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浓度高驰豫率——卓越的成像质量稳定的大环状结构——低NSF风险加乐显~?1.0钆布醇注射液简短处方【药品名称】商品名称:加乐显~?Gadovist【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钆布醇【适应症】用于诊断,仅供静默内给药,颅脑和脊髓磁共振成像(MRI)的对比增强;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单倍剂量钆布醇和单倍剂量钆喷酸葡胺在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中显示梗死心肌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42例有心肌梗死病史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扫描,根据对比剂类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钆喷酸葡胺)和B组(钆布醇)。最终40例患者的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图像用于数据分析:A组20例,B组20例。延迟增强图像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5~8 min、9~12 min及13~16 min时完成。比较两组对比剂之间左心室血池的信噪比(SNRLV)、梗死心肌的信噪比(SNRIM)、梗死心肌和正常心肌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IM-RM)及梗死心肌和左心室血池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IM-LV);比较同一组对比剂在三个时间段内左心室梗死心肌体积的差异。结果 5~8 min时,两组对比剂在SNRIM、SNRLV、CNRIM-RM和CNRIM-LV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S...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一种磁共振分子成像探针-钆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Gd-SLs),并评价其物理属性.方法:利用挤出法制备空间稳定脂质体,表征脂质体粒径、稳定性、钆含量、弛豫率以及体外MR成像特点.结果:所制备之钆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经高压均质仪过膜后粒径控制于117.4±31.8nm;脂质体Gd载药率达87%~100%;常温下(26℃)Gd-SLs磁共振弛豫率为Gd-DTPA的1.16倍,37℃为1.25倍;体外MR成像显示Gd-SLs与Gd-DTPA两对比剂磁共振T1加权成像作用接近.结论:顺磁性空间稳定脂质体能有效提高磁共振分子探针体内成像信号,制备方法简单,实验操作可控性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性质稳定,具有较高的磁共振弛豫作用,是理想的磁共振分子影像学对比剂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顺磁性抗 HER2免疫脂质体,探讨其对荷人乳腺癌裸鼠模型的 MR 特异成像作用。方法:制备顺磁性抗 HER2免疫脂质体,评价其理化特性及体外细胞结合特性。动物试验选择12只荷人乳腺癌裸鼠,分为2组进行磁共振扫描。实验组为顺磁性抗 HER2免疫脂质体组,对照组为钆布醇组。测量平扫及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第10分钟、1小时、6小时后,肿瘤组织在 T1 WI 的信号强度,计算并比较不同实验组内肿瘤组织的强化率和对比度噪声比。结果:顺磁性抗 HER2免疫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34.2 nm,多分散系数为0.29,Zeta 电位为-32.49 mV,r1弛豫率为4.67/mM·s;与HER2高表达的 SK-BR-3乳腺癌细胞表现为特异性结合,胞浆出现罗丹明红染。注射顺磁性抗 HER2免疫脂质体后,肿瘤组织表现为显著持久的强化;增强10 min 后肿瘤强化率为121%,1 h 后肿瘤强化率为185%,6 h 后肿瘤强化率为224%。对照组在静脉注射钆布醇10 min 后,肿瘤组织表现为显著强化,强化率为153%,1 h 后的信号强度与平扫相近。两组实验动物在注射对比剂后第1、6 h 后,肿瘤组织的强化率、CNR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磁性抗 HER2免疫脂质体具有长循环时间,高 r1弛豫率,对乳腺癌具有特异性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动态钆增强MR成像技术,评价正常股骨头骨骺及髋关节外展固定体位时股骨头骨骺的不同解剖区域的血供特征。方法:此研究包括13例2周龄乳猪。正常骨骺组6例,双髋关节取自然体位行MR扫描;外展固定组7例,双髋关节取极度外展固定体位2h,行MR扫描。主要MR扫描序列为钆增强动态MR成像,运用时间分辨力为3s的SPGR技术,在静脉注射钆之前、注射过程中及之后连续扫描,全部成像时间约4~5min。计算在不同体位动态钆增强MRI图像上股骨头骨骺各个解剖区域在不同时间的增强率,并与相应组织学发现作时照研究。结果:在自然体位组,海绵状骨松质的增强率最高(P〈0.001),生长板与海绵状骨松质强化快慢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外展固定组,生长板的强化速度较海绵状骨松质慢((P〈0.05),生长板和骨骺软骨的增强率均较自然体位时明显减低(P〈0.05)。结论:动态钆增强MRI能显示正常以及血供障碍时骨骺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灌注特征。  相似文献   

6.
Gadobutrol为一种细胞外分布、非组织特异的、电中性、非离子型水溶性含钆MR对比剂,具弛豫性高、稳定性好、黏滞性及渗透性较低等特点,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清除,毒性低。其高浓度制剂(1 mol/L)在需大剂量(>0.3 mmol/kg)对比剂的MR成像中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摘要目的确定在儿童中重复使用大环类钆基对比剂(GBCA)钆布醇是否与钆沉积的影像特征,即T_1WI上齿状核高信号有关。方法经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一组为年满  相似文献   

8.
毛德旺  狄幸波  郑劼 《放射学实践》2005,20(10):924-926
目的:探讨钆喷酸葡胺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在3.0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病人分别在口服钆喷酸葡胺前后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得到两组对照图像,请放射科3位高年资医生对两组图像进行评估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χ^2检验分析,χ^2值为62,P〈0.00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口服钆喷酸葡胺后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图像中胃肠道液体信号几乎完全被抑制,既经济又方便,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更应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Gadobutrol为一种细胞外分布、非组织特异的、电中性、非离子型水溶性含钆MR对比剂,具弛豫性高、稳定性好、黏滞性及渗透性较低等特点,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清除,毒性低.其高浓度制剂(1mol/L)在需大剂量(>0.3mmol/kg)对比剂的MR成像中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摘要目的通过多期动态多回波(MDME)MR成像序列来验证肾功能正常的颅脑增强病人中大环类对比剂钆布醇与T1值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经机构伦理委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动态钆增强MRI技术,评价正常骨骺软骨、生长板软骨、海绵状骨松质、干骺端等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征.材料与方法 10只2周大的健康乳猪,共20个股骨远端.采用GE 1.5 T磁共振扫描仪,作钆增强动态MRI,即运用时间分辨率为3 s的扰相梯度回波(SPGR)技术,在静脉注射钆之前、注射过程之中及之后连续扫描,全部成像时间为4 min多钟.计算在动态钆增强MRI上骨骺及干骺端各个解剖区域在不同时间的增强率,并与相应组织学发现作对照研究.结果 生长板软骨的增强率比骨骺软骨的增强率有明显增高(P<0.001);与各解剖区域的增强率相比,海绵状骨松质的增强率最高(P<0.001);与生长板和海绵状骨松质相比,骨骺软骨的强化最慢(P<0.001),而生长板与海绵状骨松质强化快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组织学研究所显示的生长板软骨、骨骺软骨、干骺端等不同解剖区域的血管密度分布特征与相应部位的增强率及强化快慢所提示的血供状态基本相吻合.结论 动态钆增强MRI能够显示骨骺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灌注特征.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增强扫描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检查,随着对比剂的不断研发,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已应用到临床.它既有非特异性细胞外对比剂又有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的功能.该对比剂对发现和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很高的价值,一次注药就可以进行肝脏多期动态扫描及肝细胞期、胰胆管成像,对肝功能的评价也在研究中,并获得了初步成果.本文旨在以钆塞酸二钠的临床实际应用为中心,从该对比剂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用药量、给药方式及扫描序列方案等几个扫描技术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摘要目的比较肝脏动态MR增强扫描中采用钆塞酸二钠或钆布醇对呼吸运动伪影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115例注射钆塞酸二钠,115例注射钆布醇)行肝脏动态MR增强扫描的病人。用五分法评定在动态三维T1加权影像(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上产生的呼吸运动伪影。严重的呼吸运动伪影的定为≥4分。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评价平均运动伪影分数,卡方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平均运动分数在使用钆塞酸二钠或钆布醇的动态增强扫描序列中的每个期相均无显著差异(平扫期:1.8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口服稀释静脉用钆喷酸葡胺溶液作为低场强磁共振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及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低场MR中用于显示胆胰管及疾病的能力。方法 30例临床可疑有胆胰管病变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胆系梗阻、腹痛、不同程度皮肤或巩膜黄染等,部分有腹部肿块,均行MR平扫、Gd-DTPA(钆喷酸葡胺)强化检查,部分同时行超声及CT检查。结果 30例受检者均能清楚显示胆胰管树,并能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其中18例发现肝内胆管占位,10例发现肝内胆管、肝外胆管及(或)胆囊结石,2例胰头占位。结论口服钆喷酸葡胺溶液可抑制胃及十二指肠内潴留液的高信号以及胆胰管树背景的小血管信号,改善MRCP图像的质量,结合肝胆MR平扫、强化应用具有较高的肝内、外胆管显示率及肝内、外胆管病变的显示能力,能为胆胰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15.
肝外胆管癌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随着MRI新成像序列的发展,MRI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显露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着重就肝外胆管癌的MRI表现、磁共振扫描技术、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和动态增强MRI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钆贝葡胺(Gadobenate Dimeglumine)增强胆道成像对肝胆管的显示能力.材料与方法:2006-03~2009-04解放军总医院行活体半肝移植的供体64例,术前在GE SIGNA-EXCITE 3.0T扫描仪上行冠状位厚层单击发快速自旋回波(2D-SSFSE)、3D快速自旋回波容积扫描(3D-FRFSE)及肝特异性造影剂钆贝葡胺增强胆管成像的肝脏快速三维容积采集序列(3D-LAVA)扫描,在GE 4.3图像工作站行MIP后处理重建胆道系统,对比三种方法肝胆管显示能力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三种成像方式显示胆总管、胆囊、肝总管、肝内一级胆管效果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3D-FRFSE对肝内三级以上胆管显示优于2D-SSFSE和钆贝葡胺造影(P〈0.05),而肝胆管钆贝葡胺造影在诊断肝胆管解剖变异方面优于2D-SSFSE和3D-FRFSE序列.结论:肝特异性造影剂钆贝葡胺可单独用于肝胆管成像,与常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胆道显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肝外胆管癌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随着MRI新成像序列的发展,MRI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显露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着重就肝外胆管癌的MRI表现、磁共振扫描技术、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和动态增强MRI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需要解决植入活体内干细胞在体内存活、迁移及分化的监测问题。通过对干细胞进行顺磁性标记,磁共振成像(MRI)能够在活体上显示标记的干细胞,并进行特异性地追踪及定位,是目前干细胞活体示踪极具前景的方法。干细胞进行磁性标记主要利用铁类或钆类对比剂,两者各有优缺点。利用铁类或钆类对比剂标记干细胞并进行MRI活体监测取得了成功。并在心脑缺血损伤的疾病模型中得到应用,但在干细胞磁性标记的载体选用及其标记率、标记的持久性、标记对细胞活力及遗传性状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病,常隐匿发病,辅助检查能明确诊断及病变范围,提供临床治疗方案,目前血管造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优势逐渐得到体现,近年来各国学者不断探索其新的检查方法,包括相位对比血管成像、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VESPA(venous enhanced subtracted peak arterial)、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直接血栓成像、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非增强MR血管成像等序列成像方法,本文对这些最先进的磁共振技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成像(MRI)增强用的造影剂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简称Gd- DTPA),商品名为马根维显(德国先灵公司)、磁显葡胺(北京北陆公司)、维影钆铵(广州军大),是一类顺磁性造影剂[1],早在1976年用于动物实验,以后逐渐用于临床,于1987年经美国FDA批准后广泛使用[2].我院自1996年8月磁共振开机以来,使用Gd-DTPA增强扫描3 840人次,现将护理配合中应用Gd-DTPA的安全性、注射剂量、速度及进展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