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稀释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王振祥,姜冠华,都兴琅,张广福,张向华我院自1987年1月至1989年12月,应用中度血液稀释、中低温、高流量灌注技术实施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27例,其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6只同种健康幼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只,观察组在浅低温CPB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对照组在冷晶体液间断灌注心脏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测定两组不同时点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心钠素(A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MDA、cTn-I和ANP在CPB期间逐渐升高,恢复正常灌注后升高更明显;观察组MDA、cTn-I和ANP虽也有升高,但较对照组低,且恢复正常灌注后无升高趋势.两组SOD活性均降低,但观察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结论 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可有效避免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未成熟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灌注肺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院2006~2007年共实施2岁以内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92例,术后8例出现灌注肺,现探讨其诱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老年人长时间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老年人长时间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36例,其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2例、中度低温34例。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7例,离心泵左心辅助循环4例,应用改良超滤(MUF)8例,心肌保护应用氧合血心肌停搏液。根据病情选用顺灌、逆灌、桥灌及顺灌逆灌间断灌注的灌注方法。实施血液保护、脑保护、心肌保护、肺保护、肾保护。结果1例冠状动脉移植合并室壁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体外循环中采用综合性措施是老年人长时间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不阻断主动脉低温室颤下心内直视手术能有效保持心肌持续供血供氧 ,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认为具有明显优于传统的低温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不仅是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浓度升高程度亦与细胞受损程度成正比[1] ,而且与心肌保护有关[2 ]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不阻断主动脉低温室颤及阻断主动脉低温体外循环两种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测定 ,探讨不阻断主动脉低温室颤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1 资料与方法 :2 0 0 0年 4~ 6月我…  相似文献   

6.
对6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施行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无手术死亡和低心排发生,亦无严重的心律失常、空气栓塞及残余分流.表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可减轻低温和缺血再灌注对心脏的损伤,避免术中心脏传导阻滞、残余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低体重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对17例出生体重<2 500 g的患儿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矫治术.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手术成功16例.结论: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低体重患儿,若临床心脏症状危重,早期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可有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先心病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附55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的应用体会。方法 :5 5 5例先心病患者采用该手术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置左心房引流管 ,降温至 32± 1℃并维持 ,仅阻断上下腔静脉 ,不阻断主动脉 ,维持灌注压在 6 0mmHg左右 ,心脏跳动下施行畸形矫正 ,方法同停跳手术。结果 :死亡 11例 (死亡率 2 .0 % ) ,其余均痊愈出院 ,随访 1~ 13个月 ,恢复良好。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深度血液稀释和低温高流量灌注体外循环临床应用(摘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外二科马黎明,武广华,樊光平,孙强,李玮,刘炳忠我院自1991年至1993年6月,应用中深度血液稀释和低温高流量灌注体外循环(CPB)方法施行心内直视手术31例,临床效果满意,现...  相似文献   

10.
(一)本文报告低温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4例的临床资料。 (二)本文就低温下直视手术的应用范围、病例选择、心脏的探查经验及心律紊乱的預防与处理作扼要討論。 (三)根据我们有限的临床經驗及实验資料,提出簡便的冠状动脉灌注針头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求更好的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6年10月~2004年6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手术28例。采用三种手术方式,并行转流下分离结扎PDA10例;深低温、微量灌注、心内直视缝合PDA10例;中度低温、瞬间低流量、foley球囊导尿管堵PDA心内直视缝合PDA8例。结果除1例高龄PDA、重度肺高压、肺动脉及PDA管壁硬化,术中缝合PDA因血管较脆发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而死亡外,其余病人均康复出院,无导管再通发生。结论如果需要直视闭合PDA,应采用中度低温、瞬间低流量、foley球囊导管辅助下,PDA闭合术。该方法术野清楚,缝合可靠,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低温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是心内直视手术的两种基本方法。五六十年代,我国学者广泛采用低温麻醉方法开展了心内直视手术。但由于主动脉阻断的安全时限仅8~10分钟,只能对简单病例如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进行直视手术。但体外循环技术相继在我国开展后,低温麻醉方法逐渐被弃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及中低温不阻断心肌血流室颤性停搏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将263例患者分为中低温室颤性停搏组(94例)及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169例),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机后阻断上、下腔静脉并降温,不阻断升主动脉(如手术位于主动脉根部的成人患者,则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度分别于浅低温心脏不停跳(32±1)℃、中低温室颤性停搏(26℃~27℃)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浅低温组手术死亡4例,中低温组死亡3例。两组术中转机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强心药物的使用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及中低温室颤性停搏下心内直视手术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但在中低温下手术更有利于心内的操作,对血液的保护效果更优,可推荐成为一种安全、可行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应用以来 ,越来越受到心外科同道们的重视 ,国内学者对该术式亦有较大争论。我院 1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9月共施行心脏手术10 5例 ,同期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3 2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浅低温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心肌保护方法.我们通过检测患者围手术期中心静脉血肌钙蛋白(cTnI)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并观察患者术后的临床恢复情况,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老年人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及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深低温停循环或低流量灌注的转流方法是一些重症和复杂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良好转流方法.本文根据20例的转流体会,介绍了深低温停循环或低流量灌注的转流程序、心肌保护、钾和碳酸氢钠的补给及肝素追加等的基本方法。对如何防止体循环空气栓塞、如何避免静脉引流的虹吸中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作者将中低温(25~30℃)和中深度血液稀释(Hct0.11~0.26)以及高流量灌注[2.4~3.4L/(min(?)m~2)]方法用于心内直视手术56例,从而增加了灌注的安全度。作者认为其可减少体外循环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宋作瑞 《山东医药》1992,32(8):22-23
自1988年4月至1990年4月,我们选用美国Sarns-7400血泵进行搏动性血流灌注,施行心内直视手术81例,特介绍如下。一、资料分析81例中,男31例,女50例;年龄7~51岁(平均29.42岁);体重11~64kg(平均48.52kg)。手术类型及病例数见表1。  相似文献   

19.
青海高原556例体外循环转流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81~1992年8月期间在海拔2260 m高原地区西宁市开展556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其中414例采用中深度血液稀释,中到深度低温、高流量动脉灌注,取得了较好效果。鉴于高原地区低氧环境,应重视术前及术中心肌保护,术后加强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不中断心脏冠脉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的体会。方法2001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不中断心脏冠状循环下施行各种心内直视术235例,其中心肌顺行灌注162例、逆行灌注73例;81例在心室颤动下完成手术,其余患者在心脏跳动中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死亡4例(1.70%),心脏跳动中和心室颤动下手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只要在术中保持持续、有效的心肌有氧灌注,无论在心脏跳动中或心室颤动下手术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