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冲洗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62例LC患者,以手术日期单双日分为A、B两组。A组(32例)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液,B组(32例)术中使用肾上腺素冲洗液。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肾上腺素冲洗液能缩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杨青松  张文俊 《安徽医药》2019,40(7):790-792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中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急性胆囊炎LC术的1 0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LC中转开腹,1 005例未中转成功行LC。以37例LC术中转开腹患者为中转组,在1 005例顺利完成LC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111例作为LC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腹部手术史(OR=0.093,95% CI:0.030~0.289,P<0.005)、急性发作病程(OR=0.203,95% CI:0.078~0.531,P=0.001)和胆囊壁厚度(OR=0.165,95% CI:0.059~0.459,P=0.001)是急性胆囊炎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前应进行充分评估,预测中转开腹的可能性,并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微创外科收治的112例轻中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发病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LC),即ELC组;对照组52例,发病72 h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LC),即DLC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的差别。结果 ELC组术中出血量较DLC组少、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D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LC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OC组各55例,LC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O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OC组的18.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较O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良性胆囊疾病治疗的一种经典术式,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的康复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贵军  翟瑜  杨月卿  杜权  苏力  曹月敏 《河北医药》2005,27(10):727-728
目的 对比研究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康复情况(OC),为老年人胆囊切除术式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60岁以上有胆囊切除适应证且耐受全麻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LC组及OC组,每组60例,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最大摄氧量(踏车试验),腹肌功能恢复(直腿抬高试验、仰卧起坐)等康复指标。结果 术后围手术期指标以及康复指标,LC组均优于OC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2周康复指标,LC组均恢复术前水平,P>0.05;OC组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P<0.01。结论 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康复优于开腹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6.
盛明辉  赵建勇 《安徽医药》2017,38(10):1304-1306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致肝中静脉属支损伤的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和2000年7月至2005年7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的11 065例患者作为近期组,2000年7月至2005年7月的8791例患者作为早期组,针对两组行LC治疗胆囊疾病的种类及LC术中发生肝中静脉属支损伤出血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早期组比较,近期组行LC治疗的胆囊疾病种类发生了变化(P<0.05);近期组患者中发生胆囊床肝中静脉属支损伤出血13例(发生率0.12%),早期组9例(发生率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因素没有变化,均为电凝伤所致肝中静脉属支损伤出血;术中出血中转开腹率近期组较早期明显减少,镜下处理成功率提高,且近期组平均住院日较早期组降低。结论 LC致肝中静脉属支损伤出血的发生率无变化,但近来损伤程度降低,镜下处理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小玉  吴大保 《安徽医药》2015,36(7):832-834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六安市人民医院2013年10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采用腹式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24、48小时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WBC均高于术前(P<0.05);经腹组术后24、48小时WBC高于经阴组(P<0.05);经阴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总皮质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小时血清总皮质醇较术前及术后24小时升高(P<0.05);经腹组术后24、48小时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均高于经阴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IL-6、CRP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48小时IL-6、CRP水平较术后24小时降低(P<0.05),但仍高于术前(P<0.05);经阴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IL-6、CRP水平均低于经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胆石病患者术前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其中转开腹率的影响以及EST术后行LC术的最佳时间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LC胆囊结石患者612例临床资料,按其LC术前是否行EST手术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537例),观察组又根据EST与LC的手术间隔不同分为观察组A(<7 d)31例、B(7~14 d)24例、C(>14 d)20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行LC术中转开腹率的差异;比较EST术后不同时间窗内行LC术的术中转开腹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29.30%、41.66%、25.00%,对照组术中转开腹率为8.38%。观察组A、B与对照组的中转开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C与对照组的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术后行LC术,中转开腹的风险较单纯行LC术高;EST手术14 d后行LC术是最佳时间窗。  相似文献   

9.
韩肃  陈西兰 《安徽医药》2018,39(2):174-17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术后1天,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D4+、CD8+和CD4+/CD8+较术前下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二醛(MDA)较术前升高程度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较术前下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较小,且不易损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各75例。于术前1d,术后第1、2、3天进行外周血细胞分析,并观察2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白细胞数量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第1、2、3天白细胞均低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短于O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C组,切口小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抗生素应用、下床活动、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发生并发症5例(6.7%),OC组为14例(1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C相比,LC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但应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361例老年胆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人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胆囊炎实施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63例,按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分为腹腔镜组361例和非腹腔镜组102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腹腔引流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但应综合评估术前全身机能状况,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中细致操作以及适时中转开腹是安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182例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101例)给予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1、6、12 h的VAS评分及麻醉期间患者并发症情况,评价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6、12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麻醉作用,患者术后痛觉感受轻微,少苏醒期躁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Lc组)和287例传统开放性手术患者(OC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问、置引流管、腹腔引流量、手术前后CRP和PA水平变化。结果Lc组相比OC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较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放置引流管例数、腹腔引流量无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CRP水平均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C组CRP水平明显高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PA两组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C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对机体损伤小,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是一种可行、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6例患者设立为腹腔镜组,选择同期行开腹胆囊手术38例患者设立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T细胞亚群各指标术后第1天虽有轻度下降,术后第7天各指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开腹组CD4+、CD8+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后第7天仍未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4+/CD8+比值较术前也下降,且开腹组CD4+/CD8+比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干扰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62例,根据不同麻醉方式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咪达唑仑麻醉)和观察组(实施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各81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术前(T0)、术后24 h(T1)及48 h(T2)的MoCA评分,T0、术后第1天(T3)、2天(T4)的术后相关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Cor、NE水平及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观察组的MMSE评分、T3、T4时的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老年患者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及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存疾病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病肝硬化等。结果:OC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自主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较LC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胆囊疾病患者在术前重视并存疾病的治疗、术中及术后监测的基础上,LC更能显示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越性,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