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环 《河北医药》2007,29(6):580-581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胶体金方法测定5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有效组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稳定组D-二聚体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展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高低可作为肺癌判断预后、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化疗后D-二聚体的含量与患者的生存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汪江 《中国药业》2013,(21):82-8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35例NSCLC患者,其中手术治疗组116例,化学治疗组119例.各组治疗前后与11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较.随访1年,记录术后、化学治疗后肿瘤复发转移率及NSCLC患者化学治疗后的中位生成时间.结果 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70±0.24)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24±0.02) mg/L(P<0.05).Ⅲ~Ⅳ期NSCLC患者(化疗组)D-二聚体水平为(2.30±0.32)mg/L,明显高于Ⅰ~Ⅱ期NSCLC患者(手术组)的(0.86±0.36)mg/L(P<0.05).化疗组化学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学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2个月,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13.6个月(P<0.05).结论 NSCLC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可能有助于评估临床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D-二聚体的改变,探讨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D-二聚体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体金方法测定60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 NSCLC患者早期就有血D-二聚体的异常升高,其异常改变对病情的发展、预后及疗效有重要意义,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血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80例入组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方法、日本CA-7000全自动监测仪测定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化疗前消化道肿瘤进展期(Ⅲ、Ⅳ期)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1.15±0.48)mg/L、(1.98±0.77)mg/L;早期(Ⅱ期)D-二聚体含量(0.28±0.09)mg/L;三者间比较,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37例疗效达(CR+PR)组与治疗前D-二聚体差值为(-0.41±0.19)mg/L;25例疗效为稳定(SD)组血浆D-二聚体治疗前后差值为(0.09±0.11)mg/L;18例疗效进展(PD)组血浆D-二聚体差值(0.84±0.32)mg/L;且进展期(Ⅲ、Ⅳ期)化疗后有效组(CR+PR)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化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化疗后进展组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稳定组(SD)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低可作为消化道肿瘤观察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及化疗疗效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生存期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喜  姜正华  朱慕云 《江苏医药》2007,33(12):1207-120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与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5例NSCLC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测定.结果 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但与其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r=-0.42,P<0.01).结论 NSCLC患者存在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且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可作为评估NSCLC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6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对照组及病例组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计算D-二聚体阳性表达率;随访2年,比较D-.二-聚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病例组术前、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Ⅲ期+Ⅳ期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患者(P<0.05);病例组患者术前D-.二-聚体阳性表达率为49.25%显著高于术后的26.87%(P<0.05);术前D-二聚体阳性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率为27.27%,2年生存率为45.45%,与术前D-二聚体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TNM分期、术前D-二聚体阳性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且与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复发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围手术期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64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同期良性肺病变开胸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测定2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5d及术后9d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合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3.087,P<0.05),TNM分期Ⅰ期者低于Ⅱ期、Ⅲ期(P<0.05),小细胞癌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2组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存在随时间变化趋势(P<0.001),肺癌组自术后第1 天明显升高,术后第5天显著下降,至术后第9天时低于术前水平(各时段两两比较均P<0.05),对照组自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术后5天与术后第1天持平(P=0.174),术后第9天时下降至术前水平(P=0.631)。肺癌及对照组数据总体存在显著差异(P=0.005),除术后第5天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69),肺癌组术后各时段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P=0.009、术后第9天P=0.017)。结论肺癌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与TNM分期及细胞类型相关;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术后1d时明显升高,随后显著下降,至术后9d时低于术前水平,但仍高于同期良性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其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均采用培美曲塞或紫杉醇类联合铂类化疗,根据化疗结果分为有效组(29例)和无效组(21例);另选取28例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PCT水平,有效组和无效组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PCT水平,有效组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PCT水平,无效组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PCT水平;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PCT与PFS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化疗前的血浆D-二聚体(1494.66±97.39)μg/L及PCT(0.4138±0.0503)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252.00±23.96)μg/L、(0.0826±0.016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有效组患者的D-二聚体(1317.00±119.50)μg/L和PCT(0.3248±0.0424)ng/ml均低于无效组的(1740.00±150.10)μg/L、(0.5367±0.0999)n...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脂蛋白{包括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脂蛋白(a)[lipoprotein(a)]}水平,探讨两者在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6例和健康体检者112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直接法测定HDL、LP( a)水平。对于结直肠癌癌患者分别测定化疗前和4周期化疗结束后1周以内以上指标水平,并参照RECIST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LP(a)水平明显升高( P <0.001),HDL水平明显降低( P <0.01)。化疗有效组化疗后D-二聚体和LP(a)水平明显降低( P分别为0.036和0.031),HDL水平明显升高( 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化疗无效组化疗后血浆 D-二聚体和 LP(a)水平明显升高( P 值分别为0.025和0.034),HDL明显降低( P =0.01)。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脂蛋白的水平可为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小RNA-21(miRNA-2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探讨血浆miRNA-21与NSCLC铂类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63例NSCLC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miRNA-21表达的差异;检测铂类化疗有效(CR+PR)的患者(n=11)与化疗无效(SD+PD)的患者(n=24)血浆miRNA-21的表达差异。结果:NSCLC患者血浆中miRNA-2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1),miRNA-2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但与TNM分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血浆miRNA-21在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 CI:0.681~0.868),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6.19%和70.0%。铂类药物化疗(PD+SD)组血浆miRNA-21表达水平较(CR+PR)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7)。结论:血浆miRNA-21是NSCLC诊断的特异性标志之一,并对铂类联合化疗的疗效具有良好的评判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及化疗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分别测定20例肺部良性疾病、20例小细胞肺癌(SCLC)以及45例初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NSE的水平,再分别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NSE水平高于良性疾病组,但CYFRA21.1在良性疾病和小细胞肺癌中、NSE在良性疾病和鳞癌以及良性疾病和腺癌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小细胞肺癌患者NSE显著下降[(55.22±17.48)M/L与(17.92±3.98)μg/L,t=6.07,P〈0.01],鳞癌患者CYFRA21.1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在腺癌患者只有NSE水平较化疗前下降(P〈0.05)。结论三种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均升高,其中CEA在腺癌、CYFRA21—1在鳞癌、NSE在SCLC中尤为明显,化疗后显著下降,以作为判定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90例符合NSCLC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长春瑞滨和顺铂静脉滴注,并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给单纯适形放疗。结果治疗组CR18例(40.00%),PR21例(46.67%),SD5例(11.11%),PD1例(2.22%)有效率(CR+PR)86.67%;对照组CR7例(15.56%),PR17例(37.78%),SD18例(40.00%),PD3例(6.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3.
徐火  杜强  高忠和 《淮海医药》2007,25(2):110-112
目的 观察以艾素联合艾恒治疗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用艾素100 mg dl静脉滴注,艾恒200 mg静脉滴注dl,3周重复,2~3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CR(完全缓解)1例,PR(部分缓解)14例,NC(稳定)10例,PD(进展)5例.总有效率(CR PR)50%,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 艾素联合艾恒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EP+IP(依托泊苷,顺铂+伊立替康,顺铂)交替方案与单用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及疾病进展时间(TTP),生存时间。方法44例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交替组22例应用EP+IP交替方案,对照组22例单用EP方案,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结果4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交替组:CR5例,PR14例,SD0例,PD3例,oR(总缓解率)86.4%。对照组:获CRO例,PR20例,SD0例,PD2-NORR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交替组患者的中位TTP为10.0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TTP为10.0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3).交替组患者的中位OS为13.0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OS为16.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在骨髓抑制方面3-4级较交替组增加,两组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EP+IP交替方案或EP单用方案均是一线治疗SCLC,特别是广泛期SCLC较为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45例:吉西他滨1.0/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第1~3天,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45例,完全缓解(CR)1例(2.2%),部分缓解(PR)20例(44.4%),稳定(SD)15例(33.3%),进展(PD)9例(20%)。总有效率(CR+PR)46.7%(21/45),肿瘤控制率(CR+PR+SD)80%(36/45)。中位生存期11.8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可耐受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为常见、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方案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可耐受,是晚期NSCLC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多西他赛(TXT)联合顺铂(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来进行分析。方法我院肿瘤科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NSCLC患者,共选取30例。30例患者完成3个周期的TXT加DDP化疗。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26.67%),稳定(SD)7例(23.33%),进展(PD)15例(50%),疾病控制率(CR+PR+SD)15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西他赛(TXT)联合顺铂(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