皮肤或粘膜,易于复发。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板蓝根注射液局部涂擦,共治疗我校学生42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治疗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9-21岁;病程最短的1天,最长的3天;发病部位:39例为面部疱疹,3例为阴部疱疹(男1例,女2例)。对照组25例,年龄、发病情况均与治疗组相似。2 治疗方法治疗组:局部用生理盐水清洁后,用每安瓶2ml 内含生药 lg 的板蓝根注射液反复轻擦患处,每天4-6次。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或用2%的龙胆紫液外涂患外,每天2-3次。  相似文献   

2.
艾洛松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珩波 《上海医药》1999,20(5):15-16
艾洛松乳膏(Eloson Cream)系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含有0.1%糠酸莫美他松的新型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制剂,具有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抗炎作用和弱激素类副作用的特点,我科于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对艾洛松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20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本文对此作一报道。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入选的200例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95例,女105例;年龄4~70岁,平均37岁;病程3天~5年。200例患者中,湿疹50例,神经性皮炎100  相似文献   

3.
氧氟沙星治疗感染性疾病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氟沙星系喹诺酮类衍生物之一。国内首次应用于治疗11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其中呼吸系感染63例、单纯性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分别为23及24例。剂量为100mg,每日1-3次,疗程3-22d。1 0例中分离到病原菌114株,98株为革兰阴性菌。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6.4%,病原菌清除率为86.8%,不良反应发生率7.7%,表现为皮疹,心悸,失眠。本品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完全,有肯定的疗效及耐受性强。适用于各种细菌性感染,不宜用于孕妇及小儿。  相似文献   

4.
非消化道中毒一般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会因延误治疗而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们近3年收治的18例非消化道有机磷农药中毒7例误诊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0岁~55岁,平均32岁,以青壮年为主。重度中毒6例,中度中毒7例,轻度中毒5例。轻度中毒系用敌敌畏灭虱和治疗皮肤病导致。  相似文献   

5.
红斑性狼疮为一常见的皮肤病。患病者多系青壮年,影响健康、妨碍工作、痛苦甚大。笔者1974年以来使用中草药治疗此病获得较好效果。现将一例红斑性狼疮经中药治愈病例报道如下,供参考。李×,女,15岁。因面部对称性蝶形红斑三个月,近日来高烧、全身关节酸痛,胸闷,纳差,尿黄,于1971年3月23日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红斑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抗菌药物致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药物种类及用药途径的关系、患者年龄分布.结果 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抗菌药物:头孢哌酮7例,头孢他啶4例,阿奇霉素3例,环丙沙星4例,林可霉素2例及两性霉素B3例;首位的是头孢类抗生素,占47.83%( 11/23).23例患者中,男17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2.83∶1.50岁以上的患者有13例,占56.52%( 13/23).和静脉给药有关的12例,占52.17%( 12/23).结论 在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抗菌药物中,头孢类抗生素居首.在抗菌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老龄患者发生率居首.抗菌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虽不常见,但起病突然、危险性高、尤其是在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大、频繁、周期长的儿童和老龄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点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为下一步门诊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横峰县皮肤病性病防治所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400张,统计相关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和抗菌药物类别,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指南共识,分析处方的不合理原因。结果:400张处方涉及患者400例,其中女性略多于男性(57例vs 43例),年龄上以>30~45岁的数量为最多(102例,占25.50%);400张抗菌药物处方的诊断主要为梅毒(93张,占23.25%)、细菌性皮肤病(84张,占21.00%)和真菌性皮肤病(75张,占18.75%),而其主要用到的抗菌药物则为青霉素类(189张,占47.25%)和头孢菌素类(175张,占43.75%);处方点评结果显示,400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处方22张(占5.50%),而其主要的原因则为选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和未使用药物通用名。结论:医院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整体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临床应对加强相关培训和管理,切实提高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合...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困难的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针对病因的抗病毒治疗疗程长,疗效不肯定;目前的治疗原则多是保肝,降酶,防止肝纤维化,阻断肝脏向肝硬化发展。2002年2月至2005年3月我们应用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23例,疗效明显,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均系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1]。将4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5~65岁,平均36·8岁;病程1~25年,平均5·8年。对照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综合征系闭合性颅脑外伤中比较常见的最轻型外伤,临床上可出现短暂意识丧失或一过性神志恍惚,经及时治疗和休息可基本上自愈。现将我院1992年7月~1993年8月门诊诊断为颅脑外伤综合征30例患者,对其脑电图(EEG)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7岁~73岁,平均38岁。均系外伤后,在我院门诊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 1992年以来在门诊使用自制的止痒霜治疗瘙痒性皮肤病 12 8例 ,疗效较理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止痒霜 治疗变应性皮肤病 10 5例 ,其中急性湿疹 16例 ;慢性湿疹 7例 ,夏季皮炎 37例 ,丘疹性荨麻疹 2 8例 ,虫咬皮炎 17例。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11例 ,其中神经性皮炎 6例 ,瘙痒症 5例。止痒霜 治疗疥疮 12例。发病年龄最小为 1岁 ,最大为 80岁 ;病程最短为 3天 ,最长为 5年 ;男性 80例 ,女性 4 8例。2 药物与用法止痒霜 由苯噻定 0 .5 mg× 5 ,多虑平 2 5 mg× 5 ,安络血2 .5 mg× 5 ,利血平 0 .2 5 mg× 5 ,地塞米松 0 .75 m…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我们采用静脉滴注治疗20例带状疱疹患者,并进行对照观察,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选自1998~2000年住院患者,以典型临床表现确诊为带状疱疹,肾功能损害者除外。治疗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3~69岁,平均52±15.97岁。受累神经:颅神经4例,颈神经4例,胸神经11例,腰神经1例。对照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2~71岁,平均50±14.98岁。受累神经:颅神经4例,颈神经3例,胸神经8例。2 治疗方法两组均同时给予维乐生,并发感染者加用抗菌素。治疗组用阿昔洛韦注射液5mg/kg,加入5%葡…  相似文献   

12.
氯苯砜具有抗菌、抗炎和免疫抑制的药理作用,因此除麻风病外,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包括大疱病、血管炎类疾病、红斑狼疮;扁平苔藓、银屑病;皮肤黑热病、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带状疱疹以及一些原因未明的炎症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13.
蔡华 《江苏医药》1999,25(7):546-546
左旋氧氟沙星为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副反应轻,生物利用度高,耐药性小等优点。我们自1997年~1998年间应用该药治疗24例再发性尿路感染,疗效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4例中,男4例,女20例,年龄23~64岁,平均39.1岁;病程15天~6个月,平均2.6个月;全部病例均在初发时应用过其它抗菌药。6例为上尿路感染,18例为下尿路感染,其中2例伴前列腺炎。24例均行中段尿培养且为阳性者。诊断标准:(1)有尿路刺激症;(2)尿常现白细胞>10/HP;()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经其它抗菌药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4.
宋秋萍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078-2082
目的:探究医院2018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病原学的特点及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病原学特征性和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统计2018年医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患者年龄、性别和血糖控制情况、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种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抗感染治疗时间、治疗结果。结果:118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中,其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为71例,主要涉及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和口腔,其中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多;42例患者标本中检出病原菌,其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1例)、大肠埃希菌(9例)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频次为最高(27次),其次为左氧氟沙星(23次)、头孢曲松(21次);治疗中32例患者采用药物联用治疗,使用频次最高的为β-内酰胺抑制剂与喹诺酮类;29例患者进行过抗菌药物的更换治疗;治疗时间为2~15 d不等,平均为5.7 d;118例患者中,115例好转或治愈,3例转诊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医院临床在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属基本合理,药物的选用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和《桑坦福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18年》要求,但建议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干预管理,以确保患者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安美汀(Augementin)为羟氨苄青霉素和克拉维酸钾的复合制剂,克拉维酸(CVA)为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本身的抗菌作用不强,但抑酶能力强,与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对产酶菌有很好的抗菌协同作用,从而增强其抗菌效果。我院于1996年1月~12目应用安美汀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25例,效果尚佳,总结如下。1治疗对象均系内科住院病人,内科ICU12例,呼吸内科13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80岁,平均48.6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例,支气管扩张感染3例,肺痰9例。其它疾病(糖尿病,急…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强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1):114-114
带状疱疹是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簇集性水疱,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肿痛;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缩短病程,保护局部预防继发感染,病程2~4周。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应用利巴韦林胶囊结合龙胆泻肝胶囊治疗带状疱疹7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3例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的诊断标准[1],来院前未服用及外用任何药物,其中男性40例,女性33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40岁,20岁以下5例,20~40岁20例,40~60岁25例,60岁以上23例;受累神经:颅…  相似文献   

17.
对特重型烧伤病人,在有效抗休克、抗感染及正确处置创面的同时,如何恰当地进行钾治疗,是当前临床上需要探索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我院1987年8月6日收治的23例因瓦斯暴炸致特重型烧伤病人的钾治疗情况,简报于后。一、一般临床资料: (一)性别与年龄:本组23例烧伤病人,均系普定县螳螂煤矿发生瓦斯暴炸所致,全是男性,年龄在16—20岁者2人;21—30岁者16人;31—40岁者5人。  相似文献   

18.
<正>痰热清属于国家中药二类新药,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和抗惊等作用。我科自2004-11-2005-03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气管炎47例,并设立对照组51例。98例急性气管炎患者,男50例,女48例;年龄16-61岁,平均39岁。病程2- 7d,平均(3.4±1.23)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咳嗽、咳脓性痰.两肺可以听到散在干、湿罗音。治疗组:采用上海凯宝药业有限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呋喃唑酮(痢特灵)和雷尼替丁联合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50例(简称治疗组)与单用雷尼替丁治疗的50例(简称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现将其近期(2周、4周)和远期(6个月、1年)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病例系我院1997年4月至1999年4月的门诊病人,均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年龄17-60岁,平均30.5岁;男27例.女23例,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29例。对照组50例,年龄18-58岁,平均31.5岁;男28例,女22例;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产科剖宫产手术病例4161例,对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161例剖宫产手术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患者年龄段以23~28岁区间比例最大,共1825例,占43.86%;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共2085例,占50.11%;抗菌药物联合应用1291例,全部是二联用药,占31.03%;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从3~10d不等;均为术后用药。结论我院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当、使用时间过长等突出问题,须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