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十多年来,应用甲胎蛋白(AFP)诊断肝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局限性,即AFP阴性和低浓度AFP肝癌用该法无法测出。因而寻找AFP以外的肿瘤标志物,受到人们的关注。α_1-抗胰蛋白酶(A_1AT)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由肝脏合成和代谢。此酶的先天性缺损与新生儿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有关。我们于1981年曾报道A_1AT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进一步报道AFP阴性(<20ng/ml)肝癌30例(全部均有病理证实)进行A_1AT检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作为肿瘤标志用于肝癌、胰癌诊断国内外报道甚多,并有较肯定的参考意义,但用于肺癌诊断报道较少。我们自去年以来,测定我院住院肺癌患者60例,阳性率达80%以上。初步认为α_1AT 对诊断肺癌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含量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185例肝癌患者、225例肝良性病变患者以及
200名健康对照中血清AFP和AFP-L3的含量。[结果]肝癌组、肝脏良性病变组AFP、AFP-L3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癌组AFP和AFP-L3水平均高于肝脏良性病变组(P<0.05).AFP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68.11%,特异性为80.94%;而AFP-L3灵敏度为83.78%,特异性为96.00%;AFP及AFP-L3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51%,特异性为78.35%。[结论]AFP、AFP-L3联合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健康对照组84名、原发性肝癌组92例、良性肝病组45例均同时检测血清Fer、AFP、AFP-L3.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Fer检测结果为(819.4±616.8)μg/L,AFP为(556.9±451.5)μg/L,AFP-L3为(109.0±62.5) μg/L,良性肝病组Fer检测结果为(229.3±155.5) μg/L,AFP为(6.0±4.2) μg/L,AFP-L3为(26.0±49.4) μg/L,健康对照组Fer检测结果为(125.6±110.5)μg/L,AFP为(2.8±0.8) μg/L,AFP-L3为(7.0± 1.8)μg/L,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发性肝癌组单独检测血清Fer的敏感度为85.9%,AFP的敏感度为71.0%,AFP-L3的敏感度为83.7%,联合检测Fer和AFP或AFP-L3可使检测敏感度提高到90.2%和95.7%,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8.9%.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Fer、AFP、AFP-L3三项指标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Alpha,Antitrypsin,简称A_1 AT)是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释入血液后为α_1球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体内与蛋白分解酶相互拮抗,相互制约,能抑制90%的胰蛋白酶,具有保护正常细胞和组织不受损害和破坏、维持机体平衡的重要功能。自1969年Sharp首次报告2例A_1AT缺乏的病人发生肝硬变,以及1972年Berg发现A_1AT缺乏与肝癌发生有关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肝癌患者血清的A_1AT含量报道不一。1978年Kew等测定了78例 相似文献
10.
11.
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二联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肝癌高危人群和原发性肝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浆TGFβ1水平,以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法测定AFPL3水平,并分析TGFβ1, AFPL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结果:原发性肝癌组TGFβ1水平(2.31±1.28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59±0.12μg/L),肝炎后肝硬化组(1.09±0.15μg/L),有肝癌家族史的慢性乙型肝炎组(1.06±0.17μg/L),慢性乙型肝炎组((1.05±0.16μg/L),以TGFβ1以 1.2 μg/L为界限,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和95.0%. 原发性肝癌组AFPL3水平(40.5±29.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9±3.1)%,肝炎后肝硬化组(10.1±5.8)%,有肝癌家族史的慢性乙型肝炎组(9.5±6.6 )%,慢性乙型肝炎组(5.5±4.5 )%,正常对照组(3.9±3.1)%,以AFPL3>15%为界限,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和90.3%.TGFβ1, AFPL3联合阳性率,原发性肝癌组65.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肝炎后肝硬化组3.2%,有肝癌家族史的慢性乙型肝炎组0.0%,慢性乙型肝炎组0.0%.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者参考了有关文献,对火箭免疫电泳法检测α_1—抗胰蛋白酶(A_1AT)的一些操作步骤作了某些改进,下称关氏法,从而使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和经济的特点,便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对66例B型超声实时显像显示肝脏有占位性病变患者,手术前同时进行血清铁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及甲胎蛋白测定。以阳性预示值及特异性为优先考察指标,兼顾Youden指数及诊断效率,确定血清铁蛋白的切割值男性为300μg/L,女性为180μg/L,α_1抗胰蛋白酶及甲胎蛋白的切割值分别为4.2 g/L及20μg/L。其中55例肝癌患者的血清铁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及甲胎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0.84、0.71及0.66,但组合分析表明三者均阴性可基本排除肝癌可能,甲胎蛋白阳性可排除肝血管瘤可能。因此组合分析对肝癌的诊断及肝癌与肝做管瘤的鉴别诊断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α-L-岩藻糖昔酶(AFU)活性水平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与肝硬化、肝炎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变化,评价其在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4例HCC、18例肝硬化、36例肝炎和3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清AFU活性水平。部分HCC患者曾经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E)。结果对照组平均血清AFU活性水平为150.39±35.34nKat/L,HCC组280.11±148.15nKat/L,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其他肿瘤组分别为248.89±68.82、196.67±79.61、168.93±49.89nKat/L。HCC组与对照组及肝炎组、其他肿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别,但与肝硬化组有部分重叠。结论AFU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诊断HCC与AFP及超声等联合参照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建英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0,(3)
用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方法诊断肝癌,一般有15%以上的假阴性,而且在肝硬化或肝炎病人中也有部分病人的AFP高于正常水平。为寻求减少误诊的方法,本文评价了测定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v1AG)以及β_2糖蛋白Ⅰ(β_2GPI)在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良恶性肝病方面的意义。方法:用Caurell“火箭”免疫电泳法对这三种糖蛋白进行定量测定。在电压200 V,温度10~15°的条件下电泳3~4小时,即可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进行AFP的放射免疫测定。发现3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有5例AFP呈假阴性。 相似文献
18.
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是一种糖蛋白,经典的观点认为其由肝细胞合成与释放入血。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在荷有人结肠腺癌的裸小鼠血清中含有人型α_1-AT,在人结直肠癌细胞系(RCM-1和 CoCM-1)无血清培养基中也能检测到α_1-AT,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也发现α_1-AT 相似文献
19.
甲胎蛋白异质体对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诊断肝癌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亲和离心管方法检测160例甲胎蛋白(AFP)阳性(≥20μg/L)患者血清中AFP-L3含量,计算其比率AFP-L3(%),即AFP-L3/AFP。[结果]以AFP-L3(%)≥10%作为阳性标准,肝癌患者血清中AFP-L3(%)异常升高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75.00%vs.8.33%,χ2=71.11,P〈0.01)。AFP-L3的诊断灵敏度是75.00%(66/88),特异度达到91.67%(66/72),诊断符合率82.50%[(66+66)/160]。[结论]应用亲和离心管法检测AFP-L3在肝癌与良性肝脏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对甲胎蛋白低浓度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豌豆凝集素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法,测定了63例原发性肝癌及18例良性肝病患者的血清AFP异质体,肝癌组AFP-RP均值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以AFP-RP〉25%为阳性,总阳性率为90.5%。其中20例患者AFP〈400ug/L,18例F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