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低温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全麻术后病人体温的变化,探讨全麻恢复期低温的护理,避免低温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收集75例腹部手术的病人,分别监测其术前和入麻醉恢复室(PACU)时的体温、记录病人在恢复室的复温时间和停留时间及寒颤发生率.结果68%腹部手术全麻病人术后出现低体温.结论加强对PACU病人的体温护理,有利于减少低温造成的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人在PACU的停留时间,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麻醉恢复室小儿全麻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麻恢复期由于麻醉期间各种药物的残余作用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特别是小儿由于其生理特点,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本院麻醉恢复室(PACU)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接受全麻后小儿4962例,经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均安全度过恢复期,现将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老年病人的撤机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小芳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81-1982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lsesia care unit,简称PACU)是患者麻醉手术后苏醒以及恢复的场所,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易发生躁动,呼吸道阻塞,呕吐误吸及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1].  相似文献   

4.
全麻术后体温过低可致苏醒延迟[1],本院近年内在1320例静脉复合全麻病例中,发生4例低温致苏醒延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45~70岁;体重42~78 kg;手术种类为胃癌根治术及食道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5.
老年全麻患者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并存其他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使麻醉手术风险大大增加,并发症增多,且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与在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呼吸管理直接相关。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麻醉恢复室对1416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加强术后呼吸管理,均安全返回病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全麻下实施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5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3例。对照组患者麻醉后送入恢复室出现症状时对症处理,满足Aldrete麻醉后恢复评分标准后转出PACU;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全麻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后麻醉恢复室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原因和护理策略。方法回顾1500例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类型、麻醉、催醒、术后镇痛方式、不良刺激与躁动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500例患者中,发生躁动282例,占18.8%,手术类型中以耳鼻喉手术的躁动发生率最高,为56.1%(101/180),其次是胸部手术,为37.1%(23/62);全凭静脉麻醉的躁动发生率为12.6%(120/956),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的29.8%(162/544)(P0.05);使用盐酸纳美芬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29.3%(101/345),高于未使用者的15.7%(181/1155)(P0.05);进行术后镇痛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6.9%(20/289),低于未使用者的21.6%(262/1211)(P0.05);躁动相关的各种不良刺激中,以疼痛、气管插管刺激、尿道插管刺激为主,躁动发生率分别是47.8%、24.8%、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躁动的发生与手术类型、麻醉、催醒、术后镇痛方式、不良刺激紧密相关,护理人员需保持患者呼吸,控制疼痛,尽可能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实施心理干预,降低躁动发生率,保证患者在麻醉复苏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帆  廖燕  田永明 《华西医学》2003,18(1):96-96
目的:探讨和分析全麻术后气管插管病人常见安全问题,以指导ICU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2001年6月128例全麻术后气管插管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0例出现安全问题的病人均顺利过了危险期,无1例死亡。结论:加强气道管理,做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和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740-2741
将60例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相似文献   

10.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简称 PACU)的任务是在术后恢复早期,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这对于减少术后意外和并发症,保证手术和麻醉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对全麻手术后病人在PACU统一监护管理,可以及早发现手术和麻醉相关并发症如低氧血症等,提高抢救成功率.2002年5~12月,进我院PACU监护的全麻病人为4 991例,及时发现低氧血症病人共71例(发生率1.42%),经迅速抢救,全部成功,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温度干预护理对全麻术后低体温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麻恢复期低体温的护理措施,以避免低体温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4例择期腹部手术后发生低体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例。分别监测术前和人麻醉复苏室(PACU)时的体温,记录患者在PACU的复温时间和停留时间。结果温度干预护理后低体温患者复温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加强对PACU患者的体温护理,可缩短患者在PACU的复温时间、停留时间,减少低体温造成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单肺通气期间动脉血气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组和全麻(GA)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在开胸前双肺通气15min(T1)时及开胸后单肺通气(OLV)10min(T2)、30rain(T3)、60min(T4)时,分别采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观察患者动静脉血气情况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值,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手术中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较稳定,GEA组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后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各对应时点也明显低于GA组(P〈0.05),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插管后较麻醉前上升,单肺通气后无明显下降趋势;所有患者pH值、PO。、PaCO:均在正常范围内;PaO2插管后明显上升(P〈0.05),但单肺通气后各时点较通气前明显下降,GEA组较GA组下降更明显(P〈0.05);QS/QT值单肺通气后各时点较通气前明显上升(P〈0.05),GEA组较GA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可增加肺内分流,使PaO2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围术期应严密加强血气监测,维持好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听觉刺激对全身麻醉患者复苏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听觉刺激对全身麻醉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4月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实验组采用由音乐和语音产生的听觉刺激,对全身麻醉复苏期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和术前心理疏导。患者进入PACU后,应用Aldrete评分标准,每隔30 min对患者评估1次,直至Aldrete评分达到9分。结果两组患者进入PACU即刻的Aldrete评分分别为(6.1±0.4)和(5.9±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4,P=0.035)。入PACU 30 min、60min、90 min各时间点,听觉刺激组全身麻醉后Aldrete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分别达到(7.8±0.7)、(8.7±0.9)和(9.3±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9、2.060、2.596,P=0.005、0.022、0.006)。听觉刺激组患者在PACU的停留时间为(101.2±13.4)min,短于对照组的(112.1±14.7)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6,P=0.002)。结论听觉刺激可缩短全麻患者在PACU的停留时间,提高全身麻醉患者的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麻气管插管术合并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老年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n=23)和对照组(B组,n=23)A组用全麻加硬膜外阻滞,B组仅用全麻。观察两组患者的肺活量△VC(L)、二氧化碳分压△PaCO2(mmHg)、动脉血管分压△PaO2(mmHg)。【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镇痛评分、肺功能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合并硬膜外阻滞术后有利于早期咳嗽排痰,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阶梯式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进入活跃期的产妇分成4组,其中3组为实验组,分别采用肌注药物、氧化亚氮吸入,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方法;另1组为对照组,未实施任何镇痛。结果 实验组镇痛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各组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产后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阶梯式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有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全麻恢复期间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2.3)、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1期)、EBSCO(ASP)(1984—2012.3)、Iournals@OvidFullText(1993~2012.3)、CBM(1978~2012.3)、CNKI(1979~2012.3)、VIP(1989—2012.3)和WanFangData(1998~2012.3),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全麻恢复期间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南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个RCT,共12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右美托咪定能降低小儿七氟醚全麻恢复期间躁动的发生[OR=0.18,95%CI(0.13,O.25),P〈O.00001],增加术后嗜睡的发生[OR=0.14,95%C1(o.03,O.68),P=0.01],但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支气管痉挛、呛咳、屏气、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情况两组无差异,右美托咪定也能降低麻醉恢复期间小儿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但应用右美托咪定会延长小儿七氟醚麻醉的苏醒时间[MD=2.14,95%CI(0.95,3.33),P=O.0004]、拔管(或移除喉罩)时间[MD=I.26,95%CI(O.51,2.00),P=0.0009]及PACU停留时间[MD=4.72,95%(2.07,7.38),P=0.0005o结论右美托咪定能降低小儿七氟醚全麻恢复期间躁动的发生率,且有利于维持麻醉恢复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但会延长全麻后苏醒时间、拔管(或移除喉罩)时间、PACU停留时间,也会增加术后嗜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腹部手术术中保温对术后苏醒的影响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术中保温对老年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的分级标准I~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保温组各3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术中未采取任何保温措施;保温组术中注意保温,室内温度维持在23~28℃,使用Warm Touch TM充气式保温装置及电子液体加温仪,冲洗液用水温浴箱加温至37℃。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体温的变化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寒战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1)常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体温与术前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保温组患者无明显变化;(2)与保温组患者相比,常规组患者术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苏醒延迟、寒战及躁动发生率高(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循环系统,延缓患者的术后恢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应监测体温变化,对输液液体及冲洗液加温,下半身使用保温毯保暖,并保持手术间温度,以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全麻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不同需要 ,指导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意识清楚患者需要调查表 ,对 5 0例全麻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需要进行调查。结果 全麻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迫切需要的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需要 ,其排序基本符合Maslow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且各种需要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区别。结论 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可以应用Maslow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预见全麻插管患者的护理需要 ,应用King的互动达标理论力求在护患之间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 ,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 ,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后气管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且伴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停用全身麻醉药后观察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的0.9%氯化钠液.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2 min(T2)、拔管后5 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T1~T3时间点MAP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并降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