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G CSF)进行干细胞动员时干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变化 ,从黏附分子角度说明G CSF的动员机制。方法 将重组人G CSF(惠尔血 )或生理盐水注射于小鼠皮下 ,每日两次 ,连续 7d ,收集G CSF使用前后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计数外周血Sca 1 干细胞数目和骨髓有核细胞数 ,同时分别检测细胞表面CD49d、CD44的表达和干细胞与骨髓基质蛋白黏附能力的变化。结果 重组人G CSF对小鼠有和人类相似的动员作用 ,使用G CSF 7d后外周血Sca 1 细胞数增高近 2倍 ,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下降 ,同时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49d表达以及细胞黏附能力都有所下降 ,而对照组无类似现象。结论 G CSF可能通过降低某些黏附分子的表达 ,削弱造血细胞与骨髓基质的黏附而产生动员效果  相似文献   

2.
G-CSF动员的外周血与骨髓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黏附分子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细胞与骨髓CD34+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非常延迟抗原4(VLA-4)、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和L-选择素(CD62L)。 结果:G-CSF动员后的外周血CD34+细胞表达的VLA-4、LFA-1与骨髓CD34+细胞相比明显减少,CD62L无明显改变。 结论:黏附分子VLA-4及LFA-1降低可能是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进入外周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造血诱导微环境的组成成分,可分泌细胞外基质和多种与造血有关的调控因子(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发挥调控造血的作用.近年来发现BMSCs具有干细胞的特征,可自我复制、增殖、有多向分化潜能, 属多能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条件下,BMSCs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间充质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的条件。方法 取成人髂骨骨髓,分离出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诱导剂5-氮胞苷(5-aza)条件下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5-aza诱导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转化为心肌样细胞。结论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够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是心肌组织工程良好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医用不锈钢316表面钽沉积后生物相容性的变化。方法:在医用不锈钢316表面进行钽沉积,之后将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植入钽沉积表面和316基底表面,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检测材料表面钽沉积量、两种材料表面细胞形态观测、细胞黏附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经X射线衍射检测钽有效的沉积于医用不锈钢316表面;细胞于两种材料表面生长良好;24 h细胞黏附率钽沉积表面高于316不锈钢表面(P0.05);经过5 d连续细胞培养,钽沉积材料表面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活性高于316不锈钢材料表面(P0.05)。结论:316医用不锈钢经过钽沉积后其表面生物相容性高于其本来材料。  相似文献   

6.
赵红念  杨开明 《医学综述》2003,9(12):751-75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神经干细胞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面临着伦理、来源、免疫排斥等多方面的问题。而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BMSC)具有多潜能性 ,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神经胶质样细胞 ,并且BMSC克服了神经干细胞的上述缺点 ,在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治疗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现就BMSC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性研究综述如下。1 骨髓基质细胞的特点1.1 骨髓基质细胞的多潜能性 BMSC是骨髓内造血干细胞以外的非造血干细胞 ,又称作间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非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黏附功能及JW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 atRA)作用BMSC后,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和血管黏附分子-1(vascular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的表达,检测共培养条件下BMSC细胞对Jurkat细胞的黏附率及Jurkat细胞生长曲线变化,RT-PCR方法检测BMSC JWA mRNA表达变化.结果 atRA作用后,BMSC表面ICAM-1、VCAM-1蛋白表达增加,BMSC对Jurkat细胞的黏附能力增强,并可促进Jurkat细胞增殖,BMSC内JWA-mRNA表达增强.结论 atRA可增强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功能,并上调JWA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仙茅水提物是否具有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向神经元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用仙茅水提物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刺激,经RT_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使用中药仙茅水提物诱导刺激后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RT-PCR检测有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蛋白神经元烯醇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表达,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神经元样细胞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有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着色.结论中药仙茅水提物能定向诱导骨髓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小鼠骨髓Lin-细胞增殖、分化、迁移、黏附关键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小鼠骨髓Lin-细胞,采用CD117作为标志进行细胞鉴定。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芯片技术研究汉黄芩素对小鼠骨髓Lin-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Lin-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小鼠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选后CD117的阳性率为93.7%;芯片结果发现汉黄芩素明显上调Lin-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基因表达;黏附能力测定实验结果可见汉黄芩素增强Lin-细胞的黏附能力。[结论]免疫磁珠法分离小鼠骨髓Lin-细胞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方法;汉黄芩素可能通过上调小鼠骨髓Lin-细胞Pecam1基因表达,从而增加Lin-细胞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丹参诱导人骨髓间充质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是骨髓细胞中除去造血干细胞(非黏附细胞)之外的黏附细胞部分,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属于多能干细胞。一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最近的研究表明,BMSC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它对自体神经细胞移植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作者应用丹参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增强骨髓基质干细胞黏附力的方法.方法: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分别用纤维连接蛋白(Fn)和重组纤维连接蛋白羧基端细胞结合域(FnCTD64)及牛血清白蛋白(BSA)浸泡预涂处理12 h,对照组未预涂蛋白.采用间隔24 h、3次种植的方法种植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于种植后第8天进行细胞计数及MTT法检测比较去细胞瓣叶上黏附、增殖的细胞数量,同时取瓣叶进行组织学检测观察瓣叶表面BMSCs覆盖情况.结果:采用预涂Fn和FnCTD64后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预涂Fn组的细胞计数为(9.085±0.622)×104,MTT的吸光值为0.537±0.022;预涂FnCTD64组的细胞计数为(9.111±0.607)×104,MTT的吸光值为0.540±0.025;预涂BSA组的细胞计数为(4.593±0.464)×104,MTT的吸光值为0.360±0.018;对照组的细胞计数为(4.460±0.441)×104,MTT的吸光值为0.353±0.019;前两组明显高于后两组(P<0.01).预涂Fn组和FnCTD64组无显著性差异.瓣叶经H-E染色,可见预涂Fn和FnCTD64组细胞覆盖情况优于预涂BSA组和对照组.结论:Fn和FnCTD64能明显增加BMSCs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的生物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用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黏附率、细胞增殖活力指标以MTT法、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来评价.结果 细胞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分裂增殖活跃,细胞毒性检测CTG均为0级,实验组与时照组细胞黏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随着时间增加,细胞在支架增殖速度增快.第1、3、5、7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培养7天后生长良好,分裂正常,与支架材料黏附紧密.结论 支架材料对细胞无毒性,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黏附介导耐药模型中DNR在Jurkat细胞内的蓄积浓度及分布特征.方法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与60Co照射的基质细胞层黏附培养,构建细胞黏附介导耐药模型,0.5μmol/L DNR作用24h,FITC-Annexin V/PI标记后流式细胞仪定量Jurkat细胞的凋亡率及DNR在Jurkat细胞内蓄积浓度,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荧光信号在Jurkat细胞内的分布.结果白血病基质细胞黏附组、正常基质细胞黏附组Jurkat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5±0.54)%、(8.48±0.86)%,与悬浮对照组(25.74±6.15)%比较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且白血病基质细胞组与正常基质细胞组间相差显著(P<0.05).基质细胞黏附并未降低Jurkat细胞内DNR的蓄积浓度,其红色荧光信号在Jurkat细胞内仍呈均匀、弥漫性分布.结论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黏附能介导Jurkat细胞耐药,但其耐药机制可能独立于药物泵出增多致细胞内药物蓄积浓度降低这一经典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胎肝基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在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血液血管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分析基因表达差异.方法 通过将分化4 d的EBs分别接种到以下两组中:(1)胎肝基质细胞层+细胞因子;(2)骨髓基质细胞层+细胞因子:诱导结束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中血液血管干细胞标志KDR阳性细胞数以及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阳性细胞数,计数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成的造血干细胞样的集落数,比较诱导分化效果;收集胎肝基质细胞和胚胎骨髓基质细胞,采用cDNA芯片分析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两组中KDR+细胞的比例为分别为:(1.06±0.20)%、(8.8±1.49)%;CD34+细胞比例为分别为:(1.25±0.16)%、(9.19±2.10)%;血岛样集落数量分别为0.9±0.36、10.6±0.63;上述结果均以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方法效率最高.基因芯片(hBMSCs/hFLSCs)中总共有240条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中高表达,397条基因的在肝脏基质细胞中高表达.对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凶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在hBMSCs高表达的相关的21条基因,推测可能与造血分化相关.结论 人类胚胎十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中,涉及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的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蛋白等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方法自大鼠的股骨中提取骨髓细胞,利用 Percoll 法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取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0ng/ml 表皮生长因子(EGF)1.5μg/ml 联合诱导。两周后免疫荧光染色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鉴定诱导后细胞白蛋白的 mRNA 的表达。结果诱导分化一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变为圆形,两周后免疫荧光染色可见肝细胞标志物 CK18和白蛋白表达,RT-PCR 检测有白蛋白的 mRNA 的表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能定向分化为肝样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β转导重复包含蛋白(β-transducin repeat containing protein 1, β-TrCP1)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细胞黏附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HL细胞黏附到骨髓基质细胞后β-TrCP1的表达水平,钙黄绿素检测法检测β-TrCP1对NHL细胞黏附率的影响,CCK8、TUNEL检测干扰β-TrCP1后对NHL细胞耐药性的影响。结果:β-TrCP1蛋白在NHL细胞黏附到骨髓基质细胞后表达升高,且干扰β-TrCP1的表达能明显下调NHL细胞的黏附率。将NHL细胞黏附到骨髓基质细胞并加入米托蒽醌后,干扰β-TrCP1的表达能明显抑制NHL细胞活性并增加凋亡细胞数量。结论:干扰β-TrCP1能抑制NHL细胞黏附介导的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方法,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方法 采用全骨髓法培养成年SD大鼠股骨骨髓基质干细胞。传至第5代,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于诱导后第5小时行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MAP-2和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GFAP鉴定。结果 成年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诱导30min后可见神经元样细胞出现,经MAP-2免疫组化鉴定阳性。结论 (1)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迅速,纯化需时短。(2)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8.
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的机制。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中脑神经干细胞 7d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别和计数神经元的数量 ,并与自然分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骨髓基质细胞固定组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组相比较。 结果 :用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比例 [(40 .5± 14 .5 ) % ]明显高于自然分化组 [(16 .6± 10 .5 ) % ]、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 [(2 0 .8± 12 .5 ) % ]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固定组 ,但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组 [(36 .1± 9.7) %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明显提高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1)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2)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HE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3)MTT法检测黄芪注射液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4)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果:(1)MTT法检测黄芪注射液浓度为400μg/mL和600μg/mL均可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P<0.05),且两种剂量组间比较无差异;(2)与对照组比较,黄芪注射液能够增加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及表面VCAM-1和ICAM-1蛋白的表达.提示黄芪注射液对造血微环境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的免疫耐受作用。方法4周龄SD大鼠作为供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胰岛细胞,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BALB/C小鼠25只。将成模小鼠分为:A组(胰岛细胞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10只,B组(单纯胰岛细胞移植组)10只,均经门静脉注射途径注入肝脏,C组(对照组)5只,仅经门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各组血糖改善情况。结果两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其中胰岛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效果优于单纯胰岛细胞移植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小鼠对大鼠胰岛细胞的免疫耐受,延长胰岛细胞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