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清咳平喘颗粒联合头孢克洛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将 2020 年 8月-2021 年 12 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 166 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清咳平喘颗粒,均治疗 7 d。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咳嗽中医证候积分,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共 160 例患儿完成研究,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80 例,试验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试验组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炎症因子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5.00%、3.75%,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咳平喘颗粒联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有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患儿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孟鲁司特钠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 例确诊RSV 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5 mg/次、口服1 次/d,比较治疗7 d 后两组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第3、7 天两组患儿的尿白三烯E4(LTE4)、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血氧饱和度(Tc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第7 天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 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 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RSV 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缩短治疗时间、尽快缓解临床症状,改善LTE4、CysLTS 炎症因子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娟娟  陈爱武 《安徽医药》2015,36(11):1333-1336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大剂量静脉内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积分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4年收治的256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加权积分,统计分析危险因素加权积分对IVIG疗效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结果 与IVIG治疗有效的患儿相比,IVIG治疗无效的患儿具有更高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P均<0.05);相反,IVIG治疗无效的患儿血小板和血钠均降低(P均<0.05);危险因素积分 ≥3更容易发生IVIG治疗无反应(OR=10.470,P < 0.05);并且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积分 ≥3的患儿更容易并发冠状动脉损伤(OR=7.941,P=0.003)。结论 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加权积分可更好地预测川崎病患儿的IVIG无反应性和并发冠状动脉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1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治疗的细菌性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0.125 g/次,3次/d。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0.5袋/次,3次/d。两组患儿治疗5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水平,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SA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7.51%)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2.5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WBC、NE、CK-MB、SAA、PCT、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1%,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效果确切,显著改善细菌肠炎引起的发热、大便次数多等症状,各炎症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灵口服液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晚上口服阿立哌唑片,初始剂量1片/次,1次/d,用药2周后可以根据患儿的实际疗效和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3片/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静灵口服液,1支/次,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情况、多动障碍、注意力、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SNAP-IV)评分、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评分和数字划消试验失误率均显著降低,血清催乳素(PRL)、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25-羟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灵口服液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注意力,调节血清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二至丸合桂枝汤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确诊的100例TNBC病例资料,以术后行常规辅助化疗的病例资料为对照组(50例),加用二至丸合桂枝汤治疗的病例资料为治疗组(50例)。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对比分析2组间疗效、身体机能、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比较5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率的差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62.00%(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82.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及CA153水平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治疗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00%和6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和42.00%(P<0.05)。结论 二至丸合桂枝汤辅助化疗对TNBC患者作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远期疗效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儿科收集治疗的10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奇偶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行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孟鲁司特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肺功能改善、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肺功能比较,组内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憋醒天数、咳嗽评分、哮喘评分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率比较:治疗组14.0%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控制哮喘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析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经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患儿的PCO2、PaO2检测值,患儿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症状消除时间,并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PCO2、PaO2检测值均有所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患儿呼吸暂停方面效果优于氨茶碱,且不良反应小,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1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河南省PKU发病情况,治疗效果及10年筛查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指导今后筛查工作.方法 非选择性新生婴儿,出生72h充分哺乳后,采足跟血,用细菌抑制法测苯丙氨酸(phe)水平,phe>240μmol/L为阳性,确诊为PKU.结果 河南省10年来共筛查新生儿480 519例,确诊PKU患儿59例,PKU发病率为1/8 144,男、女之比为1.56:1.0.确诊患儿立即用低或无phe食物进行饮食治疗.结论 河南省PKU的发病率为1/8 144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PKU患儿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效果满意,各级政府部门和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强新生儿筛查工作,进一步提高筛查覆盖率,降低PKU患儿残疾发生率,提高河南省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96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1袋/次,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槐杞黄颗粒,1袋/次,2次/d。两组用药7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症状改善时间,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LT)、胃肠激素P物质(SP)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9.17%和9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AS、MLT、SP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IL-6、IFN-γ、TNF-α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儿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症状改善明显,能有效调节胃肠道功能,促使炎性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率及发病率.方法 CH筛查指标为血促甲状腺素(TSH),实验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PKU筛查指标为血苯丙氨酸(Phe),实验方法用荧光测定法.结果 CH、PKU的筛查率为47.97%;CH发病率为0.246‰;能随访的PKU筛查阳性的新生儿确诊为0例.结论 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筛查率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筛查阳性新生儿的转诊和随访,可早发现CH及PKU,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惠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干预策略及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一套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方法和干预策略。方法对广东省惠州市119847例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疾病筛查,筛查覆盖率为71.3%,成立新生儿疾病筛查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建立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及实行标准化管理,并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干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19847衙中,确诊CH40例(0.03%)、PKU2例(0.0017%)、G-6-PD4326例(3.60%)。G-6-P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CH、PKU(χ^2=8.45,P〈0.05);追踪率达91.6%,阳性召回率达76.8%;对42名患儿进行及时的治疗,避免了智力障碍的发生。缩论惠州市对新生儿三种先天性疾病的预防工作已有成效,需要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覆盖率。特别是农村地区。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纳入到新农合范围,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3.
李卓影  王伟  刘洋  黄庆林  王婷  孙巍 《淮海医药》2010,28(5):382-383
目的了解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治疗的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与其临床治疗依从性关系。方法自1999年-2009年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的苯丙酮尿症患儿45名,选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患儿智力发育情况。结果 45例PKU患儿,除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之外,治疗的42例患儿,有73.8%患儿智能发育达正常水平。生后40 d内即开始治疗的11例PKU患儿,和家长完全配合治疗的31例患儿,全部智能发育正常。完全配合治疗组、不配合治疗组患儿智力发育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发现PKU患儿的有效方法 ,患儿开始治疗时间的早晚及家长配合治疗程度直接影响患儿治疗效果。若患儿能在生后1个月内治疗,同时家长给予配合,可以避免智力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地分析2003-2010年的筛查结果,了解我市新生儿中的PKU、CH和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及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芬兰Labsystem公司提供的筛查试剂盒对在本市33间医院采集的36 119份标本进行PKU、CH和G6PD缺乏症实验检测.结果 筛查新生儿36 119例,确诊TSH 9例,发病率为1/4013;苯丙酮尿症(PKU)筛查阳性2例,1例被确诊为轻型PKU,另1例确诊为其他代谢病,PKU发病率为1/36119;确诊G6PDD 2636例,发病率为7.33%.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现代预防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早期检出患儿,并早期治疗患儿,避免发生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对优生优育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分析唐山市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筛查结果及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唐山市新生儿303 777例,通过茚三酮免疫荧光法检测新生儿足跟血中苯丙氨酸(PA)含量。再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对筛查出的PKU患儿PAH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303 777例新生儿初步筛查共发现609例可疑阳性,召回其中411例(67.49%)进行复查,确诊42例(13.8/10万)。42例PKU患者的PAH基因测序显示,在84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62个(73.81%)12种突变,其中错义突变8种,无义突变2种,缺失突变1种,剪接突变1种。患者PAH基因突变分布在第2、3、6、7、9外显子上,其中第7外显子最多(35个,56.45%),其次为第3外显子(14个,22.58%)。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Exon7-R243Q(18个,29.03%)和Exon3-R111X(10个,16.13%)、Exon7-R261Q(10个,16.13%)。筛查中发现1例典型PKU患儿,该患儿在PAH基因外显子区域同时发现2处杂合突变:c.208-210delTCT(缺失突变)和c.964G>A(鸟嘌呤>腺嘌呤)。结论 唐山市新生儿PKU发病率略高于全国,PAH基因突变以错义突变为主,第7外显子是唐山市患儿PAH基因高频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潍坊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45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lgM)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560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率达29.5%,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段儿童中,4~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感染率达47.9%,1岁以内患儿感染率亦有升高趋势。秋季感染率最高,达35.2%,各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现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学龄前儿童易感性强,有感染幼龄化趋势,且高发季节已有原来的秋冬季变为全年多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09~2011年江阴市新生儿血清苯丙氨酸及促甲状腺素筛查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新生儿血清苯丙氨酸及促甲状腺素筛查情况。新生儿于出生72 h,充分母乳喂养后采足跟血检测血清苯丙氨酸及促甲状腺素水平,对可疑阳性者通知其家属及时进行复查确诊。结果:2009~2011年江阴市活产儿60 790例,共筛查新生儿59 210例,总筛查率为97.4%;三年间全市总筛查率逐年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9 210名被筛查者中,初检阳性者941例,召回复查者694例,召回率73.8%,确诊阳性者34例。结论:江阴市新生儿血清苯丙氨酸及促甲状腺素筛查率逐渐增高,召回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罗天宽  岑佳 《中国药事》2020,34(6):726-730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选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方案下临床疗效、各项临床指标及肺功能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49例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38例患儿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不同用药方案下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FEV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相较于美罗培南的单独静脉滴注,布地奈德联合美罗培南用药更能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复常时间,并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在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的同时较大程度改善了患儿肺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剑伟  倪泽  高下  戴艳红 《江苏医药》2012,38(6):712-714
目的分析宿迁市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宿迁市区出生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42d后复查;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行听力损失诊断。结果 2010年宿迁市区共出生新生儿14 000例,初筛9790例,初筛率69.93%。初筛通过9250例,初筛通过率94.48%;复筛516例,复筛率95.56%;复筛通过452例,复筛通过率87.60%。最终13例确诊为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听力损失,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1.33‰。结论宿迁市区新生儿初筛率明显偏低,有必要尽快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听力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赵杰  赵瑞玲 《中国药事》2020,34(6):731-736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出院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的22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流行病学特点、病原体分布特点、耐药性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 本次调查中,感染性腹泻患儿1岁以下占比为44.93%,1~2岁占比为36.32%,3~5岁占比为6.73%,6~14岁占比为12.56%,其中1岁以下患儿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发病季节以夏季为主,占比51.12%,显著高于其他季节,春季发病人数占比为28.25%,秋季为7.62%,冬季为13.00%。223份病例中,查到明确病原的为110例,阳性检出率为49.33%。其中轮状病毒感染占18.39%,沙门菌感染率与轮状病毒相同,也为18.39%,大肠埃希菌感染占4.04%,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占3.14%;柠檬酸杆菌感染占2.24%;腺病毒感染占2.24%,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占1.35%;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占0.89%;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占0.45%。细菌耐药结果显示沙门菌及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等的耐药率普遍较高,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敏感。结论: 通过分析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儿感染性腹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