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前硬膜外注射氯胺酮、吗啡、布比卡因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5例ASAⅠ-Ⅱ级择期实施上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n=15);Ⅱ组(吗啡加布比卡因M+B组n=15);Ⅲ组(氯胺酮-吗啡-布比卡因;K+M+B组n=15)。Ⅰ、Ⅱ、Ⅲ组术前30min分别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9%生理盐水6-7ml,0.5%布比卡因6-7ml加吗啡1mg混合液;0.5%布比卡因6-7ml加氯胺酮20mg和吗啡1mg混合液。三组术后均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治疗。结果:Ⅲ组术后72h吗啡总用量最少、VAS评分最低,与Ⅰ、Ⅱ组比较P<0.05-0.01,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呼吸循环抑制。结论:术前硬膜外预先注小剂量氯胺酮、吗啡、布比卡因混合液有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技术,对不同配伍曲马多术后镇痛效应进行研究。将90例手术病例随机分三组Ⅰ组用1%曲马多;Ⅱ组用1%曲马多+0.125%布比卡因;Ⅲ组用1%曲马多+0.25%布比卡因;有用双地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3.
付琦  韩雪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10-1612
目的:比较单用左旋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芬太尼用于乳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例择期行乳癌根治术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随机分为3组,Ⅰ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Ⅱ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2μg/m1);Ⅲ组:0.125%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2μg/ml)。观察患者术后24小时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Ⅰ组VAS评分,总用药量及PCEA泵按压次数与实际进药次数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用于乳癌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相同浓度罗比卡因、左布比卡因、布比卡因伍用吗啡、氟哌利多用于食管贲门癌术后胸段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贲门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0.1%罗比卡因组(I组)、0.1%左布比卡因组(Ⅱ组)、0.1%布比卡因组(Ⅲ组),每组20例,局麻药等量,均复合等量吗啡、氟哌利多,速率均为4ml/h。观察三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VAS)、PCA按压次数与有效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4、16、32、48hVAS评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按压次数及有效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下降Ⅰ、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罗比卡因、0.1%左布比卡因、0.1%布比卡因伍用吗啡、氟哌利多用于食管贲门癌开胸术后老年患者PCEA镇痛效果一样,0.1%罗比卡因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臂丛神经阻滞加派替啶用于术后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中加入哌替啶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90例ASAⅠ-Ⅱ级手部外伤病人随机分为三组:臂丛阻滞用药为:0.25%布吡卡因、0.8%利多卡因25ml(I组);0.25%布比卡因、0.8%利多卡因25ml,肌注哌替啶50mg(Ⅱ组);0.25%布吡卡因、0.8%利多卡因内含哌替啶50mg共25ml(Ⅲ组)。记录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有效镇痛时间及哌替啶的不良反应。结果:Ⅲ组较Ⅰ、Ⅱ组术后有效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1),Ⅰ、Ⅱ组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Ⅲ组较Ⅱ组明显下降。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中加入小剂量哌替啶有显著延长后有效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可用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马多用于下颌骨折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下颌骨骨折病人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曲马多10mg/kg+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注入镇痛泵;Ⅱ组(n=30),曲马多15mg/kg+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注入镇痛泵,分别于拔除气管插管后为病人施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后48h内病人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曲马多10mg/kg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张洪文  张博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77-3778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硬外镇痛组(I组),布比卡因镇痛组(Ⅱ组),对照组(Ⅲ组),每组40例。Ⅰ两组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5μg/ml苏芬太尼行硬外腔阻滞镇痛;Ⅱ两组采用0.075%布比卡因复合5μg/ml苏芬太尼,Ⅲ组为对照组,不予分娩镇痛。观察各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评分、产程进展、缩官素使用情分娩方式。结果三组在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VAS疼痛评分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9.13、153.25、9.08,均P〈0.05)。Ⅰ、Ⅱ组活跃期时间均低于Ⅲ组(t=2.72、2.40,均P〈0.05),缩宫素使用率均高于Ⅲ组(x^2=4.59、4.59,均P〈0.05)。三组间第二、三产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组、Ⅱ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Ⅲ组(X^2=4.11、2.64,均P〈0.05),三组间阴道分娩率、产钳助娩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辅以4μg/ml苏芬太尼具有良好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且运动神经毒性更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布托非诺、芬太尼及曲马多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V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布托非诺4 mg+0.75%布比卡因15 mg组(Ⅰ组),芬太尼(0.2 mg+0.75%布比卡因15 mg组(Ⅱ组),曲马多400mg+0.75%布比卡因15mg组(Ⅲ组),每组20例.术后硬膜外导管接PCEA镇痛泵,以持续量2 mL·h^-1,自控量每次0.5 mL,琐定时间15 min.术后48 h内进行随访并记录疼痛评分、镇静评分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镇痛效果,Ⅰ组与Ⅱ组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Ⅲ组(P<0.05).镇静效果,镇静评分Ⅰ组高于Ⅱ组,Ⅱ组高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3组产妇术后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HR、SpO2)均在正常范围,无呼吸抑制发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Ⅰ组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布托非诺混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硬膜外镇痛可获得满意的镇痛及镇静效果,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曲马多用于术后老年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曲马多组(Ⅰ组,n=20)和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组(Ⅱ组,n=20).术毕两组均连接微量止痛泵行PCEA 48h,镇痛液配制:Ⅰ组或Ⅱ组分别采用左旋布比卡因100mg或罗哌卡因100mg复合曲马多30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采用Prince-Henry疼痛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记录用药后3、6、12、24、48 h疼痛评分,监测并记录相同时点BP、HR、ECG、RR和SpO2变化以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点疼痛评分均<2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满意率为100%;各项监测指标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3%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术后PCEA可提供确切的镇痛效果,与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的效果相似,患者循环、呼吸功能均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吗啡及格拉司琼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9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0.25%罗哌卡因组,Ⅱ组为0.20%罗哌卡因组.Ⅲ组为0.125%罗哌卡因组,三组均复合吗啡(6μg/ml)和格拉司琼(0.03mg/ml),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2ml/h。以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术后6、12、24和48h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无麻醉并发症。结论0.20%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和格拉司琼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运动阻滞作用.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与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等,用于小儿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机体影响。方法择期尿道下裂修复手术后PCEA患儿70例随机分成L(镇痛液1g/L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0.001g/L+地塞米松5mg+昂丹司琼4mg)组35例和R(1g/L罗哌卡因复合相同药物)组35例。观察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下肢运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副作用。结果2组的镇痛、镇静效果均良好,总PCEA次数、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手术前后及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Bromage评分均无2分病例,评分及肠蠕动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术后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液PCEA,镇痛效果好,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安全可行,与罗哌卡因类似,为小儿术后镇痛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李中宝 《淮海医药》2002,20(5):424-424
目的 探讨氢溴酸山莨菪碱、布比卡因和芬太尼混合液对膀胱及前列腺手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ASAI-Ⅱ级择期膀胱或前列腺手术患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两组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后,启动镇痛泵,两组PCEA设定完全一样。镇痛药:对照组为0.125%布比卡因200ml,内含枸橼酸芬太尼0.4mg(用生理盐稀释);治疗组为上述药液中加入氢溴酸山莨菪碱40mg。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及72h镇痛药用量。结果 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量少于对照组。结论 氢溴酸山莨菪碱可明显增强布比卡因和芬太尼混和液在膀胱或前列腺手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刚  陈国振  何拄良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29-1431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复合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骨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Ⅰ组25例和Ⅱ组25例。两组患者均行L2、3或L3、4腰硬联合穿刺术并头向量管4cm。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Ⅰ组PCEA配方为咪达唑仑5mg加0.2%罗哌卡因100ml。首剂咪达唑仑2mg加罗哌卡因8mg;Ⅱ组PCEA配方为吗啡5mg加0.2%罗哌卡因100ml,首剂吗啡2mg加罗哌卡因8mg。两组均行持续输注量2ml/h,单次PCA量1ml,锁定时间15分钟。结果:镇痛满意率(VAS≤3)Ⅰ组为92%与Ⅱ组96%相近(P〉0.05);Ⅰ组尿潴留12%、恶心呕吐4%,均低于Ⅱ组(P〈0.05或P〈0.01)。结论:咪达唑仑复合罗哌卡因术后PCEA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较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中脊髓麻醉临床效果,探求合理的用药剂量。方法90例ASAⅠ~Ⅱ级、年龄60-80岁、拟行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0.5%重比重罗哌卡因4mg+20μg芬太尼);Ⅱ组(0.5%重比重罗哌卡因5mg+20μg芬太尼)和Ⅲ组(0.5%重比重罗哌卡因6mg+20μg芬太尼)。L3-4穿刺成功后各组分别加入实验药物。记录感觉阻滞时间、感觉消退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和镇痛评分。结果随着罗哌卡因剂量从4mg增至6mg,感觉平面上升至最高。4—5mg时感觉阻滞平面明显增加(P〈0.05),但从5mg增至6mg则感觉平面阻滞无变化(P〉0.05)。达最大感觉阻滞平面时间Ⅱ组和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其他两组比较Ⅲ组患者感觉消退至S2时间最长(P〉0.05)。Ⅱ组和Ⅲ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Ⅰ组(P〈0.05)。Ⅲ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高于Ⅰ、Ⅱ组。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用5mg布比卡因+20μg芬太尼脊髓麻醉可提供可靠和满意的感觉和运动阻滞。6mg布比卡因也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可引起明显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注入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成分娩镇痛组和对照组。分娩镇痛组给予L2-3硬膜外注入0.125%布比卡因镇痛。结果 分娩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程及新生儿Apger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注入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对照组各100例。3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瑞芬太尼泵注。Ⅰ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才开始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超前镇痛。Ⅱ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未采用超前镇痛。观察3组手术结束时( T1)、拔除气管导管时( T2)、拔管后15min (T3)、拔管后30min(T4)、拔管后60min(T5)共5个时段的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和血氧饱和度(SpO2)。另观察3组术后4h(T6)、8h(T7)、12h(T8)、24h(T9)和48h(T10)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BCS),Ramsay镇静评分(RSS)。观察术后48h有效自控镇痛(PCA)次数、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寒颤等)发生情况。结果(1)T1~T5各时段,Ⅰ组和Ⅱ组SBP、DBP、HR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Ⅰ组和Ⅱ组SBP、DBP、H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RR、Vt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T6、T7和T8各时段对照组VAS评分高于Ⅰ组和Ⅱ组,BCS评分低于Ⅰ组和Ⅱ组,但Ⅰ组和Ⅱ组VAS评分、B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9、T10时点Ⅱ组VAS评分低于Ⅰ组和对照组,BCS评分高于Ⅰ组和对照组(P<0.05)。Ⅱ组T6、T7、T8、T9、T10各时点RSS评分均高于Ⅰ组和对照组(P<0.05),而Ⅰ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3)术后0~24h,Ⅰ组和Ⅱ组的有效PCA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但Ⅰ组和Ⅱ组有效PCA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4~48h,Ⅱ组有效PCA次数低于Ⅰ组和对照组(P<0.05)。术后48h曲马多用量,对照组明显多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少于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Ⅰ组和Ⅱ组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麻醉诱导前超前镇痛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应用,可达到明显的镇痛目的,缓解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超敏反应,减少有效PCA次数及曲马多用量,且可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不影响呼吸功能,适宜在老年患者中应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温血停跳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I组(n=8),温血停跳液组;Ⅱ组(n=8),冷晶体停跳液组;Ⅲ组(n=8),温晶体停跳液组。I组为实验组,Ⅱ、Ⅲ组为对照组。使心肌缺血120min。3组均在主动脉阻断时和开放前给予剂量相等的停跳液,随后每隔20min灌注一次冷晶体停跳液。主动脉开放1min,取标本测定冠状窦血中乳酸脱氢酶1(LDH1)、肌酸磷酸激酶-MB(CK-MB)、心肌线粒体谷氨酸脱氢酶(GLDH)及心肌含水量(MWC),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线粒体立体学定量分析。结果:主动脉开放1min,冠状窦血中LDH1三组间无显性差别(P>0.05);GLDH,I 显高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间无显性差别(P>0.05);CK-MB,I组显低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间无显性差别(P>0.05);心肌含水量,I组显低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间无显性差别(P>0.05)。心肌超微结构,I组分别低于Ⅱ、Ⅲ组(P<0.05,P<0.01),Ⅱ组低于Ⅲ组(P<0.05)。结论:在主动脉阻断时和开放前应用温血停跳液,可取得比单纯给予晶体停跳液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曲马多、芬太尼或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240例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曲马多组(罗哌卡因+曲马多),芬太尼组(罗哌卡因+芬太尼)和吗啡组(罗哌卡因+吗啡),记录三组患者镇痛药用量、术后血压(MAP),不同时点VAS视觉模拟评分,BCS(舒适度评分)的情况。结果与芬太尼、吗啡组相比,曲马多组术后4、8、12和24h VAS评分下降(P〈0.05),而芬太尼组和吗啡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CS评分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曲马多组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低于芬太尼和吗啡组(P〈0.05或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用于PCEA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对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相关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昂丹司琼(Ⅰ)组;甲氧氯普胺(Ⅱ)组;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联合(Ⅲ)组。三组患者手术后均行PCEA,并通过PCA泵分别将不同止吐药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患者术后24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和吗啡用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8%,显著低于Ⅰ组(28%和20%)和Ⅱ组(32%和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甲氧氮普胺单独应用均能有效防治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8例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使用0.134%、0.178%、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0.5mg/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并依次标志为Ⅰ、Ⅱ、Ⅲ组。记录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和Ramsay评分并监测生命体征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12、24、48hVAS评分l组明显高于Ⅱ、Ⅲ组(JP〈0.05,P〈0.01),术后4、12、24h Ramsay镇静评分Ⅱ、Ⅲ组高于Ⅰ组(P〈0.05),术后8、24hBromage评级Ⅲ组高于Ⅰ、Ⅱ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178%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0.5mg/L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为妇科手术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