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医药》2004,25(1):18-20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 -14肽与生长激素联合应用在胰十二脂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肠瘘发生的作用。方法 本文于 1995年 3月~ 2 0 0 3年 3月共行 4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 ,手术方式均为Child术式。其中 1995年 3月~ 1998年 1月的 2 0例作为对照组 ,术后给予常规全肠外营养及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1998年 2月~ 2 0 0 3年 3月的 2 3例为治疗组 ,术后在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 -14肽 6mg d (持续微量泵泵入 )及生长激素 8U d (分两次肌注 )。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生胰瘘 6例、肠瘘 4例 ;治疗组术后胰瘘、肠瘘各 1例。相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能够有效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肠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肠瘘是平、战时腹部手术和腹部外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现就我们经治的16例肠瘘病人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为23~65岁,平均49.5岁。由外院转入者10例,本院病人6例。 2、致瘘原因:股疝合并蛔虫性穿孔致小肠瘘1例,腹部手术并发症15例,其中术后切口感染致瘘5例,胃切除后吻合瘘3例,肠粘连松解术、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管压迫致瘘各2例,腹部外伤肠切除吻合口瘘1例。 3、瘘发生前经历手术次数:本组病例瘘发生前均经1~4次腹部手术,平均2.1次,有1例在2周内先后3次行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外置术在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加肠外置术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其中单纯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5~7d愈合;吻合口阴道瘘1例,经外置的结肠切开造瘘等治疗12d愈合。23例无吻合口瘘的患者,术后14~16d还纳外置的肠管,2例经保守治愈单纯吻合口瘘的患者,术后21~28d还纳外置的肠管,1例阴道直肠瘘的患者,术后3个月还纳切开造瘘的外置横结肠。全组均疗效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肠外置术在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其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早期手术治疗小肠肠外瘘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过早期手术治疗小肠肠外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对17例小肠肠外瘘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术后应用营养支持和生长激素、抑素等药物。结果早期手术治疗17例,手术17例次,无1例术后再发肠瘘,无死亡病例,临床疗效较好。结论在先进的医疗技术支持下,采取恰当的手术方法对小肠肠外瘘实施早期手术治疗有较高成功率,缩短病程,提高肠外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潘林英  吴传满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47-1448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致肠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以来收治腹部外伤致肠破裂6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67例患者均经剖腹探查、肠修补、部分肠切除肠吻合、结肠造瘘等手术治疗,65例治愈,1例小肠多处破裂合并十二指肠破裂因探查不仔细遗漏十二指肠破裂,术后形成十二指肠瘘转院后死亡。1例结肠破裂合并肝破裂、右肾挫伤致出血性休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手术方式、系统有序的探查、有效的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胆道术中十二指肠误伤及紧急处理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钧  胡太波 《安徽医药》2005,9(12):915-916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所致十二指肠误伤后紧急处理的要点和应该吸取的教训.方法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所遇到的7例胆道术中十二指肠误伤及紧急处理的病例资料.其中:4例系在使用Baker 's探条进行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后壁损伤;3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腹腔广泛粘连时所致十二指肠前壁损伤.术中紧急处理方法: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损伤修补、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和胃空肠造瘘术.结果全组治愈5例,死亡2例;远期结果:随访1~10年,治愈的5例患者均健在.结论胆道术中所致十二指肠误伤的并发症主要在于预防;误伤发生后,手术者应做到及时发现并根据患者当时的具体病情情况,合理选择有效的紧急处理方法是成功治疗此类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两件式造口袋与传统方式在高位肠外瘘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玉荣  吴爱须 《河北医药》2010,32(6):704-705
肠瘘是肠管与其它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肠瘘穿破肠壁与外界相通的称为肠外瘘,距屈氏韧带100cm以上的十二指肠或空肠瘘成为高位肠外瘘。高位肠外瘘是腹部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保持引流通畅是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引流方法是使用中心负压持续吸引,但常常由于瞬间流出许多肠内容物而使负压吸引来不及,造成消化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强烈腐蚀,遇此情况临床上常常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但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局部皮肤红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内置小肠排列管(M—A管)肠排列术治疗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解除梗阻因素后,应用肠内置M—A管行小肠排列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例患者发生小肠瘘,发生率为3.85%,经对症处理,瘘口于术后第26天闭合,康复出院。随访2—6年,无1例患者再次发生肠梗阻。结论采用小肠内置MA管肠排列术治疗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我院外科1994年~2001年共收治医源性肠瘘6例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情况 :本组男4例 ,女2例 ,年龄22~65岁 ,平均40岁。肠瘘发生在术后3~7天 ,平均4天。1 2瘘口部位 :(1)高位瘘1例 :BillrothⅡ式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 ,(2)低位瘘5例 :因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回肠瘘1例 ,阑尾炎术后盲肠瘘4例。高流量瘘4例 ,低流量瘘2例。瘘口细菌培养 :本组6例培养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药敏试验主要是对氨基甙类 ,头孢类药物敏感。1 3诊断 :如创面出现肠液、粪便、气体、肠粘膜等 ,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6.07收治的1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十二指肠瘘10例,术前诊断率为10%,合并胆石性十二指肠梗阻1例,胆总管结石2例。10例全部一期手术治疗:9例开腹瘘修补+胆囊切除,1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瘘修补术;2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2例空肠造瘘,1例胃造瘘;1例小肠切开取石术。1例开腹胆囊切除+瘘修补,术后7天再次剖腹探查行瘘修补,胃造瘘。1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中除了1例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瘘修补,其余9例行开腹瘘修补+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均给予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镇痛对症处理;造瘘管2月后拔除;10例病理为慢性胆囊炎。术后随访10个月,无一例死亡。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术前诊断困难,手术原则切除胆囊、闭合瘘口,通畅引流;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个体化,必要时行胆管探查、胃空肠造瘘,早期给予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及镇痛处理促进早期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38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38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回顾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行Ⅰ期结肠癌根治性术共35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Ⅰ期切除左半结肠、横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术后3个月行Ⅱ期吻合3例。全部病例均治愈,术后肠造瘘口排便良好,无发生造肠瘘口回缩或坏死、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早期诊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和时机,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庆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15-181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6~2006年手术治疗的19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十二指肠瘘2例,胰瘘1例,肺部感染4例,MODS2例。治愈16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术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关键,应用“三管减压法”可以有效预防肠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肠外瘘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如处理不当,将引起严重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危及患者生命,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瘘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0~64岁,平均(42.0±1.2)岁。其中高位瘘6例:胃癌术后,吻合口瘘2例,十二指残端瘘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  相似文献   

14.
经十二指肠Oddi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是临床经常施行的胆道手术,过去常常纵形切口切开十二指肠,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有时还可能造成十二指肠狭窄。作者从1993~1997年采用横切口切开十二指肠进行手术,关闭时分二层缝合,手术结果满意,术后无1例发生十二指肠瘘,或十二指肠狭窄。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女性14例、男性2例,男女之比为1:7;年龄40~73岁,平均59岁。括药肌切开长度范围为1.5~2.5cm,切除标本均送病理,其结果:1例在12点处有米粒大肉芽…  相似文献   

15.
外科术后胃肠道瘘是严重术后并发症。我院1978~1983年收治25例,现分析、讨论如下。本组男20例,女5例,年龄4~75岁。胃瘘2例,十二指肠瘘2例,近端空肠瘘2例,低位小肠瘘8例,盲肠瘘4例,结肠瘘4例,回结肠瘘3例。25例中双口瘘2例,3口瘘1例,共有瘘口29个。除1例晚期胃癌姑息性胃肠吻合口瘘外,其他失误因素:非胃肠手术误损伤肠管7例,阑尾脓肿手术勉强切除阑尾4例,绞窄性疝手术保留无生机肠管3例,肠切时阻断了保留肠管的血供2例,肠吻合技术不当3  相似文献   

16.
李志富 《安徽医药》2004,8(5):364-364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2例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均治愈.其中2例为小肠系膜挫伤致迟发性小肠穿孔,1例行肠切除治愈;另1例因误诊时间较长,行小肠造瘘,6个月后关瘘治愈.结论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应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术后合理应用全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7.
王玉刚  孙立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69-169,172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致十二指肠坏死的术前检查、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腹部外伤致十二指肠坏死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术前均经腹部CT检查,行剖腹探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2例无并发症,痊愈出院,1例因术后胰肠吻合口瘘而死亡。结论:腹部CT对腹部外伤致十二指肠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为预防或减少术后胰瘘发生,国内外学者对胰肠吻合方式进行了较多的改进和探索,但均不太理想,我院外科自1995年开始对胰十二指肠切除16例病人应用空肠浆肌袖式胰肠吻合方式,无一例发生胰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例1,男,44岁。探腹见肝内结石,总胆管内有200多枚结石,取石引流后黄疸高热不退。10天后再次探腹又取出多枚结石,行胆总管十二肠侧侧吻合,oddis 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后见创口内有胃内容溢出,发现瘘道直通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例2,女,41岁。探腹见胆总管有蛔虫残体,oddis 括约肌开口狭窄,作胆囊切除、oddis 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后发生瘘。再次探查见胆总管十二指肠交界处有1.5cm 漏,并嵌有蛔虫一条,一半在外。例3,男,65岁。探腹见oddis 括约肌开口狭小,有一枚结石嵌顿。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oddis 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后出现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9天后再次剖腹,松解胆囊床与十二指肠粘  相似文献   

20.
<正>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易并发肠外瘘,如手术得当,及时、合理处理可明显减少肠外瘘发生。如发生肠外瘘,应根据具体情况行闭瘘手术或进行相应处理,可使肠瘘自然愈合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就湖北省蕲春县刘河镇大公卫生院于2007年1月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