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价值,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PCT组和常规治疗组。PCT组根据患者血液PCT检测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使用抗菌药物。主要观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和加重例数等指标。结果 PCT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多在7~10 d,常规治疗组大多在12~14 d甚至更长,两组患者住院时间(9.23 d VS 12.86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79.31% VS 78.12%)、加重例数(6/29 VS 7/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抗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这样能够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张义堂  王中晓  杨红 《安徽医药》2017,38(7):910-912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儿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比较各组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CT与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PCT水平患儿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 脓毒症不同严重程度各组患儿APACHE Ⅱ评分、血清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CT与APACHE Ⅱ评分正相关(r=0.685,P<0.05);不同血清PCT水平患儿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0.5 ng/mL、0.5~10 ng/mL、>10 ng/mL患儿28 d病死率分别为8.33%、20.59%、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对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武警安徽总队医院收治的186例SAP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发生肺炎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7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和发病后第7天的血清PCT、CRP水平,统计分析两组患者PCT、CRP水平的差异;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型(NIHSS≤6分)、中型(6分 < NIHSS≤14分)和重型(NIHSS>14分)3型,比较3型别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当日PCT和CRP水平[(6.73±1.21)ng/mL、(26.83±2.62)mg/L]均高于对照组[(0.51±0.12)ng/mL、(9.52±0.8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7天PCT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发病后第7天相比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当日观察组CRP水平高于发病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日观察组轻、中、重3型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依次升高,发病后第7天,PCT水平亦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血清PCT及CRP联合检测可作为SAP早期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的较好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肖菲  江丽丹  郝金斗 《安徽医药》2015,36(9):1092-1094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在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PCT在儿童全身炎症反应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177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89例)和 PCT组(88例)。常规组参照国家治疗指南标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PCT组按照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血清PCT≥0.50 ng/mL,使用抗菌药物治疗;PCT<0.50 ng/mL不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儿的炎症标志物水平、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PCT组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患儿PCT水平,对于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及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清咳平喘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5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常规给予低流量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等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咳平喘颗粒,开水冲服,每次10 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动脉血气、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68.6%)(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AT评分、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AT评分、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PC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WBC、CRP、PCT水平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与对照组(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咳平喘颗粒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协同作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必净联合多巴胺、酚妥拉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方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酚妥拉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气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多巴胺、酚妥拉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抑制机体炎性反应,降低病死率,值得在COPD急性加重期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以5 mL/h的速度持续泵入参麦注射液12 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乌司他丁,将20万U溶解于100 mL生理盐水内,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病死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CRP、PCT及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CRP、PCT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并有效改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已使用抗菌药物的血流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与病原菌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同一时刻行PCT检测和血培养,且培养结果为单一病原菌的血流感染患者,对其血培养结果与PCT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有119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其中G+菌37例(31.1%),PCT浓度为0.49(0.16~1.59)ng/ml,G-菌82例(68.9%),PCT浓度为0.71(0.27~2.74)ng/ml,G+菌和G-菌PC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109)。G+菌中以肠球菌属的PCT浓度最高,为3.35(0.95~28.79)ng/ml,G-菌中以肠杆菌属的PCT浓度最高,为5.25(0.22~35.89)ng/ml,不同菌属感染的PCT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对于已使用抗菌药物的血流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无法判断是G+菌还是G-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毒素(ETX)、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脓毒症患者,分析不同菌种[G阴性杆菌(47例)、G阳性球菌(30例)、混合感染(19例))及不同转归(死亡(29例)、存活(67例)]的脓毒血症内毒素患者的血液ETX、PCT、CRP检测情况,并以同期4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ETX、PCT、CRP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G阴性杆菌组、混合组、G阳性球菌组、对照组ETX、PCT、CRP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存活组、对照组ETX、PCT、CRP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患者PCT(r=0.863)、CRP(r=0.724)、ETX(r=0.643)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ETX、PCT、CRP对疾病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以PCT为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炎症因子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头孢他啶组给予头孢他啶,万古霉素组给予万古霉素,两组均治疗1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脑利钠肽(BNP)、炎症因子及PC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万古霉素组总有效率为84.37%,明显高于头孢他啶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PCT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万古霉素组BNP、TNF-a、IL-6、PCT下降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葛神永  孙伟 《安徽医药》2017,38(7):904-906
目的 观察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不同病原体导致的小儿肺炎中的变化情况,以期为小儿肺炎的类型鉴别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小儿肺炎病例120例,按临床诊断标准分成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其中确诊的支原体肺炎(MPP)患儿4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3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41例,观察各组患儿PCT、CRP、WBC变化情况。此外,对细菌性肺炎患儿按照治疗前后的不同病程分为急性感染期和恢复期,比较PCT、CRP、WBC水平变化。结果 PCT在细菌性肺炎中升高最为显著[(3.25±0.51) ng/mL],与病毒性肺炎组[(0.24±0.12) ng/mL]、支原体肺炎组[(0.11±0.09)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浓度变化依次为细菌性肺炎组[(36.84±18.27) mg/mL]>支原体肺炎组[(32.53±15.62) mg/mL]>病毒性肺炎组[(5.98±3.29) mg/mL],其中支原体肺炎组的CRP水平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的结果趋势与CRP相似。进一步对不同病程细菌性肺炎PCT、CRP、WBC水平分析发现,急性期与恢复期PCT、CRP、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PCT和CRP有助于区别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可提高早期肺炎病原体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刘海华  陶晓根 《安徽医药》2015,36(11):1342-1345
目的 研究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及过程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对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在明确感染的前提下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130例和非感染组70例,对其进行血清PCT、CRP和WBC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PCT、CRP及WBC计数之间的差别,并计算PCT、CRP和WBC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和CRP检测值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 < 0.05),而W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CT升高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95.4%)和特异性(91.4%)要高于CRP和WBC(P < 0.05);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组患者的PCT高于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组(P < 0.05)。抗菌药物治疗后,PCT水平下降幅度较CRP大(P < 0.05),WBC变化幅度较小(P < 0.05)。结论 PCT可作为感染性疾病初步诊断的指标之一,并可用于初步判断病原体及指导判断抗菌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陈信  李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2):1766-1769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液体复苏、升血压、抗炎等对症治疗,及时进行血液滤过治疗,同时接受其他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液体复苏、升血压、抗炎、血液净化等治疗基础上泵入美罗培南,将2 g注射用美罗培南溶于50 mL生理盐水中,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持续8 h泵入完成,每日2次。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且采用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OFA)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器官衰竭程度,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炎症相关因子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SOFA评分等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抗菌疗效的细菌总清除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抗菌效应及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猩红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表达及其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发热情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猩红热组患儿59例,流行性腮腺炎组(对照组)患儿44例,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发热情况等因素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猩红热组患儿血清PCT水平与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发热天数、体温高峰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在猩红热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猩红热组PCT浓度高于流行性腮腺炎组[(0.49±0.97) ng/mL vs(0.06±0.0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猩红热患儿的PCT水平与CRP、体温高峰、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具有相关性(r=0.457、0.234、-0.248、-0.215,P均<0.05),与发热天数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的曲线下面积为0.89,血清PCT诊断阈值取0.10 ng/mL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40%和81.40%。结论 猩红热患儿血清PCT水平与CRP、体温高峰呈正相关,血清PCT在猩红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庄英鸿  尚东  巫瑞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1):1626-1630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4年5月-2016年5月中航工业西安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并计算FEV1/FVC的值,以及生活质量、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6(IL-6)水平,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后半年内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EV1、FEV1/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GRQ评分、血清MMP-9、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急性加重1次及以上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平均急性加重次数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加重的发生次数,且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MMP-9、IL-6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浆凝溶胶蛋白(GS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3月恩施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118例严重烧伤患者,分为烧伤脓毒血症组(n=51)和烧伤非脓毒血症组(n=67),选取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18)和存活组(n=33)。分别于患者入院当天(T1)、第2天(T2)、第4天(T3)、第7天(T4)和第14天(T5),以及对照组体检当天,利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PCT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GSN含量,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CT和血浆GSN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T1-4时血清PCT水平均高于烧伤非脓毒血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T2-5时血浆GSN水平均低于烧伤非脓毒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T1-5时血浆GSN水平均低于烧伤非脓毒血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死亡组患者T1-5时血清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而T1-5时血浆GSN水平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血清PCT总体水平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r=0.437,P < 0.05),而血浆GSN水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r=-0.518,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T总体平均值和血浆GSN总体平均值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烧伤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和血浆GSN水平随病情变化而动态改变,PCT总体水平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而血浆GSN水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李萍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1):2230-2233
目的 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小剂量氟康唑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氟康唑胶囊,100 mg/次,1次/d。两组治疗时间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真菌清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55%和62.07%,观察组真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而对照组中出现1例肝功能损害,1例皮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小剂量氟康唑对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头孢美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60 例 CAP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每次 0.4 g,静脉滴注,每天 1 次,疗程 1 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注射用头孢美唑钠,静脉滴注,每次1.0~2.0 g,每天2次,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费用和治疗前后的PCT、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以及不同肺炎严重指数(PSI)患者的PCT、CRP、WBC水平,Spearman法分析CAP患者PCT、CRP、WBC 与 PSI等级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 6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45.00%(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抗生素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CT、CRP、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T、CRP、WB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I Ⅳ级患者的 PCT、CRP 水平显著高于 PSI Ⅲ级、Ⅱ级患者(P<0.05);不同 PSI 等级患者的 WB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与PSI等级呈正相关(r=0.538,P<0.05),CRP、WBC与PSI等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头孢美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可缩短患者住院、用药时间,有效降低患者PCT、CRP、WBC水平。血清PCT水平与PSI等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对照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两组均治疗7 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胃液pH值、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7%,对照组有效率89.7%,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显效率(85.4%)明显高于对照组(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液呈酸性,pH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胃液pH有所提高,观察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适用于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但泮托拉唑抗酸和止血效果更好,药物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刘杲  伊争伟  张鹏博 《安徽医药》2019,40(6):683-685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HF)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咸阳市中心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90例顽固性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托伐普坦治疗)与观察组(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每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物(TAS)、过氧化脂质(LPO)、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 (cTnT)、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MDA、LPO降低幅度、TAS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nT、NT-proBNP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VEF、SV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例(13.33%)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11.11%)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747)。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可明显减轻顽固性HF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效改善心肌损伤和心功能,药物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