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人体和动物 ,可导致棘球蚴病(也称为包虫病 )。由细粒棘球蚴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所致的包虫病称为囊型包虫病 ,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在宿主体内发育缓慢 ,人往往在感染数月甚至数年后因出现临床症状而被发现。细粒棘球蚴感染激发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机制较为复杂。细粒棘球蚴抗原成分多且可在特定的生活史阶段 (期 )表达特定的抗原 ,产生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 ]。机体感染 E.g.后的初期 ,尤其是以前曾有过接触的患者对免疫杀伤作用较为明显 ,而一旦包囊在宿主体内…  相似文献   

2.
细粒棘球绦虫中间宿主感染棘球蚴后产生伴随免疫,棘球蚴在其体内能存活下来并继续发育,显示它对免疫反应有一种调节作用。为揭示此机制,对与棘球蚴存活有关的一些重要因素作了研究,这些因素与体外培养的棘球蚴对宿主巨噬细胞的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棘球蚴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能感染人类的棘球属绦虫有4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目前在我国仅发现2种,即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前者引起囊型棘球蚴病(cystic hydatid disease),亦即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后者引起泡型棘球蚴病(alveolar hydatid disease),俗称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棘球属绦虫的终宿主为狗、猫、狐等食肉类动物,成虫寄生于小肠,人和其它中间宿主被终宿主粪便中的虫卵所感染.  相似文献   

4.
棘球蚴可以依赖有效的免疫逃避机制在宿主体内长期生存,并造成慢性感染。包囊囊壁、原头节和囊液等所含抗原物质多而复杂,在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棘球蚴逃避宿主免疫反应机制分为主动免疫逃避与免疫调节两种:棘球蚴通过抑制补体的激活,耗竭特异性抗体,影响T细胞活性,下调B细胞功能等有效地避开宿主的免疫反应。棘球蚴的EgTeg蛋白和囊液中的抗原B等能明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刺激宿主产生TH2型细胞因子,激发非保护性的免疫应答;干扰单核细胞分化和调节树突状细胞的表型,逃逸宿主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5.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幼虫感染所致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绦虫生活史可涉及多种动物宿主,如有蹄类动物、啮齿类动物等中间宿主和食肉类动物终末宿主。自然界动物宿主间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生活史循环与人体棘球蚴病传播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主要动物宿主分布及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展棘球蚴病精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蚴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棘球绦虫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分布特征与社会、生物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影响棘球绦虫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分布的因素,并以此为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就影响棘球绦虫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分布特征的社会、生物和环境因素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是棘球蚴病传播的主要原因,研究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情况并依此制定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两方面概述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常用中间宿主蚴囊囊液作为抗原进行血清学诊断。目前已纯化两种主要抗原:抗原5及B抗原。抗原5的特异性虽非绝对,可与多房棘球绦虫,猪肉绦虫等有一定交叉反应,但仍不失为诊断细粒棘球蚴病  相似文献   

9.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奇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家畜,引起棘球蚴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病程缓慢。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感染,一旦棘球蚴形成,由于角皮层的作用,宿主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作用甚微。体外实验表  相似文献   

10.
棘球蚴病的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勇  柳建发 《地方病通报》2007,22(5):116-118
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或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的续绦期幼虫寄生在人体肝、肺等脏器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Eg幼虫称棘球蚴(hydatid cyst),为圆型或不规则的囊状体,由囊壁、生发囊、原头蚴、囊砂和囊液组成,有的还有子囊和孙囊,囊壁外由宿主的纤维组织包绕.患者以儿童和青壮年居多,在人体内生长缓慢,往往在感染后5~10年才出现症状,其主要危害为压迫所寄生的器官、破坏周围组织和毒性作用.一旦棘球蚴囊破裂,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或休克,甚至死亡[1].  相似文献   

11.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捕获的沙狐(Vulpes corsac)小肠中收集到的西伯利亚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的成虫,经人工感染实验小白鼠,用在小白鼠体内发育的两种泡状蚴(Alveolar echinococcus)的微量物质,分别经腹腔接种到实验室饲养的长爪沙鼠(Meriomes unguiculatus),结果再次证实此两种棘球绦虫具有完全不同发生形式的泡状蚴和不同的宿主反应以及西伯利亚棘球绦虫种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Rausch and Schiller(1954)在美国阿拉斯加白令海峡St.Lawrence岛从北极狐(Alopex lagopus)和雪撬狗(sledge dogs)发现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 sp.nov.),但诸多学者认为E.sibiricensis Rausch et Schiller,1954是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的地理株(或亚种)(Vogel,1957;Skrjabin and Abuladze,1964;Kumaratilake and Thompson,1982;Meyajaki,1991等)。于1985-2002年间,作者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多年进行泡状棘球蚴(alveolar Echinococcus)病原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鼠类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发现该地区同地点存在有北美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种不同"地理株",而且三种成虫常混合感染于同一终宿主沙狐(Vulpes corsac)的体内,它们的幼虫期也存在于当地的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2001年,作者再次检查当地沙狐151只,从中检出19只感染有泡状棘球绦虫成虫。含成熟虫体的13只阳性沙狐中,感染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有11只,其中2只单独感染此虫种,另9只还混合感染了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虫种。在呼伦贝尔草原的泡状棘球蚴病原中,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是优势种,它在终宿主沙狐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都高过其他虫种。本文着重介绍西伯利亚棘球绦虫的成虫子宫结构和它幼虫期在野外布氏田鼠及人工感染实验鼠体内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3.
细粒棘球绦虫病(CE)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感染而流行的蠕虫病,广泛感染人及牲畜。宿主和虫体关系的主要特征是慢性感染的同时可检测到抗虫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虫体之所以能在宿主体内存活有赖于有效的免疫逃避机制。棘球蚴的囊液中有两种抗原的含量比较丰富,即抗原5和抗原B,其中后者占囊液总内容物的10%,是一个160 kDa的热稳定脂蛋白,经SDS-PAGE后分成3个亚单位——8或12,16,20或24kDa。  相似文献   

14.
目的RauschandSchiller(1954)在美国阿拉斯加自令海峡St.Lawrence岛从北极狐(Alopex lagopus)和雪撬狗(sledge dogs)发现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 sp.nov.),但诸多学者认为E.sibiricensis Rausch et Schiller,1954是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的地理株(或亚种)(Vogel,1957;Skrjabin and Abuladze,1964;Kumaratilake and Thompson,1982;Meyajaki,1991等)。于1985—2002年间,作者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多年进行泡状棘球蚴(alveolar Echinococcus)病原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鼠类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发现该地区同地点存在有北美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种不同“地理株”,而且三种成虫常混合感染于同一终宿主沙狐(Vulpes corsac)的体内,它们的幼虫期也存在于当地的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2001年,作者再次检查当地沙狐151只,从中检出19只感染有泡状棘球绦虫成虫。含成熟虫体的13只阳性沙狐中,感染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有11只,其中2只单独感染此虫种,另9只还混合感染了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虫种。在呼伦贝尔草原的泡状棘球蚴病原中,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是优势种,它在终宿主沙狐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都高过其他虫种。本文着重介绍西伯利亚棘球绦虫的成虫子宫结构和它幼虫期在野外布氏田鼠及人工感染实验鼠体内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5.
泡状棘球蚴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也称泡球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我国主要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流行,六钩蚴入侵宿主便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仅一小部分在易受寄生虫感染的个体中发育,泡球蚴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保护作用"在宿主体内发育、繁殖、生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泡球蚴在人宿主中的生存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蚴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导致以肝脏为主的多种重要器官纤维化,而肝纤维化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早期肝纤维化可逆,研究棘球绦虫诱发肝纤维化的机制对于早期肝纤维化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关棘球绦虫诱发肝纤维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等方面。本文就棘球绦虫感染人体或小鼠后宿主免疫细胞及相关因子参与调控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动物棘球蚴病及棘球绦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要】 采用解剖学方法和寄生虫学方法进行了棘球绦虫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调查,了解青海省动物棘球蚴病/棘球绦虫感染的流行现状。结果表明,青海省家畜棘球蚴病的流行有升高的趋势,主要畜种绵羊和牦牛的平均感染率达50%以上。野生中间宿主动物感染率以青南高原为最高,祁连山地域的犬、狼等终末宿主动物的感染率高于其他两个地形区。青海省棘球绦虫的生活史循环链复杂,动物感染率高,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动物棘球蚴病和棘球绦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青海动物棘球绦虫感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 1999年分别对青海青南高原区、祁连山地和河湟谷地区及柴达木盆地三个不同地形区的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棘球绦虫的感染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在终宿主动物犬、狼、狐和猫的小肠内发现细粒棘球绦虫感染 ,也在犬和狐小肠中证实存在多房棘球绦虫感染。在 4种家养的中间宿主动物绵羊、牦牛、山羊和猪体内发现细粒棘球蚴的感染 ,也在黑唇鼠兔、灰尾兔和灰仓鼠 3种野生的中间宿主动物证实存在泡球蚴的感染。显示青海两种棘球绦虫的宿主动物种类较多 ,且主要终宿主 (犬 )和中间宿主 (绵羊、牦牛 )的棘球绦虫和棘球蚴的感染率都很高。提示青海三个不同地形区内均存在细粒棘球绦虫的家养和野生食肉动物 /家养或野生食草动物之间的生活史循环链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家养和野生食肉动物 /野生啮齿类动物之间的生活史循环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棘球绦虫及其棘球蚴病的当代研究成果,着重论述我国对本虫病原学和流行学的研究贡献。方法 评阅有关本虫病的研究资料,分析、讨论、总结病原虫种、终期和中间宿主动物,病原与宿主之间相互关系及其流行、传播规律。结论 当代全球有7种棘球绦虫,我国有5种,其中石渠棘球绦虫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新虫种。全球有20多种食肉兽类作为终期宿主,我国已知自然感染有5种,其中藏狐为宿主新记录。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除大型家畜(牛、马、羊、猪)外,尚有多种鹿类有蹄动物和人体等。多房性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有9科26属46种啮齿类动物,我国已报道有6科10属14种啮齿动物为自然宿主,人体也会感染。此外绵羊、牦牛、猪等家畜虽报道有自然感染多房蚴,但病理学显示病肝组织纤维化,泡囊均无原头节,与人体感染的肝病变相似,拟是不正常的中间宿主或是多囊性的细粒棘球蚴感染。  相似文献   

20.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由于棘球绦虫生活史复杂、流行范围广泛以及宿主种类众多,控制传播和消除棘球蚴病仍较困难。在棘球蚴病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检测,实时监测各类宿主的感染情况,从源头控制传染源和阻断传播途径非常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棘球绦虫检测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形态学检测技术、影像学诊断技术、免疫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以期为棘球绦虫及棘球蚴病的检测与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