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称之为“胃痈”之范畴 ,笔者在多年临床中应用中西药治疗单纯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2 0例均系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16人 ,女性 4人 ,病程最长的有 2 0余年 ,最短的 3~ 5年 ,年龄在 2 3~50岁之间 ,2 0例病人均拟纤维胃镜或钡餐透视明确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 治疗方法2 1 药物组成白芨、枳实、痢特灵 ,复方胃友。2 2 用法将白芨 65g、枳实 65g ,各平均分为 10份 ,取其中之一份煎二次约 10 0mL ,分 3次口服 ,同时服用痢特灵 0 2 ,复方胃友 2粒 ,十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验证总结胃得治对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服用胃得治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3个月.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胃得治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2个月.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征候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6.7%,胃镜及病理学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6.6%;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征候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为46.7%,胃镜及病理学疗效的总有效率为4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3.3%;溃疡愈合的总有效率为53.3%;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为56.7%.结论:胃得治对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一定疗效,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并随用药时间延长,疗效相随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耳穴压痛阈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蕴  刘广林 《中国针灸》1996,16(8):39-40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耳穴压痛阈的变化董蕴,刘广林,赵淑敏(解放军309医院理疗科,北京100091)主题词胃溃疡/诊断,十二指肠溃疡/诊断,痛阈,耳穴诊断以钝头细棒状物寻找耳廓的压痛点,作为耳穴诊断的依据,因为没有量的标准,所以,不同的检查人员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选取老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7例总结其中医证型特点。结果:老年DU证型由多到少为脾胃虚弱证肝胃郁热证脾虚夹湿热型证湿热中阻证胃阴不足证=气滞血淤证。结论:老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正虚为主。  相似文献   

5.
溃疡病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民间称"胃气痛"。 溃疡病常发生在胃小弯、幽门前区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具有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特点。慢性指它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等。  相似文献   

6.
97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分型及胃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汤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为探索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分泌功能的关系,我们对1985年和1986年所收治的97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演疡进行了临床辨证分型和胃液分泌功能的检查,这对探索中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道下端、胃一空肠吻合口附近,本病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本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心痛”、“胃痛”等范畴。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即西医的胃镜检查、中医的辨证施治)对本病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体会郑水芳邹玉芬(江西省玉山县血防站玉山334700)(江西省玉山县人民医院玉山334700)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体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等范畴,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  相似文献   

9.
80年至81年期间,在本院消化道专科门诊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按中医的虚实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故作如下小结。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在20岁以下者2例,21~40岁30例,4l~50岁12例,51岁以上者6例。其中慢性胃炎34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属于虚证者41例,实证9例。本组病例均有消化道症状、体征及发病史,并经纤维胃镜及胃、十二指肠X线钡餐检查后确诊。辨证施治本组分型的主要辨证依据,是以“痛而纳谷稍安”属虚证,“伤食恶食,腹痛作饱”属实证。治虚证施以补养脾胃,疗实证则以分消胃土。依据治法拟定了两张基本处方:  相似文献   

10.
郁某,男,23岁,工人。于1982年5月起上腹部痛,一般于饭后2~3小时发作,伴嗳气反酸。至1982年12月底上腹部痛加重,恶心呕吐,吐胃内容物,由急诊收入我院外科,诊断为“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相似文献   

11.
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胃痛范畴,病位在胃,但与肝、脾也密切相关,故笔者这些年来,采用行气活血为主的草元灵没汤随证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30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住院患者30例。男性患者21例,其中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女性患者9例,其中胃溃疡7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年龄最大的56岁,年龄最小的18岁,主要以20岁~40岁之间的男性患者为多。病程最长的17年,最短的2年。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见《中医内科学》(新世纪中医教材):以上腹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  相似文献   

12.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胃俞是胃的背俞穴。募穴,是脏腑之气聚结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中脘是胃的募穴。俞穴和募穴与脏腑的部位较接近,因此,脏腑有病多在俞穴与募穴有所反应。我们对35例慢性胃炎和溃疡病患者治疗前后胃俞、中脘穴的温度、阻抗和痛阈的变化作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35名志愿受试者均为我院消化科住院病人,男34例,女1例;年龄20~57岁,平均36.3±12.2岁;慢性胃炎6例,慢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胃溃疡2例。诊断和疗效评定均以胃镜检查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消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病机复杂,治疗方法虽多,但无特效、易复发。笔者运用消溃汤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取得了较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脘痛为中医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的各类型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等疾病。本人近两年来收治胃脘痛患者54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79~1980年我们对纤维胃镜观察下的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中医分型治疗。从中发现脾胃虚寒型者采用自拟“胃疡汤”试治,疗效颇佳,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3例均为住院病人,素有溃疡病史,近有溃疡病活动期的症状、体征,且于一个月内经本院内科消化组纤维胃镜检查有胃或/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也可伴有各型慢性胃炎的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名消化性溃疡,溃疡是指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而言,故不同于糜烂,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胃痛”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四逆散加味治疗胃脘痛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两年来,我科以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院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82例临床观察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符合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拟定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院痛的诊断标准,并经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2例中,男46例,女36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长者23年,最短者1个月。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浅表一萎缩性胃炎18例。82例中伴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15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院部疼痛或不适…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2000-2006年自拟“加味乌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117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7例患者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14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复合性溃疡21例,胃小弯溃疡9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病机探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消化性溃疡以上腹反复疼痛、消化道黏膜、肌层和 /或浆膜层受到损害为特征 ,传统医学属“胃痛”、“胃脘痛”范畴。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 ,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但对其病机的认识仍停留在“胃气郁滞 ,胃失和降 ,胃之气血瘀滞不通 ,不通则痛[1] ”上。为深入研究消化性溃疡 (胃体溃疡 )病的治疗 ,笔者从消化性溃疡的病机着手 ,作一简要探讨。1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溃疡好发于胃体小弯、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 (胃底、胃大弯少见 )。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 ,慢性周期性发作 ;常见于空腹…  相似文献   

20.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属中医“胃脘痛”、“痞胀”范畴,目前西药尚无特效疗法,而以中药为主治疗该病确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