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细胞瘤中FHIT、PCNA蛋白的差异表达,探讨它们之间、它们与病理分级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0例星形细胞瘤中不同级别的FHIT、、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10例非肿瘤脑组织作对照。结果非肿瘤脑组织FHIT、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星形细胞瘤中FHIT、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尽管在星形细胞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总体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级与Ⅲ级、Ⅱ级与Ⅳ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Ⅲ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统计学分析FHIT、PCNA蛋白呈皿著负相关(P〈0.01);8例复发病例中复发前后FHIT、PCNA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星形细胞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之间的显著负相关,提示FHIT、蛋白可能对细胞增殖具有负性调控作用。FHIT、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和复发有关,推测FHIT、PCNA蛋白的表达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肿瘤侵袭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CASl在人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59例新鲜星形细胞肿瘤组织及6例正常脑组织中RCASl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星形细胞肿瘤及6例正常脑组织病理切片中RCASl的蛋白表达。结果:弥漫型星形细胞瘤(GradeⅡ)和间变型星形细胞瘤之间(GradeⅢ)、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GradeIV)之间RCASlmRNA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RCASl蛋白表达仅在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RCASl蛋白表达与肿瘤级别呈正相关(r=0.573,P〈0.001)。在正常脑组织中未检测到RCASl蛋白。结论:RCASl的表达与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级有关。星形细胞肿瘤中RCASl的表达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受到调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瘤中端粒酶基因与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星形细胞瘤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86例标本,8例正常脑组织作对照。用端粒酶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检测组织标本端粒酶基因。用SABC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星形细胞瘤中端粒酶基因和P53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2%(38/86)和62.8%(54/86),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端粒酶基因表达强度升高(P<0.01),端粒酶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出端粒酶基因。结论:端粒酶基因与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可作为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标记物,而P53蛋白可能对端粒酶基因的表达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B和L与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按制定的入组标准选择97例星形细胞肿瘤标本,由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师重新按1993年WHO标准分类,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7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蛋白酶B和L的表达水平。根据肿瘤细胞免疫标记的频率和强度的不同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评分。结果 97例星形细胞肿瘤中,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s,A,GradeⅡ)4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s,AA,GradeⅢ)34例,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GradeⅣ)21例。组织蛋白酶B的高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积分(4~6):星形细胞瘤12例(28.57%),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8例(52.94%),胶质母细胞瘤17例(80.95%)。三类肿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皆P〈0.05)。组织蛋白酶L的高IHC积分(4~6):星形细胞瘤8例(19.0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7例(20.59%),胶质母细胞瘤12例(57.14%),在A与G、AA与G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皆P〈0.01),在A与AA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相同级别的星形细胞肿瘤中组织蛋白酶B的免疫标记强度明显高于组织蛋白酶L。在同一病理级别中,组织蛋白酶B的IHC高积分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IHC低积分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组织蛋白酶B和L抗原的水平与星形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即两者的表达活性随着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强,尤其组织蛋白酶B可作为病理分级时的参考指标;(2)组织蛋白酶B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即在其切除肿瘤标本中组织蛋白酶B高表达者生存期短,可作为临床患者手术后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CD44粘附分子及p53蛋白与星形细胞瘤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卫东  章翔  张剑宁  李兵  梁景文  王煊 《医学争鸣》2002,23(23):2189-2191
目的:探讨CD44粘附分子、p5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5例确诊并有随访的星形细胞瘤患者的病理切片中CD44粘附分子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粘附分子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7/65例)和38%(25/65例),在不同病理级别的肿瘤中有显著差异(P<0.01)。65例星形细胞瘤中CD44和p53均阳性表达的有20例(31%),这20例病例与13例CD44粘附分子、p53蛋白表达均阴性病例32例CD44粘附分子或p53蛋白单一阳性表达的病例的1a和3a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D44粘附分子和p53蛋白阳性检出率有助于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及预测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6.
我科从1990年1月~1992年6月,对116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活检组织标本进行压片快速诊断,同时进行快速石蜡切片和常规石蜡切片(简称快速切片、常规切片)对照,部分病例辅以电镜观察。现介绍如下:方法收到手术标本后,迅速取新鲜组织小部分,置于干净载玻...  相似文献   

7.
嗜铬细胞瘤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嗜铬细胞瘤进行分析。结果: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交感神经兴奋及高代谢症群仍为主要表现(血压升高75.6%,心悸73.3%,头痛68.9%,多汁66.7%,消瘦57.8%);结合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术前确诊率达95.6%;多种诊断手段相互配合对明确不典型病例肿瘤所在部位有实用价值;经用苯苄胺做充分术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脑星形细胞瘤患者21例,入院后常规进行CT灌注成像,术后病理常规行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查。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7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4例。结果各级别星形细胞瘤的局部血流量(rBF)、局部血流容积(r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均高于对侧正常脑白质(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rBF、rBV和PS均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有助于脑星形细胞肿瘤的术前分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星形细胞瘤的PCNA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53例星形细胞瘤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观察。按照Daumas Duport方法,本组病例Ⅱ级星形细胞瘤14例,Ⅲ级14例,Ⅳ级25例;它们的PCNA阳性细胞标记指数分别为2.99%,9.73%和38.06%。结果表明:PCNA标记指数随着肿瘤组织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大,而且小细胞增殖区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多形性瘤细胞区。PCNA能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速率。此项研究可用于判断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判断病人的预后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环氟合酶-2(Cyciooxygenase-2Cox-2)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脑星形细胞瘤和16例非肿瘤脑组织的Cox-2蛋白和MVD进行测定,Cox-2的表达用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1)表示。结果:Cox-2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LI平均为47.64)显著高于其在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LI平均为4.24),并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在肿瘤组织中,LI与MVD呈正相关(r=0.407,P<0.01)。结论: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也许对脑星形细胞瘤的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印片在肿瘤手术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12 4例术中送检肿瘤标本进行细胞印片诊断 ,并与冷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比较 .[结果 ]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比较 ,术中细胞印片诊断的准确率为 96 0 % ,冷冻切片的准确率为 98 4 % .[结论 ]术中细胞印片诊断肿瘤的准确率与冷冻切片相似 ,是一种简便、快速及可靠的术中诊断肿瘤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Gong XB  Lu XG  Xu GB  Wu XG  Wang L  Zhang XH  Zhu L  Wang W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2):1531-1536
目的 研究骨髓印片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同步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检查的3024例初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男1667例,女1357例,年龄7~82岁,中位年龄55岁)的骨髓标本重新阅片,以切片有核细胞量为标准评估印片与涂片的指标性能,并以临床汇总诊断为依据,比较骨髓印片、涂片和切片的诊断符合率.选取79例浸润性淋巴瘤、114例浆细胞骨髓瘤(PCM)患者骨髓标本,对肿瘤细胞在印片与切片中的浸润方式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骨髓印片含较明显的造血区和非造血区,细胞基本保留了完整的形态学结构.骨髓印片的有核细胞量评估性能优于涂片(P<0.05)而与切片相近(P>0.05).印片对脾功能亢进(130例)、骨髓转移癌(67例)、伴原始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27例)、骨髓增殖性肿瘤(174例)和PCM(94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涂片(分别为96.9%比80.7%、91.0%比76.1%、92.6%比81.5%、92.5%比76.4%、97.8%比92.6%,均P<0.05),对巨幼红细胞性贫血(6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亚型(104例)、单系和多系增生异常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分别为15例和22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12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切片(分别为100%比84.0%,91.3%比74.0%,86.7%比60.0%,90.9%比72.7%,66.6%比50.0%,均P<0.05),对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26例)的诊断符合率(96.2%)高于涂片(76.3%,P<0.05)和切片(78.2%,P<0.05).浸润性淋巴瘤与PCM患者骨髓印片和切片中肿瘤细胞浸润方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0,r=0.78,均P<0.05).结论 骨髓印片兼有涂片和切片的特征.印片评估有核细胞量优于涂片,也可预测切片中肿瘤细胞浸润的某些方式.印片单个核细胞的形态学清晰度优于骨髓切片,对主要依据形态学进行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陈友权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11-112
目的探讨印片细胞学和冰冻切片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诊断的作用。方法对术中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同时进行印片细胞学和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并经石蜡切片诊断为乳头状癌的8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印片细胞学和冰冻切片检查无明显差异,但印片细胞学的细胞学特征更清晰,易于观察。结论印片细胞学是冰冻切片检查的很好补充。两者结合使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腹腔镜检查对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83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17例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患盆腔肿块患者的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例盆腔肿块经腹腔镜检查,诊断出卵巢恶性肿瘤17例,输卵管癌2例;其余为良性肿瘤,并在腹腔镜下做了相应处理。结论 对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诊断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可及早明确肿块存在及其性质,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31例睾丸肿瘤,针吸细胞学诊断为精原细胞瘤18例,睾丸胚胎癌7例,睾丸畸胎瘤3例,恶性肿瘤(未分类)3例,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诊断类型符合率85.7%,良恶性符合率100.0%。就其细胞学诊断特点进行了描述,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针吸细胞学诊断睾丸肿瘤是一项简便、及时、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腹腔镜检查对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83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17例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患盆腔肿块患者的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例盆腔肿块经腹腔镜检查,诊断出卵巢恶性肿瘤17例,输卵管癌2例;其余为良性肿瘤,并在腹腔镜下做了相应处理。结论 对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诊断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可及早明确肿块存在及其性质.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术前肺部恶性、良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4例肺部肿瘤磁共振成像术前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磁共振成像对术前肺部恶性、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和30%,术后病理检查对肺部恶性、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和17%。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肺部恶性和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肿瘤中激素受体E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和PCNA在64例脑肿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肿瘤细胞中E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9.47%(15/38)、35.71%(5/14)和41.60%(5/12),PCNA阳性率分别为65.79%(25/38)、92.86%(13/14)和66 67%(8/12),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Ⅲ级)ER阳性率(42.8%)明显高于良性Ⅰ级(33.3%).星形细胞瘤中ER与PCNA、ER与肿瘤分级及PCNA与肿瘤分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R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随着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PCNA的表达与恶性增殖正相关.推测ER可能参与了胶质细胞恶性生长以及原癌基因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增殖性抗原 (Ki- 6 7)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以及它们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型和恶性度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以 5 4例不同分化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Ki- 6 7、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Ki- 6 7和 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 70 .4%和 6 3.0 % ,两种蛋白同时表达的占 5 9.3% ,仅一种表达的占 2 7.8%。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Ki- 6 7和 EGFR阳性表达率随之增高 (P<0 .0 1)。结论 :Ki- 6 7和 EGFR均可作为星形细胞瘤恶性度的指标 ;不同位点基因突变越多 ,星形细胞瘤恶性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后颅窝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附1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明  张诗林 《重庆医学》1994,23(5):259-261
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肿瘤153例,听神经瘤49例(32%),髓母细胞瘤26例(17%),血管母细胞瘤20例(13%),星形细胞瘤19例(12.4%),室管膜瘤14例(9%),脑膜瘤及转移瘤各为7例(4%),胆脂瘤6例(4%),脉络丛乳头状瘤4例(2.6%),少支胶质瘤1例(0.6%),并根据好发部位对后颅窝肿瘤的CT特征和定性诊断、鉴别诊断进行讨论,认为必须结合临床病史、年龄、肿瘤好发部位及相关的影像学资料,方可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