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HBV、HCV和HIV血清学阴性献血者中的核酸反应性比率,探讨开展血液筛查NAT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利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2011~2012年68 781份ELISA检测阴性或单试剂反应性待检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BV、HCV和HIV 3项联合筛查,并对联检反应性标本做进一步分项鉴别试验。结果 68 781份ELISA检测阴性或单试剂反应性待检标本中,NAT共检出反应性84例,总反应性比率为0.12%(84/68 781);经鉴别后共检出HBV反应性30例,未检出HCV和HIV RNA反应性标本,联检反应性标本可鉴别率为35.71%(30/84)。结论无偿献血者血液经常规酶免筛查后仍存在较高比例的HBV DNA感染,核酸检测可以有效降低酶免法漏检造成的输血风险,有必要进行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份及16份混合标本2种检测模式对献血者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9年2至6月顺序留取北京无偿献血者标本,用诺华Procleix ULTRIO Assay进行单份(ID)或16份混合标本(P16)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HIV-1)三项联合核酸检测.单份NAT反应性同时HBsAg、抗-HCV或抗-HIV血清学不合格的标本,血清学合格的单份NAT反应性经双孔NAT复检阳性的标本,以及混合NAT反应性/拆分NAT为阳性的标本,进一步用诺华Procleix HBV、HCV和HIV-1鉴别试剂进行鉴别试验.血清学合格、HBV NAT单独阳性标本进一步用Roche HBV定量实验加以验证和进行病毒含量测定、血清学分析、并进行稀释以模拟是否能被P16-NAT检出.阳性检出率进行四格表连续校正的x2检验.结果 (1)在7613份单份NAT (ID-NAT)标本中,检出NAT阳性26份,ID-NAT阳性率0.34%(26/7613);(2)在16 064份共1004份P16混合标本NAT(P16-NAT)中,检出NAT阳性27份,P16-NAT阳性率为0.17% (27/16 064);(3)在血清学合格标本中,单份检测的NAT单独阳性检出率为0.12% (9/7438),高于16份混样检测的NAT单独阳性检出率0.01% (2/15 750)(x2=11.880,P<0.05).9份ID-NAT及2份P16-NAT单独阳性标本经鉴别均为HBV NAT阳性,未检出 HCV NAT单独阳性或HIV NAT单独阳性;(4)9份ID-NAT HBV单独阳性血样模拟P16-NAT,仅有2份可被检出;(5)对8份ID-NAT及2份P16-NAT单独阳性标本进行Roche HBV定量测定,均可确证其核酸检测结果,但病毒含量很低.其中2份HBV病毒含量为472 IU/ml及15 IU/ml,6份含量<12 IU/ml,另2份原倍不能定量经10倍浓缩处理后测得含量为< 12 IU/ml和14.3 IU/ml;(6)11份HBV NAT单独阳性标本中,3份(27.3%)为潜在的窗口期感染,其余8份(72.7%)抗-HBc阳性或抗-HBe阳性,但抗-HBc-IgM均为阴性,为隐匿性感染;(7) P16-NAT初检呈反应性需要进行拆分试验的混合样本比率为2.49% (25/1004),其中由血清学合格标本所致初检反应性的混合样本比率为0.20% (2/1004).结论 ID-NAT单独阳性检出率高于P16-NAT单独阳性检出率.为避免低病毒含量HBV的漏检,应选用灵敏度高的核酸检测试剂,并尽量采用小标本量混合检测,甚至采用单份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酸扩增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BV/HCV/HIV核酸检测试剂对血站常规ELISA筛查阴性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BV DNA、HCV RNA和HIV-1RNA 3个项目的8人份汇集检测,阳性汇集池再拆分检测。结果 33 714份ELISA筛查阴性标本中,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5例,阳性检出率为0.015%,未检出HCV RNA阳性标本和HIV-1RNA阳性标本。结论核酸扩增技术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诺华Procleix TIGRIS核酸检测系统与罗氏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在青岛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本研究分别利用诺华Procleix TIGRIS(单检混项目)以及罗氏Cobas s201(6人混样混项目)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按时间段共对2010年6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的249 731份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BV、HCV和HIV 3项核酸检测,并对初次检测反应性标本进行鉴别或者拆分。结果 249 731份ELISA检测阴性标本中,罗氏检测标本145 882例,NAT混样混项目阳性119例,经拆分后共检出阳性93例,占总检测人数的0.064%;诺华检测标本103 849例,NAT单检混项目阳性153例,阳性率为0.15%。经鉴别后共检出HBV阳性42例,未检出HCV和HIV RNA阳性样本,鉴别阳性检出率为27.5%(42/153)。结论两种检测模式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有必要对阳性检测标本进一步跟踪验证,建立献血者归队策略,避免献血者流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反应阴性样本的核酸检测技术(NAT)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采用ELISA试剂分别对献血者标本进行HBsAg、抗-HCV和抗-HIV筛查,筛查结果阴性的样本,再用罗氏诊断cobas s 201系统进行HIV、HCV和HBV三项联合NAT检测,并对NAT联检阳性的标本进行分项确证实验。结果在8 147例经ELISA筛查阴性血液标本中检出6例NAT阳性标本,经分项确证6例均为HBV DNA阳性,阳性检出率约为0.074%。结论 ELISA筛查阴性样本中仍存在一定的HBV DNA阳性结果,采用ELISA联合NAT筛查策略,能有效降低输血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计划免疫前后出生的献血者HBV感染标志物检测,初步了解九江地区献血者HBV感染情况和乙肝疫苗的实施效果以及HBcAb检测对降低经输血传播HBV风险的作用,探讨应用HBcAb检测进行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2种ELISA试剂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和HBcAb检测,以及1种ELISA试剂进行HBsAb检测,HBsAg阴性标本进行HBV DNA 6人份混样核酸检测(MP-NAT),MP-NAT+和MP-NAT-/HBcAb+标本进行拆分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MP-NAT+/ID-NAT-/HBcAb+标本再进行2次ID-NAT。结果 献血者HBsAg、HBV DNA、HBcAb和单独HBsAb(HBcAb为阴性)阳性率分别为0.40%(180/45 379)、0.13%(60/45 199)、17.59%(232/1 319)和40.33%(532/1 319),其中计划免疫前后出生的献血者HBsAg阳性率分别为0.53%(145/27 329)和0.19%(35/18 050)(P<0.05);HBV DNA阳性(OBI)率分别为0.19%(5...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HIV筛查阳性献血者进行确证,制定HIV筛查阳性献血者确证策略。方法本研究由输血研究所与12家中心血站合作,在2013年8月-2014年6月期间,收集抗-HIV/HIV核酸筛查阳性献血者标本,经ELISA和ID-NAT重新检测,以及追踪和确证检测(RIBA)后,鉴别献血者初筛时HIV检测结果的真、假阳性。结果从合作单位收集抗-HIV/HIV核酸筛查阳性标本396人份,经ELISA和ID-NAT重新检测及追踪和确证后,抗-HIV阳性39份,抗-HIV阴性216份,141份由于未成功追踪而被放弃。抗-HIV/HIV核酸筛查阳性献血者抗-HIV阳性率为9.8%。结论 ELISA和ID-NAT都为阳性时,可以直接判为抗-HIV阳性;单独ELISA阳性时,如果RIBA是阴性,8周后追踪;单独ID-NAT阳性时,8周后追踪。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酶免筛查阴性的标本用PCR法检测核酸,探讨增加核酸检测对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应用罗氏COBAS S201检测系统,采用PCR法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标本经2次酶免检测均为阴性的34 546例,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混样检测,拆分阳性的样本送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诊.结果 34 546例酶免阴性标本中,经核酸检测阳性标本40例,经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诊33例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32例,HCV RNA阳性2例(同时HBV DNA也为阳性),HIV RNA 1例,7例HBV DNA、HCV RNA、HIV RNA阴性.结论 血站采用2次酶免进行病毒检测,仍有漏检情况,增加核酸检测可提高病毒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单人份检测模式与汇集检测模式两种血液核酸筛查方式对于血液核酸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先采用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对ELISA筛查合格的标本进行HBV、HCV、HIV(1+2型)核酸筛查(汇集检测模式),再用该试剂盒按照单人份检测模式对汇集检测过的样本进行复检。结果本研究采用单人份检测模式共检测5385例经过汇集检测模式筛查的样本,筛查出HBV DNA核酸阳性标本10例(阳性率1.86‰)。10例核酸阳性标本与汇集检测模式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的两种检测模式均未检测到HCV RNA核酸阳性和HIV(1+2型)RNA阳性的标本。结论在酶免检测的基础上应用核酸检测能有效避免HBV、HCV、HIV(1+2型)的漏检,降低输血传播相关病毒的风险。汇集检测和单人份检测两种检测模式对于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核酸检测技术在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开展血液核酸检测的必要性和试剂升级前后的检测性能差异。方法应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HCV/HIV-1联合检测,同时采用2种血清学ELISA试剂对所有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P24和抗-TP等项目并行检测,并对核酸联合筛查反应性的标本进行鉴别试验。结果 2012年~2017年,共检测献血者血液标本491159份,其中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标本共计1637份,检出HBV窗口期标本共477份,HIV窗口期标本2份。2015年核酸检测升级后,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率由0.28%提高到0.41%,鉴别阳性的预测值由25.61%提高到33.89%。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能有效降低输血感染风险,保证临床用血安全,试剂的更新升级有助于检测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核酸扩增技术(NAT)在广州市献血员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2139名无偿献血员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对四项ELISA检测阴性和ALT≤40U/L者血样,用COBASs201系统进行HBVDNA、HCVRNA、HIVRNA检测。NAT反应性样本、HBV、HCV和HIVELISA检测阳性血样以COBASAmpliScreen试剂盒鉴定。【结果】22139名献血员中,21776例双试剂血清免疫学检测阴性,其中19例为NAT反应阳性,检出率0.087%(19/21776),后经NAT鉴定检测,HBV、HCV和HIV反应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51%(11/21776)、0.028%(6/21776)和0.009%(2/21776)。126例HBsAg阳性样本中,25例NAT阴性,其中15例HBsAg中和试验阳性,为低水平慢性感染携带者。50例anti‐HCV阳性血样,4例为NAT阴性,补充ELISA检测为anti‐HCV阴性。16例anti‐HIV阳性样本中,7例为NAT阴性,其单样品核酸检测(ID‐NAT)和补充ELISA检测均为anti‐HIV阴性。【结论】NAT血液筛查对HBV、HCV和HIV经ELISA检测阴性样本的检出率较高,在该地开展NAT血液筛查,对于降低输血残余危险有重大意义。少量HBsAg阳性的低水平感染慢性携带者,汇集核酸检测(MP‐NAT)阴性,HBsAg筛查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献血者样本进行HBV、HCV、HIV的ELISA检测、NAT检测和确证试验,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献血者HBV、HCV、HIV的检测模式。方法200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九江血站采集的无偿献血样本共43473例,用两种ELISA试剂进行HBV、HCV和HIV检测,检测阴性样本和单试剂阳性的样本进行NAT检测,单试剂样本分别进行确证试验。结果42161例ELISA 阴性样本有75例NAT阳性,阳性率0.18%;45例HBV单试剂阳性样本有7例NAT阳性,有2例确认试验阳性(其中1例NAT阳性);18例HCV单试剂阳性样本NAT未检出阳性,确证试验5例不确定;15例HIV单试剂阳性样本NAT未检出阳性,确证试验1例不确定,追踪为阴性。结论开展NAT检测十分必要,但NAT检测不能完全代替ELISA检测,献血者的HBV、HCV、HIV检测模式选用一种ELISA试剂加一种NAT试剂检测能最大限度地防止阳性样本的漏检,更好地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我国5城市合格献血者血液HIV及HCV残余风险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研究我国献血者血液HIV及HCV残余风险;评估我国开展血液核酸检测(NAT)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采集乌鲁木齐、昆明、北京、广州、杭州5城市献血者血样,用Chiron Procleix HIV-1/HCV Assay血液核酸检测体系,对各项血清学筛查均合格的89 467份血液作16人份混合血样NAT检测,凡筛查不合格血样再作单人份检测;对于抗-HCV阴性而HCV RNA NAT阳性者,用备用管作抗-HCV、ALT、及HCV RNA NAT复检。结果共检出HCV RNA NAT阳性但抗-HCV EIA阴性标本3例,未检出HIV RNA NAT阳性但抗-HIV EIA阴性标本;在87 034份血清学筛查合格献血者中,检出HCV NAT阳性2例,其中1例复检ALT为254U/L,未检出HIVNAT阳性;在2 613份血清学筛查不合格者中,检出1例HCV NAT阳性但抗-HCV EIA阴性标本,该献血者抗-HIV阳性、ALT 372U/L;未检出HIV NAT阳性但抗-HIV EIA阴性的标本。结论血清学筛查使我国的血液安全性已有相当高的保障;而NAT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但在我国是否可应用于常规血液筛查,需考虑成本与效益比。此外,ALT筛查对排除抗-HCV漏检血液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免疫筛查阴性献血者血样病毒核酸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21  
目的了解二次酶联免疫筛查献血者血样漏检的原因。方法将二次酶联免疫筛查阴性的献血者血样在加样仪上实现血液样本汇集,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样本核酸,以核酸扩增检测仪做HBV、HCV和HIV自动扩增检测。对HBsAg阴性、HBVDNA阳性献血者用核酸筛查试剂定量检测HBV,并每隔2周对其跟踪采血,做HBV两对半免疫检测和HBsAgV3的确认试验。结果16320份二次酶联免疫筛查阴性的合格献血者血样中,8份HBVDNA阳性(漏检率0.49‰),未发现HCV和HIV1RNA阳性。8份HBVDNA阳性献血者乙肝两对半免疫检测HBsAg、HBsAb和HBeAg均为阴性,HBcAb均为阳性,3份HBeAb为阳性。6例HBsAg阴性HBVDNA阳性献血者血样的病毒滴度在(76~1490)copies/ml,2例病毒滴度过低,未定量检测到病毒。跟踪6名HBVDNA阳性献血者,1例18周时HBsAg确认试验阳性,其余5例仍为阴性。结论现行的二次酶联免疫技术的血液筛查存在HBV漏检,原因可能是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重视血液筛查工作中HBV的漏检及输血传播,并在现有的血液筛查模式中或增加HBcAb检测,或增加病毒核酸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郑州地区献血者进行酶免筛查后再实施核酸检测(NAT),探讨增加NAT在临床输血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罗氏全自动核酸筛查系统和上海科华全自动核酸筛查系统检测HBV DNA、HCV RNA、HIV RNA,样本混合分别采用6人份×166.7μL及8人份×180μL汇集(称为1个pool),如果混检阴性,则直接出具结果;如混检阳性,再进行二次拆分检测,以拆分结果报告最终结果。结果罗氏系统共检测ELISA阴性标本115 227份,其中混检阳性pool 130个,经拆分80个pool为反应性,反应性标本86例,拆分率为61.5%,标本阳性率0.75‰;科华系统共检90 359份ELISA阴性标本,混检阳性pool 93个,经拆分31个pool为反应性,反应性标本31例,pool拆分率33.3%,标本阳性率为0.34‰。二者总计共检标本205586份,反应性标本117例,标本阳性率0.57‰,其中1例为HIV"窗口期"感染。结论核酸检测可以有效降低酶免漏检造成的输血风险,进一步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NAT技术对德宏地区献血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探讨NAT技术对缩短ELISA法检测HIV、HBV和HCV"窗口期"、防范病毒变异与静默感染漏检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和NAT检测技术同步对献血标本分别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HBV DNA、HCV RNA、HIV-1RNA检测,对ELISA方法检测阴性NAT检测阳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结果 14 233例ELISA检测阴性献血者标本中NAT联检阳性14例,鉴别试验HBV DNA阳性12例,未能鉴别病毒种类2例,未检出HIV-1RNA、HCV RNA阳性。对HBV DNA阳性献血者进行1~3次追踪确认,发现1例为HBV"窗口期"感染,11例为OBI感染。结论血站实施病毒NAT筛检能进一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了解单人份核酸检测方法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的利弊.方法 利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结合血站常规的血清学检测,平行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核酸检测初检反应性、复检非反应性的标本应用其它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对核酸检测初检反应性且鉴别阳性的部分标本,应用阴性血浆做倍比稀释,模拟混合NAT检测.结果 在总共12 005份标本中,核酸检测ULTRIO初检反应性标本共51例,经复检非反应性或鉴别试验阴性的标本共17例(33.3%),其中有6例经罗氏核酸检测为HBV阳性,即不可重复的标本存在真阳性的可能.模拟混样检测结果显示,经混样检测后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尤其是病毒拷贝数比较低的标本.结论 单人份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的应用中有利有弊,应根据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追踪随访1例抗-HCV阴性、HCV RNA阳性的献血者,观察其血清学何时发生阳性转换并确认其"窗口期"。方法采用罗氏Cobas’s201系统和科华核酸筛查系统对ELISA检测HBs Ag、抗-HCV和抗-HIV1/2为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BV/HCV/HIV联合核酸定性检测。先进行混样检测,再对阳性的混合标本进行单检。对ELISA阴性、NAT阳性的献血者再进行追踪随访。结果从ELISA筛查阴性的247 936份标本中检出125例(1/1 983)NAT阳性标本,其中有1例抗-HCV阴性、HCV RNA阳性的献血者,追踪随访之后发现第6周时献血者抗-HCV完全转为阳性。结论 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缩短HCV检出"窗口期",有效地阻断了丙肝"窗口期"感染的血液传播。开展NAT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在大规模临床用血输血传染性指标筛查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方法 ELISA法检测献血者HBsAg,抗-HBV和抗-HCV,以及抗-TP,非反应性标本再用国产HBV/HCV/H IV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检测,从中筛查出ELISA检测非反应性,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进一步对NAT阳性标本跟踪采样检测以确认血清学转化,或用进口核酸试剂复核检测确认核酸阳性。结果使用8份混样、阳性标本汇集池一次拆分的自动化检测模式,55 499人份ELISA检测合格的血标本中共检出11份HBV核酸阳性标本,1份HCV核酸阳性标本。其中3份经跟踪采样检测确认为HBV感染窗口期标本,1份由罗氏试剂复核检测确认为HCV感染窗口期标本。其余8份HBV核酸阳性样本经"两对半"检测确认为现行ELISA血筛漏检的HBV隐匿性感染或其它感染类型标本。结论核酸血液筛查可大大提高血液安全性,特别是提高对我国较为复杂的HBV低滴度感染标本的检出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AT和ELISA联合应用于郑州地区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 184 095份标本(酶免检测双试剂阳性除外)采用2种核酸检测系统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检测,并对ELISA阴性、NAT阳性标本进行鉴别试验、血清学补充实验和追踪随访。结果核酸试剂1共检测了98 371例标本,检出63例NAT阳性标本,NAT阳性率为0.06%;其中49例经鉴别确认,检出率分别为59.18%(29/49)、69.39%(34/4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未鉴别。核酸试剂2共检测了85 724例标本,检出28例HBV DNA+、1例HCV RNA+,NAT阳性率为0.03%;其中22例经鉴别确认,检出率分别为72.73%(16/22)、63.64%(14/2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标本未鉴别。2厂家核酸试剂的拆分阳性率和NAT阳性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随访3例ELISA阴性、NAT阳性的献血者,确定2例为阴性,1例为HCV感染者。结论在血液筛查中,应用不同厂家NAT试剂能形成互补减少ELISA的漏检,有效地预防经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将NAT阳性标本送检做鉴别确认,对NAT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起到一定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