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枫林 《河北中医》2010,32(5):689-690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之方例,被后世尊为经方。经方组方严谨,用之得当,其效如神。笔者效法张仲景,习用经方,兹举验案4则。  相似文献   

2.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把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所载方剂至今仍彰显着其不凡的生命力.多年来,笔者屡用经方施治,疗效颇佳.下面试举例说明,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3.
李学勇 《河南中医》2012,32(6):703-703
桂枝汤乃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篇第一方,是治疗太阳中风的主方,其组方原则及疗效,堪为后世称绝,故有群方之魁之称.古今医家对此论述发挥以及方剂的加减演化甚多.如柯韵伯云:“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由此说明,该方不仅能治太阳中风,凡有营卫不和者,皆可应用.可见桂枝汤仅数味,寓意深刻,运用之关键是辨营卫不和.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桂枝汤治愈了多种疾病.现列举两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潘建科 《世界中医药》2009,4(3):166-166
1心悸,失眠 某,女,43岁,2008年6月1日就诊。患者平素体虚易感冒,易出汗,最近1个月来感觉心悸,需要用手按压胸前,始觉心悸稍减,胸闷,睡觉时觉心悸症状不减,烦躁,夜间难以入睡,小便淋漓不尽,大便正常,纳可,舌红苔白,有齿痕,脉沉弦细。辨为:心阳虚兼肝血虚。治宜:温通心阳,化气行水兼养肝安神。  相似文献   

5.
运用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收录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用黄连阿胶汤方;调和脾胃,消痞安神用半夏泻心汤方;舒肝解郁,重镇安神用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方;补肾温阳,潜阳安神用肾气丸方;清热生津,养阴除烦安神用竹叶石膏汤方。  相似文献   

6.
经方治验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赛美 《新中医》2001,33(10):62-62
经方组方严谨,药味精当,疗效独特。笔者临证喜用经方,效验甚多,现摘录4则如下。1麻黄升麻汤案戴某,男,46岁,马来西亚人,1999年7月23日初诊。患者诉胸热咳嗽,肢麻足冷,尿浊3年余。曾先后取麻杏甘石汤、理中汤、金匮肾气丸等不效,且症状逐渐加重,体弱不能正常工作。诊见:形体瘦弱,双下肢麻痹发凉,膝关节软,腰部抽痛,胸部觉干燥疼痛,口干咳嗽,痰中带血,胃纳可,小便有泡沫,沉淀后有白膜,大便完谷不化,每天3-4次。舌淡暗、舌体胖、苔薄,脉弦。证属上热(肺胃)、下寒(脾肾)夹瘀,予麻黄升麻汤。处方:…  相似文献   

7.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书中蕴含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为后世医学临床治疗各科疾病提供了范例,被誉为"方书之祖"。  相似文献   

8.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3,22(10):7-10
冠心病虽为中、西医公认的难治性疾病,但若能合理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则常可取得较好的预期治疗效果。通过对数十年临证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辨治冠心病的经验进行总结,认为临床中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虽有很多,但相比之下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0,19(5):15-18
本文从理论溯源及经方合方治验等方面探讨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不合理性。一是厘定《神农本草经》提出的“相反”概念;二是溯源张子和等提出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用语的荒谬之处;三是领悟《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等古医籍运用中药“十八反”配伍辨治各科杂病;四是从经方合方治病中研究如何运用中药“十八反”配伍辨治各科杂病;五是从临床实际中客观认识“十八反”用药中的毒性及运用毒性药治病。认为研究““十八反””配伍用药,只有打破陈旧观念和僵局困惑,才能拥有中医药全新理论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辨治各科杂病。  相似文献   

11.
肝病多见且难治者为多,但若能合理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则常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打破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言论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制约和禁锢,经过对数十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辨治肝病的临床案例进行总结,证实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反而在临证运用中取得了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里急”是经方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通过分析与张仲景生活时代相近的著作《说文解字》中“急”的字义,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里急”条文的证治,研究经方中关于“里急”腹证的论述。经方中的“里急”与现今中医学“里急”的概念非常不同,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剂也完全不同。经方中的“里急”应主要表现为腹部消瘦、腹部肌肉紧张、自觉腹部拘挛不适,治当以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温中补虚缓急之剂;现今之“里急”主要表现为腹痛窘迫、时时欲便,常与“后重”相伴出现,治当以白头翁汤、芍药汤等清热祛湿之剂,对两者的进行明确区分不仅有助于理解张仲景原文,也可避免临床使用经方时出现“虚虚实实”之误。  相似文献   

13.
邹立华 《新中医》2002,34(11):63-64
彭胜权教授致力于岭南温病的临床研究30余年,成绩斐然。彭教授临床务求实效,并不囿于门户派别之见,对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亦极为推崇。彭教授善用经方,临床常随证而变,以经方灵活化裁治疗杂病,取得很好的疗效。现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方新用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仝小林  周强  刘文科 《中医杂志》2011,52(11):901-903
经方由来已久,从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来,历代对其研究不胜枚举,现代中医对其研究方法多样。经过多年临床运用经方的经验,系统归纳总结,提出了临床扩大经方运用的新思路,即"症+证+病→经方+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该思路在临床中运用灵活,较易掌握。  相似文献   

15.
刘世恩 《河南中医》2012,32(9):1107-1109
张仲景作为医圣,亦善亦美,亦医亦药,亦儒亦佛,亦哲亦博,亦吏亦黎,亦破亦立。具体到医学领域,张仲景除了独创数百首神奇效验的经方之外,尚有六经论伤寒、脏腑辨杂病、三因类病因、辨证寓八纲、治则八法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医学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17.
崔俊英 《光明中医》2009,24(4):756-756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成<伤寒杂病论>.仲景虽制方不多,但立法精当,组方严谨,遣药微妙,后世称之为"经方之祖".其后世众多医家将其方辨证运用,每每桴鼓相应.笔者崇仲景之学,尊仲景之旨,从医多年,多将其方用于临床,屡收良效.现将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1 十枣汤治疗渗出性胸膜炎 张某,男,39岁,干部,2002年8月10日就诊.患者咳嗽少痰,左侧胸痛,呼吸困难,发热5天,舌苔厚腻,脉弦滑.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病变虽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但合理地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可是,由于受到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张子和《儒门事亲》等强调“十八反”配伍禁忌的荒谬言论的严重制约和禁锢,当今中医往往不敢使用“十八反”配伍用药,从而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经过对数十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治疗的临床案例进行总结,证实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不仅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反而还能在临床中取得更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春霞 《光明中医》2011,26(4):651-65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失眠又称为"不得眠"、"不得卧"。通篇有多处亦论述到了失眠,多是作为其他病症的兼症出现的,虽然还未将失眠作为一类单独的疾病进行论述,但张仲景在病因病机及方药方面已经对失眠有了较为深入的阐述,病因病机大体包括:热邪内扰、心血不足、心肺阴虚、心肾不交、  相似文献   

20.
孟宇航 《新中医》2018,50(1):177-179
正桂枝汤为《伤寒论》中第一方,医药方家誉之为群方之冠。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味进而形成桂枝汤类方19方,故该方也成为《伤寒杂病论》中独立的一首药方。我国著名医学临床大师徐灵胎长期研习《伤寒论》,认为每种疾病的治疗都有其基础的治疗方法,只要在该基础之上增减药味且适度适量,皆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1]。此见解为桂枝汤以及类方的使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桂枝汤类方的变化,张仲景在《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