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冠状病毒包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病毒(Coronavirus)属于巢状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其基因组是单股正链RNA,长度为29~32kb。成熟的冠状病毒颗粒直径为60~220nm,形态学上最显著特征在于其包膜外有酷似王冠的棒状包膜子粒。先前本属成员分为3个抗原组:第1组包括人冠状病毒(HcoV)-229E、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犬冠状病毒(CcoV)等;第2组包括牛冠状病毒(BcoV)、  相似文献   

2.
登革病毒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虫媒病毒之一,登革病毒包膜蛋白E的第三结构域是研究登革病毒亚单位疫苗及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MERS-CoV)及最新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SARS-CoV-2)等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先后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成为影响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研发特异性疫苗成为防控病毒流行的当务之急。本文综述了SARS-CoV和MERS-CoV疫苗的研究进展,望对SARS-CoV-2疫苗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灭活疫苗使用历史悠久,作为传统和经典的疫苗研发路线,生产工艺简单成熟,免疫原性稳定,使用较为安全。为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全球大流行,目前至少10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或处于临床前研究。本文综述了灭活疫苗的基本工艺技术要点,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研发经验,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研发进展、预期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底,中国暴发了一场不明微生物引发的病毒性肺炎。经研究确认,该不明微生物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2020年2月,WHO将SARS-CoV-2感染的肺炎正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随着对SARS-CoV-2及其引发肺炎研究的深入,SARS-CoV-2特点、COVID-19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治技术等研究内容陆续在国内外杂志报道。本文对已开展的COVID-19研究工作梳理总结,围绕溯源分析、检测手段、临床表现、药物研发、病毒传播等5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冠状病毒是一种对人类及动物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病原微生物,历史上的三次人冠状病毒感染都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国自2019年12月底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下称新冠肺炎)以来,迅速采取有效的强有力的防控措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其中间宿主仍不是十分清楚,传播途径、疾病自然史与临床治疗方法仍在不断认识过程中。COVID-19不仅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对世界带来严重的威胁,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日内瓦当地时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宣布将COVID-19列为全球性大流行病(Pandemic)。截止到北京时间2020年3月16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160 000人,已波及151个国家及地区(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世界卫生组织)。为比较全面了解新冠肺炎研究现状,本文对COVID-19的发展、生物学特点、传播、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及挑战与展望等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圆形或近似圆形,直径为100~160 nm.有包膜,包膜上有突起,即棘突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蛋白)或血凝酯酶糖蛋白(hemagglutinin-esterase glycoprotein,HE蛋白),在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下冠状病毒呈日冕冠或皇冠状,故以此得名[1-2].冠状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的RNA,大小为27 ~ 32 kb,是已知所有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3].  相似文献   

8.
人冠状病毒HKU1株(HCoV-HKU1)属于β-冠状病毒,是人冠状病毒中相对神秘的一员,近年来在HCoV-HKU1的体外培养和细胞受体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相关流行病学报道表明,HCoV-HKU1的发病率低,各地流行季节不一,我国主要是冬春季节高发,并在内蒙古地区检出首例HCoV-HKU1患者。本文就HCoV-HKU1的流行病学、感染机制、细胞培养和检测技术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有关。儿童作为一个较特殊的群体有自己的独特性,大部分感染SARS-CoV-2的儿童表现为无症状或者轻度症状,严重的患儿可表现为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案仍以一般治疗为主,相关药物治疗仍处在临床试验阶段。该文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方面对儿童感染SARS-CoV-2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快速、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病毒检测技术对于控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传播至关重要。该研究介绍了现有的各种SARS-CoV-2检测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技术在SARS-CoV-2诊断中的应用,并通过不同检测技术的比较试图寻找更快、更灵敏、更准确且操作更简单的检测技术,为SARS-CoV-2的快速诊断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体液免疫在抗原刺激和T细胞辅助下激活,产生特异性抗体,对于清除病毒至关重要,对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是有效的临床筛选和诊断方法,而且在疾病早期诊断、评估机体感染阶段、治疗监测、康复患者随访监测及预测疾病转归等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体液免疫可能存在着抗体依赖性增强(ADE)效应,从而造成机体的免疫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转归和预后。疫情以来,全球科学家对SARS-CoV-2及SARS-CoV-2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抗体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ADE现象的存在为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出了诸多挑战,因此还需要对SARS-CoV-2感染人体的机制和COVID-19体液免疫的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早日研制出高效安全的药物和疫苗,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引起的疫情感染者咽拭子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022年4月山东省某县级市4例SARS-CoV-2感染者咽拭子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MEGA 7.0.14软件分析病毒同源性并构建进化树、分析变异位点等。  结果  4条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与参考株wuhan-hu-1相比同源性为99.76 %~99.77 %,在进化树上均位于奥密克戎BA.2进化分支;均发生多个基因位点变异和缺失,其中,A28271T变异致使N翻译起始区的 – 3位核苷酸由A变异为T;S蛋白LPP24-26缺失致使双色氨酸(WW)结构域的潜在结合基序PPAY25-28丢失。  结论  Omicron变异株出现大量变异位点,这些变异位点或与Omicron变异株传染性强、隐匿性高、引起临床严重程度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种仍然在全球广泛传播,疫苗可以降低死亡率但无法清除病毒感染风险。鉴别和保护高危易感人群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冠状病毒的感染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吸烟是多种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也可能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风险以及感染后疾病的转归。本文综述烟草暴露与COVID⁃19相关的流行病学证据和机制研究证据,总结烟草暴露对COVID⁃19感染、重症以及死亡风险的促进作用,并且分析烟草暴露通过调控炎症微环境与基因表达进而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