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德英 《中国药业》2000,9(4):32-32
1薄层色谱法促进了中药质量标准的提高 薄层色谱法由于分离能力强、检出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药品分析和药品检验。在中药成分的分离和分析以及中药真伪优劣的鉴别方面该法比其他方法要理想得多。《中国药典》1995年版和卫生部中药新药标准中,很多中药品种是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分析和检验的,且引入了量化概念,即量化取样、量化操作、量化评价,有的品种采用了薄层定量分析法。这使大多数中药的质量标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趋科学化、规范化,有的品种的质量标准已达到国际同类标准水平。2中药材质量差异制约着成品…  相似文献   

2.
中药外用制剂属于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皮肤、黏膜和腔道等途径,而非口服或注射途径来给药的一类中医药。中药外用制剂往往具有疗效确切、几乎无不良反应以及给药舒适度高等优点,然而其同样面临着剂型、剂量以及外用方式等多种问题,亟待建立更为完善的中药外用制剂质量标准体系。本文就主要从中药外用制剂的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方面对其近10年来的质量标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体来说,在中药外用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中,薄层扫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都是较为常用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其中又以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常用,且相较于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有望成为今后最为实用的一种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3种中药制剂薄层鉴别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汀  桑育黎  金岩  李嫄 《医药导报》2009,28(5):648-650
目的对3种制剂的薄层鉴别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在每一展开系统下对2种中药成分同时进行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法在同一展开条件下能同时鉴别出复方金银花合剂中黄芩苷和绿原酸、浓百合剂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月矾中空栓中血竭、青黛和蛇床子、冰片。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快速检验中药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小儿止咳糖浆为常用中成药,已收入《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该药具有祛痰、镇咳之功效,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1]。为了有效地控制质量,保证药品疗效,采用TLC(薄层色谱法)鉴别对该品进行质量控制,以为完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1实验材料小儿止咳糖浆;四川  相似文献   

5.
大川芎软胶囊是由川芎、天麻等制成的中药成方制剂。笔者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主药川芎、天麻进行定性研究,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1仪器与试药PBQI型薄层自动铺板器(重庆南岸新力实验电器厂),超声仪(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ZF-Ⅰ型三用紫外线分析仪(上海宝山区顾村电光仪器制造厂),川芎对照药材、天麻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大川芎软胶囊(厂家提供),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公司,薄层层析用),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2方法与结果2.1薄层板的制备取硅胶G与水(1:2.6)在混浆机上搅拌均匀后,倒于自…  相似文献   

6.
复方感冒灵片质量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该品种中未收载咖啡因的定性鉴别。本文通过试验,由硅胶GF254板代替硅胶G板,并改进展开剂的组成及显色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复方感冒灵片中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3种成分,结果所得斑点清晰明显,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胃可舒片中陈皮,甘草及木香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方法依据《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指导原则与技术要求(试行)》及《广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规定的要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陈皮、甘草、木香进行定性研究。结果陈皮、甘草、木香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胃可舒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薛爱华 《天津药学》2000,12(4):87-88
采用硅胶G薄层色谱法,对中药制剂护肝胶囊所含有效成分虎杖、黄芪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度高,干扰小,重现性好,薄层色谱图清晰。达到对护肝胶囊质量标准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肖宏华 《首都医药》2012,(10):56-56
目的 介绍三种中药成方制剂中伪品大黄的鉴别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显微鉴别、荧光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对其中伪品大黄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 所述三种方法均可对含大黄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鉴别,且方法简便,适用于药品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10.
川贝末胶囊是由川贝母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咳、咯痰带血等。本品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1]。其质量标准仅有川贝母的显微鉴别,为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保证疗效,笔者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川贝母进行了鉴别,用酸性染色法对主药川贝母中的生物总碱进行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胃炎颗粒的的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胃炎颗粒中黄芪、蒲公英、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三味中药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结论本方法简便可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固本克糖胶囊的制备及研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显微镜法鉴别制剂中主要成分;用薄层色谱法(TCL)鉴别制剂中人参、黄连两味中药。结果制备工艺合理、操作简单。制剂中主要成份用显微镜和薄层色谱法能得到很好鉴别。结论采用的方法能将制剂质量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13.
宋观春 《中国药师》2001,4(3):234-235
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1991)颁布的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其所订质量标准中鉴别项(1)下钙盐的鉴别与实际检验情况有一定差别,就这个问题讨论分析如下: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处方由麻黄、金银花、苦杏  相似文献   

14.
李新中  刘韶  苏世奇 《中国药房》2001,12(12):762-762
2000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 )收载中药成方制剂共458种 ,其中新增的有63种。现代分析技术在2000年版《中国药典》中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 ,采用薄层色谱法作鉴别的药材和中成药品种已达602种 ,收载含量测定的品种308种 ,较1995年版《中国药典》有了大幅度的增加。2000年版《中国药典》对重要的常用中药材增加了含量测定项目 ,大大减少了1995年版《中国药典》部分成方制剂质量标准中虽然收载有含量测定项目 ,但相应的药材原料却无含量测定指标的不合理现象 ,并注意成方制剂中含量测定方法尽量与相应的药材含量…  相似文献   

15.
炎立消胶囊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由丁香叶提取浸膏制成的胶囊剂。原标准只有薄层色谱鉴别而无定量指标,为了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本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原儿茶醛进行了含量测定[1,2],提高和完善了该产品的质量标准。1仪器与试药1·1仪器:WATERS2695 HPL  相似文献   

16.
陈华  蔡丽云 《中国药师》2008,11(4):478-479
舒筋络片是根据我院名老中医多年的临床经验方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是由苏木、威灵仙、三七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舒筋活络,散瘀消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积瘀肿痛或筋骨损伤后期功能障碍。该制剂经我院临床使用效果显著。为了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舒筋络片中苏木、威灵仙、三七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为完善舒筋络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世清  彭英 《中国药业》1999,8(9):11-11
银翘散是常用中药方剂,疏风散热胶囊是在银翘散(贵州一方)[1]的基础止经加工制成的中药胶囊剂,现已收入《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2]。本品由金银花、忍冬藤、薄荷、荆芥、地黄、连翘、桔梗、牛辈子、振子、甘草、淡豆鼓、淡竹叶共十二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日子、咽喉疼痛的治疗。现有质量标准中鉴别项只有粉末显微及挥发油显色反应。为了进一步控制产品质量,提高质量标准,保证药品疗效,采用TLC(薄层色谱法)鉴别对该品种进行质量控制,为完善质量标准提供依…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小儿化痰止咳冲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静  许亚玲  陶金 《中国药事》2006,20(1):53-54
小儿化痰止咳冲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由桔梗流浸膏、桑白皮流浸膏、吐根酊、盐酸麻黄碱等制成,具有祛痰镇咳的作用。测定盐酸麻黄碱的方法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HPLC法,现行标准中对盐酸麻黄碱采用薄层色谱法作定性鉴别,为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疗效,本实验建立了专属性好、简便可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的方法,适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脑得生片中川芎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片剂中的川芎进行了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可检出样品中相应的薄层斑点。结论: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敏  田佳懿  年宏蕾  陈丽芳  刘炜 《中国药事》2021,35(9):1060-1065
目的:规范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进行梳理,分析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对策。结果: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主要存在制剂名称、处方书写不规范、缺少配制工艺参数、薄层鉴别数量不够、检查项目不全、功能主治表达不规范等问题。结论:通过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修正,建立了科学性强、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技术较先进而又不脱离生产实际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进一步保障了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