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1995年全国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的统计分析,反映1995年度学校卫生监督、学生预防保健、学生因病缺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漳浦县中小学生健康情况。方法 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因病缺课率,患病率均高于小学生;城市学生因病缺课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因病缺课以夏秋季为多;上呼吸道感染为首要病因,其次是胃肠道疾病及意外伤害。结论 应把上呼吸道感染作为中小学生防治的重点,学校应将健康教育及学生安全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是降低因病缺课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杨春明 《中国校医》1997,11(4):310-311
为了掌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合理制定学校预防保健工作计划,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自1991年2月至1997年1月连续6年,对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观察,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学生因病缺课记录由校医按学校卫生档案要求制订表格,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对因病缺课的学生逐日登记,校医每周收集一次,每学期统计汇总填入学校卫生档案。2结果与分析2.1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表1),学生因病缺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2因病缺课的疾病分类(表2),每年学生因病缺课的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46.7!%~72.37%),其次为其他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5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和掌握危害中小学生健康、影响学生生活的疾病发生情况 ,指导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 ,现将 1995~ 1999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来源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1] 的要求 ,对江苏省承担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的市、县卫生防疫站有关人员进行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的培训 ,由其每年对监测学校开展 1次监测。监测结果填写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上报 ,根据各地每年的监测上报资料进行审核统计和分析。2 结果2 .1 学生因病缺课概况 :由表 1可见 ,1995~ 1999年江苏省学生因病缺…  相似文献   

5.
因病缺课调查是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的方法之一,本文试图应用因病缺课资料,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1资料来源统计资料的数据来自区、县卫生防疫站.并统计25所学校20822名学生因病缺深情况。2结果2.1因病缺课率:20822名学生应上课天数为4580840天,缺课6524天,因病缺课率0.142%,其中中学0.098%,小学为0.20%,小学生明显高于中学生。2.2每例平均缺课天数:在3020名请假学生中平均请假天数为2.05天。小学生平均为2.85天,明显高于中学生的1.37天。2.3平均病假天数:全市为0.31天,其中中学为0.216天,小学为0…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调查江苏省卫生防疫站陈柱之,冯向明为了解我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我们于1992年选择11个市93所学校中的77017名学生进行因病缺课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按卫生部编印的学校卫生情况年...  相似文献   

7.
2000学年仙居县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学生因病缺课的情况及其原因,探讨降低因病缺课率的措施。[方法]对仙居县中小学生进行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因病缺课发病率为9.30%,因病缺课率为0.14%,因病缺课发病率和因病缺课率随学习阶段的上升而下降。因病缺课3~4月较多,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为主。[结论]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和上呼吸道麝染是降低因病缺课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临汾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的发病情况,降低因病缺课率,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我们对临汾市中小学生进行了因病缺课情况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查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按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手册(1991)规定,中学初一、初三和高二年级学生,小学以一、三、五年级学生为指标人群;中学生713人,小学生706人,共计1419人。1.2方法:每周末由校医向各班主任搜集本周内所有因病缺课及疾病诊断证明书,逐一登记,每月底统计汇总。2结果与分析2.1学生因病缺课率:1993年因病缺课总人时数为2390…  相似文献   

9.
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是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容易发生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这显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艰巨性。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了解和研究学生健康以及疾病流行状况的方法之一。目前因病缺课监测,主要由学校各班主任每天登记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校医或保健老师每月或每学期汇总1次,并将汇总表交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监测工作已经不能完全胜任目前的学校卫生管理,要求一种更加迅速有效的手段,快捷地反映学生健康动态。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了解常见传染病发生与小学学生缺课行为间的相关性,分析小学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的效
能,为提高学校缺课监测系统的有效性提供策略建议。方法 通过多阶段抽样,采用问卷方法,以因病缺
课风险为指标,对江西省农村地区的1445名小学生家长进行学生因病缺课行为和态度调查。结果 普通
感冒的缺课风险为0.35,几种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缺课风险约为0.7,县乡村三级学校学生因病缺课风险逐
渐下降;呼吸道症状缺课风险在0.3,胃肠道症状则在0.6;所有疾病总的缺课风险为0.37;在最近三个
月有疾病史的学生中,74.7%的学生缺课时间≤1d;68.0% 的家长表示会认真执行学校的传染病隔离措
施,只有20.1%的家长反对带病上课,61.1%的家长表示会在放学后带孩子去看病。结论 学生的就医模
式和家长对缺课的态度影响了学校的监测系统有效性,为提高因病缺课监测系统的效率,需要加强对家长
和学生传染病知识的宣传;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加强对带病上课学生的监测;严格界定缺课监测标准。
关键词:学生家长;传染病;就医行为;缺课监测;缺课风险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8 0705 05  相似文献   

11.
学校因病缺课监测系统传染病疫情发现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学校因病缺课监测系统在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现工作中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学校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学校因病缺课监测信息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进行核对,确定监测哨点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及传染病患者缺课登记情况,同时对2个系统报告传染病患者的及时性进行比较。结果因病缺课监测系统传染病患者登记的比例为60.8%;未登记者中有74.2%的患者是由于节假日或休息时间就诊而未缺课,有28.8%缺课而未被记录。传染病患者缺课记录日期比医院网报日期平均早1.1d。结论单纯的因病缺课监测并不能发现学校所有的传染病患者,应建立因病缺课和晨午检相结合的日报告监测系统,并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仪征市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基线情况、动态特征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完善仪征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网络信息平台和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挑选全市城乡29所中小学校作为监测学校,严格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及时对上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1年导致该市中小学生缺课的主要病因分别为感冒(77.26%)、原因不明疾病(3.88%)、胃肠道疾病(2.67%)、风疹(1.66%)、水痘(1.51%),3、4、9、12月份为缺课高峰。结论普及各类学生常见病的防治知识,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是提高广大青少年身体素质、降低因病缺课发生频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杭州上城区1987—1994年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病缺课是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增强学生体质、降低学生因病缺课率,对我区31所小学学生的因病缺课情况作以下分析。1资料来源与方法由学生或其家长填写因病缺课请假单或医院病假证明交班主任后,经保健教师校实,填写统一登记表格,按月上报卫生防疫站汇总统计。2结果与分析2.l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因病缺课发病率平均为32.填叽,以1990、1993、1994年为低,1988年最高;人均因病缺课天数为队对天,以1988、1992年为高,1990年最低(见表1)。2.2各年纽因病缺课情况:随着年级升高,年龄的增大,学生因病缺课发病率逐渐下…  相似文献   

14.
学生因病缺课调查,是了解和掌握学生中危害健康的疾病发生情况的重要方法。由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处统一组织,B1991年起,在监测点核监测年级中进行。现将1991年9月至1992年8月和1992年9月至1993年8月两个学年的调查情况汇总如下。1调查方法1.1调查对象:学生出病缺课监测对象见表1。1.2调查方法:由省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培训人员,统一印发表格,在被监测点校,由校医按要求填写报表。1.3病假诊断:以医院病假条及校医诊断为准[1]。2调查结果与分析2.1因病缺课率:两学年的因病缺课率分别见表1、表3。从以上结果可见,城乡小学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原因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 ,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 ,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我们对1997~ 1999年学校卫生监测点 (校 )因病缺课资料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和学校卫生年报要求 ,收集五所中小学校监测点 (校 )三年内中小学生因病缺课资料 ,全县中小学校校医、保健老师登记学生平安保险理赔的资料和教委学生各学年入学登记人数。1.2 分析指标 不同性别、学段学生因病缺课率和意外伤害缺课原因。2 结果2 .1 因病缺课性别分布及缺课主要病因 …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1992~1996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生因病缺课统计分析是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资源之一。本文对我市1992~1996年的24所中小学的113149名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因病缺课疾病的构成进行了比较。1资料来源与方法因病缺课的全部数据资料均取自各区县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上报市站的《学校卫生情况报表》卫统26-3(学生疾病发生情况)O各区县防疫站均按卫生部卫生监督司白呼群主编的《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完成报表的统计与上报。为了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本文选择了本市6个城近郊区12所中小学生和6个远县12所中小学生,共113149名学…  相似文献   

17.
镇江市京口区2006-2007学年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掌握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状况,以便提出防制措施。方法对2006—2007学年京口区18所中小学校23938名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节假日外,学生因病缺课全年均有发生,学生缺课最多的前4位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消化道疾病和伤害。2006—2007学年京口区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为17.32%,因病缺课率为1.74‰。结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上呼吸道感染是降低因病缺课的重要措施,另外还需强化安全教育避免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浦口区学生因病缺课状况与预警系统监测情况,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9-2020学年南京市浦口区所有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因病缺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预警系统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0学年浦口区中小学生人均因病缺课天数为1.39 d,因病缺课率为0.36%,托幼机构学生人均因病缺课天数为1.42 d,因病缺课率为0.55%.因病缺课症状构成显示,发热是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的主要原因,咳嗽是托幼机构学生因病缺课的主要原因.因病缺课疾病构成显示,感冒是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的主要原因,也是托幼机构学生因病缺课的主要原因.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呈现12月及5~6月两个高峰,托幼机构学生因病缺课呈现11~12月及6月两个高峰;缺课预警系统监测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和托幼机构学生疾病预警的主要病种是感冒,中小学生症状预警的主要原因是发热,托幼机构学生症状预警的主要原因是咳嗽.结论 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是传染病防控工作关口前移的重要措施,通过缺课预警系统,实现对学校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可有效减少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这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本校学生疾病发生情况及其基本规律,笔者对本校1992~1993年度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两年来我校共有在校生1060人,因病缺课者207人次,因病缺课率为19.5%。在因病缺课病因中非传染性疾病178人.占缺课人数的85.99%;意外伤害27人,占13.04%;传染病1人;其他2人。主要疾病的平均缺课时数,肝炎为270课时.急性阑尾炎63课时,意外伤害42课时。中专生因病缺课以非传染性疾病为高.其中又以呼吸道疾病为多。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应当成为本技防病工作的重点;同时发现中专生意外伤害所占比例较高,缺课时数也最长,平…  相似文献   

20.
开展学生因病仅仅监测,了解和掌握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疾病发生情况,为调整学生常见病的防治重点,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我们于1991年对大庸市两所小学、两所中学5282名学生进行了因病缺课监测。资料来源以学校医务室疾病诊断为主,少数为医院的疾病证明书及家长开的病假条。由各班卫生委员成班主任逐日登记,每月由校医核实统计。因病缺课率的计算方法为:因病缺课率一某时期因病缺课总人时数×100%同时期授课总人时数×100%结果1学生因病缺课率:1991年授课总人时数为5713779时,因病缺课总人时数为6859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