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7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三组,A、B、C组。各组服用辛伐他汀为不同的剂量,分别为20、40、80mg/d。于服药前和服药16周分别检测血脂水平,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记录服药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辛伐他汀治疗1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TC和LDL—C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HDL—C升高,TG降低;80mg组TC和LDL—C降低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P〈0.051。在不良反应方面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辛伐他汀20mg/d、40mg/d、80mg/d均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但80mg/d剂量下作用更强,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调脂抑炎作用。方法对104例年龄大于60岁的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3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10:/d;B组(51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12周末分别采空腹静脉血测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0。结果(1)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12周末两组TC、LDL.C、TG均降低(P〈0.05,P〈0.01),HDL.C均升高(P均〈0.05),且A组LDL—C低于B组(P〈0.05),HDL-C高于B组(P〈0.05)。(3)12周末两组hs—CRP均下降(P均〈0.01)、IL-10升高(P均〈0.01),且A组hs—CRP低于B组(P〈0.05),IL.10高于B组(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有调脂抗炎作用;瑞舒伐他汀剂量10mg/d时其调脂作用大于辛伐他汀20mg/d;瑞舒伐他汀较辛他汀的抗炎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两种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辛伐他汀40mg/d组39例;辛伐他汀20mg/d组38例。随访8周,观察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辛伐他汀40mg/d组和20mg/d组,治疗8周,均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P〈0.05)。(2)辛伐他汀40mg/d组与20mg/d组比较,降脂作用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按照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40mg/d组在治疗8周后总达标率、TC达标率、LDL—C达标率均显著优于20mg组(P〈0.05)。且40mg/d辛伐他汀未增加不良反应,与20mg/d组相似。结论40mg/d辛伐他汀降脂疗效优于20mg/d,可提高血脂达标率,且安全性相似,在治疗需要时可适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1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随机分为辛伐他汀10mg/d、20mg/d、30mg/d及40mg/d治疗组,分别测定随访6个月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组内和组间的差异性以及组间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6个月后,各组与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10mg/d组与其它三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20mg/d组与30mg/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20mg/d组与40mg/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10mg/d组与20mg/d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10mg/d组、20mg/d组与另两组比较(P〈0.05)。结论四组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均能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但20mg/d组既能有效地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又能避免高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l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的10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辛伐他汀40mg/d(观察组)与20mg/d(对照组)治疗的l艋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小剂量(20mg/d),且同样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沈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11-112
目的 比较40mg与20mg辛伐他汀分别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TIA)的疗效。方法90例TIA患者,随机分成20mg组和40mg组。20mg组:20mg/d辛伐他汀+氯吡格雷;40mg组:40mg/d辛伐他汀+氯吡格雷。结果治疗后,40mg组与20mg组总有效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TG、CRP均显著性降低(P〈0.01),HDL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TG、LDL、CRP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40mg/d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患者疗效好,安全性也高,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确诊为Graves病伴眼病的患者根据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n=48),口服常规抗甲亢药物(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B组为治疗组(n=12),在口服常规抗甲亢药物的同时接受甲基泼尼松龙针800—1000mg静脉滴注,每131次,连用7—10d;之后改为泼尼松片口服40—60mg/d,后每半月后减量5—10mg/d,最小剂量维持,约在半年后停药。对两组突眼度、甲状腺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突眼疗效B组明显高于A组(P〈0.01);②A组治疗前、后突眼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突眼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平均突眼度减轻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B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B组甲状腺体积缩小较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治疗Graves眼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另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达标率、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C、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HDL—C较治疗前也有升高(P〈0.05)。两组血脂达标率、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10mgl次/d给药剂量治疗轻中度的高血脂症疗效好,相对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0例随机分A组40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d;B组40例,服用米非司酮6.25mg/d,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以及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激素(LH)和孕酮(P)。结果A组治愈率显著高于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给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2、LH、P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组下降幅度较B组明显(P〈0.05)。结论剂量12.5mg/d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金玉女 《吉林医学》2008,29(9):757-758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EMT)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EMT20mg,1次/d;吲达帕胺2.5mg,1次/d。B组25例,EMT40mg,1次/d,以治疗21d为统计界限。以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血小板(BPC)、中性粒细胞(CaAN)、血清钾(K^+)、血清钠(Na^+)、血胆红素(BIL)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E、BPC,A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或降低(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A组、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AN、K^+、Na^+、BIL,A组较治疗前升高或降低不明显(P〈0.05);A组与B组比较降低或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治疗后均升高或降低至正常范围。结论:EMT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对血液学部分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美托洛尔与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荣  查舜  顾娟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110-111
目的对比观察美托洛尔与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43例D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强心、利尿、病因及并发症等治疗基础上,分别口服美托洛尔50mg~150mg/d及依那普利组10mg~20mg/a,观察两组左室舒张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舒张早期E峰流速均升高,舒张晚期A峰流速均降低,E/A升高,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美托洛尔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依那普利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依那普利组疗效较美托洛尔组好(P〈0.05)。但后者不良反应相对较前者少。结论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均可有效治疗DHF,而依那普利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早期应用40mg/d辛伐他汀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方法 将187例随机分成两组:40mg组:93例,40mg/d辛伐他汀;20mg组:94例,20mg/d辛伐他汀,随机一年观察调脂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两组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辛伐他汀40mg组和20mg组治疗2个月和半年,均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P均〈0.01),且按照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40mg组在治疗2个月和半年后的总达标率、TC达标率、LDL—C达标率均显著优于20mg组(P均〈0.05)。40mg组住院期及复发性心绞痛(AP)、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发生危险期明显较20mg组减少(P〈0.05)。随访期复发性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心力衰竭、需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C)、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和心率失常发生40mg组明显比20mg组减少(P〈0.05)。ACS患者早期应用40mg辛伐他汀不良反应轻微,与20mg组相似。结论 ACS患者早期应用40mg/d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脂,提高达标率,减少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安全、耐受性好,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叶健烽  刘冬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441-1442,1447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20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刹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70):口服苯那普利20mg/d;B组(n=70):口服苯那普利10mg+缬沙坦80mg/d;C组(n=651:151服缬沙坦80mgm。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3月后,B组有效率略优于A组(P〉0.05),但均优于C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B组比A组略优(P〉0.05).但两组较C组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常用剂量的缬沙坦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用苯那普利或单用缬沙坦。  相似文献   

14.
陈雪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09-1109,1111
目的:探讨三联药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人选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66例,对照组(B组)64例。B组用卡托普利与尼群地平;A组用倍他乐克、卡托普利与尼群地平联用(称三联药法):倍他乐克每次6.25~12.5mg,2次/d;卡托普利12.5~75mg/d;尼群地平每次10mg,3次/d。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剂量,以达治疗目的,倍他乐克最大剂量为25mg/d,卡托普利为75mg/d,尼群地平为30mg。5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记录降压效果、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3.94%,B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三联药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用药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给予辛伐他汀20 mg/d及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药物治疗,治疗4周后选择血脂不达标患者84例,随机分为A组(辛伐他汀剂量翻倍组)和B组(基础剂量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各42例.A组将辛伐他汀剂量翻倍为40mg/d,B组在辛伐他汀20 mg/d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及恶性心血管事件.结果: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组间相比,B组TC、LDL-C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DL-C达标率,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及辛伐他汀单药剂量翻倍均可有效降低冠心痛合并高脂血症的血脂水平,联合治疗组降血脂效果明显优于辛伐他汀剂量翻倍组,同时提高LDL-C达标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川芎素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在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减少蛋白质摄人、常规降糖药物和(或)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口服,同时给口服川芎素200mg/d;对照组给辛伐他汀20mg/d,口服。两组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具有降低CRP的抗炎效应,与川芎素联用对早期DN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地减少蛋白质,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辛伐他汀加贝那普利治疗,辛伐他汀20mg/d,睡前顿服,贝那普利5~10mg/d,早晨7:00顿服。对照组为安慰剂与贝那普利治疗,贝那普利的用法用量与治疗组相同,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清晨取静脉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DL—C水平,并测定患者血压的变化,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比较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均为P〈0.05),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为P〈0.05),HDL-C增高(P〈0.05)。而治疗组血脂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2组不良反应少。结论辛伐他汀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可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缬沙坦对高原心脏病(HACC)伴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09年11月住院的HACC伴心力衰竭患者44例,随机分为A、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缬沙坦160mg/d,B组给予缬沙坦80mg/d,两组疗程4个月。另选40例为对照组。结果44例HACC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素fPRA)、血管紧张素II(Ang1I)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组和B组治疗后血浆PRA、AngⅡ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A组优于B组(P〈0.01)。A组和B组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与治疗前比较fP〈0.01)。A组和B组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程度A组优于B组(P〈0.01)。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60mg/d缬沙坦比80mg/d缬沙坦治疗HACC伴心力衰竭能明显抑制RAS的激活及改善心功能,短期应用160mg/d缬沙坦治疗HACC伴心力衰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56例采用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法;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法。结果患者经治疗后,A、B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出血率、凝血三项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血小板计数、出血率及凝血三项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血小板聚集率比较B组疗效好于A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治疗法疗效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单用时的疗效,每日75mg阿司匹林联用50mg氯吡格雷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安全药剂量,且治疗效果优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彭刚 《大家健康》2016,(8):166-166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采用辛伐他汀的药物治疗方案,探讨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所起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接诊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6例。其中行10 mg/d 辛伐他汀药物剂量治疗的患者设为 A 组,行20 mg/d 辛伐他汀药物剂量治疗的患者设为 B 组,行40 mg/d 辛伐他汀药物剂量治疗的患者设为 C 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 A 组的75.0%以及 B 组的80.6%;C 组患者的不良病症总发生率最低,为8.3%。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应用高剂量的辛伐他汀药物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药物毒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