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发生的原因?如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答 :迟发性颅内血肿 ,是指首次CT检查未发现脑内血肿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始出现脑内血肿 ;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多见于年龄较大的颅脑外伤病人 ,发病高峰在脑挫裂伤后 3天内或于清除其他脑内血肿突然减压之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争论较多 ,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颅脑外伤引起血管痉挛 ,血管收缩机制障碍 ,局部二氧化碳和酸性物质蓄积 ,使血管扩张 ,血细胞渗出形成血管周围血肿。同时由于血管痉挛 ,使小动脉壁缺血坏死 ,破裂形成血肿。 (2 )低氧血症、低血压、弥散性血管内凝…  相似文献   

2.
评论:外伤性脑内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不规则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刚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4):249-249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观察伤后颅内血肿发生、发展速度,血肿体积和形态变化对颅脑外伤的救治尤为重要。既往根据颅内血肿与硬脑膜、脑组织的关系将其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包括脑室内血肿),并对各类血肿的出血来源、形态特点和预后进行了分析。一般认为,颅内血肿的发生、发展速度和体积与颅内血管损伤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颅脑外伤的概念及常规CT扫描的方法,分析常规CT扫描导致病变漏诊的因素。提出对临床上怀疑有颅底骨折及CT上有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可疑征象的层面加用薄层扫描,能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提高密度分辨率,减少骨骼伪影,能提高早期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硕底骨折发现率,有助于临床上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确定及更改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硬膜下血肿是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根据血肿形成的时间和临床外伤后出现症状的早晚,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三型,常为外伤造成皮层动脉分枝或静脉的断裂,是严重的脑挫裂伤并发症,一般为新月形,但慢性硬膜下血肿及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形态则不同。本文收集了自2000年至2003年间的20例病例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对此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继发的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方法及适应证选择,总结二次开颅手术切除致痫灶的经验,以提高颅脑术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2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术后继发癫痫患者25例,术前认真评估,仔细询问病史,并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每位患者均接受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或颅内埋置硬膜下电极.根据脑电图、MRI、CT平扫及加强扫描确定癫痫病灶.手术按原颅脑手术切口入路,切开硬脑膜,充分显露脑瘢痕区,采用皮层电极详细探测致痫灶棘波区的位置及范围,在显微镜下一并切除脑组织瘢痕和致痫灶,切除后再次采用皮层电极监测,直到脑电节律正常为止.结果 25例手术均顺利,无死亡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7年,发作控制Engle Ⅰ级18例,EngleⅡ级5例,EngleⅢ级2例;18例(72%)无发作,其中9例已停药.结论 颅脑术后继发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二次开颅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历来认为外伤后癫痫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合并症,外伤种类与癫病发作的关系、颅脑外伤后多长时间是癫病发作的危险期等至今尚未解决,Feeney与Walker用数学公式预测发生癫痫的发病率和首次发病的时间,他们所用资料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脑外伤退伍士兵及闭合性脑外伤居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轻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症状、影像诊断及转归。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患者,排除年龄<16岁、饮酒及患有精神性疾病病例。观察项目为GCS、呕吐、健忘症、CT、MRI影像所见。转归评价:(1)有无神经症状后遗症;(2)有无癫痫发作;(3)采用Awareness Questionnaire,评估受伤前后日常生活有无变化。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GCS13分的51例中,42例CT有脑挫裂伤表现,3例CT无脑挫裂伤表现,但MRI为脑挫裂伤表现,6例CT及MRI均无脑挫裂伤表现;51例中有33例存在神经后遗症。脑挫裂伤与神经后遗症经Fisher确切概率法χ2检验,χ2值为7.85,P<0.01。在173例GCS 14分以上的病例中有32例存在脑挫裂伤(18%),其中24例(75%)脑挫裂伤诊断需要MRI;GCS 14分以上脑挫裂伤病例中,GCS14分、呕吐、健忘症与脑挫裂伤有显著关系,χ2值为45.78,P<0.01;GCS 14分以上脑挫裂伤病例中,神经后遗症少见,脑挫裂伤与受伤前后日常生活变化无明确关系,χ2值为2.69,P>0.05。平均随访20个月,癫痫发作2例。结论 (1)轻型颅脑损伤中,GCS13分病例残留神经后遗症的危险因素为脑挫裂伤。(2)GCS14分以上病例脑挫裂伤诊断需要MRI。(3)GCS14分以上病例,GCS14分、呕吐、健忘症是诊断脑挫裂伤的危险因素。(4)GCS14分以上病例,脑挫裂伤的存在不是影响转归的影响因素。(5)轻型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的存在不是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术后癫痫发作的原因,预防及治疗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476例重型脑外伤手术后并发癫痫发作的58例患者进行分析,重点对术后的预防用药、易致癫痫发作原因及再次手术问题进行总结。结果476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发作58例,占12.2%,并发癫痫病例大多药物治疗效果好,对难治性癫痫药物无法控制的5例病例经再次手术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重型脑外伤手术中的正确处理以及术后恰当的预防性用药等可以降低术后癫痫的发病率、减轻癫痫发作程度。  相似文献   

9.
外伤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塞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外伤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塞张培功,秦东京,孙殿敬,庄悦新,马爱武颅脑外伤可致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等,这些病变的占位效应可导致脑疵形成。小脑幕切迹疝时,可压迫大脑后动脉造成其供血区脑梗塞,对此,国内CT文献尚未见详细报道。笔者回顾性复习...  相似文献   

10.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颅内血肿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收治的93例外伤进展性颅内血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59例,死亡8例;保守治疗34例,死亡6例;本组死亡14例(15%)。结论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绝不能仅仅依赖首次CT结果制定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而应进行动态观察和CT监测,根据血肿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2008年10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312例开颅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有、无脑积水分组,对照分析性别、年龄、GCS评分、脑疝、脑挫裂伤及梗死体积、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位置、伤后手术时间、术后颅内压等对脑积水发生的影响。结果 312例中发生脑积水31例,未发生脑积水281例。通过χ2检验、Fish确切检验单因素分析发现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年龄、入院GCS评分、脑疝、脑组织挫裂伤及梗死体积、血肿位置、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颅内压,而与性别、伤后至第一次手术时间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发现,脑疝、脑组织挫裂伤及梗死体积、蛛网膜下腔出血与术后脑积水密切相关,而GCS评分、血肿位置、颅内压与术后脑积水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疝、脑组织挫裂伤及梗死体积、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主要危险因素,争取脑疝形成前手术、改善手术技巧、引流血性脑脊液可能减少脑积水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首诊轻型颅脑损伤伤情恶化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总结首诊为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12月~2003年1月间收住的41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恶化即出现昏迷或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情恶化原因为颅内创伤性病变形成,硬膜外血肿占首位(46.3%),其次为脑挫伤及脑内血肿(29.2%),硬膜下血肿119.5%)。32例恶化发生在伤后24小时内,36例病人需手术治疗。按GOS标准评定,本组27例恢复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尽早完善检查,明确诊断,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手术指征,及时手术治疗处理继发性损伤,是防治轻型颅脑损伤伤情恶化的关健。  相似文献   

13.
界面征——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早期征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迟发性脑挫裂伤的早期CT表现,提出“界面征”的概念,评价其对迟发性脑挫裂伤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搜集经CT复查证实的迟发性脑挫裂伤患者112例,对其首次CT检查及复查的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12例迟发性脑挫裂伤患者首次CT发现病变108例,其中95例出现“界面征”,结论:脑外伤后首次CT检查出现“界面征”,提示此部位可能发生迟发性脑挫裂伤,应及时做CT复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progressiv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PI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比较颅脑创伤患者连续头颅CT扫描的表现,确定是否发生PIH.分析PIH与非PIH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入院时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首次CT检查表现、伤后早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的含量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I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498例患者,其中139例(27.9%)发生PIH.116例(83.5%)PIH在伤后2 h内行CT扫描.PIH组与非PIH组在年龄、入院时GCS、受伤至首次CT扫描时间、伤后首次CT表现为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挫裂伤、初发血肿、血浆PT、Fg、D-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IH组与非PIH组在伤后CT表现为SAH、挫裂伤、初发血肿以及D-D与PIH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结论 对于受伤后早期(2 h内)即行首次头颅CT检查的患者,如果首次CT表现为SAH、挫裂伤、初发血肿合并D-D含量升高,应进行更早的连续CT扫描以期早期发现PIH.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汶川大地震颅脑损伤情况及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汶川地震伤员1557例中因颅脑外伤的292例进行CT检查,其中CT检查阳性者225例.回顾性总结22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类型及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多平面重组(MPR)及三维(3D)重组成像的应用价值.结果 颅脑损伤225例,主要包括颅骨骨折66例,脑挫裂伤50例,颅内血肿5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硬膜下积液16例,头皮异物20例,外伤性脑梗死2例.其中2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 地震住院救治伤员中颅脑损伤占的比例较大,MPR及3D图像可以为神经外科医师术前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432例颅脑交通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研究交通事故致颅脑伤的临床特点及其对伤情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432例交能事故致颅脑损伤患者按头伤伤情有结局分组,采用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制的计算机创伤评分软件进行伤情评估,并计算生存概率。结果 432例中生存组399例,死亡组33例,死亡率7.64%。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12至2018-12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和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取超声检查的方法,诊断脑膨出的病因及进一步指导手术治疗方案.观察记录术中超声诊断脑膨出的病因类别、部位特点(包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人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80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发生脑梗死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580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梗死者32例,发生率5.5%;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成人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发生率高,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探讨其在颅脑创伤的伤情判断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1例临床典型颅脑减速伤患者的颅脑CT影像资料,结合致伤病史及临床资料,总结归纳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结果颅脑减速伤损伤的主要特点为:撞击部位头皮损伤、颅盖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挫裂伤,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颅底骨折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以撞击部位多见,硬膜下血肿以对冲部位多见,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位于脑底部及脑挫裂伤区;额、颞叶严重对冲伤是常见颅脑减速伤的重要特征。结论根据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结合致伤病史或颅脑CT表现,可为临床颅脑减速伤伤情的快速判断与救治、CT扫描及诊断、创伤事故原因的评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血浆及脑脊液(CSF)中心房肽(ANP)含量动态检测结果表明,脑外伤后血浆及CSF中ANP含量显著减少。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脑外伤后ANP含量,以具有脑实质性损伤的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CSF中ANP减少较硬膜外血肿更为显著。另对9例颅内压(ICP)监护患者静脉应用ANP后,发现ANP具有缓解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